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明之冒牌皇帝-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裘明德,你说的话朕都记下了,朕希望你自己也记下,不过你还有一件大功你没说,朕替你说,建文四年,朱棣打下扬州时,朕让锦衣卫肃清城内间谍,刘忠暗通朱棣,处处敷衍,只有你和洪鹏忠心办事,不存二心,你的这件功劳一直记在朕心里。”
“皇上记得臣微末功劳,臣万分羞愧,臣愧对皇上恩德,臣该死啊,皇上”。
裘明德忍不住,竟伏地大哭起来,他声音又超级威猛,整个奉天殿似乎都在颤抖。
朱明复在御座上也不禁湿润了眼眶,良久等他哭完,朱明复缓缓下座,走到他面前。
“裘将军请起,你刚才说的这些就是朕赦免你的原因,朕让你说这些是让你知道你们裘家两代人是对我大明有大功的,朕不会忘记。”
“臣谢陛下大恩,臣粉身碎骨不能报万一啊。”
“裘将军,朕永远不会忘记建文四年的围城之耻,所以决心建设一支新的军队,你也不要忘记这次的屈辱,替朕好好打理王伦卫吧,让我们君臣二人共同雪耻吧!”
“臣就算豁出这条老命,也要练好王伦卫,请陛下放心,臣今日就去王伦卫报道。”裘明德内心已是无比感奋。
“不,你先不去王伦卫,朕要你去栖霞寺,方丈明智法师是戒圆大师的嫡传弟子,你在他那里会很有教益的,朕要你成为中山王一样文武双全的人。”
“臣遵旨。”裘明德虽然对这个安排不很理解,但他现在对朱明复已经无比信服。
“还有,裘明德,君子好色不丢人,但要取之有道,你到王伦卫后朕就会赐你一个宫女,你以后把王伦卫弄好了,你要多少朕给你多少。”朱明复笑道。
“臣不敢要,皇上。”裘明德嗫嚅道,他现在似乎对这个过敏。
“好了,先不说这个,你明日就去栖霞寺。”
“是,皇上!”
裘明德走出奉天殿时,似乎感到自己又回到了二十岁那个意气风发的年代。
朱明复先把裘明德推入谷底,再把他拉起来,又在奉天殿打碎他的“旧心”,激发他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和雪耻之念,最后一道程序是把他放在栖霞寺彻底打磨成型,然后再到王伦卫包装上市。
应该说朱明复已经有了一点帝王风范了。
································
当天洪鹏就向徐辉祖汇报了朱明复将裘明德拉进王伦卫的消息,徐辉祖听了说:“大鹏,你看朱明复把他削职为民的用意就在这里啊,这个小鬼头不简单啊,你我为大明选了一个好皇上啊哈哈。”
“辉祖,要不要采取措施啊,不然以后不好控制。”洪鹏听了很是忧心。
“别急,人有千算,天只一算,听天意吧。”徐辉祖永远那么淡定。
王真随后又向徐辉祖密报朱明复在奉天殿接见裘明德,并让裘去栖霞寺的消息。
徐辉祖看完对身边的花乙笑道:“花乙,老夫看你不如好己有福气啊,皇上把老夫的本事都学去了,还用得很好呢!”
