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穷人穷在哪-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醯媚愀酶!�
这就是为什么年轻的失业者不能取得社会援助的原因。因为一个人的贫穷,总会给人以无限的负面联想:懒惰、笨、没出息、花花公子、纨绔子弟……
自然,银行一看你的简历就关上了大门,不会贷一个子儿给你。他们认为贷给你一分钱就是一分钱的呆账、烂账。
好单位也不会聘你,任凭你说得唾沫横飞,老板只会以为你在犯羊角风,因为单凭你一贫如洗的过去和身无分文的现在,你再吹嘘自己都是无用,没有人会相信你的能力。穷人会认为这个世界太不公平,太可怕了,贫穷既非自愿,也非自取,人通常都喜欢用动听的理由来将责任推脱得一干二净。这就像明末崇祯皇帝,他应该算是一个很勤奋、很敬业、有理想、有雄心的皇帝,想挽狂澜于既倒,救明朝于累卵。可惜他又太过自负,他当了皇帝后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大杀群臣,连明代第一虎将袁崇焕都没逃出他的手掌心。结果李自成大兵压境,崇祯自挂煤山了事。可有趣的是,这个残忍的昏君临死前竟写下“朕非亡国之君,实臣乃亡国之臣也”。
亡国之君,主要责任还是在自己身上。穷人之穷,也是怪不了别人的。
在财富当道的时代风尚之下,穷人不得不接受被看轻这个悲惨的现实。穷人要想让人正眼看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让自己发达起来,而不是向富人求救。还是那句老话,江湖救急不救穷。如果富人开恩,抛给你一沓票子,别以为那是出于他的良心与慈善,多半他是有目的的。
富人本来已经很有钱了,可银行仍不断地劝他多贷一些,多贷一些,有钱就会给人以信心。如果一位有钱人向你借钱做大项目,你肯定二话不说便去开保险柜。因为你觉得你也成了投资者,你根本不担心他会还不起。如果来的是一个穷人,你肯定会借口没有,死死攥紧钱箱的钥匙,生怕钱长了脚自己跑出来。你心里很清楚,穷人还不起。
富人借钱是发展壮大,穷人借钱就是走投无路。所以富人借钱常常伴随着理性的计算,穷人借钱则常常是叩头作揖。借钱给富人是投资,借钱给穷人就成了慈善。世界上总是投资的钱多于做慈善的钱,资本家多于慈善家,所以穷人借钱必定是很难的。
很多时候,富人不需要靠说谎来达到目的,相反说谎的风险往往大于收益,所以他选择用正常的手段来实现目标,一旦遇到挫折,他也有能力承担后果。
银行不愿意贷款给穷人,并不是出于道德的怀疑,而是因为穷人还贷的能力让它担心。
在市场行为中,道德是非常无力的东西,所谓商业道德,其实是一种经济规律,有利的事情,大家就遵守,一切的道德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
越有实力的企业,越能给人信心,越能得到信任,也就越容易得到帮助。信用是一种资格,没有实力就没有信用的保证,在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信用就是财富的象征。
富人有信用,因为他有能力,他负得起责,而且,他是信用体系的受惠者,他知道珍惜。
穷人,虽然暂时还没到那一步,但你得学着。如果你相信信用经济是一种先进的、效率更高的经济形式,如果你相信自己还没有强大到不需要任何人帮助的程度,你自己就得先成为一个有信用的人。
近穷者穷
穷人大多生活在穷人中间,久而久之,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出来的事也就是穷人的模式。穷人身边都是穷人,每天谈论着打折商品,交流着节约技巧,虽然有利于训练生存能力,但你的眼界也渐渐囿于这些琐事,雄心壮志都消磨掉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胡说,否则像孟母这样的圣母,再笨也不会算不出搬一次家不仅有舟车之累,而且还要破费不少银子,何况还连搬三次呢。
不用操心,从“邻居学”上讲,富人的豪宅可以鹤立于贫民窟,以显示其富有;草根阶层的破木屋却断断不能跻身于高楼林立、灯红酒绿的富人街。道理很简单,穷人想在黄金地段霸占丁点地皮,就算敲骨吸髓也是挣不来的,只能捡个偏僻角落安营扎寨。因此,最常见的镜头依然是富人与富人在庭院里谈大势,穷人与穷人在大杂院里数补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写这句诗时不知明不明白:从物理学“做功”的概念上讲,爬楼梯是最费“功”的,即使只有一层。我们喜欢爬缓坡,似乎走了很多路,但从“功”率上讲,却往往不及格,令人沮丧。穷人如果想上台阶、上层次,经验与直觉告诉他们,莫如爬缓坡。这至少不至于心衰竭、汗如雨、气不顺。
