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霸主(完结)-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威尔森在心里默默地计算了一下,数控机床上使用的数控模块包括各种数控装置、伺服驱动单元等,价格不一,但总体算起来,其价值在数控机床的价值中要占到20左右的份额。如果汉鲁机床能够做到3亿美元的销售额,就意味着需要采购3000万美元以上的数控模块,这可是一个大订单啊。

传统上人们喜欢说店大欺客,殊不知这句话的背后还有一句,就是客大欺店。林振华手上如果攥着一张几千万美元的订单,那么他就拥有了与各家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资本。

“嗯,这听起来像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合作。”威尔森用一种美国式的委婉口吻表示了接受,不过,大家都能够感觉到,威尔森被林振华开出的条件说得心动了。

事实上,林振华给出的条件还是比较厚道的,他虽然一张口就要求对方转让技术,但转让之后,却又承诺所有的数控模块都从对方这里订货。也就是说,不会让对方因为让出了技术而失去市场,这样就减少了对方对于转让技术的心理障碍。

威尔森当然也明白,林振华此举只是权宜之计,等到汉鲁公司掌握了全部的技术,同时中国自己也拥有了芯片开发和制造能力,林振华迟早是会甩开斯皮舍尔公司的。不过,按中国目前的工业基础来看,这起码也得是20年以后的事情了,他没有必要为了20年后的风险而放弃眼前的利益。

“除了数控技术方面的合作之外,我们还希望与斯皮舍尔公司进行其他一些方面的合作。比如说,机床整机的制造,如果威尔森先生认为有必要的话,我们非常有兴趣成为斯皮舍尔公司在亚太地区的代工厂。”林振华说道。

“代工?”威尔森眼睛一亮。

“是的。”林振华道,“我们分析过斯皮舍尔公司的资料,我们的看法是,斯皮舍尔公司在数控方面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尽可专注于做数控系统。美国市场上机床整机制造的利润已经非常微薄,威尔森先生以及在座的各位先生把宝贵的精力花在这上面是完全不值得的。”

这一句又是正中要害,斯皮舍尔公司的各位都有些坐立不安了。机床算是一种高附加值产品,但其中涉及到的人工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机床装配的环节里。

以主轴箱中离合器的装配为例,一组摩擦片的安装间隙就非常有讲究。间隙大了,会导致打滑,无法传递足够的转矩;间隙小了,停机时松不开,又容易产生磨损。调整摩擦片的间隙需要有经验的工人反复操作,人力投入非常大。现在的美国年青人都不愿意干这种苦活,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些技工,工资要求简直就是狮子大张口。在座的都是公司的高管,谁不知道这其中的苦处。

“林先生,你掌握的信息的确非常准确。”威尔森苦笑着说道,“的确,我们的确考虑过要把机床整机的生产交给代工厂去完成,我们曾经去考察过墨西哥和印度的代工厂,但结果并不能让人满意。他们的工人工资的确非常低,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工人素质也达不到要求。”

“这个我倒是有亲身体会。”一直充当听众的老刀忍不住插话了,“我曾经参观过一家印度的电子厂,他们的工人在拿电子芯片的时候,手上的咖哩还没有洗净呢。他们在焊接的时候根本不需要使用助焊剂,因为咖哩的助焊效果比松香更好。”

“哦,我卖糕的”销售总监布林克夸张地大笑起来,“刀先生,也许是你看错了,说不定人家是用松香当午餐的调料的呢。”

大家嘻嘻哈哈笑过,林振华正色道:“关于这一点,我想请各位放心,中国工人的素质是非常高的。如果各位对此不放心,我们非常欢迎各位去参观我们的工厂,你们会看到我们的工人有着非常高超的技术,而且有着良好的纪律。”


331 核心技术

331 核心技术

对于中国工人的素质,其实斯皮舍尔公司的高管们是有所了解的。这些年,斯皮舍尔公司也曾向中国出口过不少机床,前往中国进行安装和培训工作的职员在回到美国之后,都对中国工人的悟性、吃苦耐劳精神以及纪律**口称赞,所以林振华称自己的工人素质极高,大家都有了七八分的相信。

关于寻找代工厂这件事,斯皮舍尔公司的高层已经讨论过许多次了,林振华的这个提议,虽然显得有些突兀,但却是正中他们的下怀。随着全球制造业逐渐由欧美转向亚洲,机床的主要市场也随之到了亚洲。斯皮舍尔公司在美国生产机床,再销售到亚洲各国,不但运输成本会升高,而且进行售后服务的成本也会大幅度升高。

如果林振华的汉鲁机床公司能够为斯皮舍尔进行代工,那就意味着斯皮舍尔公司只需要生产一些高附加值的部件,而把其他部分都转到了中国。未来,汉鲁公司作为代工厂,也可以承担起在亚洲区域内进行售后服务的责任,这将使得斯皮舍尔公司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利润必将随之上升。

接下来,双方便就可能进行的代工方面的合作进行了研讨。林振华坦承目前汉鲁机床公司在一些部件方面的技术还不过关,包括滚珠丝杠、油膜轴承、伺服电机等等,还不能达到斯皮舍尔公司目前的技术水平,这些部件将仍然由斯皮舍尔公司生产。

