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断进行备战活动。1932年“一二八”事变,迫使我国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后不久,日海军陆战队的规模就突破了2000人的规定,“七七”事变后,又多方调兵,达到一万多人。海军军舰、各种飞机、大炮、战车……武器装备及火力大大优于我军。《协定》签订后的五年多的时间里,日军重建了北四川路底的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使之成为非常坚固的堡垒;在公共租界东区与越界筑路的虹口,从汇山码头往东,直到虬江码头的沿江地带都建有碉堡式的房屋。杨树浦地区、江湾、上海西区,“日本人在学校、工厂中到处设有军事要点。”西区法租界的齐祈路上,“建造了军事性质的‘自然科学馆’。”“该馆以研究磁力学、引力规律、天文学等名义对外,此仅为日本人掩饰其他目的之烟幕。据说,该馆亦可作为现代化的炮垒。日本人在徐家汇河附近的房屋,数小时内,在坚固的水泥屋顶上,即可架设大炮与机关枪。这些军械现均藏于地下室内。”(以上引言均为法国《巴黎评论》报道)。日本人建造的此类堡垒化的建筑及据点共有一百多处。。 最好的txt下载网
日寇侵淞沪,我军勇迎敌(7)
在五年多的时间里,日军多次举行以侵占上海为目的的演习。1935年11月6日,英国《曼彻斯特导报》报道:“日军演习选在清晨二时至五时进行,参加者达2000人。各种动作如设置街垒、占领桥梁、安置电话与布电话线均逐一举行。可以说每一名日军均深知在占领上海的命令下达后,应作何种准备与行动。”对战略要点,日军更是利用“演习”或制造摩擦,稍有机会,即以“蚕食”方式派兵占领。宝山路上的八字桥,“一二八”抗战时双方激烈争夺,一日之内数次易手,敌军伤亡千人以上。停战协定签订时,大部分地区为我掌握。日军对此处不断派兵蚕食,逐步挤占附近地区,1936年又强占八字桥,为避免事态扩大,我保安队员只得在桥西南面防卫,隔河同日军对峙。其间,我方数次循外交途径交涉,但日方态度强蛮,停战协定“共同委员会”的各中立国代表,也怕得罪日本人,不能主持公道,八字桥附近地区及一些战略要点只能听由日军侵占。
总之,双方在军事上,日方占有各种优势:兵力得到增加,并可由海路源源不断增兵;防御工事早已建成较完备的体系,武器弹药储备充足;挟有海空军优势,完全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火力配备大大优于我军。因此,日本海军陆战队早就跃跃欲试,侵略气焰十分嚣张。早在“七七”事变前,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在其主持的大连侵华战略会议上就叫嚣“三个月内就可以解决中国。”面对上海局势,其军政要员纷纷扬言,要在“三日内占领上海,三个月灭亡中国”。实现其“速战速决”,侵占中国,称霸世界的战略野心。
面对强敌,我军上下抱着同仇敌忾的无畏气概,把多年来郁积于胸中的对敌仇恨,化为杀敌的决心。262旅523团原分散于各据点,在交接防务后,先后撤回,接手了第524团宝山路以北的一部分防线,使524团留有机动兵力,应对敌人攻击。因部队防线多为柏油马路,挖掘壕沟较困难。按照事前制订的作战防御计划,各部队均加紧组织材料,利用部分房屋,连夜加固工事,准备迎击来犯敌人。8月12日,第87师王敬久部也开到上海,师部驻于江湾的叶家花园,部队布防于江湾、五角场、浣沙浜、吴淞等处阵地。同时,有二个重炮团进驻上海,加强一线火力。
日军探知我军第88师262旅及87师先后进驻上海布防后,便倚仗其坚固工事及优势火力,急于动手,企图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8月13日悍然发动了进攻,我军英勇反抗侵略的“八一三”淞沪抗战就此展开。