可是,等穷人爬过一圈一圈盘山公路到达山腰时,山上的奶酪、鲜花、美酒早被走直线的人瓜分了。这些人摇身一变成为富人,而穷人则只能灰溜溜、飞快地原路回去,大叹:“又失去了一次发财良机。”
穷人的算盘上每颗珠子都油光锃亮,以穷人们打算盘的频率与勤奋计,可以看出其对理财技术的偏执与垂爱。然而,这却出于省一毛两毛钱的经济实惠的目的、出于“里三年,外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约动机。
富人的脑袋自然也是一台永动机,一台计算财富的深蓝牌电脑。然而,鸡毛蒜皮的琐事显然不在考虑之列。单从盘面上看,他们的付出可能源源不断,收获却遥遥无期。从穷人眼界看,富人似乎都是挥霍与愚蠢透顶的混蛋。然而,穷人却忽略了,富人运作的都是大项目、大生意,都是“大斗进、小斗出”的。富人并不像穷人一样恨不得一锄下去便挖个金娃娃。富人都是生物学家,明白春种秋收的道理。立竿见影、立马生效的神话,不能说没有富人相信,但空手套不来白狼,赚钱需要耐心与时间,这正是天下绝大多数顶尖富豪们的信条。
穷人出于饥饿,所思所为固然都是衣食住行,都是油盐酱醋柴米茶,都是西边打折、东边促销。穷人的经济学是“一分钱,掰成两分钱用”,而富人的经济学却是“一分钱,变成两分钱用”。穷人以节约节俭立世,富人以开源开拓为本,一个眼光死盯钱袋,一个眼界锁定未来。穷人的作业是如何把手头的朽木雕刻成金子,而富人的课题却是如何把财富的小树快速培育成参天栋梁。穷人也想种一棵财富的树,可是肚皮与眼界由不得他有足够的耐心与时间——揠苗助长,大肆砍伐的总是穷人。
眼界决定命运,能忍一时之苦的穷人,才有希望大富大贵。
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也就是圈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中的每一个人,都带着这个圈子的共性。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用一个人所处的圈子来判断这个人。
穷人既羡慕富人,又对富人有种天然的抵触,他们在谈论富人时就难免用一种讥讽的语气,并且在内心藏起一把手术刀,随时准备着解剖富人的丑陋,以便让自己的优秀凸现出来。生活在穷人中间,很难对富人有一种理性的认识,更难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学习富人的绝招。
富人,不管他有多蠢,他能够成为富人,就是不简单的。
穷人也有自己的智慧,但那更多是在生存的层面上。一个生活在穷人堆中的穷人,要想跃上富人的台阶,必须先和自己这个阶层说拜拜。
这绝不是背叛,而是一种自我改造。
txt小说上传分享
妥协就是退步
穷人没法不志短,人穷就必然受制于人,迫于生计,很多时候只能妥协,这一妥协又埋没了自己的才华,错过了发展的机会,最后只好随波逐流,一直穷下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林妹妹爱宝哥哥爱得要死,爱得心痛,爱得吐血,爱得文思如泉,可惜终究不敢向贾母宣布:我要嫁给宝哥哥,否则……原理很简单,吃贾家的用贾家的,一个没落小姐,一个黄毛丫头,寄人篱下,还有什么资格叫板贾家?这正应了一句民谚: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端了人家的碗,就得服人家的管,否则就只有摔了饭碗,到城门口喝西北风去。
人穷志不穷,几乎所有的穷人都这样说过、想过、坚持过。然而当穷人面临着“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生死抉择时,富人的那句“嗟,来食”也是有诱惑力的,穷人顶多自我安慰,那不过是“儿子欺负老子”。很多时候,穷人是天下最善于自我安慰的人。识时务者为俊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明明是背叛原则,背离志向,但穷人仍愉快地自封为俊杰、君子——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惜,这“变”却是变形、变味、变节!
