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陷世-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带没关系,昨晚闹腾了一晚上,难免会丢三落四的,因为休息不好,就会粗心大意,脑袋昏昏沉沉的,哪有精神做事呢?
“不是没带,是带了丢了!”伊妹补充道。
“那么就有问题了,你确信带了手机吗?”宋波问道。
“带了,我确定带了。”伊妹说话斩钉截铁,毫不含糊。
“那么好了,我们回去找。村民吃了早饭还要喂猪,还有时间。沿原路返回。”宋波带有命令的口吻。不过,在这个紧张时刻,也顾不得许多细节了。
“手机绝对是新的,白色的外壳,世界名牌的。”伊妹说。
他们大概有了印象。头脑中反应出,白色外壳的小东西。应该在绿色环抱和红色背景下,容易找到的。
“我在京都多年,没什么积蓄,就留下这么点财产,再弄丢了实际上就是弄丢了命。”伊妹说。
“不会吧,财产是身外之物,这个手机对你真的那么重要吗?”他问。
“是的。里面有很多联系人。我也没有记录在电话薄,早知道会丢,为什么不准备把他们都记载下来,以备丢失呢。”伊妹补充道。
“谁说丢了?”宋波说,“还没找,就这么肯定。未免太消极了吧?”
“我看凶多吉少,这么大的山,这么远的路,行人捡到了也不会交给警察叔叔吧?”伊妹说。
“山大,路远,但人没见几个,你看,我们三个都撒尿了,却没撞见一个人,对吗?”他安慰伊妹道,实际上他心里也没底儿。
他知道女人一般爱说话,爱联系人,比男人更感性一些,手机是帮助她和外界联系的最好的工具,如果没有它,真的像是缺了点啥,生命都不是完美的了。没有了人,断了关系,就等于要命。是人都怕孤独,尤其是女性,更具有社会性,适合群居。如果把寂寞给女人,还不如杀了她。他想到,皇帝惩罚妃嫔的最狠毒的方法,就是打入冷宫,永不叙用,慢地折磨至死,这比一刀杀了头,立时断了性命更要凄惨。话虽这样说,心里这么想,脚步却不停,要仔细地找,以解决伊妹的“命根子”的问题。
“在那儿!”宋波喊道,“那块大石头旁。”
他们顺着他指的地方一看,果然发现在一块大石头底下,有一个白灿灿、亮晶晶的东西,在早晨的阳光的反射下,在青石红土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显眼。巧了,昨晚的雨没有打湿大石头窝里的土壤,周围都是干的,在地上的中心偏偏湿了一大片,正在猜测间,伊妹飞快地跑过去,抓起手机,用卫生纸擦了擦手机上的土,脸红得像朝霞,又像熟透了蜜桃,她不说话,他们也猜出了不离十,那湿地显然是她的“杰作”,他们继续前行。此时,电话响了。伊妹接听,显然这是一个可以公开的秘密,是关乎伊妹个人问题的重要信息。因为伊妹看看他们,也不回避,更没有离开他们的意思,仿佛故意让他们听到,要知道,这可是女孩子的最大秘密啊,特别是恋爱关系没有成熟之前,更需要做到保密性,否则,万一失恋了,岂不让人感到巨大的难堪,或者丢尽了脸面?
“我在荆楚,我回来看我爸妈,不在京都。”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我们都得认真想一想。”
“我不想回去!”
“你回宝岛,随便!我不拦你。”
“算了,算了,就这样吧。拜拜!”
说着,伊妹就挂了电话。看起来有些生气,他们都走路,不便问什么。从她说的话,可以推测她在恋爱,但好像不顺。
原来,她的男友还是宝岛,或者和宝岛有关系。
伊妹说:“师母给我介绍了一位朋友,来自宝岛。可是,他从不说爱我。我很郁闷。”
宋波说:“那也没什么的,男人比较理性,说不出那么肉麻的话。”
“不全是的吧,可我们女生就是爱听肉麻的话。”伊妹反驳道。
“我和你嫂子谈恋爱时候,我也不说爱她。”他举个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补充道。
“那是你,不是我。”伊妹说。
“反正搞不懂女人怎么想的。”宋波说道。
“女人?我不是女人。”伊妹说。
他和宋波都吃惊不小!
伊妹不是女人?
