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霸主(完结)-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等人的立场,赫迪拉更怀疑这仅仅是林振华放的一个烟雾弹而已。

“林经理,你们来了。”几位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从设计院的大门里走出来迎接林振华一行。

林振华给双方做着介绍:“这位是安子轩教授,负责低温材料研究的。这位是张逸华教授,负责动力系统研究的……这位是赫迪拉先生,德国ALK公司首席谈判代表,也是著名的机械专家。”

安子轩瞥了赫迪拉一眼,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然后对林振华说道:“林经理,部里通知我们接待你们和德国客人,具体怎么安排,你来决定吧。”

他的口气里透着十二分的冷淡,似乎是对这次接待任务颇有一些不满的样子。赫迪拉听不懂汉语,但他的同伴中间就有专门负责翻译的,站在一旁小声地把安子轩的话译给了赫迪拉听。

林振华似乎有些尴尬的样子,他看了看赫迪拉一行,然后把嘴凑到安子轩耳边,小声说道:“安教授,这是政治任务,你就别为难我了。有什么意见,咱们回头和部里再谈,行不行?”

也不知道是觉得安子轩听力有问题,或者林振华自己的听力有问题,他虽然做出一个压低声音的样子,但实际说出来的音量并不小。德国翻译也颇有些耳聪目明的天份,把林振华的这些话听了个真切,然后便小声地转述给了赫迪拉。

安子轩听了林振华的话,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林经理,我也不为难你。这样吧,你问问德国人,他们想看什么,我带他们去看就好了。”

“嗯,好吧,我先问问他们。”林振华道,他转头向着赫迪拉,说道:“赫迪拉先生,我们这位安教授想征求一下你们的意见,看看你们最想看什么东西。”

“我们想了解一下你们研制30万吨乙烯设备的具体情况,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想看看你们的成果。”赫迪拉连忙对林振华说道。

“这不行”不等林振华传话,安子轩便断然地说道。赫迪拉说的是英语,安子轩是完全能够听得懂的,他直接就把赫迪拉的请求给回绝了。

林振华郁闷道:“安教授,这样不好吧?ALK公司在大型乙烯设备的研究和制造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与赫迪拉先生同来的这几位,都是他们的技术专家,请他们看看咱们自己搞的30万吨设备,提点意见,不是很好吗?”

安子轩对林振华发着牢骚道:“ALK的技术实力如何,我是非常清楚的。我们目前的整体技术实力不如他们,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没有领先的技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核心技术,万一被他们看去了怎么办?林经理,不是我说你们,从一开始你们就不支持我们自己搞,非要从国外引进不可。现在又一点保密意识都没有,难道在你们眼里,我们的技术就这么不值钱?”

“安教授,这些话不要当着外宾的面说。”林振华劝解道,说罢,他又转过头对赫迪拉陪着笑脸,说道:“赫迪拉先生,请不要见怪,这中间恐怕是有点误会。”

“林先生请便吧。”赫迪拉耸耸肩,说道。直到目前为止,他仍然有些怀疑林振华与安子轩是在唱双簧,尤其是安子轩说的什么拥有核心技术之类的,听起来太像是唬人了。

“安教授,我知道你对部里的安排有意见,但是,现在外宾已经来了,你能让人家白跑一趟吗?你是技术权威,你敢这样做。我只是一个小小的经理,我可不敢这样做。你不要让我为难,好不好?”林振华开始沉下脸对安子轩说话了。

“好吧,不过我可得事先说明,如果因为让外宾参观而导致了技术泄漏,一切责任由你们承担。”安子轩撂下一句话,然后转过身,自顾自地向实验室的方向走去了。

“张教授,你看……”林振华对一直站在一旁不吭声的张逸华说道。

张逸华看起来似乎是比较好说话的样子,他非常客气地对林振华说道:“林经理,你别介意,老安就是这个脾气。为了引进技术这件事,他一直对部里有意见的。还好吧,你看他现在不是已经在前面带路了吗,大家跟着他一起走吧。”

“好,那就走吧。”林振华答应一声,然后领着众人,跟在安子轩的身后,向实验室走去。

“这是我们的低温材料实验室,目前正在做的,是09MnNiDR钢的低温脆性转变温度研究。”安子轩虽然做出一副老大不情愿的样子,但还是在中规中矩地向众人介绍着实验室的情况。

“大家随便看吧,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都是同行嘛,欢迎大家进行技术指导。”林振华大包大揽地对众人说道,一边说着,一边还随手拿起桌上的几份实验报告,递到德国人的手里。安子轩对于林振华的这一举动似乎有点敢怒而不敢言的意思,脸色显得很是难看,但却没有上前制止。

赫迪拉向自己的同伴们使了个眼色,示意大家认真看看,了解一下中国方面对于技术到底掌握到了什么程度。几位德国人心领神会,开始分散在实验室的各处,用专业的眼光观察着每一处细节。

“哎,老安,上次我们讨论过的09号钢在焊接后出现层状撕裂的问题,你们后来解决了没有?”趁着德国人在察看实验材料的时候,随林振华同来的贺诚山似乎是不经意地对安子轩问道。