穷人会跳出来大声辩称:我本来就不是好汉,不是英雄!言下之意,穷人何必被廉耻、善恶、正邪之类的劳什子所禁锢?穷人岂能因为陈腐教条亏了肚皮,丧失跻身富贵的天机?穷人的妥协,首先是向自己妥协,一旦自我不能把持,那么,穷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认为自己是国之栋梁,家之梁栋,至少没有谁一开始便认定自己朽木不可雕也;也没有谁打头便预测自己将穷困潦倒,不名一文。年轻人几乎都是怒目金刚,挽得袖子老高老高,一副虎穴擒子,龙潭杀蛟,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架式。可是在社会的汪洋与丛林中冲杀几回,原先抱定的志向原则一一落空或受挫。困兽斗了几个回合之后,棱角渐失,慢慢变得乖觉起来,向当年不齿的人物求教,向深恶痛绝的言行妥协。
等年轻人人到中年的时候,才发现两手空空,一无所获,还是穷人。生活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妥协就是退步,就是不进步。借道伐虢,虢国妥协了,殊不知唇亡齿寒,自己也顺带被消灭。赵王得了一块和氏璧,秦王意欲夺之。渑池会上要不是蔺相如,赵王一定妥协,而结果也可想而知。
慈禧曾放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外洋之欢心。结果《 辛丑条约 》、《 马关条约 》接踵而至。妥协虽可苟延残喘或获得小利,但终究无异于自取灭亡。一个习惯了事事妥协的好好先生,当然不会奋力于自己该得的利益。
这才是穷人之所以为穷人的根源。
富人难免也会妥协,但他们的妥协却是失小钱获大利,放长线钓大鱼。关系到大局、原则、志向、计划之类的东西,他们是坚决不会轻易妥协的。道理很简单,退了第一步,还会有第二步、第三步。这就好比一个牧羊人以羊饲虎,结果羊有尽而虎不止,没准连他都会被一口吞下。因此最好的方式是拿出刀枪,把老虎打死或撵跑。
树欲静而风不止,妥协是迈向穷人圈子的第一步。
中国人吃饭、喝茶、开会,凡是众人聚集的地方,座位都是有讲究的。
尊者坐上首,背靠墙壁,面对大门,有远瞻之利,无后顾之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中军坐帐,局势尽在掌控之中。
卑者当然只能坐下首,形势与上首相反,局势掌控不了,上菜的时候还得小心避让,以免汤油淋头。
穷人总是占据不利地形,危险来了,他首当其冲,利益当前,他却是最后享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谁都想坐上首,但并不是谁都能坐得上,如果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硬要去坐,坐是坐上了,但即使不被请下来,最后肯定也会搞得大家都很别扭。
穷人的地位决定了他是个弱者,没有富人的有利条件,所以每一次社会动荡,他都是最大的受害者,每一次机会来临,哪怕是专门为穷人准备的机会,他也只能分到很小一杯羹。看看历代的革命,除了少数人衣锦还乡,大多数的穷人,作为阶层的穷人,最后还是穷人。
