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巴菲特断言说,在今后的一二十年中,完全有可能发生天大的灾难,从而导致再保险公司破产倒闭。到目前(2004)为止,对于再保险公司来说,有史以来最大的损失是2001年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所有保险公司一共支付了350亿美元理赔费用。排在第二位的是1992年发生的安德鲁飓风,所有保险公司一共支付了155亿美元理赔费用。今后如果要发生1000亿美元以上的灾害损失,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投资者千万不要仅仅看到账面利润就高兴,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是不同的。对于具体企业来说,只要该公司有一条真正、持续、不断拓宽的经济护城河,就能保证今后的盈利水平。而对于具体的行业来说,同样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
巴菲特介绍说,就伯克希尔公司来说,先人一步的是总能未雨绸缪。举例来说,如果伯克希尔公司的保险业务承担损失的平均比例为3%~5%,那么伯克希尔公司每年从投资和其他项目中所赚取的盈利就绰绰有余了。换句话说,无论遇到多大的灾难,伯克希尔公司的保险业务都能兑现原来的承诺。
巴菲特的言外之意是说,这就是真正的经济护城河。也正因如此,詹·阿杰才敢接下其他再保险公司不敢接的超大规模的再保险单。从这一点上看,詹·阿杰堪称伯克希尔公司的无价之宝。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千万不要被账面盈利所迷惑。其实,比账面利润更重要的是内在价值,而内在价值就包括经济护城河在内。他以自己当初投资通用再保险公司证券部门为例,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名气和广告不能说明问题
去年我很兴奋地向各位报告我们2000年在广告行销上的大笔投入,并强调每一分钱都确确实实花在了刀口上。事实证明我错了。我们额外投入的经费并没有为我们相对增加询问的电话,而且平均每通询问电话最后成交的比率几年来也首度下滑。这些不利的发展,使得我们平均每张保单的取得成本大幅增加。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投资的上市公司最好要有一条经济护城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该股票获得超额业绩回报。经济护城河和企业的广告投入、名气有关,但不完全是一回事,所以不要把两者等同起来。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0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2000年他曾经很兴奋地向各位报告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在广告营销上的大笔投入,并且再三强调每一分钱都确确实实花在了刀口上。可事实证明他错了。因为这种额外的广告投入,并没能由此增加顾客电话咨询数量;不但如此,每个咨询电话的成交比例几年来也首次出现下滑。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一方面是广告投入大幅度增加了,另一方面是每笔业务的成本大大提高了。换句话说,这时候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经济护城河不是拓宽了,而是变窄了。
所以巴菲特种总结说,投资者千万不要简单地把企业广告投入和名气大小与经济护城河划等号,否则很容易受蒙蔽。一般来说,发生这种错误的投资决策后,会计核算上会把它列作“非常损失”一次性摊销的。所以,投资者如果看到会计报表中这个项目数字特别大,就要提高警惕了,就要看一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例如,就2000年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成本大幅度提高的问题,巴菲特分析认为:
首先,是广告频率过高,这些媒体上的广告曝光率过高,造成了资源浪费,抬高了投入成本。
其次,虽然愿意通过直销方式参加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客户分布很广,但暂时来看“所有的软柿子可能都已经被我们给捡光了”,培养新的客户需要一定时间。
再次,2000年事故发生频率和严重性都在提高,从而使得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对客户的投保资格审核越来越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业务量。这种严格审核,会使得客户投保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原来能够省下200美元,现在可能只能省下50美元,吸引力有所下降。
最后,整个保险行业的竞争态势发生重大变化。例如,以19%的市场占有率在美国排名第一的State Farm公司,1999年的承保损失率包括回馈给客户的退佣金比率高达18%,而2000年更是高达23%。这表明,这个行业中的老大也不得不忍受如此之高的经营成本,可想而知其他经营者包括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在内的处境如何了。
一提到State Farm公司,巴菲特就来劲,因为这是一家他非常赞赏的具有经济护城河的保险公司。当然,该公司的经济护城河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且恰恰相反,它在1922年创立时一无所有。
State Farm是美国最大的一家互助保险公司,整个美国五分之一以上的汽车都在该公司投保。当时,美国伊利诺州一位45岁的农夫,看到纽约、费城等地保险公司由于长期处于垄断地位态度非常傲慢,才成立了该公司。