安子轩皱了皱眉头,敷衍地答道:“已经解决了。”

“是不是因为材料里有微量硫化锰的原因?”贺诚山依然不依不饶地问着。

“这个回头再说吧。”安子轩似乎是不太愿意在外人面前谈论具体的技术细节。

“没事,我刚才在来的车上,还和这位拉尔夫先生讨论过这个问题呢。”贺诚山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一位德国专家说道,“拉尔夫先生是ALK公司的材料工程师,他对于低温材料也有很深的造诣呢。”

“哦,是吗?”安子轩似乎是对拉尔夫有了一些兴趣,他改用德语对拉尔夫说道:“拉尔夫先生,请问你也研究过低温钢材的焊接工艺问题吗?”

“是的,刚才在汽车上的时候,我听贺老先生和我说起你们正在研究低温钢材焊接后出现层状撕裂的问题,请问,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什么结论吗?”拉尔夫问道。

安子轩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这个问题我们研究了很长时间,也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我们的研究结论是,层状撕裂的原因在于钢材本身含有一些微量非金属夹渣物,这些夹渣物在钢材轧制过程中形成了片状分布。在焊接的时候,金属因热发生形变,这些夹渣物的存在,会导致基体金属发生晶界断裂、穿晶断裂或者韧窝断裂,这是层状撕裂的原因。”

“那么,这些微量的组份,你们有过研究吗?贺先生跟我说,他认为是硫化锰,安先生的研究结论是什么呢?”拉尔夫问道。

安子轩道:“硫化锰的确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不过,除了硫化锰,我们还发现了其他的一些成分。”

“具体是什么成分呢?”拉尔夫有点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安子轩道:“这个恐怕我不方便透露了。”

“不不不,我只是想和安先生交流一下而已,这个问题是我们ALK公司已经解决的问题,如果安先生想知道的话,我随时可以提示你们。我想,你们目前应当只是猜测到存在其他的成分,但这些成分的细节,你们并没有了解。”拉尔夫显出几分骄傲的样子说道。

安子轩被他的态度激怒了,他说道:“这有什么复杂的,不过就是一些氧化物而已,最重要的,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关于硫化物和氧化物含量对材料微开裂的影响,我们已经建立起了非常详细的实验曲线。”

“哦,太棒了,你们的结论完全正确。安先生,非常抱歉,我收回我刚才的判断。”拉尔夫说道,“看起来,你们在低温材料性能研究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所谓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安子轩说的这些话,虽然并没有透露太多的技术细节,但拉尔夫知道,如果没有掌握足够的技术,安子轩是不可能说出这些内容的。例如影响钢材性能的这些微量元素,即使在ALK公司当年也是花了不少成本才检测出来的,安子轩能够把这几种元素说出来,就证明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做得比较深入了。

“那是当然。”安子轩说道,他扭头看了看正站在实验室另一端与赫迪拉聊着什么的林振华,然后愤愤地说道:“如果不是因为我们的官员只相信你们德国人的技术,我们早就已经把30万吨乙烯的所有的技术都已经搞出来了。可是,现在官员们一心只想从你们那里得到转让的技术,把我们的研究经费全压缩掉了,我们前面做的工作,相当于前功尽弃了。”

“对于这件事,我们非常抱歉。”拉尔夫说道。

“算了,这是官员们考虑的事情,我只是一个工程师,是管不了这些事的。”安子轩用心灰意冷的口吻说道,“好吧,咱们再去参观一下动力系统实验室吧,那是张逸华先生主持的实验室,我想你们在那里应当能够看到更多的东西的。”


370 发动机专家

370 发动机专家

负责动力系统研究的张逸华看起来比安子轩要积极得多,众人来到动力系统实验室后,张逸华便摊开几张图纸,兴致勃勃地开始向众人介绍他的团队所设计的一款工业汽轮机的情况。

工业汽轮机是乙烯项目中的一项关键性装备,主要用于驱动裂解气压缩机、乙烯压缩机和丙烯压缩机等大功率设备。这些设备的功率都超过了普通电动机的负荷,所以需要使用专门的汽轮机才能带动。

“我们设计的这型汽轮机,为多级多阀抽汽凝汽式,本体设计制造、噪声控制、轴振动、轴位移、轴承温度监控系统等,都严格执行了相应的API标准。我们的汽轮机通流部分为20级,包括1个调节级,3个EBI级,14个EBII级和2个低压标准扭叶……”

张逸华一张口就是一串术语,在场的听众们当即就被蒙倒了一片。林振华对于张逸华说的东西,也是完全不懂,只知道这些东西应当是很黄很暴力的。不过,ALK的人员中就有专门研究汽轮机的,他听着张逸华的话,一开始还在微微颔首,慢慢地就变得神情凝重起来。

“张先生,我能不能请教一下,你们的汽轮机轮室压力能够达到多少?”那位名叫弗雷德里克的ALK专家忍不住举手问道。

张逸华道:“根据我们的设计要求,轮室的压力应当达到6。5兆帕。”

