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嫣华 三零五:日食-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嫣,”身边,太仆夏侯婴之女夏侯细声细气的笑道。“你今天穿的衣裳真好看,嗯,这四叶纹饰是怎么绣上去的?”

    张嫣回过神来,笑道,“我于绣法之上没有什么本事,不过就是在宣平的时候见了田野边的野花草。画了样子。要家里绣娘照着绣罢了。”

    她因从后世而来,审美上打了很多后世的烙印。虽然并未刻意张扬,但是在妆饰用物之上,有新意,又因为太后之孙的地位,不知不觉便成为长安风潮地带领者。

    “果然漂亮的很。”另一位贵介女子傅岚欣羡道。

    忽有人在园外禀道,“楚国撷翁主到,吴国留翁主到。”

    张嫣回头去看,果然见当前走入花园的刘撷,一年不见,刘撷越发美丽了,右眼三分一下,一粒泪痣,妩媚添华。

    而其身后的黄衣少女,和刘撷一般年纪,乍一看上去容貌不及刘撷娇艳,只是若多看几眼,便可觉得少女身上有一种安谧气质,爽朗大方。

    她从前,并未见过这个吴国翁主。

    “阿嫣可能不知道,”身边,夏侯解释道,“先帝十二年时归沛县,封沛侯刘濞为吴王。这位留翁主,就是吴王地妹妹。”

    “哦。”张嫣笑着点了点头。

    少女们咯咯笑道,“这两位翁主,怎么一起来了?”

    “怎么了,”张嫣怔了一怔,奇道,“她们之间不和么?”

    “撷翁主喜欢燕隐公子,阿嫣你是知道的。”夏侯轻声道,“往日里她身份尊贵,又是宗室第一美人,旁人皆不敢争锋。自从吴王携妹朝长安之后,不知怎么的,这刘留便和张偕结识,一副交情很好的样子,你说,楚国翁主那个爆炭脾气,如何能忍的下去,这半年来,每次再宴会郊游中遇见,都要明争暗执一番呢。”

    真是,男颜祸水啊。

    张嫣逗笑出声,往花园中心瞧去,果然见刘撷与刘留在争执些什么,刘撷激烈质问,神情激动,对面的黄衣少女却好整以暇,绵里藏针的挡了回去,不落下风。

    不多时,管家前来吩咐开宴,于是女眷们纷纷走出园子。

    “呀。”夏侯轻轻呼了一声。

    走出卸之时张嫣衣袂勾在伸出来的树枝之上,所悬香囊从中滚出,一路滚到黄衣少女脚下。

    刘留弯腰拾起。

    “多谢留翁主。”张嫣笑道。

    少女抬头眯眼看了看站在假山路径地女孩,她约莫十岁左右,带着青涩的美丽,像是将开未开的花骨朵,于是微微一笑,递还了香囊。

    “阿嫣,走了。”不远处,夏侯唤了一句。

    刘留停下脚步,回过头来,问道,“你是宣平侯家的张娘子?”

    张嫣愣了一愣,答道,“是。”

    “单名一个嫣字?嫣然的嫣?”

    “……是。”

    刘留狠狠的剜了她一眼,转身而去。

    “——那个,”夏侯讷讷道,“阿嫣,你得罪过这位留翁主么?”

    “……我从前见都没见过她,谈何得罪?”

    张嫣叹了口气,这场宴会还没有开始,她便已经觉得食不知味了。久别长安,那些人,那些事,一瞬间她都有些隔膜。

    长安楚王邸

    刘撷从樊府回来,看见马夫将停在府门前地马车驾入府中,小厮上前来揖道,“翁主,王爷在书房等你。”

    “父王,”刘撷上前拜道,“您不是说明日再入长安么,怎么今天就到了?”

    “路上走地快了些,便索性入长安了。”刘交将手中竹卷放置架上,回过头来,案上烛光照亮那张中正平和却略带风尘的脸。

    “撷儿,待这次太后寿辰过后,你便随我回楚国,行及笄礼。”刘交道。

    “我不。”刘撷吃了一惊,抬头果断拒绝道,眼睛明亮坚定。

    “撷儿,”刘交抬高了声音,严厉道,“你还想这般胡闹,让长安百姓看笑话到什么时候?你已经不小了。”

    刘撷落下泪来,“我只是喜欢一个人,便是胡闹么?”