与原来那些势力强大的保险公司相比,State Farm公司可以说什么优势都没有。由于State Farm是合作互助性质,它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都不能拥有股份,不但在业务高速发展早期根本无法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而且也没有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吸引明星经理人,所以一般人都不看好该公司的发展远景。
可结果怎么样呢,State Farm公司居然击败了所有对手,到1999年时公司净值已经排在美国各大企业的第5位。
所以,巴菲特对该公司非常赞赏,称之为是美国企业最伟大的传奇故事之一,并且屡屡建议各商学院把该企业的成功做法列作课堂案例。
容易看出,State Farm公司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样是经济护城河不断拓宽的过程。它的早期发展过程,同样与广告和名气无关。
在巴菲特眼里,与State Farm公司相比较,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在2000年虽然广告投入过大、成本过高,可是总体来看,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仍然是低成本经营模式的典范。只要过去的那种盲目广告投入行为紧急刹车,仍然可以维持并拓宽经济护城河。
巴菲特高兴地说,事实上,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明星经理人东尼·奈斯利已经在这样做了。从2000年开始,他大幅度地砍掉了那些不具备成本效益的广告投入,今后虽然该公司依然会维持大量的媒体曝光率,但既然是没有成本效益,这样的广告投入就应当削减,或者通过提高保率来加以弥补。但与此同时投资者应当明白,公司的名气和广告投入与经济护城河两者之间实在是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的。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经济护城河主要来自它的低成本经营模式。不过他也承认,该公司2000年的广告投入带有盲目性。由此他提醒投资者,不要把企业的名气和广告与经济护城河混为一谈。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经济护城河是会变化的
现在的柯达已经不再独占人们的心。它的城墙变薄了,富士用各种手段缩小了差距。柯达让富士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赞助商,一个一直以来由柯达独占的位置。于是在人们的印像里,富士变得和柯达平起平坐起来。与之相反的是,可口可乐的城墙与30年前比变得更宽了。你可能看不到城墙一天天的变化,但是,每次你看到可口可乐的工厂扩张到一个目前并不盈利但20年后一定会盈利的国家,它的城墙就加宽了一些。企业的城墙每天每年都在变,或厚或窄。10年后,你就会看到不同。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投资的上市公司最好要有一条经济护城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该股票获得超额业绩回报。不过应当注意的是,企业的经济护城河是会变化的,或者变宽或者变窄。
巴菲特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演讲时说,30年前,柯达公司的城墙和可口可乐公司的城墙一样难以逾越。如果你想为自己6个月大的孩子拍一张照片,并且希望在20年或者50年后依然会去看看这张照片,你不会像专业摄影师那样去过分关注胶卷质量的好坏,而会更多地考虑这家胶卷公司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如何。而柯达公司就能向你做出这样的保证,在20年或者50年后当你再来看这张照片的时候依然会栩栩如生,这一点对消费者来说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柯达公司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是“最好”的,大家都这么认为。
可是现在的柯达公司已经不再独占消费者的心。这表明,它的城墙变薄了。或者说,是富士胶卷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缩小了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使得柯达公司的经济城墙相对来说变薄了。
长期以来,奥运会的赞助商一直是柯达公司,现在它却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机会拱手给了富士胶卷。于是乎,富士胶卷在消费者心目中变得和柯达公司平起平坐起来。
可以说,这是柯达公司的经济护城河变窄、富士公司的经济护城河变宽的一个突出典型。与富士公司相类似的是,可口可乐公司的城墙与30年前相比同样变得更宽了。
巴菲特说,所谓城墙变宽只是一种比喻,消费者是不会看到这种城墙在一天天变宽的。但是你容易看到,当可口可乐公司的生产厂商扩张到那些暂时还不能盈利、将来一定会盈利的国家,就表明它的势力范围在不断扩张。10年一个变化,10年后你就会看到它们的不同了。
巴菲特说,众所周知,他只喜欢他看得懂的投资。按照这一标准来衡量,90%的投资对象已经被排除在外,因为他有太多的东西不了解,幸好的是,总还是有那么一点投资他是看得懂的。这时候他举起手中的樱桃可乐瓶说,例如这个我就懂,当然你也懂,每个人都懂,因为它从1886年开始到现在没有什么变化。
不过,看起来这个业务很简单,但却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在他的眼里看到的是它的核心价值,即他通常所说的经济护城河,在这里他把它称之为企业的城墙,道理是一样的。