“这是不可能的。”弗雷德里克说道,“没有哪个汽缸能够达到这样的强度。”

张逸华微微一笑,说道:“这位先生,这正是我们这型汽轮机的创新之处,我们在进汽部分调整了内缸的结构,在高压部分,还使用了双层结构。经过我们的测试,强度完全能够达到要求。”

“呃……”弗雷德里克听了个云山雾罩,有待再多追问几句,张逸华已经向他投来了一束饱含歉意的目光。弗雷德里克读懂了张逸华这个眼神中的潜台词,再往下说,就涉及到各家的核心技术了,这些内容,人家是不可能说给你听的。

张逸华接着又摊出了一张图,指给众人看:

“大家来看,这是我们的汽轮机所采用的反动式直叶片叶型,这个叶型是我们在早期的T3叶型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主要是改变了型线,获得了合适的冲角,这样就减少了冲角损失,而且还能够减少尾迹湍流的损失。经过这样改造之后,级的效率提高了2以上……”

弗雷德里克的眼神变得迷离了,他直勾勾地盯着张逸华手上的图,恨不得把那图夺过来塞进包里。张逸华说的这些,的确是工业汽轮机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不管事实上的情况如何,至少有一点弗雷德里克是可以确信的,那就是张逸华绝对是一个很牛的汽轮机专家。

“张先生,那么目前你们的汽轮机是否已经开始制造了?”弗雷德里克问道。

张逸华摇摇头道:“目前还没有,不过应当是很快了。实不相瞒,我们目前在叶片的材料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不过,我相信,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是完全能够解决这些困难的。”

“那我就提前向张先生表示祝贺了。”弗雷德里克言不由衷地说道。

接下来,林振华又带着赫迪拉一行参观了其他的几个实验室,在每个实验室里,都有专人向德国人介绍他们科研的现状。从这些人的介绍来看,中国方面对于乙烯装置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许多关键技术都已经解决,有些地方甚至已经走在了ALK公司的前面。

从实验室里出来的时候,赫迪拉等人脸上那种失落的神情已经无法掩饰了,他们悻悻然地向中国同行说着礼貌的话,心里却在不停地打鼓。

“林先生,非常感谢你给我们安排了这样一次有趣的访问,我们对中国同行的成就深表敬意。”赫迪拉向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学着德国人的样子,耸了耸肩,说道:“这些成就有什么用,我们的领导更希望使用进口的技术,你们看到的这些实验室,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全部关闭了。”

“哦,这实在是太可惜了。”赫迪拉幸灾乐祸地说道。

参观完毕,林振华让司机把赫迪拉一行送回宾馆,自己留了下来。今天这场戏演得不错,他总得向演员们表达一下谢意吧。

“安老师,今天的事情,多谢了。”林振华握着安子轩的手说道。安子轩的真实身份,是华青大学机械系的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倒的确是金属材料,不过说到什么乙烯压缩机用的低温钢材,他可是临时抱佛脚,现学现卖的。

安子轩笑道:“不客气,不客气。要说起来的,今天我能够把德国人蒙过去,多亏了贺老他们前期做的大量工作啊。对了,贺老,有关低温材料的问题,改天我要专门向你请教一下。”

贺诚山得意地笑了起来,说道:“其实,咱们今天也不能算是蒙人,有关09号钢材的焊接性能问题,我在浔阳带着几个学生已经搞了好几年了,要不,今天说的这些内容,也不可能把那个什么拉尔夫对付过去。”

林振华又走到张逸华的面前,对他说道:“张总工,今天也多亏你了。老实说,你说的那些汽轮机方面的术语,我可一句也没听懂啊。”

张逸华微微一笑:“其实我也捏了一把汗啊,工业汽轮机的资料,我是这几天才开始看的,我从前搞的那些,和这个完全不是一码事啊。不过,看起来我还是成功了,那个叫弗雷德里克的德国人,应当是被我给吓唬住了。”

“对了,张教授,你是搞什么专业的?我怎么从前没有听说过你的大名啊。”贺诚山凑上前来,对张逸华问道。老爷子说话也够实诚的,直接就说没听说过别人的名字,也不怕人家心里不爽。

“我嘛,唉,说来惭愧,我是搞飞机发动机的。”张逸华谦虚地说道。

“嚯搞飞机发动机的,那可是尖端人才啊,失敬,失敬。”安子轩说道。

张逸华道:“我算什么尖端人才,我现在是待业中年,还等着林经理给我一口饭吃呢。”

“什么意思?”贺诚山有些吃惊,“怎么,你也打算到我们汉华去?可是,你是搞飞机发动机的,和我们汉华隔着行呢。”

“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林振华走上前来,说道:“这位张逸华总工,是咱们国家运十飞机项目组的工程师,在航空界是赫赫有名的。众所周知,因为结构调整的原因,咱们国家的运十项目已经下马了,张总工和他的团队现在处于闲置的状态。上次我到上海去办事的时候,海军的刘向海所长介绍我和张总工见了一面,张总工已经同意,和他的团队一起,到我们汉华重工去工作。”

“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