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夜尽天明-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终于醒了?”九皇子盯着眼神一片迷蒙的书玙有些好奇的自言自语道。
“回殿下,卓公子怕是还迷糊着呢……”旁边的宫女小声说道。
从没起过这么早的书玙觉得自己脑子里面一片乱哄哄的,一边的太阳穴还一阵一阵的疼……
书玙伸手按住了额头,使劲闭上眼睛再睁开,依旧睡意朦胧的。扭头看看窗外,窗户上都是灰蒙蒙的,外面的天色也就刚刚见亮,估计太阳都还没怎么出来……
“现在几时了?”没睡醒的书玙觉得头痛欲裂,嗓音有些颓唐的问道。
“已经是差半刻卯时了!”那个宫女立刻轻声回答道。
脑子里混混沌沌的,书玙想了有好一会儿,终于把时辰换算过来,现在大概是还不到早上五点的时间。书玙一边不住的打呵欠,一边转过头来,有些神色茫然的看向抢了自己被子的九皇子杨靖泽。
“殿下?”书玙的声音空茫而疑惑,似乎是还不明白为什么九皇子会一大早就出现在自己旁边。
九皇子撇了撇嘴,转身找了把椅子坐下,十分笃定的挑眉问道:“还没睡醒?”
书玙直直的看着他,惺忪的琥珀色眼睛里神色迷离,没吭声。
九皇子扬了扬下巴,随意的挥了挥胖乎乎白嫩嫩的手,让宫女伺候书玙穿衣,“把他弄起来,用凉水洗洗脸估计就清醒了。”说完,九皇子起身走了出去,立刻有宫女走上前来,把书玙从床上拎下来,手脚利落的给他套上衣服,然后按照九皇子刚刚的吩咐,用冷水打湿了毛巾,然后给书玙擦脸。
被凉丝丝的冷水冰得打了一个寒战,书玙皱着眉从那个宫女手中接过毛巾,自己动手用冷水洗了洗脸,然后用青盐刷牙,把身上的衣物都整理好后,微微皱着眉从屋里出去往九皇子所在的中庭走。
“书玙见过殿下,”一大早就被人从被窝里拖出来,然后大脑里面还激灵灵的疼着,书玙又使劲揉了揉太阳穴的位置,看着外面依旧灰蒙蒙的天色,觉得这一天的开始简直糟透了。
“总算醒过来了,”九皇子咽下刚刚吃进嘴里的东西,看着书玙打趣一般的笑道。他面前的桌上摆了白粥、各种点心和几样小菜,“来吃点东西,”九皇子随意的对着书玙招呼了一句,“你喜欢吃什么东西,让人给你拿。”
“谢殿下,”书玙坐在了九皇子下首的位置,看着碧瓷碗中的白粥,只觉得一点胃口也没有,从盘子里拿了一个豆沙卷,书玙顿了顿,食不知味的简单嚼了两下就咽了下去,微眯着眼睛,眼神似乎还有些发直。
没什么胃口的书玙随便吃了点东西就饱了,安安静静的坐在椅子上等九皇子吃完之后,便准备前往学舍上课了。依然是昨天那样浩浩荡荡的一大批人,身为九皇子伴读的书玙本来个头就小,被呼啦啦的人群这么一挡,稍微离远两步几乎就找不见了。
时不时回头的九皇子眼看着自己的伴读书玙从自己的视线里渐渐消失,不禁微微皱起了眉,索性转身从人群中把个头小小的书玙小豆丁拽出来,直接放在自己身边,省得一会儿不小心再把人给弄丢了。
等到一行人到了学舍,也不过才卯时三刻。殿中的座位上已经零零散散的坐了几个人,书玙被九皇子拉着直接找到了座位,短短的时间里,书玙侧着头飞快的将殿中的情景扫了一遍。而原本跟着九皇子的一大群人则是在大殿的门口就已经散开了,没有一个人跟着往里面走,只留下了两个人安安静静的守在大殿外面候命。
至于更早到的那几个人,从衣饰上看,应该都是各位皇子的伴读,等到九皇子走近后,那几个人纷纷起身行礼,算是证实了书玙的猜测。不过,九皇子居然是众多皇子中到的最早的一个,这不得不让一早起来困得不行的书玙稍稍侧目。
