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少年那多手记之角(第一部)-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多年来,它们是在指引我来这里吗?难以置信!”那多忖道。

说来奇怪,林翡绯对于这样“荒唐”的说法,竟然接受得比听过一堆神鬼故事的冒险少年那多还要快一些。

“说起来,这样的讲法,已经被当代物理学验证一半了。”

“啊,有这种事,我怎么不知道?”那多愕然。

“知道测不准原理不?”

“当然知道,就是人对量子的观测会干扰量子本身,想知道量子的位置就测不准速度,想知道速度就测不准位置呗。”那多说。这是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虽然不是高中物理范畴,但科幻小说里已经用滥了。

两个人在地宫里故意很大声地说话,声音轰隆隆地在棺木丛林里回响着,把彼此的不安和恐惧削减了许多。否则,要是呆在这种地方还不出声的话,会把人逼疯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意味着人的意识可以影响粒子,而所有的东西都是由各种粒子组成的,也就是说,当你想着眼前的这些棺材,它们就会因为你的‘想’而改变。只不过这种改变很微小,你发觉不了而已。而日本有一个长期观察水分子的科学家,拍了一组水分子的照片,证明人的‘善念’和‘恶念’都会对水分子的形态造成影响。当人对一杯水投注爱意时,水分子会呈漂亮的结晶状。”

林翡绯耸了耸肩:“他出了本叫《水知道答案》的书,引起很大的争议。本来么,我没看到他的实验数据,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他的讲法,倒恰好可以和这石壁上说的相互印证。人既然可以影响水,那么水反过来也可能影响人。一碗水的力量不足,但是站在江河湖泊甚至海洋面前,人的心情就会被影响。我们向来以为把盏临江心潮澎湃是自发的情感,其实谁知道呢。”

“不对啊,这上面说的,可不是什么自然界的江河湖海,它说连人自己造的东西,都能反过来影响人呢……呃,我明白了。”

那多话说到一半,自己就明白了。其实很简单,人看见一幅好画,心情会随画波动,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从来没人从另一个角度去想过……会不会这种心情波动并不是人主导的呢?

那多随即想到了另一个例子,就是庙里受香火供奉的佛像。那些受了很多年香火,被千万人虔诚朝拜过的佛像,就是和刚造好的明晃晃的新佛像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说不上来,但站到跟前,就是要觉得更神圣,很难放肆起来。这就是“人注神于器,器自还神与人”了吧。

7。

石壁上接着说,在人造出的千千万万的东西里,有一些东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蕴成了很强的“灵”,这些东西,就会对周围的人产生特别显著的影响,进而改变他们的命运。

历代以来,都有人在寻找这些特殊物件,它们有一个隐秘的称呼,叫作“气数”。

它们叫“气数”,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影响世间气数。其中有七十二件非常著名的“气数”,传说如果能集结在一起,“气数”之间相互作用,威力会几何级数放大,从而影响的,就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命运了。

因为“气数”的强大作用,许多年来,都有一些秘密团体在寻找它们。尤其是那七十二件特别强大的“气数”。

这座地宫,就属于其中一个曾经拥有强大实力和悠远传承的秘密组织,并且是这个组织的核心基地。这个组织的名称,就叫作“角”。

角乃苍龙之首,主万物生长。

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角”信奉的是人与万物的和谐发展,人为首,万物为辅。和其它一些想要利用“七十二气数”的秘教组织不同,根据“角”的宗义,认为这七十二件“气数”对人的作用已经超过了普通意义上的影响,而变成了操纵。

人可以被“气数”铺助,绝不能被操纵。因为这样一来,人自己的气数就尽了!但把这些“气数”毁灭,则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所以“角”的作法,是搜集起来,封存不用。或者用更神秘一点的话来说——镇压。

“角”的历代成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七十二气数”。这座地宫,就是“角”秘密祭典,并且镇压找到的“气数”的地方。