    〈着爱女这般模样,刘交恍然失神,想起早逝爱妻,不由就软了口气,叹道,“撷儿,你该心知肚明,你跟在张偕身后这么多年,若是他有心,早就向我来提亲了。既然他没有,你也该死心了。”

    刘撷摇摇头道,“也许父王说地是对的,可是对我而言,也许再坚持一会儿,他就会爱我了。除非他娶亲,否则,就这么放弃,我会不甘心的。”

    刘交哼了一声,“纵然张偕回心,为父也不会答应。张偕人品气度虽好,却只是次子,无袭爵之分。倒不如他的长兄张不疑——”

    “父王,”刘撷打断他的话,神色不善道,“是不是张不疑到您面前说什么了?”

    “让他不妨死心吧。我纵然嫁不成张偕。也是绝对不会嫁给他的。”

    她负气转身,哐当一声摔门而去。刘交看着她的背影,许久方叹了一声,“痴子。”

    与她的母亲如出一辙。

    这一章算是过度,为了介绍几个新出场人物。

    我觉得我应该整理一个《大汉嫣华》出场人物表了,才能方便让人弄清楚人物关系,泪奔。

    那个,到月末了,推荐票榜上的竞争也激烈起来。

    揖求粉红票。

    还是那句话,粉红票放在家里,过月是要作废的,不如拿出来支持一下江吧O()O不知道是否有票的,可以进入个人书屋查一查。不过,更直接的方法,就是点本页面下的“推荐推荐票支持作者”,一直点到显示说“您本月的粉红票已经没有了,谢谢你的参与”为止啊为止。

    致谢。

网友上传章节 第二卷:山有木兮木有枝 八十七:情动

    转眼就到了六月六。

    这一日是吕后的寿辰。

    鲁元起了个绝早,与赶到长安不久的夫婿带着一双子女入宫贺寿。宫车进入长乐宫的时候张嫣还在靠着车壁眯眼打盹,鲁元扑哧一笑,吩咐宫人带她到侧殿休息。

    醒来的时候天光已经大亮。

    张嫣踏上鞋。

    这些年,长乐宫于她便如第二个家,醒来发现家人不在身边,也不惊愕,召来一个宫人问道,“长公主如今在哪里?”

    宫人屈膝禀道,“大宴设在永寿殿。长公主与宣平侯此时都在那边。”

    她点了点头,洗了把脸,走出来。

    她沿着宫中陈道缓慢的行走,天光很好,清晨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惠帝搬到未央宫之后,整个长乐宫便显得有些空荡,昔年高帝朝见群臣的前殿,如今已不再启用,只是庄严依旧,沉沉的庑殿顶,重檐飞翘,犹如一只匍匐雄鹰展翅欲飞向云霄。

    张嫣站在大殿阶梯之下,想起那一年,自己初初穿越到这个地方,莽撞的冲进殿,挡在吕后身前,指着刘邦的鼻子大骂他负心,不自觉的扑哧一笑。

    一恍,都已经四年了啊。

    莞尔,你放心。

    她在心里悄悄道。

    当初那个迷茫不知所处的孩子,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她会一直这么向前走下去。直到,直到,她觉得,这一生已经足够。

    那么,你呢?

    “张娘子。”清朗的少年声音在身后响起。

    她回过头。正逢一轮红日越过大殿地檐角,阳光照在披甲执戟走过前殿的一队侍卫身上,为首之人望过来,面上明亮成模糊一片,过了一会儿,张嫣才看清楚来人的面庞。

    “是高粱侯啊——”

    “你——”

    “今日是太后寿宴,臣奉命带卫尉军戍卫长乐宫安全。16K。手机站.16k.cn”郦疥拱手道,“张娘子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太后在永寿殿,寿宴快要开始了。”

    “我知道了。”她笑了一笑,“就过去。”

    她绕过眉目舒扬的少年,没有看见少年回过头来,留恋的投过一瞥。然后招手,吩咐下属,“继续前行。”