“看什么,这是为了让你好好背书!”九皇子挑起了一边的眉毛,从桌子里翻出了一本《尚书》递给坐在他身边的书玙,还翻了翻,找到了一个已经很靠近书尾的页数,用胖乎乎的手指头指了指上面的一篇,“林侍读昨天已经讲到这里了!”然后将书塞进书玙怀里。
书玙抱着那本《尚书》,看了看九皇子挑起的眉和他圆乎乎的脸,然后转过身来,低下头默默的开始背书,小巧白嫩的手指按在书页上,有些可怜巴巴的样子。
九皇子收回自己的视线,也翻开了一本书开始闷头背诵。
时间在九皇子和书玙两人的闷头背书中飞快的过去,等到林侍读独自一人走了进来,书玙抬起头,小心的四下张望着,发现其它几个座位上也出现了几个身影,不过每个有人的位置之间都距离很远,看样子是诸位皇子们有意的彼此间拉开了距离。
德妃之子杨靖泽在皇子中虽排行第九,但是排行上面的几位皇子中,有两个是周岁大小就去了的,也就是说,现在皇宫里的每日进学的皇子其实一共是七位,至于更小一点的两个皇子,还是个奶娃娃,不提也罢。书玙暗自数了数,座位上零零散散坐下的人群,竟然正好是七处。看样子,这皇宫里年纪稍大一点的皇子是一个不差的都到齐了。
林侍读一上来,就点了人背书,那人虽磕磕巴巴的,但是好歹是把文章背下来了,书玙抱着《尚书》,侧着头往那个上来就中枪的人方向望过去,看他身边那位皇子,大概有十多岁了,但是具体是大皇子还是哪位,书玙就分不清了。
等到那个伴读磕磕绊绊的背完,林侍读不苟言笑的挑了几个错处出来,便让那人坐下了,倒是没有抄书体罚之类的,书玙见状有些放下心来。这个林侍读虽然表情肃穆看上去也一板一眼的,但是到底不算太过严厉,在他手底下的日子应该还能过下去……
说起来也巧,在座的诸位皇子里,九皇子杨靖泽是年纪最小的一个。之前,他的伴读礼部尚书长子徐永康,当初挑选时就特意留了个比杨靖泽大一岁的,偏偏徐永康病休了,这会儿德妃挑的书玙,愣是比九皇子杨靖泽还小两岁,如此一来,书玙不但是学舍在座的所有皇子伴读中年纪最小的一个,而且,与那些排行靠前的皇子伴读们年龄差距也相当之大——空荡荡的大殿中,举止刻板但教书认真的林侍读仅有的几个投向人群中的眼神都落在了能比别人矮半个身子的小豆丁书玙身上……
初时还不显,后来就始终被各种人围观问话逗趣的书玙有些闷闷不乐,好在讲完书后,林侍读见书玙年纪实在是小,那双白嫩的小手估计连粗一点的毛笔都抓不住,索性留给他的作业都比别人少去了一半……
估计林侍读也觉得,书玙年纪小不说,又是中途插班进来的,听不懂他讲课也是能够理解的。反正伴读么,其主要任务就是陪着皇子们读书,偶尔还能当当代替皇子被罚的角色。至于当伴读的能不能学好功课,倒是其次了。
书玙成为九皇子伴读在学舍的第一天就这么风平浪静的过去了,至于平静下面的暗潮汹涌,连卓府后院里的宅斗都理解无能的书玙,对于皇宫这里的波诡云谲、暗潮涌动,更是一无所觉。
毕竟书玙还只是小小年纪,又是衣食无忧的卓府嫡子,从未经历过捧高踩低世态炎凉,小孩子就算看事情只看表面倒也正常。若是有人当面挑事嘲讽,书玙肯定知道,但是,那些关切热络、交浅言深背后的目的或是双冠意,不善此道的书玙自然也就直接无视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还没来得及把作息时间调整过来的书玙被每日天还没亮就得早起折磨的疲惫不堪。小孩子本来就每天睡觉时间多,尤其天刚蒙蒙亮那会儿,正是睡得最舒服的时候,每天一大早卯时不到都被九皇子从被窝里拖出来的书玙很快就有了重重的黑眼圈,琥珀色的大眼睛里睡意朦胧,早饭时嘴里叼着点心有时候都能困得上下眼皮黏在一起就那么坐着睡着了……