初 战 告 捷
1937年8月13日上午九时许,日军舰上炮火向我东宝兴路、天通庵车站、八字桥一带阵地轰击。日海军陆战队司令大川内传七少将命令部队发起试探性进攻。淞沪铁路从北火车站往东,穿过河南路后,转向东北。双方在此以铁路为界,构筑工事东西对峙。9时15分,陆战队60人从北四川路日本小学据点出发,经横浜桥沿虬江路越过铁路,以轻机枪向我军扫射。262旅524团一营何沧浪营长指挥三连坚决予以还击,打响了“八一三”抗战的第一枪。在我军阻击下,敌军连续进攻一个多小时,以死伤20余人的代价,败逃而归。另一路敌人从其海军司令部出发,沿天通庵路、西宝兴路铁路线一带向我军进攻,企图从侧后攻击八字桥西面的我军阵地。敌人冲过铁路,以机枪、自动步枪猛烈扫射,我一营一连二排战士散伏于沙袋工事后面,沉着应战,当敌人靠近,即以机枪、步枪及手榴弹消灭日军。同时以机枪火力封锁其后路,使敌人后援不能上前,十余分钟后,敌军纷纷败逃。不久,敌再来攻,在我军打击下,日军死5人,伤10余人,始终未能冲入我方阵地。 。 想看书来
日寇侵淞沪,我军勇迎敌(8)
敌人见上午的攻击未能得手,便重新组织4000人发动进攻。午后三时,日海军停泊在黄浦江汇山码头一带的军舰以重炮向我闸北守军进行轰击。524团一营机枪连三排上等兵李锦堂等数人,守卫在北火车站两路局(即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大楼平顶上,我军于楼顶东西两侧各架设高射机枪一挺日夜警戒。机枪阵地以沙包围护,既可对空射击,必要时也可俯射地面敌人。李锦堂是湖北省荆门县人,只有17岁,人长得不高,但已参军二年多,也算是老兵了。他平日对训练科目及学习军事技术十分认真。一见敌舰发射的炮弹在大楼四周纷纷散落,便知道日军将发起大规模进攻。他马上吩咐其他人掌握好二挺机枪,发现有敌机靠近,立即开火,破坏其校正射击单元之企图。同时,李锦堂迅速下楼,向代理排长苗孟科报告。苗也知道了敌情,当即下令全排准备战斗,并派传令兵报告雷雄连长,作好应战准备。
头几发炮弹散落以后,敌舰便以排炮连续轰击,震耳欲聋的隆隆声,使一些刚参军不久的新兵,产生了莫名的恐惧。88师不愧为我军精锐,炮声一响,连、排长立即分赴一线掌握各自的部队,班长及老兵都告诉身边的新兵,利用工事躲避炮火,保护自己。敌人猛烈的炮火有几发炸在北站大楼上,东北角被炸出一个大洞。以后,敌舰又分别对虬江路、宝山路、天通庵车站一带我军阵地实施排炮轰击。敌军主力2500人,以北四川路底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为中心,沿着宝山路八字桥、西宝兴路、天通庵一线展开猛攻。敌陆上炮火也向我水电路、天通庵车站、江湾路、青云路、西宝兴路阵地猛轰。同敌人在“一二八”战役时的作战意图大致相同,以这一线作为攻击的重点,该地区只要有一处得手,便可截断我军闸北与大场之间的联系,进而包围和攻击我北站核心阵地守军。另一路敌人一千余人,自杨树浦平凉路公大纱厂一分厂出发(日商钟渊纺织株式会社公大第一纱厂,建于1921年。设有军械库,驻有大量日军,是其指挥部所在地),在虬江码头附近江面上军舰的炮火支援下,向我军工路以西的守军攻击,企图占领殷行、江湾一带阵地。我第87师259旅及261旅官兵,分头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对于敌军重点攻击八字桥的企图,我军早已了然于胸,第88师262旅的两个团以宝山路为结合部,右翼为524团在宝山路及以南地区,左翼523团在宝山路以北迄江湾路、水电路一带进行阻击。下午,523团易瑾营首先开火迎敌,其他部队也与敌拼死厮杀。自三时半开始,炮声大作,隆隆之声,不绝于耳。至五时,闸北八字桥、天通庵车站周围及杨树浦路、军工路、平凉路公大纱厂附近之民房,均遭炮击起火,延烧至14日晨尚未熄灭。
