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爆魔鬼经济学-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呢,如果你就是债权人,那么你所站的立场就会不同了。如果某个鞋匠可以在安息年把借条撕掉,那么为什么要借钱给他呢?
  于是,债权人便钻法律的空子,待安息年一结束就往外放贷,并在第五年或第六年捂紧钱口袋,结果造成周期性信贷紧缩危机,借款人为此陷入困境,旨在帮助穷人的法律所起的作用适得其反。
  然而,虽然历史上非预期后果比比皆是,但没有几个例子可与塞梅尔维斯的发现相提并论:医生在追求救死扶伤的医学道路上,开展了数千例的解剖实验,结果这些解剖实验却又导致了成千上万的人丧命。
  当然,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出色的数据分析,塞梅尔维斯最终找到了如何结束这场灾难的方法。塞梅尔维斯找到的解决方案即医生洗手时喷洒点含氯消毒剂,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简单,成本令人惊讶的低廉。在一个物质富足的当今世界,采用简单、成本低廉的解决方法,有时会遭到无端的指责;有鉴于此,我们要在本章中为之辩护。
  在分娩领域,我们还有个可能让人啼笑皆非的案例,说服力极强:医用钳子。产妇生产时,如果胎儿足位或臀部先出,那么胎儿卡在子宫颈中的概率是很高的,在这种情况下,胎儿和产妇都会面临极大的生命危险。有了医用钳子,普普通通的金属制成的钳子,医生或助产士就可以让胎儿在子宫内转位,随后熟练地将胎儿从子宫中拉出来——头部先出,就像从炉子里把烤乳猪弄出来一样。
  是的,这种钳子用起来十分有效,本该能挽救许多生命,但实际上却没有。据说,医用钳子是17世纪初叶伦敦的一个妇产科医生发明的,他的名字是彼特?钱伯伦(Peter Chamberlen)。医用钳子非常好用,结果钱伯伦固守这个秘密,不予公开,只在家族事业中使用。直到18世纪中叶,医用钳子才在医学界得到广泛使用。
  保守这项技术秘密造成的代价有多大?根据外科医生兼作家阿图尔?葛文德(Atul Gawande)的说法,“肯定导致了数百万人死亡”。
  硝酸铵养活了整个世界?
  最令人叫绝的一点就在于,成本低廉的简单方案往往能解决那些看似无解的问题。毫无疑问,新的塞梅尔维斯或塞梅尔维斯团队又会出现,并将引领我们走出许多困境。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
  在基督时代的早期,也就是在2 000多年前,我们地球上的总人口大约为2亿。到1000年时,总人口仅仅增长到3亿。即使到了1750年,总人口也才为8亿。饥荒是一个社会问题,智者声称这个星球可能无法再承受更大、更快的发展。英格兰的人口一直在减少,有位历史学家是这样写的,“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农业没能同步发展,无法养活不断增多的人口。”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了农业革命时期。各种各样的简单创新,包括发现高产农作物、发明更好用的农具、更有效地使用资金等,都改变了农业耕种的方式,进而改变了地球的面貌。18世纪末叶的美国,“要养活美国全部人口并仍有富余粮食出口的话,那么每20个人中就得有19个人从事农业活动”。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如此写道。而200年以后,虽然美国人口更多,但要养活他们,同时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每20个人中只需1个人从事农业活动就够了。

疫苗、安全带和飓风(5)
农业革命解放了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于是他们得以抽身转战其他领域,随后又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1850年,全球人口规模已增至13亿;1900年,增至17亿;1950年,已达26亿。此后,人口真的可以说是在爆炸性地增长。此后50年中,全球人口规模已翻一番,远远超过了60亿的关口。如果你一定要找出此番人口激增的原因,那就是硝酸铵。这是一种便宜得惊人却又十分有效的化肥。如果我们说是硝酸铵养活了整个世界,这并不是在夸大其词。农业经济学家韦尔?马斯特斯(Will Masters)说过,如果硝酸铵一夜之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大多数人只能回归吃谷物和块根农作物的年代,而肉类和水果只有富人才能享受得起,而且只有在特殊的日子人们才能尝一尝”。
  从捕鲸到石油开采
  我们来看看鲸鱼。从远古开始,人类就开始捕鲸,到19世纪,捕鲸收获的经济利益巨大,这让美国成为野心勃勃、干劲十足的强国。鲸遍体都是宝,都可以为人类所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鲸成了满足快速发展的美国需求的“一站式购物广场”,用于生产颜料和清漆;纺织品和皮革;蜡烛和肥皂;衣服;当然还有食物(鲸的舌头尤其是难得的美食)。优雅女士尤其钟爱鲸,因为鲸油和鲸骨等可用来制造束腰、领口、阳伞、香水、梳子和红布染料。(红布染料除了从鲸身上提取外,还来自鲸的排泄物。)来自鲸的所有产品中,鲸油的价值是最高的,不仅可以用做机械设备的润滑油,还能用做灯油。《海中巨兽》(Leviathan)的作者埃里克?杰伊?多林(Eric Jay Dolin),曾在他的书中写道:“美国鲸油照亮了世界。”
  全球各地的捕鲸船只有900艘,游弋在四大洋中寻找目标,其中美国捕鲸船只为735艘。1835~1872年,全球的捕鲸船只捕获了大约30万条鲸,算下来,平均每年收获7 700多条。在运气好的年份,捕鲸所得的鲸油和鲸须(像骨头一样的“牙齿”)就能卖得1 000多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2亿美元左右。捕鲸是一项极其危险的艰难工作,但这竟然是美国的第五大产业,7万名劳动力从事这一行业。