花乙对他嗔道:“老不正经,各有各缘分,我就喜欢自己那份。”
朱明复确实从花乙培训宫女中学到了东西,听说这些宫女在经历速成培训后,做起官太太来都很有范,把他们的老公管得服服帖帖,虽然他还不很理解其中的奥秘,但他知道一个人要上进要做大事,必须有淡定的修养功夫。
何况他从徐辉祖、戒圆乃至花乙、好己身上都看到了这种淡定的功夫的神效。
从裘明德开始,朱明复规定以后王伦卫的高级军官在提拔时都必须到栖霞寺进修三个月。以至于禁军中把王伦卫戏称为“和尚卫”。
拜将裘明德后,齐一仙的卖画款也顺利送到朱明复手里了,一共有十一万五千两,朱明复给了齐一仙五千两回扣,做老大要有老大的风范,不能让马仔白忙活啊。
其实齐一仙就算不收这五千两,他这趟苏杭名画之旅都赚了几万两,齐胖子貌似猪八戒,却长着一颗孙猴子的心,他利用手里这批珍惜名画引起的市场轰动,顺便把他手里其他二三流字画都卖了好价钱,尚宝堂一时名声大振,也大幅提升了他的珠宝销售业绩。
朱明复一下子给金胜淮拨了半年的军费六万两,并补赏了邓林等招兵有功的人员,朱明复是按招来一个人五两银子的价格发的,所以邓林一个人就拿了两千多两。
邓林利用这笔钱买了市中心的房子,还娶了一个富商之女,这个富商看出邓林是个潜力股,就趁还处于低位时果断买入了。像邓林这样的幸运儿,第三团里还有很多。
邓林他们不会忘记是皇帝赦免了他们,是皇帝给了他们工作,是皇帝给了他房子和老婆。
如果说第一团和第二团还是用了大都督府的军饷的话,那第三团则完全是朱明复的私人武装了,在第三团里,负责人是他郎舅,兵员是他郎舅招来的,军费是他自己掏腰包的。因此朱明复对这个团自然格外珍惜和重视。
朱明复的事业已经小有成就了,徐辉祖和梅殷也按照各自的理想做了很多事情。
徐辉祖继续他的事业,他让朱友季去原籍江西饶州开办了“先儒书院”,宣传徐辉祖版的儒学,大力反对朱熹版的儒学(理学)。同时朱友季那本反朱熹的著作也得到了大力推广。
徐辉祖版的儒学其实是师承南宋陈亮的,陈亮是“永康学派”的代表,这个学派提倡“实事实功”,并对把朱熹等空谈“尽心知性”的理学家讥讽为“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
朱明复这个冒牌皇帝虽没有决策权,但对朝廷的一切施政行为还是知晓的,他也很赞赏徐辉祖的“去朱熹”做法,因为清朝时明朝遗老曾批评明末的士大夫只会“平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不屑干实事,严重脱离群众,从而导致满清入主中原。。
打个比方,读书人如果朱熹化以后,就像现在那些“砖家”一样,说得都似乎很对,做起来统统惨不忍睹。
朱明复本想利用他穿越的优势,为徐辉祖的“去朱熹”事业贡献一点“思想资源”,但因为忙于生意和王伦卫的事,就迟迟没有付诸行动。
如果说徐辉祖做他的三件大事(去朱熹、拓西域、都关中)是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利的话,那么梅殷则按照先难后易的顺序来干的,他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整肃豪强
正文 第二十五章 魔鬼宴会
更新时间:2014…5…30 9:24:45 本章字数:4278
梅殷这人做事情从来是堂堂正正,一板一眼,让你看得见摸得着的,不像徐辉祖那样会玩阴的和虚的。
梅殷自担任内阁首辅以来,就派出巡查御史去各地查访,还派出大量国子监学生到各地挂职锻炼,梅殷派出的人都是经过精心选拔的,当然都是和他一样清正廉明的人。
梅殷从这两批人那里获得了海量的基层实情,他综合这些信息,得出了一个痛苦的结论:腐败已经开始在帝国各处蔓延了。
他的岳父朱元璋出身贫民,做皇帝后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还创造性得推行了对贪官剥皮的刑法,朱元璋有时火气一上来,就是上万上万的“屠官”。
虽然后世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明朝前期百余年还是不太腐败的,不过那是相对于明末那种腐到黑臭而言的。
人家说“女婿相当于半个儿子”,在痛恨腐败方面,梅殷就算没有朱元璋那样敏感,至少也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
打个比方,对一个贪官,假如朱元璋要剥他皮的话,梅殷至少也要让他脱层皮。
上次徐辉祖用禁军灭金牛帮的时候,梅殷就派国子监的学生去调查了前因后果,调查报告认为金牛帮的兴起和流民大量涌入南京有关,而流民的产生是因为地方豪强抢占土地,导致大量小农成为流民,豪强敢于强占土地,则是因为他们都官府背景。
当然像明教和尚友堂这种深度潜水的帮派,像梅殷这种正派人是不知道的,梅景正虽然知道,但他绝对不会和父亲说的,有时候不是同一类型的人的话,是无法分享彼此秘密的,即使是父子兄弟。
根据御史们的奏报,梅殷从去年开始,已经处理了三个省级官员了,其他知府和知县加起来有几十名了。但令他忧心的事,自朱元璋驾崩后,官员们似乎胆子逐渐变大了,形成了一股慵懒享乐之风。
梅殷曾经向沈孝成询问淮安的廉政建设情况,沈孝成在信中只写了一句话:“老师,此事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梅殷是个清廉的人,他交往的都是清廉的好官,他确实不知道帝国的天空已经有阵阵黑雾飘来。
“难道要像太祖一样大开杀戒吗?”梅殷当年之所以同意徐辉祖的提议建立内阁,就是因为朱元璋晚年的滥杀给他的强烈冲击。
可如果不杀几个,怎么能制止这股黑雾的扩散蔓延呢?