九皇子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每天都坚持把犯困的书玙弄醒然后拖去学舍背书,倒是德妃,看着人家原先虽然个头小小的,但是白白嫩嫩的孩子才进宫给自己儿子做伴读没几天,就整得那张漂亮的小脸一脸憔悴,黑眼圈重的都快成熊猫了,干脆勒令九皇子杨靖泽,每天早上要晚一点去学舍,赶上林侍读讲书之前就行了,尽量让带着黑眼圈的书玙多休息一会儿,那么小的孩子,别整天硬挺着累出病来……
算是被德妃救了一命的书玙身体本身的作息时间也渐渐的调整了过来,每天晚上吃完饭稍稍活动一会儿,躺倒床上几乎是脑袋挨上枕头就睡着,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起床,休息过来,又习惯了早起之后,书玙倒是恢复了精精神神的样子。看得德妃长舒了一口气,始终嘴硬说书玙太过娇气每天赖床不是好习惯的九皇子见状也跟着脸色缓和了不少。
认真读书的日子就这样流水一般的过去了。每逢休沐日,林侍读放假回家,皇子们也跟着能够休息半天,书玙则是在休沐日前一天晚上被卓尚书顺道带回家去住一晚,然后隔日晚上再被马车送回皇宫里来继续他的伴读生涯。
作者有话要说:
第四章 风波渐起(上)
盛德十九年二月二十三日,是书玙的十岁生日。
书玙看着桌案上自己练习时写下的大字,一时间心头思绪四起,十年了,自己来到这个古老落后的世界,竟然已经生活了十年。
书玙闭了闭眼睛,静下心来,继续写手上的字。几乎每日不间断的练了整整六年,书玙的字也算是小有所成了。只是,这一世的六年时光,毕竟还是比不得上辈子的二十余年,即使书玙自己能够沉下心来,不为外物所动,可是,他的身上依然有着上辈子刻下的属于时代的印记。
即使他不说,即使他的行事都遵从着这个古旧的时代的规则,可是,那种几乎刻在骨子里的印记依然存在,甚至随着他的逐渐长大,反而愈发鲜明起来。
这个时代里,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可以在面对皇帝时,举止恭顺有礼,眼眸深处却只是顺应这个时代的不得不卑躬屈膝、而非相信真龙天子乃是人上之人。
前几日,卓尚书托人递过话来,问书玙的十周岁生日,要不要跟九皇子告个假回府一日,卓夫人也好摆上一桌宴席小小的庆贺一下。
书玙想了想,还是婉言拒绝了。自己成为九皇子杨靖泽的伴读已经五年时间,九皇子如今已经是十二岁了,再过三年时间,九皇子到了十五岁就可以开府出宫居住,而自己这个已经安安稳稳的做了九皇子五年伴读的人,不出意外的话,剩下的三年时间里,将继续将九皇子伴读的这个身份保持下去。
若是九皇子无心皇位,到了岁数就老老实实的出宫开府甘心做一个闲散王爷,那么书玙这个伴读倒是没什么,可是偏偏,九皇子杨靖泽和他的母亲德妃都不是甘于现状的人,对此,书玙心知肚明,到时候,自己这个卓尚书府嫡子势必会贴上九皇子的标签。
已经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书玙在皇宫中、跟随着九皇子的时间,要远比只有逢年过节再加上休沐日才能回到卓府的时间长,不过对于书玙而言,这两处都只是居住的地点而已,都谈不上有多少归属感。
对书玙而言,皇宫和卓府唯一的不同也不过是,在卓府里,他和现在已经十二岁的嫡姐淑瑜关系最为亲密,姐弟二人相处的时候,把那些个丫鬟婆子们轰走后,说话谈笑都极为悠闲自得。而在皇宫里,和待人接物极为爽利肆意的德妃相处起来,要远比面对眼神深沉永远维持着贤惠沉稳的处事路数的卓夫人来得轻松,至于九皇子,说句实话,反正就是陪着一个小孩子读书而已,书玙自己是个能静得下来的性子,认真读书的时候,完全可以无视九皇子的存在,换句话说,有他没他都一样……