  随后,看似取之不竭的资源——非常快,反思过后,其实也是显而易见的——逐渐枯竭了。鲸已经很少了,而捕鲸船只太多了。要在以前,一艘捕鲸船要满载鲸油而归,只要在海上漂泊1年,而现在则需要辛苦地干上4年。鲸油价格随之猛涨,整个经济受到巨大影响。这一庞大的产业曾被视为那种“越大越不会垮”的产业,然而如今看来,捕鲸业确确实实地垮掉了,并对美国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也正是这个时候,一位名为埃德温?L?德雷克(Edwin L。 Drake)的退休铁路工人,开始采用蒸汽发动机为钻机提供动力,在宾夕法尼亚州泰特斯韦尔深达70英尺的岩页和基岩钻孔。他发现了石油,由此未来一片光明。如今,我们发现美国地下蕴藏着如此丰富的能源,只等我们把它们开采。反观过去,我们要在大海中追逐海洋巨兽,捕杀它们,还要开肠破肚,运气不好会丢胳膊断手,甚至还有可能送命。为什么不放弃捕鲸呢?
  石油不仅开采成本低,还与鲸一样具有多种用途。可用做灯油、润滑剂,也可用做汽车和住房供热的燃料;可加工处理后制成塑料,甚至还能成为尼龙袜的原料。新兴的石油产业也为那些从捕鲸业中退下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而且出人意料的是这个产业早就起到了《濒危物种法》的作用:可以拯救那些濒临灭绝的鲸。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疫苗、安全带和飓风(6)
没有什么医疗手段比疫苗更简单
  到20世纪早期,大多数传染性疾病(例如天花、肺结核、白喉等)已逐渐绝迹。然而,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却拒绝缴械投降。
  我们很难弄出一种比脊髓灰质炎更令人恐惧的疾病出来。“这种病无法预防,没法治愈。全世界每个地方的小孩,都可能染上这种病。”因撰写《脊髓灰质炎在美国》(Polio: An American Story)而荣获普利策奖的作家大卫?M?奥新斯基(D*id M。 Oshinsky)这样说,“孩子得了这种病意味着,父母会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
  脊髓灰质炎也是一道难解之谜,病例总在夏天激增,原因不明。(有关脊髓灰质炎的染病原因,有个众所周知的误解。有些研究人员怀疑是夏天吃冰激凌太多,从而引发了脊髓灰质炎。)起初,人们认为贫民区的移民小孩,尤其是男孩,容易得这种病,但后来发现女孩也会患这种病,而且生活在绿树成荫、枝叶繁茂的郊区的富人小孩也不例外。就连罗斯福总统竟然也患上了这种病,他住的地方可离贫民窟十分遥远,而且当时已39岁,绝不在什么孩童期了。
  脊髓灰质炎每爆发一次,就会引起新一轮的隔离措施及恐慌的蔓延。父母会让他们的孩子远离朋友、游泳池、公园及图书馆。1916年,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脊髓灰质炎疫情在纽约爆发。在被报告的8 900个病例中,有2 400人死亡,其中大多数都是5岁以下的儿童。这种疾病来势汹汹,一路高歌猛进。1952年是迄今为止疫情最严重的一年,美国报告的病例为57 000例,其中3 000人死亡,21 000人终身瘫痪。
  从严重脊髓灰质炎病症中捡回性命的,实际上比死亡好不了多少。有些受害者失去了双腿,终其一生活在苦痛中。那些患有呼吸麻痹的受害者,事实上是依靠“铁肺”存活,那是一种替代衰竭胸肌工作的体积庞大的机器。存活的脊髓灰质炎受害者群体,在其成长过程中花费的医护成本之高,令人咋舌。“在那时,拥有医疗保险的美国家庭还不到10%。”奥新斯基写道,“一个脊髓灰质炎患者的护理费用(每年大约900美元),事实上超过了人们的平均年薪(875美元)。”
  之后,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美国成为全球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前途一片光明。然而人们有理由担心,仅此一种疾病在未来就会耗费较大比例的医疗护理预算,那么这将严重拖累整个国家。
  随后,一种疫苗,实际上是一系列的疫苗被研发出来了,脊髓灰质炎疫情被有效控制住。
  如果我们将脊髓灰质炎疫苗称为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这似乎低估了相关人员所作出的贡献,他们曾为遏制脊髓灰质炎蔓延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医学研究人员,其中乔纳斯?索尔克、阿尔伯特?萨宾的贡献尤其突出;筹集资金的自愿者奥新斯基写道,出生缺陷基金会是“美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慈善军团”。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为医学献身的其他动物(成千上万只猴子被运送到美国,接受疫苗测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其他医疗手段比疫苗来得更简单。我们来看看战胜疾病的两种手段。第一种,疾病一出现便研究出一种治疗手段或发明一项技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开胸手术);这种方式的成本往往非常高昂。第二种,在疾病大规模爆发之前研制出一种药物,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的成本往往非常低廉。医疗护理研究人员估算过,如果当时脊髓灰质炎疫苗没被研制出来,那么目前美国脊髓灰质炎患者将至少达到25万人,每年在这方面的医疗支出至少达300 亿美元。而且,这还根本就没有将“病人饱受折磨、死亡及恐惧心理等无形成本”计算在内。

疫苗、安全带和飓风(7)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既便宜又简单的解决办法,堪称经典案例,然而这类例子之多,不胜枚举。治疗溃疡的新型药物,减少了大约60%的手术治疗;后来研制出的治疗溃疡的更便宜的药物,则每年为溃疡患者节省了大约8亿美元的费用。医学界用锂治疗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头25年,大约就节省了1 500亿美元的住院费用。即使只是简单地在自来水中加氟,每年也能大约减少100亿美元的牙齿治疗费用。
  我们此前提到过,过去几十年来,心脏病死亡率已大幅下降。可以肯定,移植术、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术这类昂贵的治疗手段功不可没,对吧?