地宫起造于清乾隆十二年,完工于乾隆十九年,至今已超过二百五十年了。后其甬道及出口,又经过了数次更动。只有“角”每一代仅寥寥数人的最核心成员,才有资格进入这里。而大多数核心成员,更会选择死后安眠于这座地宫的石棺中。“角”相信他们这些生前精神坚忍不拔,灵修有成的人,死后灵依旧不散,配合这座位于堪舆学中特殊位置的地宫大堂,足可以将“气数”镇压住。

“角”成员的选拔也没有固定的方式,只是提到新成员都是些有缘正直的年轻人。一旦成为角的成员,不得向无关之人透露身份、组织秘密,即使是最可靠的亲人。这么做一来是为了严守组织机密,同时也可保全亲人的安全,使他们不至于受到牵连。此外,尽管这篇石壁上的刻文中没有提到,但相信地宫里这些石棺的摆放位置,在神秘学说里也是大有讲究的。

“这么说,架子上的这些东西就是气数了么?搜索了那么多年,居然只找到这么点?”看完石壁留字,那多和林翡绯回到大厅中央的木架前,那多有些不屑地说。

“已经很多了,一共才七十二件,如果石壁上所说的都是真的,恐怕不仅那些秘密组织,历代的皇室宫廷,都会收集这些‘气数’吧。这种情况下能找到十几件,角的实力真的很厉害。但是……如果‘角’还在,我们怎么能进到这里?”

在石壁上留下这段文字的人,气概宏大,从天生万物开始谈起,解释完天地宇宙,便开始表述“角”的职责,即平衡气数,调节人与万物的关系。最后提及其它对“气数”持不同态度的组织,只是一笔带过,全不放在眼中。可见写这篇文章的人,不是自大狂,就是真有大气魄、大实力。

但这毕竟是两百五十年前的事了。有多少皇朝能超过两百五十年?一个秘密教派,当然也会经历兴衰起伏。看看现在,秘道的入口在一个少人来往的公园里,入口荒芜,他们两个少年能一路畅通无阻,进入这个曾经非核心成员不得踏足的重地;再看看铜鼎中的火油,许多年不曾燃起了;还有坐在石梯下的那名死前身披数道重伤的光头汉子。看起来这苍龙之角的折断,定然有一段惊心动魂的故事。

那多抬手去取架上的东西,突然之间,林翡绯惊叫起来,“蹭”地躲到他身后,一手紧紧抓住那多腰上的衣服,另一只手指着斜前方。

“那里,快看,有东西要爬出来。”林翡绯的声音都开始发抖。

那多腰上剧痛,被她正拽住一块软肉,每次林翡绯受惊,那多就免不了要受痛。但此时此刻,哪里顾得上这些。

林翡绯手指着的,正是一具石棺。这石棺此刻竟然是半开着的,棺沿上搭着一只手,哦不,是一个骷髅手,就像在招呼他俩过去。

那多也吓得差点魂都飞掉。任平时多么胆大,号称可以睡坟头的人,真看见了这种光景,没谁会不怕的。天杀的,睡个棺材也不安稳,偏要把手伸到外面。

那多后退了半步,手里的长柄电筒当武器举在前头。后面也伸出一只小手,握着电击器,噼里啪啦电火直冒。

石棺里迟迟没有动静,那多低声问:“这只手,你看见它搭上来的?”

“不是,我瞧见的时候就这样。”

电击器忽然迸出道耀眼的电弧,差点打到那多身上。

“拿开点,别让我再牺牲一次。”

那多打开手电,光柱照定那只手,走上去。

一步步走近,手电光柱照进石棺,先是连着那只手的臂骨,然后一整具的骷髅进入眼帘。

这骷髅穿着的深色绸布衣服还没烂掉,但已经破碎不堪,一只手搭在棺沿上,另一只手手掌向外,搁在脸上,脑袋歪在一边。最重要的是,它一动不动地躺在棺材里,并没有像恐怖电影那般不老实,随意乱动。

