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少包)当雍正穿成包拯-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雍正轻哼一声,那物什便硬了起来。“二、二哥,别……啊……”
  
  胤礽从衣袖中取出了药膏。打仗总会受点伤,那药膏便是胤礽随身带着,正好就用在此刻。胤礽抹在食指上,然后便伸进了雍正的□……
  
  梨花一枝春带雨,芙蓉帐暖度春宵。 

作者有话要说:很久没写肉了,所以有点手生了……




72

72、第六十九章 。。。 
 
 
  闹腾到了半夜,雍正终是受不了的一把将胤礽推开。
  
  要知道,胤礽来时已是快用晚膳的时候子。雍正当时一时情迷意动,被胤礽得逞了去,如今已是饥肠辘辘了,偏那胤礽还来纠缠。
  
  雍正并不是什么好性子的人,一怒之下,便将又欲行那销魂之事的胤礽给踢下了床,这才慢悠悠的起身,在衣橱里找了身衣裳,穿上。
  
  “二哥,你也不看看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一路上风尘仆仆的,便不累吗?况且你还未用晚膳,若是饿坏了怎么办。”雍正说完,便有些后悔了。怎么这字字句句就表明了自己如此的关心他的。
  
  虽是真心话,却仍让雍正脸色暗红,便又赶忙道:“你便是不饿,我却也是饿了的。”
  
  本来因为被雍正踢下了床,而面露哀怨,意图讨得雍正同情的胤礽闻言,不由得眼中一亮。胤礽马上站了起来,捡起床边的衣裳,却是怎么也不愿意穿的。
  
  雍正看着胤礽面露嫌恶的看着他自己的衣裳,又如何不知呢。
  
  胤礽自小锦衣玉食的长大,虽然因为打仗时,很是没有办法顾及自身。如今既是回了汴京城,又是在雍正的家中,胤礽便不用再委屈自己了。
  
  胤礽一路上马不停蹄的赶回汴京城,也没怎么歇息,更不用说是勤换衣裳了。所以,到了包府,不止是满脸的风尘,连着衣裳都有着浓重的汗味,以及泥土污垢。
  
  雍正犹豫了一会,又从衣橱里拿出了一件内衣裳,一件外衣裳和一条裤子,丢到胤礽的身上。“换上吧。”
  
  胤礽眉头微皱。
  
  要知道,这衣裳是从雍正的衣橱里取出来,那便是雍正的衣裳了。雍正向来不喜欢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用的,胤礽能得了衣裳,已是很值得炫耀的事情了。
  
  可是,雍正的身量虽然虽高,但胤礽却比他还要高一个头,而且身材也比雍正壮些。如果胤礽真要穿上雍正的衣服,那必是狼狈至极的模样。
  
  但是雍正的好意,胤礽若是敢拒绝的话……
  
  胤礽想了想自己可能的下场之后,果断的把衣服给穿上了!
  
  胤礽穿上之后,方才觉得不对劲。雍正明明比自己的身量小些,怎么自己穿上的这身衣裳却如此的合身呢?
  
  这么一想,胤礽便看向雍正。只见他坐在桌边,脸色在蜡烛的映符下虽看不出什么,但神情却能看出有些不自然的。
  
  胤礽不由得浮起一抹傻笑。
  
  但是,他很快察觉了自己脸上那破坏形象的笑容,赶忙收敛住,走到雍正面前,轻声道:“很合身。”
  
  雍正抬起头,看着自己为自家福气(狮子狗)准备小衣裳时,突然就心血来潮,想到要为胤礽准备一件衣裳,这才让自己房中管针线的人,缝上一身适合的衣服。
  
  没想到,这回竟就真的派上用场了。
  
  雍正一想到,此情此景,竟像是自己特特儿为二哥准备了衣裳似的,心中很是有些别扭。可是看到胤礽眼中几不可见的幸福时,雍正便释怀了。
  
  雍正站起身,帮着胤礽把衣领给整理后。
  
  那是一身月白色的衣裳,领子,袖子处都用略深一点的蓝线绣上了蝙蝠的图案,衣裳的下摆处则是绣了一朵金莲花,然后又同衣裳同样的月白色的丝线,绣上了一首诗,细节之处更显精致。
  