晚六时以后,闸北西宝兴路、公兴路桥、天通庵车站、江湾等处日军,以步炮猛烈射击,步兵则不顾伤亡,继续大批冲锋向前。我方沉着应战,军心振奋。敌人在大炮掩护下,复以坦克车六辆向我军冲锋,但均被我军击退。我524团以八字桥及天通庵车站为攻击点,集中兵力,乘夜反击,夺回日间失去阵地,并向前推进。在反复争夺下,八字桥及青云桥两处于当晚为我524团占领,从而占据了攻击敌海军司令部之前进阵地。在我军威胁下,传闻日海军司令部拟秘密迁移,有说迁杨树浦公大纱厂,又说迁入公共租界躲避。524团一营三连还从虬江路方向突击日军,自南线攻占北四川路日本小学之敌军据点。523团二营从西面逼近敌人盘踞的持志大学据点。
晚上九时前,我87师官兵冒着激烈对射的炮火,自军工路转平凉路先后进攻沪江大学、虬江码头、平凉路日商纱厂等处日军据点,并沿五角场攻打新市区一带敌军阵地。引翔港方向我军亦占优势,迅速推进。
九时起暂时沉寂的前线,至晚十一时半复有陆续枪声。我523团一营自江湾路向南推进至距日海军司令部一千米处,敌之人心更显惶惶不安。下午进占该处滩屋啤酒厂的敌军200人,也有被歼灭之说。西区我军也攻占日本丰田纱厂陆战队的部分据点,准备歼灭守敌。
8月13日的战斗,我军第88师262旅及87师忠勇将士,冒着敌人猛烈炮火,奋勇抵抗,粉碎了敌约4000人的多路进攻。尤以262旅在闸北敌军2500人攻击下,守住了我军核心阵地,并进占八字桥、青云桥等要点,歼灭敌军400余人,取得了开战首日的胜利。
13日下午三时,第88师264旅黄梅兴旅长率527、528团抵达上海,进驻262旅防线左翼,江湾路及水电路以北,持志大学、爱国女校以西的攻击阵地,师直属部队则为总预备队,师司令部设在真如谭家桥附近,直接指挥。至此,我军短时间内已调集二万余人于闸北、杨树浦一线,作好反击侵略,聚歼敌海军陆战队的准备。
十万男儿血,染红淞沪土(1)
当日寇侵略意图昭然若揭,剑拔弩张,大举增兵上海之时。8月12日清晨,张治中将军率军校高级教官室幕僚,由苏州留园出发,秘密进驻南翔。按照“一旦上海有事,应主动扫荡敌人。”的作战计划,拟命令88师262旅、87师及重炮团先发制人,立即进攻虹口、杨树浦之日军。但当时各国驻上海总领事以《淞沪停战协定》共同委员会名义进行调停,他们害怕战争会损害租界利益,建议将上海改为“不设防城市”,故我国政府下令不得进攻,仍想循外交途径和平解决。
13日,敌军却不顾其驻沪总领事冈本12日刚向各国驻沪领事团作出的“日军决不先行挑衅”的保证,发动了对上海的侵略,其行为激起了我国军民的无比义愤。我国政府立即作出相应的军事安排并发表声明,表明严正立场。
日军攻击发生后,当日,上海市市长俞鸿钧(俞原为市府秘书长兼上海外交特派员,时吴铁城市长另有新职,已去南京。7月27日,俞刚接任市长。)就日方军事进攻,向日本总领事冈本季正提出严重抗议,并将抗议书函告挪威驻沪总领事兼领事团长奥尔,请他转知各国驻沪总领事。又以日军借道公共租界,越界攻击我军,照会各国总领事,要求予以制止。1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叙述日军侵略挑衅之经过,指出日本政府自“卢沟桥事件发生以来的种种行为,均属侵犯我国领土主权与违反各种国际条约之举。我国处此环境之下,忍无可忍,除抵抗暴力,实行自卫外,实无其他途径。”并表示“今后事态之演变,其一切责任,应完全由日方负责。”
13日晚,我最高统帅部下令总反攻。打响了自抗日战争以来,我军首次主动展开全面反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我全军将士气势如虹,斗志昂扬,给日寇以迎头痛击。
痛 击 狂 寇