他说,在这个坚固的城墙里面,是一座价值不菲的城堡。对于他来说,这样的城墙多种多样,例如汽车保险领域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它的城墙就是低成本。一般人都知道,保险公司开展的业务和服务方式、收费标准不是相同的就是相近的,事实上也是这样,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成本高低。巴菲特当初投资并最终完全收购这家公司,看中的就是低成本运营,这就是他所要的城墙。
当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与竞争对手相比成本越来越低,就表明它在不断加固自己的城墙。毫无疑问,当一座城堡越来越漂亮时,肯定是有人会对它发起攻击的,所以这时候你必须在城堡周围修建一面城墙,越牢固越好。
巴菲特介绍说,他对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那些明星经理人的最大要求,简单地说来就是要不断加固城墙,保护好这个城堡,把竞争者拒之于墙外,其途经包括服务、产品、价格、成本、专利、地理位置等多种多样。
巴菲特说,他终生都在寻找这样的企业。为了能更清楚地看清该企业的城墙是什么材料铸成的,他总是从最简单的产品中去寻找这样的企业。而对于甲骨文公司、莲花公司、微软公司等等高科技企业,他就因为看不清它们的城墙是怎样构成的,所以对它们10年以后的发展远景无法预料,所以不敢投资这些股票。
相反,虽然他不拥有口香糖制造企业,可是却会预料它们10年后的发展怎么样,因为他相信“没有人能够改变我们嚼口香糖的方式,互联网的出现也做不到这一点。”如果有人给他10亿美元资金,让他进入口香糖行业,并且要从中打开一个缺口,他表示自己是做不到的。
巴菲特说,平时在衡量企业的经济护城河时他就是这样考虑的:给他10亿美元能不能把竞争对手打垮,或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给竞争对手造成冲击?或者,给他100亿美元能够对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造成多大的损失?这是他考虑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如果投入这些钱都没用,就表明对方的企业城墙和经济护城河牢不可破,这才是投资时需要充分考虑的。因为有了这样的保护,里面的企业城堡必将稳如磐石。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股票投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要以10年为期看该企业的经济护城河是变宽了还是变窄了。在他看来,有些投资者根据第二天早上股票价格的涨跌来决定昨天的投资是否正确是非常可笑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真正的好企业不需要负债
先前提到的《财富》杂志的研究可以充分支持我的论点。在1977年到1986年间,总计1000家企业中只有25家能达到连续10年平均股东权益报酬率20%,且没有一年低于15%的双重标准。而这些优质企业同时也是股票市场上的宠儿,在所有25家企业中有24家的表现超越标准·普尔500指数。这些《财富》500强可能让你大开眼界,首先是相对于本身支付利息的能力,他们所运用的财务杠杆极其有限,一家真正好的公司是不需要借钱的;第二是除了有一家是所谓高科技公司,另外少数几家属于制药业以外,大多数公司的产业相当平凡普通,大部分现在销售的产品或服务与10年前大致相同。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负债率一定要低;公司负债率越高,你的投资风险就越大。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实践表明,能够创造盈利新纪录的上市企业,现在的经营方式与其5年甚至10多年前并没有多少差异。公司管理层虽然应当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但也绝不可以盲目变革,否则反而容易增加犯错误的机会。巴菲特把它比喻为:在一块动荡不安的土地上,不太可能建造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
他说,美国《财富》杂志的研究就可以支持他的这种论点。该杂志研究表明,在1977年到1986年的10年间,在美国1000家上市企业中只有25家能够连续10年保持平均股东权益报酬率在20%以上,并且没有一年低于15%的纪录。毫无疑问,这些企业都是股票市场上的宠儿。在这25家企业中有24家的表现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增长幅度。
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这些《财富》500强企业都有以下两大特征:
一是它们相对于本身能够支付利息的能力而言,负债很少。巴菲特由此得出结论说,“一家真正好的公司是不需要借钱的。”
二是从所在行业看,这些企业中只有一家是所谓高科技企业,另外少数几家属于制药行业,其余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和业务都相当普通,并且大多数企业销售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与其10年前相比没有多少不同。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不同,也是销售数量、产品价格有变化而已。这表明,充分利用现有产业的地位或者专门在某个单一品牌上努力,是这些企业创造高额利润的主要秘诀。
巴菲特骄傲地说,伯克希尔公司的经验也能够证明这一点。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那些部门,它们创造了优异的业绩,可是从事的业务同样相当平凡而普通。最关键的是,它们把它做到了极致,公司管理层致力于保护企业本身,千方百计控制成本,并且通过现有能力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