至于其他的部件,双方的技术差距有限,只要斯皮舍尔公司能够提供相应的工艺文件,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进行必要的指导,则以鲁中机床厂和汉华机床公司的现有水平,应当是能够生产出来的。

在机床生产中依赖人工最多的装配环节,将全部转到中国去完成。当然,前提是中国的装配钳工技术水平得到了斯皮舍尔公司的承认。对于这一点,林振华是不担心的,杨文勇装配德国废旧机床已经能够达到原厂的精度,鲁中机床厂有几名老钳工的经验也非常丰富,完全能够通过美国人的测试。

“林先生,在今天见面之前,我一直在猜想,你这次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惊喜。我设想了许多种可能性,但仍然没有想到你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变化。”谈判结束之后,威尔森握着林振华的手,感慨地说道。

林振华呵呵笑道:“威尔森先生,我可是带着开展战略合作的想法来的,我相信,以威尔森先生的远见卓识,一定不会拒绝我们的善意。”

威尔森道:“如果我们之间的合作能够如今天洽谈的这样展开,那么我们斯皮舍尔公司将会发生一次全面的转型,这是我们公司有史以来最具有**性的一次转型。”

“我相信这也将是最为伟大的一次转型。”林振华拼命地拍着威尔森的马屁,坚定他的信心。

正如威尔森说的那样,如果双方能够照今天谈的这样合作,斯皮舍尔公司从此将专注于数控系统和机床附件的生产,利润较薄的机床整机制造将由汉鲁机床公司完成。相当一批生产工人将会被辞退,但公司的股东收益将会比过去更高。威尔森并不需要对工人负责,他只需要对股东负责,所以这样的合作对于威尔森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对于林振华来说,如果汉鲁公司能够成为斯皮舍尔公司的代工厂,对于提高汉鲁公司的技术水平将是很有好处的。机床整机制造放在美国的确没有利润,但拿到中国去做,就完全不同了。这点加工费用在美国人眼里微不足道,在中国却是一笔横财啊。

美国人不时兴搞什么接风宴会,林振华等人在斯皮舍尔公司吃了一顿简单的工作餐,便离开公司返回赫尔酒店了。他们与斯皮舍尔公司的谈判并未结束,在未来几天内,他们还要就一些具体的细节再进行协商。

回到酒店,刘兆华顾不上回自己的房间,直接跟着林振华到他的房间里来了。一进门,刘兆华就着急地问道:“林经理,你今天在沙克尔说的那个矢量平面插补算法,能给我讲讲吗?”

林振华笑道:“刘工,你也太心急了吧?你总得让我洗把脸吧?”

“你洗,你洗,我等着。”刘兆华跟着林振华来到洗手间门口,真的站在那里等着他。

林振华暗自觉得好笑,他胡乱地抹了一把脸,走出洗手间,对刘兆华说道:“你不至于吧,怎么能急成这个样子?”

刘兆华道:“林经理,你不是让我明天和沙克尔去探讨插补问题吗,可是我对你说的这个算法还一点头绪都没有。到时候如果一问三不知,岂不是坏了我们的大事了?”

林振华呵呵一笑,从自己的行李箱里取出一叠纸,交给刘兆华道:“放心吧,我敢放出豪言,自然就是有所准备的。这里有一些资料,你拿去消化一下,明天拿这些东西去糊弄沙克尔,绝对没问题的。”

这些资料,是林振华这几天临时写的一些东西,主要是他自己所记得的一些数控机床方面的知识。林振华不是超人,不可能把前世学过的东西原原本本地默写出来,不过,理工科的东西倒也不需要去默写,只要记得主要的原理,根据原理去进行推导,也就能推出个八九不离十了。

由于国内数控技术水平的局限,林振华此前并没有想过要把这些知识拿出来使用。这就像一个人穿越到明朝,你就算能够背出WINDOWS的全部源码,又有什么用武之地呢?这一次出国之前,林振华灵机一动,想到了这些知识对于斯皮舍尔公司应当是有价值的,便整理了一部分出来,不料还真的发挥了作用。

刘兆华接过林振华递给他的资料,迫不及待地坐在沙发上看起来了。才看了两页,他便拍着茶几高声喊了起来:“林经理,你太了不起了这里面的这些想法,简直都是天才的想法啊”

林振华只觉得浑身暴汗,这些东西可都不是他的创新,他不过是从后世剽窃过来的而已。要说天才,只能说提出这些理论的人是天才,这与他林振华是没什么关系的。

“刘工,你这个也太夸张了吧?”林振华怯怯地说道。

刘兆华道:“林经理,我说的一点也不夸张。我觉得,这里面的思想,甚至已经超过姚教授的水平。对了,林经理,你是什么时候自学了这么多机械知识的?”

林振华摆摆手道:“刘工,你可别把功劳都算在我身上,其实,这里面的很多想法,也是我和姚老师,以及舰船研究院的刘向海所长一起讨论出来的,他们对于这些理论的贡献,远远大于我呢。”

事到如今,林振华也只能把事情往姚鹤良、刘向海他们身上推了。这里面的有些理论,姚鹤良的确提起过,所以林振华不怕刘兆华去对质。至于刘向海,那是属于国防军工系统的大佬,谁能上门去找他求证?