    听到潺潺水声地时候,张嫣停下来,倚在白玉阑干上看酒池之下飞渠飞溅的水花。这里是长乐宫中她最爱的地方。只要有空,总要过来走走。

    阑干下的池面倒影出她的容颜。清泉秀发,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水面一荡,五官便随着涟漪。

    这些年所见的美丽女子。戚懿,刘丹汝,刘撷,吕未,孙寤,刘留,她们的容貌一个一个地飘过她的脑海,张嫣吸了口气。快了,快了,自己就要长大,长大到,足以和她们比一比的年岁风华。

    “哟,这位美丽的小娘子怎么这个时候还在这里。”身后传来一个陌生而轻佻的男声。

    张嫣砰的一声作势欲往前跌。不是吧。她才刚顾影自怜了一会儿,就招来了登徒子?

    她回过头来。冷面问道,“你是何人?”

    刘襄怔了一怔。

    面前的少女今日穿的是一件玄色深衣,越发衬出腰肢窈窕,青丝如瀑,柳叶如眉,清雅容颜静默夭好,让他瞬间失了失神。

    随即,他笑揖道,“在下齐王世子襄。还请问小娘子芳名。”

    张嫣偏首打量了一下这个外祖母和母亲有意指给自己做夫婿的男人,刘襄的个子很高,相貌俊朗儒雅,有着一双温柔多情地桃花眼,举止不羁中自带这一种贵族气度,又兼为大汉第一富庶封国的继承人,当是女子心中佳婿。wAp.16k.cn

    “我凭什么要告诉你?”张嫣转身就往前走。

    ∩是,她偏偏不喜欢。

    刘襄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味,伸手拦道,“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我既已告诉了小娘子我的名字,小娘子是不是也该将芳名见告。”

    “齐王世子,”解忧上前一步,护住张嫣,道,“我家娘子是宣平侯家地长娘子,太后娘娘正等着娘子过去,还请齐王世子让让。”

    “解忧。”张嫣连忙唤道,可惜已经迟了。不由得跺跺脚,若是常人,自然对她太后外孙女的身份心存敬惧,但刘襄是齐王世子,这身份对他威慑有限。解忧这趟实在是有些自作聪明,更何况,当日在车中鲁元说起太后的打算之时解忧并不在身边服侍。

    事到如今,她只能寄望于阿婆只是私心盘算,并未对齐国使者有所暗示。可是,当她抬头望见刘襄那双恍然中更带了点志在必得的眼眸,心中呻吟了一声。

    “如此襄便更不该放阿嫣妹妹独行了,说起来,我与阿嫣妹妹份数表兄妹,却多年未见,更该亲近亲近。”他微笑着欲牵张嫣的手,一双桃花眼眨啊眨,很是和善,一丝阴冷藏在其中,掩藏的很好。

    张嫣皱了皱眉,后退一步笑道,“多谢表哥关怀,嫣自己走就可以了。还请表哥先行一步。”

    “阿嫣妹妹何必这么客气,”刘襄笑着上前一步,将张嫣逼到阑干边,巧妙的令其无法走开,“我们齐都临淄近海,阿嫣妹妹他日来临淄,襄陪着妹妹去看海,妹妹一定会喜欢的。”

    “谁要去临淄啊?”张嫣气地眼前发黑,狠狠的瞪着面前陌生男子。因为不想与他靠的太近,无奈抵着白玉阑干,向后微微折腰。

    “哟,阿嫣妹妹生气的样子,真是好看……;16K.Cn。”年轻男子伸手。竟是伸手欲捧少女的颊。

    一瞬间二人近到气息相闻,张嫣避无可避,毛骨悚然,无法相信这个事实,她。居然在外祖母地长乐宫,被人调戏了?心中惊涛骇浪翻涌,蓦地瞥见远处而来地一行仪仗,大声喊道,“皇帝舅舅。”一把推开吃了一惊的刘襄,扑到了玄衣冠冕地帝王怀中。

    砰,砰,砰——她微微喘气。听到自己如擂鼓一般地心跳声,精神亢奋,指尖有一点微微的凉。仿佛在一刹那间,感到一种冲动的安心。

    皱了皱眉,她有些无法理解自己的情绪。

    该怎么描摹那种安心呢?