  若不是细心的人,哪里又能看见那几乎和衣裳的颜色融为一体的诗呢。
  
  看着那雅治整洁、清俊秀拔的字迹,分明就是雍正所写所作的诗。雍正写后,然后让负责针线的丫环照着字迹绣上去的。
  
  这完全就是雍正的风格,却意外的适合胤礽。
  
  “这衣裳很是好看合身,让你费心了。我好喜欢,也好欢喜。”
  
  胤礽眸色深沉,便欲吻上雍正,却被雍正赶忙拦住。“快别闹了。要知道明日可是还要早朝的,若不是因为饿了,我怕是早就要休息了。不然明日早朝时迟到了,或是议论朝事时不小心打起了瞌睡,却是不庄重了,要惹人闲话的。”
  
  胤礽这才无奈的作罢。
  
  雍正看胤礽已是穿戴整齐,这才去开了门。门口并没有守着人,所以雍正便唤了几声。
  
  贴身的婢女墨兰早就守着了,只是听着房门内那断断续续的呻吟声,这才羞的躲了远了一些。如今见雍正唤自己,墨兰便赶忙小跑过来。
  
  “去准备些吃食来,越快越好。”
  
  墨兰一听,忙应下,跑了开去。
  
  因着是半夜,厨房的人都已歇下。墨兰无奈,只能将负责厨房的柳二家的叫了起来,让她唤人准备些吃食来。
  
  柳二家的一听是老爷要吃食,也不敢怠慢,只唤了一个烧火丫环,和一个掌红案的起来。柳二家的亲自掌勺,做了雍正喜欢的素食,一个油闷春笋、一个四喜丸子,一个干炸香菇和一个荠菜蛋饼。
  
  因着都是素食,略微单调了点,柳二家的便又追加了一个板粟烧鸡翅。
  
  因着是做惯的,再加上墨兰催的紧,不超过一柱香的功夫,柳二家的便把吃食放到了食盒里,又加了一壶竹叶清酒,让墨兰送了过去。
  
  雍正和胤礽早已是饿坏了,挥退了墨兰之后,两人便先吃了几口菜,缓和了胃部的不适之后,胤礽便用酒把两人的酒杯斟满。
  
  两人边吃边喝,倒也畅快。
  
  可惜,老康、上天和作者却看不得两人清闲。(咦?好像有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两人才吃得五分饱时,便听到一阵喧哗。
  
  雍正蹙着眉头,很是不悦。
  
  这时,却有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然后敲门声也紧跟着响起。
  
  “老爷,不好了。宫中来人传话出来,黄河决堤了,河北东路商胡、横陇一带决溢,死伤无数,灾民也是数以万计。皇上特特儿宣您和庞将军去宫中议事呢。”门外的正是包明的声音。
  
  雍正和胤礽闻言,再不可能坐得住的,忙着就要赶紧进宫去。
  
  只是,雍正还好,只要换上官服,便可即刻进宫。
  
  反而是胤礽,因着包府离将军府可是离得甚远,要让胤礽马上赶回去,然后换了官服再进宫,很是有些耽误时间的。
  
  雍正正想着,要不要让胤礽就穿着这一身衣裳进宫去时,包明的一句话却是解了雍正二人的燃眉之急。
  
  “老爷,庞将军的官服已是特特儿的备好了,还请老爷开开门,让奴才送进去。”
  
  雍正闻言,也来不及多想,赶忙便上前开了门,让包明把衣服送进来。
  
  反倒是胤礽,却是勾起了嘴角,泛出了一抹冷笑。
  
  皇阿玛,可真有你的!
  
  可是你也莫忘了,你儿子我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偶是分割线★☆★☆★☆★☆★☆
  
  当雍正和胤礽随着宫中派来的小太监一起进了宫,到了康熙所在的大殿时,一干大臣都已经到了。
  
  雍正定睛一瞧,连公孙策竟然也在早朝之列。
  
  看起来,倒像是早朝提前了几个明辰举行了一般。
  
  而康熙则一身龙袍,坐在大殿之上一副勃然大怒的模样。
  
  雍正和胤礽见状,丝毫不敢怠慢。
  
  两人给了都给对方使了一个眼神之后,极有默契的齐齐跪倒在地:“臣包拯/庞统叩见皇上。臣等来迟,请皇上恕罪!”
  