  事实并非如此:这类治疗方案在心脏病死亡率下降中发挥的作用之小,可以说是令人吃惊的。心脏病死亡率下降,一半要归功于高胆固醇和高血压这类危险因素的减少,因为这两者的治疗药物都相对较为便宜。导致心脏病死亡率下降的其他原因,则是某些极其便宜的药品发挥的作用,例如阿司匹林、肝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
  安全带有多安全?
  20世纪50年代初期,驾车旅行在美国极为风行,美国路上行驶的汽车总数大约为4 000万辆。1952年1月,全美汽车经销商协会召开了第35届年度大会。在这次大会上,百路驰轮胎公司的一位副总裁,却发出了舒适驾车的年代即告终结的警告:“如果交通事故死亡率持续上升,那么这将严重影响汽车销量,因为很多人将不再开车。”
  1950年,美国死于交通事故的总人数大约为4万。这个数字大约与目前死于车祸的人数差不多,但是这种简单的数字对比极易产生误导作用,因为过去汽车行驶里程比现在要少得多。例如,1950年每英里的死亡率是现在的5倍多。
  那么,那时的死亡率为什么这么高呢?原因有很多,例如汽车质量缺陷、公路质量差、司机粗心大意。然而,有关汽车相撞的机械力学问题,人们知道的并不多,汽车行业也从未认真调查过这一问题。
  让我们关注一下罗伯特?斯特兰奇?麦克纳马拉。今天,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是越战时遭人唾骂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被人
  妖魔化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往往根据统计分析,而不是情感或政治考量来作决策。换言之,他的行为方式很像经济学家。
  这绝非偶然。起先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后又继续在哈佛商学院深造,随后留校任教,成为一位年轻的会计学教授。“二战”爆发后,他投笔从戎,因为在统计分析方面才能出众,最终被调进了陆军航空队所属的统计管制处。
  他领导的团队以数据为武器来打仗。举个例子,他们发现,从英格兰起飞飞临德国上空执行任务的美国轰炸机,出动架次取消率出奇得高,大约占20%。对于为什么没能飞抵目标上空,轰炸机飞行员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电子系统故障、电台信号时断时续或身体不适。然而,经过对数据的缜密分析之后,麦克纳马拉认定,他们简直就是在“胡扯”,真正的原因是恐惧。“因为大多数飞行员在执行轰炸任务时都会牺牲,他们知道这点,于是便找借口不飞临空袭目标上空。
  麦克纳马拉将这个发现上报给指挥官,也就是那个众所周知的刚愎自用的柯蒂斯?勒梅(Curtis LeMay)。对此,他的回应是身先士卒,亲自驾驶轰炸机编队的长机,带队执行轰炸任务,发誓要将胆敢掉头鼠窜的驾驶员送交军事法庭处置。麦克纳马拉说,出动架次取消率“一夜之间急剧下降”。

疫苗、安全带和飓风(8)
战争结束后,福特公司邀请麦克纳马拉和他的团队成员加入,希望他们将统计分析绝技应用于汽车行业。麦克纳马拉原想返回哈佛大学任教,但是他和他的妻子两个人都欠下了大量的医疗费,其中就包括治疗脊髓灰质炎的开支。因此,他接受了福特公司的工作邀请。不论从传统的何种意义上说,他都不是一个“汽车人”,然而他在公司却迅速脱颖而出,进入了高层。一位史学家后来写道:“他为一些全新的理念而着迷,例如汽车安全、燃油节省及基本用途。”
  麦克纳马拉尤其关注汽车事故致死和伤人问题。于是,他问那些“汽车人”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他得到的回答是,没有什么统计数据可用来分析这个问题。
  当时,康奈尔大学有些航空研究人员正设法防止飞机致死问题,于是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