    ⊥好像很多年前,她抱着洋娃娃躲在莞尔的身后,抬头去看莞尔的背影。它不需要多么高大多么强壮,只是一种感觉。

    只要你在我身边,我就觉得无比安全。

    面对刘襄的时候她其实没有那么害怕的,却在刘盈面前觉得委屈地不得了。回头瞪了一眼刘襄,指道,“舅舅,他欺负我。”声音中带了点撒娇的味道。

    刘襄站在回廊之上。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不敢相信就这么直直接接坦坦荡荡的告状了。

    刘盈蹙眉严声问道,“刘襄?”

    刘襄走下长廊,笑道,“皇叔,这——”见了面容沉肃的刘盈,心中咯噔一下,跪下拜道。“陛下,臣不过是见表妹可爱,便逗表妹玩玩。”

    “有你这么玩的么?”刘盈拍了拍怀中的少女,“你把阿嫣吓到了。”

    “是臣的罪过。”他摸了摸鼻子,自认倒霉。

    “还不向阿嫣道歉。”

    刘襄只得窝窝囊囊的对张嫣一揖,含糊道了歉词。寻了个借口。一溜烟的跑了。

    “舅舅这是从未央宫来?”

    “嗯。”

    “去永寿殿为阿婆祝寿。”

    这一回,刘盈沉默良久。方道了一声,“嗯。”

    她抬头笑眯眯道,“还好皇帝舅舅来的及时,不然阿嫣这回可要糟了。”

    刘盈被她逗笑,“襄儿虽然有些轻佻,但心性不坏,不会太过分地。”

    她斜睨身边的少年,腹诽道,你心中可有真正的坏人?

    刘盈停下脚步,笑睇她,眼神中有着明亮的调侃。

    “怎么了?”她有些尴尬,摸了摸自己地脸颊,“我脸上有脏东西么?”

    “不是。”刘盈笑了,弯下腰捏了捏张嫣的脸颊,“一转眼,我们阿嫣也长大了,到了被男孩喜欢的年纪了。”

    啊咧咧,舅舅啊,你这话说的一副“我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口气,是什么意思啊?

    “其实襄儿还是不错的。”刘盈道,“他是齐王爱子,自小聪敏,此次进京,朕在宣室见了他数次,亦觉他颇有心志才干——”

    张嫣脚下一个跄踉,抬头望了望刘盈,于是便有掩面的冲动。

    阿婆啊,你便真有小算盘,请在心里悄悄的拨弄就是了,没必要昭告天下路人皆知吧。

    还有还有,舅舅,你地职业是皇帝,不是媒人,不需要这么鼎力推荐你的大侄子。

    张嫣噘唇,道,“刘襄再好,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声音坚定。

    “阿嫣——”刘盈有些诧异。

    “一点关系都没有。”她坚持。

    “好,好,好。”刘盈本心里也没那么在意,顺着她道,“跟你没关系。”

    她这才转颜而笑。

    永寿殿

    饮了口酒之后,吕雉抬头看了看刘盈,叹了口气。

    “陛下,”她咳了咳,唤道。

    “先皇已经走了一年了,在长陵未免有些寂寞。他生前最宠戚夫人,哀家想,便让欺负人去长陵守陵,也顺便陪伴先帝,陛下意下如何?”

    刘盈愕然。

    他素来知道自己这个母后对戚夫人是多么痛恨,却没有料到,母后会主动说出这番话来。

    几乎是一刹那,他便懂了,这是吕后对他做出的让步。

    他便有些动容。

    “母后。”

    “就依母后的意思吧。”

    如意,你若知道你的母亲无事,应该,也会高兴吧?

    张嫣尝了一口酒菜,在心中慢慢想。

    成天摆出一幅抗拒的模样也是很累地,尤其刘盈本质里是个温暖地人,这个台阶,未始不是他想要的。

    一时间母子之间冰融雪消,虽然尚有些尴尬,但殿中气氛微微温馨起来。

    户将樊伉左右看看,忽然开口笑道,“太后,臣这儿新近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