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管人要靠恩威德-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章 三大法宝(1)
第一节 恩——管理的根本动力
孔雀说:给我一身漂亮的羽毛,
我要把天下的母孔雀统统迷倒。
我们大家都看到过海豚表演或驯兽表演吧?每当动物们有了好的表现,驯兽员总是不失时机地给它们一些食物以示鼓励。
古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和动物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利益,永远是人们不懈的追求。孔雀开屏,雄孔雀用漂亮的羽毛吸引异性,但如果你一出厂就是二等品或者残次品,没有漂亮的羽毛,但也想娶漂亮的老婆,怎么办?那你就会拼命地追求成功、追求卓越,在成功和卓越之后,靠你的房子、车子、票子、位子这些“漂亮的羽毛”去吸引异性的青睐。所以,只要你参加社会活动,你总是希望从管理者那里得到更多漂亮的羽毛。
恩,就是被管理者希望从管理者那里得到的利益,也是管理活动的内在驱动力。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你管理人家,那你能给予被管理者什么样的好处呢?在美国大选中,奥巴马和布坎南掐得死去活来,不都是在说自己能给美国人民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吗?对于被管理者而言,谁给的好处多,我就选谁当总统!
在我们日常的草根生活中,只要你是个头头脑脑,你就必须要考虑自己能给管理对象带来什么好处。
如果你是老板,那员工为什么会服从你的分配去完成你指定的任务呢?因为这样他才能得到薪水;
如果你是局长,处长为什么会服从你的指令去认真工作呢?因为这样他才能得到你的赏识而得到升迁;
如果你是稽查员,商户为什么会合法经营、照章纳税呢?因为这样他才能继续经营、赚更多的钱……
当然,恩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所提到的那些方面,它既包括土地、薪水、奖金、福利、住房、专车等物质的,也包括升迁、培训、尊重、爱护、鼓励、信任、授权等精神的。在一次西方八国财长峰会上,德国财长未能出席,理由是,峰会与其早已确定的个人休假计划相冲突。显然,在西方的价值天平上,休假这种待遇是十分神圣的,也是为管理者和社会所尊重的。不像我们的某些做法,好像谁利用业余时间、利用节假日加班干工作,谁就是“活雷锋”、谁就是“先锋模范”。
1要想马儿跑,不能不喂草
无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管理体系中,恩,始终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关系的纽带,是管理体系稳定运转的基石。
不耻言利
俗话说,“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一个员工进入一个单位,总是有所企图的,如,高薪水的报酬、低强度的劳动、升迁的机会等等。如果有一天,你的办公室突然进来一哥儿们对你说:“我可以给你白干活,甚至可以倒给你钱”,那么,你要考虑到以下几种可能性:第一,他是来实习学艺的;第二,他是来“偷艺”的;第三,某精神病院的墙倒了!
有人说了,人家美国纽约州的州长每月就只要一块钱的薪水,你怎么说?其实大家都知道,那哥儿们首先是个富翁,衣食无忧,当一个薪酬“一元钱”的州长可以受到社会的赞誉、可以吸引无数MM的眼球、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这也是“利”啊!他为什么不去当个普通的志愿者呢?因为志愿者与州长的精神满足程度不一样。同样道理,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公民对于社会的管理者,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愿望,如物价低、福利好等等。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三大法宝(2)
总之,无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管理体系中,恩,始终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关系的纽带,是管理体系稳定运转的基石。
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这样一段话。纪晓岚对和担骸八邓焙ν蛩暌叶夹牛ǘ浪的愫痛笕四焙ν蛩暌也恍拧V挥型蛩暌埠茫愫痛笕瞬拍芟硎苷飧吖俸衤唬恢挥型蛩暌埠茫愫痛笕瞬拍苡姓庖蝗酥峦蛉酥系耐绮皇牵俊闭舛位暗莱隽硕鞫杂诠芾砘疃闹卮笠庖澹沂玖吮还芾碚叨怨芾碚咧页系谋局省4永防纯矗率狄踩肥等绱恕G∧昙洌瞳|威风八面、富可敌国,卖官鬻爵、奢侈至极。后来嘉靖当政,和疲猿坏募也鸦缟剑壑迪嗟庇诖笄宓酃瓴普杖胫停烙小昂瞳|倒,嘉靖饱”之说。虽然这方面的数字尚有争议,但对于乾隆皇帝对和拇蠖鳎颐谴咏裉毂本┕醺捌浠ㄔ暗囊糯嬉部上爰渲械囊话摺�
尽管今天的社会环境与君王时代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恩对于管理活动的重大意义却丝毫没有任何改变。如,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单位以高薪、住房等各种优厚条件吸引和挽留人才等,都是恩在管理活动中意义的集中体现。作为管理者,你手中掌握着资源分配的权力,而被管理者正是由于对这些资源存在着需求才会聚集到你的旗下、接受你的管理。翻开报纸、打开网络,各式各样的人才招聘广告见缝插针、无孔不入。如果你是老板——管理者,你自然会十分重视应聘者必备条件和素质的描述,但如果你是个正在找工作的求职者——“准被管理者”,你最关心的,当然是薪酬、补贴、福利,以及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善作广告
古人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恩,不但能吸引人才,而且能使人们为管理者去冲锋陷阵、洒血抛头。
但是,在未赏之前,如何才能让人才为你去卖力呢?