  康熙哪里舍得怪责雍正呢,所以也顺便原谅了胤礽,忙对二人道:“两位爱卿快请起吧。”
  
  “谢皇上!”二人谢礼之一,分文武,各自站在了自己的位子上。
  
  因着见到雍正,康熙的脾气便收敛了几分,便一开口还是难掩话语中的怒意。康熙冷声道:“登州、镇阳、雄州地震山摧,贝州诸处又为蝗虫之灾。可这些都是天灾,也就罢了。可是黄河呢?那里的堤坝可是修了又修,结果还是年年闹水患,而现在更是因着黄河决堤而死伤无数,你们都说说吧,朕该怎么办。”
  
  “皇上!”太尉卞谋延站了出来:“臣知皇上知情心切,但是此事更该做的是救护灾民。太原府急报,横陇、商胡一带灾情严重,尸横遍野,疫症肆虐,已扩散到邻近的州县。皇上,民乃国之根本,民不聊生则民心不稳,民心不稳则易生变,变则对我大宋江山不利。还请皇上先行救治灾民,再言其他。”
  
  好个卞谋延,一连串的话下来,倒显得是康熙只顾着查办官员,却将受灾的百姓弃之不顾了。
  
  康熙眼睛微眯,看向卞谋延。
  
  卞谋延有些不自在,却还是强撑着。
  
  “好,卞爱卿果然爱国。但你要知道,朕可是先你之前便已得知太原急报,朕早在等你们进宫之时,便已下令让太原府尹开官仓赈灾,并由河北西路、永兴军路调动大米六百万担,及数十连的药材,先行解这燃眉之急了。”
  
  “皇上英明!”众臣一听,皆是跪下赞颂起康熙来。
  
  “好了,都起来吧。”康熙百无聊赖的挥了挥手,“卞太尉,河北东路年年水患,朕早在数年前就曾拨款修堤筑坝,为何还会造成如此天灾惨祸的?”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衣裳下摆处的那首诗,就是下面这首,我就不码到正文里,免得浪费字数了。
这是雍正的诗哦。
《赐观金莲花》
异种遥从塞外传,香台曾为捧金仙。檀心吐艳熏风里,钿朵含芳积翠边。 
月殿桂飘难比端,秋篱菊绽不同妍。移来御砌增佳玩,千叶休夸太液莲。




73

73、第七十章 。。。 
 
 
  “这……”卞谋延便虽不是负责此事的,但他修筑堤坝之人却是他引荐的门生亲信,此事,他是难辞其疚。
  
  “皇上,恕臣直言。”三廉王赵德林不待卞谋延开口为自己辩解,便先截下了话头。“皇上此言差矣!”
  
  “哦?”康熙略带惊讶的看着三廉王。要知道,三廉王和卞谋延的政见向来不合,此事听其说出的话竟像是要为卞谋延开脱,倒让康熙有些不敢置信起来。
  
  莫不是此二人一直是一党的,之前的争辩都是做给朕看?
  
  “此非天灾,实为人祸!”三廉王的一番话说,倒让康熙恍然大悟。这压根不是为卞谋延开脱,而是要将其的罪责更加深数倍啊!
  