生日这一天,书玙的言语行事和平日里没有丝毫不同,依然是兢兢业业的上午陪九皇子读书,下午则是陪着练习骑马射箭,从练武场回来后,要先陪着九皇子去给住在怡和宫的德妃请安,然后不出意外的德妃留饭,饭后随着九皇子回自己的寝宫。
只是在晚上回到自己的房间时,书玙有些意外的接到了卓尚书白日里托人送来的一封书信,打开一看,写信给他的人,竟是淑瑜。
大约是小时候最初随意练字的时候养成的习惯和底子根深蒂固,即使完全不是一个教书先生给开蒙,后来书玙做了九皇子的伴读,姐弟两人就更加不在一起了,可是淑瑜的字和书玙的,仍旧极为相似。
若非刻意,淑瑜的字从来是笔锋凌厉姿态舒展,简直是不带一丝女气。完全没有当下出身名门的千金小姐们那种柔柔弱弱、工工整整,字体极为娟秀柔美的样子。书玙也是一样,这辈子,虽然每天读书写字用的都是毛笔字,可是他在用毛笔书写时,还是免不了带上了几分用钢笔写硬笔书法时候的特点,字迹规整,笔画偏细,笔锋硬朗却流畅。
淑瑜在信中写道,自己给书玙准备了生辰礼物,可惜他不肯和九皇子告假,自己又不愿假他人之手将礼物转交给他,无奈,只得紧赶慢赶的熬夜修书一封,一大早又爬起来赶在父亲上朝之前,求了父亲许久才请动父亲在下朝之后,将这封信摆脱皇宫里的宫人转交给他。
看着熟悉的和自己相似的字迹,就像是看自己写给自己的信一样,书玙忍不住弯了弯嘴角,加上淑瑜信函里的言语也是极为率真开朗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关心和俏皮看在书玙眼里,更是使得他嘴角眉梢都染上了几丝笑意。
至于淑瑜提到的送给他的生辰礼物究竟是什么,淑瑜在信里没说,只是小小的埋怨了书玙几句平日里很少能够回家也就算了,偶尔书玙在休沐日回去,她也经常因为要跟着罗师傅学习,姐弟两人都不能见面。
对于淑瑜说是埋怨更像是撒娇的话语,书玙几乎立刻的就在脑海中想好了要怎么给淑瑜回信,下次见面之后怎么跟淑瑜告罪讨饶哄那个小萝莉开心。
淑瑜的信不算长,大概是由于时间紧迫,后面的字体显得略有凌乱,却不掩其中的亲近关心意味。书玙很快便将整封书信看完了,长长的舒了口气。书玙坐在桌案前,想要提笔写回信,写好开头的问候语之后,书玙看着那几个字顿时心生迟疑,思来想去的犹豫了好一会儿,书玙最终还是默默的放下了手中蘸了墨的毛笔,起身将自己才写了几个字的那页纸丢掉,然后认真的将淑瑜写给他的信重新装进信封收好。
彻底放弃了打算回信的想法之后,书玙看着冬日清冷的月色下投影斑驳的窗户,微微怔了一会儿,面色沉静如水……
书玙十岁生日那天,就这样平平静静的过去了,除了淑瑜的书信外让书玙独自默默的在心中感动了一下之后,再无一丝波澜。
三月初六是太后的生辰,今年又恰逢是整十的年岁,是以皇帝早就提前下令,要给太后贺寿,今年更是要大庆。
眼下不过还有十余日的时间,皇宫里掌管宫务的德妃三人忙得都停不下身来,就连其他不需要操持主事的那些妃嫔答应们,也都一个个的卯足了劲费尽心思给太后准备寿礼,只求能一鸣惊人独占鳌头,只求能够赢了太后的眼缘,或是让皇帝注意到自己。
九皇子的礼物是德妃一早就给准备好的,个头虽然不大但是很是贵重,又极为精致讨巧,一看就知道是用了心思的。不过德妃也说了,若是九皇子得了什么有趣的玩意或是新巧的点子,不妨也在礼物上再添上一点,孙儿孝敬祖母,再怎么奢侈尽心竭力都不为过。
九皇子对于德妃的话,自然是听得,先是花了大工夫,认认真真工工整整的抄了一卷为家中老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