“林经理,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些成果拿去发表啊?我相信,这些成果完全能够发表在机械专业的顶级期刊上的。”刘兆华兴冲冲地给林振华出着主意。

林振华正色道:“刘工,这可不行。这些东西,每一项都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如果拿去发表,公之于众,未免太可惜了。个人的声誉值得了什么,把企业发展起来才是最最重要的。”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刘兆华连连点头。

林振华道:“这样吧,这些材料我就交给你了,你今天晚上务必把它们看懂,理解透。明天你要与沙克尔进行交流,材料上的东西,你不能完全泄露给他,而是要有所透露,有所隐瞒,一定要把他钓住,你明白吗?”

“明白”刘兆华响亮地回答道,他毕竟也是华青大学出来的,智商超凡,林振华稍一点拨,他也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了。林振华这份材料上的东西,他深信自己完全能够看懂、吃透,这些理论都是十分超前的,只要稍稍露出一点风来,不怕沙克尔不上钩。

刘兆华欢天喜地地拿着材料回自己房间去了,林振华送他出门,听到他路过何飞房间时,喊了一声:“何飞,你下去吃饭的时候帮我带两个面包上来,我就不去吃饭了”

林振华摇了摇头,带上门,往谢云娟的房间走去,忙活了一天,他还不知道谢云娟今天玩得如何呢。他是有意把谢云娟支开的,国家虽然鼓励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但在一些具体的政策上却有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如果谢云娟在场参加谈判,还不定会生出什么妖蛾子呢。

走到谢云娟的房间门口,林振华敲了敲门。谢云娟已经回来了,听到敲门声,便迅速地过来打开了门,把林振华让进屋里。

林振华在沙发上坐下,笑着问道:“谢姐,今天在纽约考察的情况如何啊?”

谢云娟装作痛苦的样子,叹着气说道:“哎呀,在纽约逛商场可真是一件苦差事啊,人家这里的商场真是太大了,我从一楼逛到十楼,差点没把我累死呢。”


332 罢工

332 罢工

听到谢云娟叫苦,林振华连忙假惺惺地问候了几声,人家逛街累着了,怎么也算个工伤吧?

“哎,对了,小林,我记得你们汉华重工也有家电出口业务的,你对美国的家电销售商熟不熟啊?”谢云娟忽然想起一事,对林振华问道。

林振华点点头:“我们公司的几种家电产品也有出口到美国来的,所以我和美国方面的销售商倒也有一些联系。怎么,谢姐有什么事情吗?”

谢云娟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支支吾吾地张口了:“小林,是这样的,这次出来,有几个朋友托我帮他们看看能不能在美国买两部冰箱回去,我想看看你有没有关系能够买到。”

林振华呵呵笑了起来:“不会吧,谢姐,美国买冰箱也要票了?”

作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对于市场上缺货是很习惯的,要买紧俏东西都得托人找关系才行。不过,谢云娟找关系都找到美国来了,这可让林振华觉得太无厘头了,在美国只有卖不出去的东西,没听说过买不到的紧俏商品啊。

谁知,谢云娟却非常认真地告诉林振华:“小林,你还真说对了,美国买冰箱,也要票了。”

“不会吧?”林振华瞪大了眼睛,“谢姐,你不会是跟我开玩笑吧?”

谢云娟不满地说道:“你这个小林怎么这样,我都一把年纪的人了,还能跟你个年轻人开这种玩笑?我今天在电器商场问过了,人家说冰箱缺货。”

“别,谢姐,在我眼里,你永远都是青春年少……”林振华惊诧之余,也没忘了拍拍谢云娟的马屁,说完这话之后,他接着问道:“谢姐,你是去了一家电器商场,还是去了好几家?”

“我去了好几家,你不信可以问问那个留学生嘛,她也帮我打听了的。说是百年不遇的事情,我看中的几个型号的电冰箱都断货了,售货员说什么时候有货还说不定呢。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冰箱都断货了,巴西产的还有,美国本地产的就没有了。我总不能跑到美国来,买个巴西产的电冰箱回去吧?”谢云娟说道。

“这怎么可能呢?”林振华满头雾水,他想了想,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电话号码本,翻到一页,然后抄起谢云娟房间里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哈罗,是Gart公司吗,请给我找一下贝琳达女士。”林振华对电话里说道。

说起贝琳达,此人与林振华的渊源挺深的。几年前,林振华在广交会上推销五叶风扇,最早上前与林振华洽谈的,便是这位美国Gart公司的销售总监贝琳达。在随后的几年中,贝琳达几乎每年都要去一两趟中国,其中还专门到浔阳去参观过汉华家居公司的家电生产线,与林振华见过几次面。

这次林振华到美国来,本来也打算在忙完正事之后去见一见贝琳达的,现在听到谢云娟说纽约市场上的电冰箱居然断货了,他忍不住要找贝琳达问个究竟了。

“哈罗,我是贝琳达,请问你是哪位?”电话里传来贝琳达那温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