  康熙暗暗反省起来。自己真是魔障了,当年九龙夺嫡一事,让自己每每遇事都会不自觉的阴谋论起来。
  
  不过,康熙也知道,这种事再发生,他也还会阴谋论起来。
  
  赵德林却不知康熙所想,只继续说道:“皇上,太原府尹是臣的门生。他曾与臣坦言之,臣方才知道,大坝之所以如此不堪一击,其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官员玩忽职守、偷工减料,这才令大坝形同虚设。”
  
  没错,赵德林早就知道有人在修堤坝是贪污受贿,只是当时赵德林苦于没有证据,不明明禀皇上。如此黄河一决堤,赵德林虽心中甚痛,却也知道,此时禀明,正好让皇上去查找出贪官,还朝堂一个清明。
  
  “三廉王何出此言?”康熙
  
  “皇上,是有人贪污受贿,上下其手。”赵德林义正词严,意有所指:“可是这些贪官没有想到,百年不遇的大水,会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出现。”
  
  “据卿所言,今年大水竟冲出一件贪污弊案来了。”康熙冷声问道。
  
  “禀皇上,正是!”赵德林丝毫不退缩。
  
  “哼!”康熙冷哼一声,拍案而起,怒道:“天灾杀千千,人祸杀万万。天灾惨不如人祸烈,若是天灾,朕无话可说,人祸则不可恕。朕一定要将祸首严惩不贷!”
  
  康熙让吏部侍郎董致书出列,冷声道:“如今朕要彻查堤坝贪污案,卿家务必替朕把决提元凶揪出来!”
  
  这事本该是由吏部尚书来管的,只是吏部尚书已是年老体弱,前些时候刚给康熙上了折子告老还乡。康熙见此,自然是准了的。所以,现在史部尚书的位子便悬了空,康熙便将此事转交到董致书的手上。
  
  董致书不慌不忙的跪在地上,对着康熙拱了拱手,只是说话中的中气不足表明了他此时的心慌意乱:“臣遵旨!”
  
  康熙看了看时辰,见到已是早朝的时候了,便也不见人歇息,只问起了今日是否有事有禀。
  
  众朝臣各自禀了自己的分内之事,便散朝了。
  
  ★☆★☆★☆★☆★☆偶是分割线★☆★☆★☆★☆★☆
  
  董致书知道此事事关重大,若是自己真的下死力去杀,必会遭到或明或暗的阻拦。毕竟此案重大,定有朝中权贵在其背后撑腰,不然的话,修堤坝的银子有几十万,底下的官员哪有可能吞得下的。
  
  董致书在自家书房来回踱步,总也拿不出个主意来。
  
  董致书的夫人秦氏见着已是正午时分,自家夫君却仍是没来大厅用膳,又想到他昨儿个半夜便被叫到宫中去,回来之后神色又是晦暗不明的模样,很是有些担忧。
  
  秦氏是个温柔也聪明的性子,亲自来书房劝董致书。
  
  秦氏敲了敲书房的门,叩叩叩的三声之后,书房内却是没有反应。
  
  “夫君,你可在里面?”秦氏用极其温柔的语气问道,“夫君可是有什么烦心事?虽说妾身不过是一个妇道人家,但你若说出来,让妾身与您一起承担也是好的。”
  
  半晌,书房时一声叹气响起,之后,门便开了。
  
  秦氏柔柔的一笑,让跟着的婢女们在门外守着,自己一个进去了书房。
  
  董致书开了门后,又坐回了椅子上,一副很是疲累的模样。不过,这却是心累。秦氏上前走到董致书的身后,用自己的纤纤玉手给董致书揉起了额头来。
  
  见董致书状似舒服的叹了一口气,秦氏方才开口:“夫君,你自朝堂上回来便量副愁眉不展的模样,可是有什么烦心事?不知能否说出来与妾身听听。”
  
  董致书拍了拍秦氏的手掌,把手掌拿了下来,看着那莹白的手掌发起呆来。
  
  秦氏见状,又是轻声唤着夫君,才让董致书自思绪中转了回来。
  
  “你却是不知道,昨儿个太原府急报,说是黄河决溢,横陇和商胡一带死伤惨重、尸横遍野,然后三廉王便报说,这都是因为数年前修建堤坝的官员们贪污,以次充好,这才使得此次黄河决溢。皇上闻言大怒,让我彻查此案。”说到这里,董致书更是哀声叹气起来:
  
  “可是能吞下那么一大笔的银钱,必是有朝中权贵在里面同犯了此案。若是我不认真查,皇上必不会放过我,罢我的官位倒也罢了,就怕连着我那脑袋都保不住。可若是查了出来,不说皇上会不会处置这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