一是要通过广告招揽人才。
二是通过重赏小功扩大影响,鼓励人们为你去立大功、赚取更大的“赏”,是谓“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
在中国历史上,大张旗鼓的招贤纳士之举,莫过于燕昭王高筑黄金台。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过一首五言诗颂扬这段千古佳话:
燕赵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据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由于齐国借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打进燕国,燕国差点被灭掉,所以燕昭王即位所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国内一派凄凉景象,田地荒芜,房屋倒塌,百姓在废墟上啼饥号寒。燕昭王奋发图强,决心复兴燕国,他深知治理国家,最要紧的是延揽众多的人才,有了人才,国家才能百废俱兴。但如何觅求贤才呢?昭王苦苦寻思,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为此,他不耻下问,很诚恳地去向郭隗请教。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
古时有个国君,打算用千金去求千里马,但3年也没买到一匹。一名内侍自荐为国君去购买。3个月以后,辗转打听到千里马的消息,可惜刚一赶到,那匹马已死了。于是,内侍就用500金把死马的骨头买了回来。国君大怒,说:“我要的是活千里马,谁让你用500金买了个死马的骨头?”内侍从容答道:“死马骨头尚且值500金,何况活马呢?天下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会把骏马送上门来的。”果然,不到一年,千里马就送来了3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 三大法宝(3)
讲完这个故事,郭隗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大王您如果真想招贤纳才,不妨就先从俺老郭这儿做起,让天下人都看到,像俺这样不成才的人尚且受到您如此的尊重,何况那些德才大大超过我的人呢?这样国内外的贤才就会不远千里向我国聚集了。”
燕昭王心想:“好小子啊,竟敢在俺落难之时敲俺竹杠!不过主意倒还不错,等咱发达了再收拾你不迟”。于是,昭王按照郭隗的主意,盖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选择了一个吉祥的日子,举行隆重的仪式,恭恭敬敬地把郭隗请到新宫殿里去住,昭王每天都要像学生请教老师那样前去探望。此外,昭王还在易水之滨,修筑了一座高台,台上放置了几千两黄金,作为赠送给贤士的进见之礼,以此招徕天下贤士。这座高台便是著名的“黄金台”。
燕昭王通过高筑黄金台向天下广而告之,并重赏郭隗之“小功”,最终招来了乐毅,成就了振兴燕国、洗雪前耻的大功。
若干年以后,还是在这个易水之滨,燕太子丹用重恩买通了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明知道“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可还是去了。只是由于太子丹用人不当,加之荆轲武艺不精,致使功败垂成、大功未立。如果换成了俺北京老张,一定会派小李飞刀去,那样的话,中国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说到做广告的事,毛泽东也堪称广告策划大师。
在大革命陷入低潮时期,毛泽东经过反思后敏锐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关键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关键问题是土地问题。中国农民对土地有着近乎宗教般的虔诚和无比旺盛的需求,“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直是中国农民最普遍的向往。然而,在当时的广大农村,土地大多集中在少数地主手里,而在“七分山、二分水、一分田”的南部山区,土地矛盾更是显得尤为突出。于是,为了把广大农民发动起来投身到革命的行列,毛泽东提出了一句非常能吸引人的著名口号,于是也就有了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那首著名的儿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
如果我们扣除意识形态的成分,单从管理的角度来解读这句口号的话,我们不得不由衷地钦佩毛伟人的管理才能。“打土豪”,说的是让人们为你去干什么,“分田地”说的是人们干了你想干的之后将会得到什么好处。因此,“打土豪,分田地”是一则非常有效的招聘广告!于是,“唤起工农千百万”,“不周山下红旗乱”,大革命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对于恩在社会管理活动中的重大意义,小平同志曾非常深刻地指出:让人们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少数人可以,大多数人不行,短时期内可以,长期不行。正是基于这一本质的认识和把握,中国的改革开放才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在全国各个领域轰轰烈烈地展开,在基本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需要的同时,也保证了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实现了管理者的既定目标。
常换菜谱