伊妹说:“所谓女人,都是结了婚的。我还没结婚,就不算女人,应该称为小姐。”
他和宋波都“噗嗤”笑了。
“有什么好笑的,难道不是吗?”伊妹疑惑地问。
“现在小姐的含意都变味了。”宋波说。
“我明白了,你们认为小姐是的吧?”伊妹问。
他和宋波都点了点头。
“的怎么了?难道不配称为小姐吗?”伊妹反问道。
“配,所以,现在招妓都叫找小姐。”宋波说。
“那你一定找过喽。”伊妹说。
“没,没,你这个妹妹,怎么拿大哥哥开涮呢?”宋波笑着说。
“不必紧张,何必紧张呢?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你没做过,怕什么?我开个玩笑而已。”伊妹赔笑道。
他们继续往四组走。四组是以前的小村,因各个小村都在山上分布,后来为了管理的便利,也是为了名义上的精简机构,将那些小村改变成小组,算是在行政上降了级。免得到时候说村委会顶风上,不服从上级的命令,对现任的村支书和村长都要惩罚。村支书一般不会跟政府对着干的,这样只会两败俱伤。支书不好当,是因为私心太重,贪心不足,理想和现实有差距,无法一下就拉近;支书也好当,因为支书一心为公,不谋私利。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真的。洪山村的支书究竟如何,尚不知晓,不过,既然肯接受他们进村,说明还行,还算开放,虽有些想不通,这些妇女儿童来村里干一些实权派干的事,能行吗?带着这疑惑,村支书一方面接纳他们进村,一方面积极向政府汇报工作,一方面完成上级的任务,另一方面可以让上级领导放心,毕竟这是海外机构。香港已经回归,但是,内地政府并不接受这一事实,从心底里还是认为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院落,有几十只鸡在啄食,女主人正吆喝着呼唤鸡群,边喊边撒着苞谷。宋波和她打了个招呼,女主人也亲热地迎接他们进到她家。他们没进去,就坐在院子里,看着鸡群,喝着茶,和女主人聊天。养鸡要有耐心,鸡喜欢叫,特别是母鸡下蛋后更喜欢表功,叫个没完没了,公鸡一开始还有耐心,后来就直接上了,哪怕母鸡刚下完蛋,臀部还疼着,公鸡也要好好地教训母鸡一顿,看母鸡知道不知道规矩。鸡群、鹤群和人群,大概都这样。养鸡的多,养鹤的少,但是,养鸡为的是鸡蛋,养鹤完全是超凡脱俗,追求风雅,是上等人做的事。养人,一般人都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具备正常人的生理素质,都可以养。但是,养人不能像养鸡那样俗,也不能像养鹤那样雅,几近于不食人间烟火,那样养出来的人,就很难称之为人了。
“这些鸡是我们机构上的一个养殖项目,”宋波向他们介绍说,“这家是他们的发展对象。”女主人说的话,德志他一句也听不懂。需要宋波当翻译,否则听女主人说话,好比在听天书。
从女主人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她对他们的到来很高兴,用行动表示对他们的欢迎。宋波在这个村做的事,应该没问题。所以,第一站,机构就安排他们来这里向他学习先进经验。村民也容易满足,几只鸡都看为宝贝,只要他们想要发展,靠自己双手辛勤工作,有一点帮助,他们都会感激万分。有些想发展的农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机构为他们提供一点点风,就可以助他们远航。这是理想,也有不愿意的。平时不准备,当东风刮起来的时候,还是没用。一般来说,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预备的。机会就像水,泼出去就难收回;机会也像流星,可遇不可求。养鸡是苦差事,要有信心才行。有信心是第一步,还要有技巧;有技巧不够,还要挑选好时机,好季节,不能乱来,否则就会出现问题。
正说着,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跑进院子,看见宋波,“扑通”一声跪下了。
第014章 精神病人
来的人看起来穿着很不讲究,只是个光棍,没女人管的可能就是这样子。有女人管,临出门前,都会受到女人的检阅,看看裤子是否正,是否严丝合缝,看看衬衫是否熨平,看起来有棱有角,显得干净清爽。再就是,看看头发是否乱了,或者皮鞋是否有灰,这些细节都是影响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关键因素。一看,就知道有没有老婆,或者老婆是否讲究。丈夫走出去,就是一面旗帜,干净与否,是女人的面子问题。穿得好,就证明女人行,穿得邋遢,证明女人不行,需要改善,否则,男人一辈子都难以抬起头。
宋波介绍说:“这是我们机构的新同事,来看看你们。你有什么事吗?”