不是白骨精造反,林翡绯就不怕了,端详着这具死状特异的骷髅,说:“这衣服上用的是铜扣子嘛,估计也是民国时期的人,和外面那光头差不多。”

那多觉得有哪里不对,绕着转了一圈,这才意识到相对于上装的破烂,这人的裤子过于完整,自然腐化的话,两者的状况该是差不多的不是吗。

用手电细细照上装,果然,上衣的颜色不均,还有些地方是浅色的。

再看看棺沿,附近的地面,有斑斑血迹。原来这人和外面的光头一样,受了重伤,一路沥血至此,和其它石棺里的死者不同,并非善终!他的上衣被血浸染了,这才腐化得特别快,而且肯定原本就有许多破损了。

没有别人帮他盖棺,他只能先躺进石棺,两手托着棺盖自己盖上,但移至一半力尽而亡。两只手无力垂落下来,一只挂在棺沿,一只落在了自己脸上。这怪异的姿势在许多年后吓了林翡绯一跳,以为是尸变要爬出棺来。

这人和外面盘膝坐毙的光头,都是“角”末路的见证人。得知这个信息,眼前的骷髅也就变得不这么可怕了,他生前一定是位坚贞不屈的英雄。

唏嘘一番,两人又回到了中央的架子前。

镇定下来以后,他们的注意力再度被架上的东西吸引。先不论架上的宝贝,光是紫檀木架就算得上国宝级了,这么大一件,肯定价值连城了。

整个地宫里最吸引他们的,无疑是这架上的东西。光是木架,就已经是国宝级的了,纯紫檀木所制,这么大的一件,到底该是几十万还是几百万,那多没概念,只知道这玩意儿超级贵。

而这么贵的东西,只是个架子。那么上面放的东西,又该是怎样的宝贝?

其实想一想,这可都是“气数”啊,能被称为“气数”的东西,可了不得,绝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俗物。

首先看的是那青铜大鼎。这鼎严格说并非放在架子上,而是放在架子下的。足有近一米高,比那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也差不了多少。这鼎可能有上千斤重,真放架子上,非压垮不可。

鼎身刻着河流山川,还有许多飞禽走兽,造型古朴,又精美非常。

林翡绯对古玩并不熟悉,看了一会儿还是没头没脑,问那多说:“这个是什么东西?”

“我也不知道,但是这七十二‘气数’,恐怕就是这大厅外面,台阶两边壁画上所绘的东西。记得那上面还有注释,回头对一下就知道了。但这鼎,这鼎……”

“干什么吞吞吐吐。”

那多用手摸着鼎,感受上面的凹凸花纹,犹有些不敢相信的样子。

“虽然我认不出来,但既然成了‘气数’,一定是非常著名,说到鼎,最著名的那几口不就是,呃,不会吧,真的就是那九口鼎里的一件?”

“大禹镇九州的九鼎?”林翡绯倒吸一口冷气:“但如果是那九口鼎,没这么小吧。”

“说不定真就这么小。很多事情都是后人夸大的,九鼎铸造时间要比司母戊大方鼎早几百年,以那个时候的铸造技术,能铸出这么大的就不错了。”

夏禹九鼎,乃是国之重器,早在两千年前就号称失踪。这样的东西,是无数人的精神寄托,如果有其中几尊能流传下来,倒真是完全具备成为“气数”的条件。

眼前的鼎,如果真如那多所料,其价值根本不能用“连城”来形容,是惊天动地的大发现!电台记者恐怕也得来着采访。

8。

接着,那多和林翡绯心怀忐忑地去看其它的几件,却连挨了几记闷棍。

先是一个一米多长的木盒子,斜插在架子下方一个窄笔筒般的格子里。木盒非常重,打开一看,却装着根长铜棍子,造型有点像是车铀。另有一个稍短些的木盒,里面却放着一段赤红色的粗树枝,极坚硬,几乎和铜棍一样沉重,不知是什么木料。