有位绅士看到一个小女孩儿坐在马路牙子上哭泣,便走上前去问其究竟,小女孩儿说,她的一枚硬币掉进下水道里了。绅士说:“好孩子,不哭了,我给你一枚硬币,赶快回家吧!”于是绅士给了小女孩儿一枚硬币。可是,小女孩儿却坐在那里哭得更厉害了。绅士问:“你手里已经有一枚硬币了,为什么还要哭呢?”小女孩儿却说:“如果刚才那枚不掉进下水道里,我就可以有两枚硬币了”。
第一章 三大法宝(4)
有句俗话说得好,对于一个极度饥饿的人来说,给他第一碗饭吃是救命,第二碗饭是满足,第三碗饭则是毒药,这说的是人们的欲望不断变化的过程。此外,世间也有“驭夫之术”说:“要想拴住男人的心,首先拴住男人的胃”,说的是女人要善于针对男人的口味合理调剂菜谱,烹调出让男人喜欢的“家常菜”,这样男人就不会到外面寻找“野味儿”了。
的确,人们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中国古代有首民谣,说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
盖了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忽虑出门没马骑。
买得高头金鞍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招了家人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时来运到做知县,抱怨官小职位卑。
做过尚书升阁老,朝思暮想要登基。
一朝南面做天子,东征西讨打蛮夷。
四海万国都降服,想和神仙下象棋。
洞宾陪他把棋下,吩咐快做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起,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升到天上还嫌低。
玉皇大帝让他做,定嫌天宫不华丽。
如果我们扣除它内容方面的消极成分而只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的话,这歌谣为我们揭示了一条不得不研究和重视的规律;那就是:人的需求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
贾平凹有一篇小说叫《漆彩》,说的是一个流浪的姑娘被一个盲人漆匠收留,在衣食无忧之后,就给盲人漆匠弄了顶绿帽子戴的故事。老贾的意思可能是说,姑娘之所以会嫁给瞎子,只不过是为了报恩,他们的婚姻中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爱情,后来姑娘爱上了帅哥,是为了勇敢地追求爱情,应该给予同情——爱情啊,有多少罪恶在假你的名义而行!
其实在这样的问题上还是外国人来得实在些,他们更喜欢说实话,虽然让人不太好接受,但总比那些乱七八糟的借口强。
一个叫马斯洛的家伙发现了事情的真相,他总结出了“需求层次论”。老马说,人的需求有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发展的满足过程,从低到高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一是生理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三是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正在日益变得多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男人们娶媳妇的聘礼普遍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儿”,如今你要还是这“三大件儿”,准保会一辈子打光棍儿。因为别人的羽毛都换成洋房和汽车了,因此也就比你更漂亮、对母孔雀也就更有吸引力。所以,在今天的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及时、准确地把握被管理者的迫切诉求,以及被管理者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情况。被管理者的口味变化了,施恩的“菜谱”也要进行必要的调剂,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提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施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
第二节 威——管理的力量保障
鸡说:干吗要杀我给猴儿看?
猴子从没下过蛋。
前面我们讲到,驯兽员为了让海豚、猴子等动物听话,常常会在它们完成钻火圈儿、骑车等指定动作后赏给它们一些好吃的——胡萝卜,这叫做恩。但是,如果动物们吃完东西后偷懒不干活,不再去钻火圈儿和骑车,怎么办?驯兽员还有另外一样东西:鞭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棒——威。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三大法宝(5)
威,是管理者使被管理者服从管理的威望和力量。
有一个成语叫“杀鸡儆猴”,说的是管理者以威震慑被管理者的一种常用手法。大家知道,人们养鸡是为了让公鸡伺晨、母鸡下蛋,如果公鸡不伺晨、母鸡不下蛋,就如同下属拿了工资不干活一样,不杀它留作何用?如果猴子光吃东西不按驯兽员的指令完成动作,让它看看杀鸡也算是一种警告吧!
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为了增加威慑的强度,“杀猴儆鸡”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所谓擒贼先擒王嘛。比如,新官上任,总是会先找个厉害的角色开刀,惟其如此才能有效地震慑他人。武松打虎之所以威震阳谷县,就是因为老虎是个厉害的家伙,别人都怕它,连屁股都不敢摸一下。大家想想,如果武松打死的不是虎而是只猫,他老人家的所谓“英雄事迹”绝对不会流传至今。
当然啦,管理活动中并不一定真的就要动不动就杀谁弄得那么血腥。你看人家唐僧多聪明啊,孙悟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