日军不甘心于13日的失败,14日凌晨2时10分起就发动新的进攻。海军舰炮及陆上炮火向宝山路、天通庵路猛轰,日军先以小股部队向我八字桥、青云桥阵地攻击,战事开始转烈。八字桥只是横跨在横浜河上长约20余米的小桥。闸北、虹口一带的水系多数是北面宝山境内的蕴藻浜的支流,都是平行向南流入黄浦江的一条条小河,除行驶小船外,在江南雨季及平时起到排水和灌溉的作用。河不宽,一般二三十米;有些河段还要窄些。但河流两岸泥泞的田地及河床的淤泥,却阻滞了步兵和战车的运动,敌人的坦克、大炮、车辆都无法逾越。战争开始,我军就依托河岸构筑工事,隔河与敌人对峙。而河上的小桥便成为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咽喉要地。八字桥有东、西两座,以宝山路跨横浜河的东八字桥最为重要。敌人得之沿宝山路可攻我北火车站,转入西宝兴路可断我闸北与大场间联系;我方得之,则越过空旷的日本坟山,可攻击敌海军司令部。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时,此处亦为最早爆发的冲突点,又是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我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78师(师长区寿年)156旅(旅长翁照垣)的第6团(团长张君嵩)等部,曾在此英勇抵抗侵略。当时,谢晋元为该军补充团少校营长,率领所部参加抗击在10辆坦克及装甲车掩护下的敌1000人的猖狂进攻。另两路共1500人,也在10余辆坦克掩护下,从北面攻打天通庵车站及南面沿虬江路北攻。三路最终攻击目标均为八字桥附近地区。张君嵩团等经一天战斗,打退敌2500人的三路进攻,炸伤并截获其装甲车三辆,以步枪击落敌机一架,毙伤日军1000余人,粉碎了日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官盐泽幸一少将“四个小时占领上海”的狂言。 。 想看书来
十万男儿血,染红淞沪土(2)
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八百壮士浴血奋战记第二章十万男儿血,染红淞沪土 如今,日军又沿着侵略老路,不惜代价,必欲夺回昨日失去的八字桥、青云桥等处阵地。天亮后,敌军飞机四架前来轰炸,炸弹和炮弹爆炸的浓烟,遮天蔽日。262旅的523团易瑾营与524团何沧浪营并肩战斗。按照战前的训练,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在敌轰炸时,除一名哨兵外,全部散伏于各处掩体、碉堡、楼房内,减少伤亡。敌兵进攻,我军再进入一线阵地,等敌人靠近,便以机枪、手榴弹消灭之。对远处成堆之敌,则以掷弹筒瞄准,一枚枚榴弹打得敌人伤亡累累。师炮兵营长王洁中校也以榴弹炮和迫击炮火支援,集中轰击正面进攻的日军步兵和战车。在敌兵疯狂的攻击下,自早迄晚,八字桥阵地七次易手,战况激烈,我军以白刃肉搏,最终仍夺回阵地,迫使敌军在伤亡200余人后只得步步退却。
该日,我年轻的空军首次参战,驻安徽广德机场的第二大队出动先进的美式“诺斯罗普—2E”轻型轰炸机九架,轰炸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本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及码头、仓库。十时许,我战机六架绕道浦东,自东向西,往返穿梭,轰炸扫射。冒着敌舰的猛烈火网,投下炸弹,在“出云号”左侧爆炸,并炸中虹口汇山码头。北四川路底日海军司令部、杨树浦公大纱厂敌军指挥部及公和祥码头,也在轰炸中起火,敌军弹药、物资和兵员均受到损失。另有三架战机,轰炸了吴淞口外的敌舰。下午第二大队轰炸机再次出动,三时许,我军战机三架自浦东方向飞临“出云号”上空,敌军已有准备,出动水上飞机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