穷人想变富人,想从下首坐到上首,很难靠突发事件取胜,即使成功了,暴富也难以持久。而要靠一代又一代的漫长努力,真的像大浪淘沙,绝大部分沙子都只能被冲走,留下的极少数才是金子。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互助是平等的
真正默默奉献着爱的,有我吃的就有你喝的,把自己盖的被子捐一床给灾民的,不要补助献一袋血的……诸如此类,多半是穷人。
有位亿万富翁坏了一只眼睛,他花了一大笔钱装了一只可以乱真的假眼。为此他得意洋洋,喜欢找人辨识哪一只眼睛是假的。许多人都说错了。有一天,他碰到了一个穷人,穷人却一下子指出了假眼。富翁很惊异,给了穷人一大笔钱,要穷人告诉秘诀。穷人想了想说,因为你的这只眼里还有一点点仁慈。
富人可能来自偶然的暴发,也有可能来自必然的积敛。但富人一旦成为了富人,且抱定心思想一世、二世直至万世皆为富人,那他必须学会剥削与压迫。这是资本家的必修课。富人与穷人争利且具有生杀予夺式的制控权,自然为富不仁的“楷模”便比比皆是。富人的冷漠与铁石心肠,是由富人的盈利模式与生存原则决定的,否则富人将岌岌可危,仿佛身边昔日大将都将一夜之间黄袍加身。
朱门酒肉臭,值得提示的是,此“臭”非彼“臭”,不是什么狐臭、脚臭,而是香的孪生姐妹。酒池肉林,夜夜未央,倒不是富人没仁没义、没肝没肺的炫耀,也不是富人腐朽堕落、糜烂荒淫的铁证。富人当然有理由过所谓的上流生活,穷人的诅咒,顶多证明那是像法海一样在嫉妒。
穷人如果是狼,那也只是饿狼或色狼。富人如果是狼,则大多是狼子野心、狼心狗肺、如狼似虎云云。穷人一发起“狼”性,大不了把原本属于斑马、野羊、骆驼、野牛之类的公共绿地吃成一片撒哈拉沙漠;或者把更穷的小羊小狗撵得四脚朝天,喊爹叫娘。可富人发起“狼”性来,则可能把亚马孙平原变成罗布泊第二,会把热带丛林中的生灵统统就地正法,让它们死无全尸。富人有这个能量,有这个本钱。穷人手握象牙筷子,身披狐皮大衣,浑身哆嗦,像犯了杀戮罪一样,成为环保组织控诉的罪魁祸首。可富人吃起龙肝凤胆,穿起熊猫衣,盖起老虎皮来,只觉神气十足,兴高采烈。
对同胞的感情也是如此。富人也有掷金砸银、济贫救困的时候,但必须有成打的摄像机,成打的马屁记者,成打的溢美之词……富人的气概与他们的目的成正比。只有落伍的土老财才会甘心当铁公鸡,一毛不拔。现在富人出镜的频率可比总统还多。什么富人老爸死了,小学降半旗致哀,学生停课,全部出动哭丧吊孝送葬的消息传过来了;什么富人来访,学生寒风中等候3个小时;什么富人出书,学生人手一册,类似消息,不绝于耳。
原来,富人的仁义,是有回报、有条件、要利息的,最终也不过是假仁假义,一场场令人作呕的富人秀罢了。有人卖身救父,富人们挤破脑袋蜂起争之。显然,他们不是出于仁慈,而是出于女色。很多富人做好事,说白了,就是卖身救父式样的落井下石、乘人之危罢了。
穷人则刚刚相反,他们的所为也许不过是粟米小事,轻如千里送鹅毛、雪中赠微炭,但却是无条件与真诚的。这正是穷人的美德。
真正同情穷人,给予穷人施舍的,还是只有穷人。他们心甘情愿地把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钱掏出来,还捎上热乎乎的几句话:“有我锅里的,就有你碗里的……”社会上一旦有个什么灾祸,捐款捐物还要亲自去帮忙的,多半还是穷人。
穷人捐款是出于感情,富人施舍却是出于理性。穷人之间握着的是手,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