梅殷去和徐辉祖商量,徐辉祖竟然说:“能干的人都喜欢多拿,只要事情办好,不怕他们拿,让他们拿点吧,等养肥了再杀。”
梅殷的价值观里可没有这种歪理邪说,他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能对得起朝廷和百姓。
梅殷决定让沈孝成首先在他大本营淮安搞一次“肃贪治土豪”专项行动,从而为天下树立表率,从而到达震慑一大批、教育一大片的效果。
其实在过去的一年里,淮安知府沈孝成已经把淮安的土豪们整过一遍了。
沈孝成出身平民阶层,对地方土豪和基层官府的情况比梅殷知道得要深切。
他是个性情高傲的人,本来是无意官场的,他年轻时的偶像可是陶渊明那帮人,他本来只想做个清闲的小官逍遥一生。后来因为妻子去世,才去南京的,本来他只是想在南京混几年攒笔钱回乡的,但命运让他遇到了菱香,可命运又让他失去了菱香。
沈孝成为了完成菱香心愿,才去武昌投奔洪鹏,沈孝成为了杀刘荣不小心立下奇功,也因此被梅殷赏识。
沈孝成本想心事已了,准备辞官回家的。他后来又被梅殷的爱才之心感动,为回报知己之恩,他又听从梅殷安排做了淮安知府。
命运真是狡慧啊,你越想要的东西他偏偏不给你,你看破的东西他就拼命塞到你手里,还拼命推也推不掉。
如果让沈孝成选择的话,他宁愿和他的发妻在家乡渡过一生,如果这个不能选的话,他愿意和菱香在南京渡过平凡的一生,但是命运给他的选择题里面却遗憾得删除了这些选项。
于是沈孝成只好做他的淮安知府,他在和前任知府林进义交接那段时间就摸清了淮安的官风民情,林进义曾好心的给了他一张护官符,符上写着:“陈皮炖乌梅,富贵叠富贵。”
这是淮安的一首民谣,说的是淮安的四大家族,这四家按实力排名的话,应为:梅家、乌家、陈家、皮家。
关于这四大家族,淮安百姓对此还有歌谣叫:“涩乌梅,醉(罪)陈皮,烂石榴”。
意思是说四大家族中梅家和乌家还不太坏,还属于“涩”的范畴,而陈家和皮家则罪恶很多,最后依附于这四大家族的石榴一样的数十个小土豪则只能用“烂”来形容。
沈孝成在治理淮安的这一年里,一直谨遵梅殷教诲,不贪不占,勤于公务,爱护百姓,做了很多好官常做的事情,当然他也做了一些好官不常做的事情,比如通宵宴饮之类的,但那都仅限于他的个人生活,绝对不扰民的。
这一年多来,官员和地方豪强都很畏惧他,暗地里管他叫“沈阎王”;百姓们虽然没有到处传颂他,反而经常传阅沈知府的各种段子,比如说知府大人每次喝酒都要喝一缸之类的,但大家也切实感到淮安的经济和社会确实比以前更和谐了,百姓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了。
沈孝成做知府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喝酒宴饮,一个月工作没几天,但是就是这样,淮安照样井井有条,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当然他新官上任的第一个月他确实是很忙的。
他刚上任的时候,就把淮安的地头蛇整的上吐下泻。