看到这两样东西,那多和林翡绯不禁有些失望。这算是什么玩意儿啊,和预期的差的也太远了吧。当然此后他们从厅外的壁画上找到了此二物的图样和注释,全都是在历史里留下浓墨重彩的物件。秦统一天下后,车同轨书同文,而这车同轨,就是始皇帝赢政随手指着自己的御用马车,令天下马车都同此轮距。于是作为样本的御车那根一米三有余的铜车轴,得以成为了“气数”;而赤红色的粗长树枝,年代更要远过九鼎,竟是神农氏用以鞭打百草以显药性的赭鞭。

经历了车轴和赭鞭的“失望”后,那多和林翡绯终于看见一样他们明确知晓的重宝,立时震得合不拢嘴。

这是从一个塞满了细棉花,做足密封工作的木盒里取出的。展开一看,是一部墨汁淋漓,足可称得上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行楷长卷。那多和林翡绯两人字都写得不怎么样,对书法也无甚研究,但一看此卷,就觉得满纸灵动。再看内容: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兰亭序!两人不约而同地叫出来,然后面面相觑。

简直不可思议。传说《兰亭序》不是随唐太宗葬在了昭陵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不用说,这里面一定有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那多不敢多看《兰亭序》,生怕不小心给自己损坏了,放进木盒搁回架上,又拿起一个铁匣子。

打开铁匣,那多一愣。这里面,有一本灰黑色封面的册子,册子上记载的是全部七十二件气数之名,其中不乏已失传许久的传世之宝。册子下面是三张折好的信笺。信纸已经发黄,上有干涸的血迹。那多手一碰信纸,就有几片碎了下来。这看起来不像是“气数”啊,应是近代之物。

林翡绯忙让他小心,就是近代那也已经经过了数十上百年,又被血染了,即便地宫相当干燥,这普通的信纸也已经脆得厉害。林翡绯手巧,把铁匣接过来放在旁边一具石棺上,小心地拿出信笺展开。

是血书。写信的人蘸着血,用手指书就的。那多心中一动,侧头看了眼那具半开的石棺,那已成白骨的搭在棺沿的手。

三页血书笔力遒劲,有纵横之气跃然纸上。

民国四年,“藏象”与袁世凯密谋,后附其下。合“藏象”多年所集,并聚清庭之藏,又大搜天下。共得“气数”三十六件,满天罡之数,供于万善殿上。自有记录以来,此乃聚集“气数”最多之次,其力之庞大,扰动庙堂之政。十二月,袁世凯悍然称帝,“气数”之力,借袁世凯之手,达于天下。值此神州千年未有之大变革,内忧外患,千头万序,怎可授柄于“气数”。况袁世凯乃枭雄之属,非开盛世之明主,此番冒天下之大不韪,弃共和称帝,可见一斑。

解此危局,必先破万善殿上三十六“气数”。袁权倾天下,欲行此事,则“角”明里暗中,所有人力物力及人脉,要全数发动方有可能。自有“角”以来,四百七十二年,未行过如此冒险之举。赵十庸为卜算之,大凶,乃覆亡之兆。

民国五年元月十九日晨,即六日之前,余及王叔通、谢辅仁、刘沥胆、赵十庸潜入万善殿,取走二十二件“气数”,突出新华宫。赵十庸断后,亡。宫外接应者四十七人,尽殁。王叔通伤重,坐毙于宫墙外槐树下。

至二十三日,北京城内三处落脚地皆覆,罹难并被捕者二百余人,刘沥胆突围时以身为吾挡弹,终致不幸,被割首示众。“角”各处势力,数天间拔除十之八九,余者看来亦难逃劫数。

至今日,背后追兵仍急,谢辅仁为让吾得脱,诱走追兵,此时想必已然无幸。吾得以归葬于宗地,数百年基业,毁于吾手。然诸位先祖如起于地下,亦必行此举,虽憾,吾自无愧于心。

事前已知此行凶多吉少,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