淮安的土豪们都记得,那是建文五年的一个春天,一位年轻知府来到了淮河岸边,把所有淮安土豪都整了一遍。
沈孝成住进府衙的第一天,淮安每个土豪都按规矩给他送了礼金,但沈孝成却把礼金一一退了,连梅家的也不例外,搞的淮安的土豪好一阵紧张。
不过土豪们很快又放松了,因为新知府你送钱他虽然不收的,但是你请他吃饭啊,甚至喝喝花酒啊,他一定来,而且每次都是气氛融洽,不醉不归的。
几天后,新知府沈孝成竟然还回请了他们,土豪们开始以为这是新知府投靠四大家族的信号,但很快他们就没人敢去赴宴了。
沈孝成天生好酒量,而且极为擅长发酒疯。在那天对土豪们的答谢宴会上,沈孝成刚喝了几杯,就让土豪们见识了他的酒疯魅力,他拿起一大海碗酒,先敬一个看起来像黄世仁的小土豪,那小土豪受宠若惊,虽然不善饮酒,但也咬牙仰脖将一海碗淮安大曲喝下去了。
但这仅仅是开始而已,沈孝成又敬了他第二碗酒,小土豪不知道知府为何对他如此情有独钟,难道知府也听说了他有个漂亮女儿吗,但酒还是不能不喝的,于是他又忍痛喝了下去。
但沈孝成紧接着又敬了他第三碗酒,小土豪已经快站不住了,只好求饶说:“知府大人,小的实在不胜酒力,请你包涵。”
都说对酒鬼是没道理可讲的,沈孝成脸一沉,嚷到:“不喝酒是看不起本府吗,没听过‘灭门县令,毁家知府’吗,来人,给我拖出去打!”。
早已等候在门外的衙役,听到命令立即冲进来,把吓得面如土色的小土豪拖出去,就在宴会厅的门口噼噼啪啪打起来,里面的大中小各土豪们看他这个下场,心中都暗下决心,如果沈知府给他们敬酒的话,拼死也要喝下去,实在喝不下去就躺下装死,那也比挨打强啊。
下面的敬酒就很顺利了,沈孝成专挑长得贼眉鼠眼的下手,不一会又放倒三个,正在大家以为沈孝成疯得差不多的时候,沈孝成忽然大喝一声:“来啊,把老爷我的大酒缸抬过来!”。
四个下人很吃力的搬进来一个有半人多高的酒缸,沈孝成介绍说:“列位淮安的乡绅,沈某喝酒啊,喜欢人多,人不多我就喝不痛快,我每次请人喝酒,都要喝光一缸,今儿个我特别高兴,来啊大家把桌上的小酒坛都摔了,每人从这酒缸里舀一碗。”
几桌人同时被吓到了,心想照他这样玩法,今天大家都会被他弄残废的,就算大家拼死把这缸酒都喝光了,谁知道他还有没有新的花样?
于是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推举出今天来赴宴的梅乌陈皮四大家族的族长出来说情。
“沈知府,你好雅兴,但是今年淮安空气多雾霾,大家都有点咳嗽,实在不能多饮酒啊。”
“沈老爷,现在官府严查酒醉夜行,我们都不敢犯法啊。”
“沈青天,你的官威太强,各位的酒量都被你吓回去了,要不明天你到我们府上去喝吧。”
············
四位族长忐忑得列举了很多逃跑的理由。
沈孝成当然没有醉透,他眯着眼睛说:“各位族长说的也有理啊,既然这样那你们就回吧,下次,下次我们再喝啊。”
一群痛苦焦虑的心顿时解脱,大家如蒙大赦,个个面带喜色,由四大家族的领头,其余中小土豪在后,挨个和沈孝成道别后,一一走了出去。
沈孝成看到四大家族的人都走了,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