来人说:“我想发展养羊,但是,没有资金,求你帮助解决。”山羊在山区很普遍,这些家伙会攀岩,比人还厉害。山里草多,养羊比较划算,只是没人帮助。养鸡的女主人也给来的人一杯茶,给一个板凳坐,这小板凳和结实,是杂木做的,看起来像是梨树的,坐的人多了,磨来磨去的,千人的屁股就是厉害,除了板凳腿有些泥点,面上已经油光铮亮了。
“你准备养几只羊呢?”宋波问。
“先养三只羊。”来人答道。
“那好,你回去写个申请,给管委会的负责人吧,开会讨论这事。”宋波说。
“我不识字。我请我二叔写好吗?”来人问。
“当然行啦。”宋波说。
来人千恩万谢地走了。他走后,宋波介绍说:“这人小学二年级没读完,看到别人结婚,他也要结婚,闹学堂,不好好念书,家里也穷,就没让他念了。本来学校有一个老师,也是校长,巴不得他回家,太调皮了,瞎胡闹。每年的学费都不缴,老师曾上门做过几次工作,无奈,家里确实一贫如洗,用粮食充当学费,连粮食都不够吃。根本别说学费了。加上他又不争气,就算了。现在老大不小的,干啥啥不成。好在机构在村里上了新项目,就是种植和养殖,他想发展养殖,我让他准备一份申请书,交给管委会开会决定。”
宋波说了这些,他拿出笔记薄,一一地记下来,这就是工作经验,说不定,以后用得上的。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没错。人都有弱点,特别在记忆方面,弱点就是致命的,常常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克服弱点。常常胜利,就是战胜了弱点。人和人本来没有多少差别,差别就在于对付弱点的态度和方法。克服弱点,全是强项,没有克服弱点,还是致命的,失败在所难免。还有,每个人都不傻,大脑的大部分都没有利用,白白地浪费了。实际上会打麻将的文盲比满腹经纶的学者还厉害。学多了,不思考,不活学活用,反而被知识所累,不如学一点,消化一点,掌握一点,运用一点。
社会工作就是婆婆妈妈的,繁琐着呢,不是很单纯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社会工作是大杂烩,天文地理人文,都要略懂一些,不要求全懂,但要求面面俱到。因为社会由不同的人组成,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层,在社会上混,就得懂得社会的规则和规律,遵守规则,掌握规律,则无往而不胜。不要在意这些表面的理论,要学会灵活的技巧和方法,只有这样,才是好的。
离开养鸡户,他们进入一家叫柳花的家。山里的住房很有意思,越是穷人家,住得越偏僻,越是富人家,越是扎成堆。在偏僻的地方,交通不方便,无形中增加了运费开支,同样卖一头猪,交通便利的,好卖,且卖得快,风险小;交通不便的,连猪下山都得冒生命危险,因为猪真的很猪,需要人帮忙,猪才能平安到达平地,然后装上车,送往屠宰场。猪下山,走这一路,恐怕都要瘦两斤,而且,不见得猪贩子喜欢苗条些的猪,反而喜欢肉多的猪。追求苗条之前,要想考虑好自己是否会变成植物人。因为人种不同,就不能一刀切,向世界推行。文化的差异,造就了形形色色的社会。
柳花家在半山坡上,青瓦房,三间房已经塌了一间半,椽子和支柱已经被风雨侵蚀得朽败不堪,有几片坡瓦摇摇欲坠。卧室和厨房在一起,床上的棉絮,已经看不出本色,乌黑乌黑的,床单上的大大小小的补丁,一层盖一层,都是凑合成的。她在喂养,机构帮助她家购买三只山羊,她一早就割了青草回来喂小羊。羊太小,不敢放出去,怕别人害。村里的人,看见有钱人眼红,看见贫寒人欺负。
宋波说:“她叫柳花,她的丈夫早死了,留下三个女儿。大女儿出车祸死了,司机碾死了人,开车就跑了,到现在还没抓到,去交警队问了几次,都没消息,她以后再也没去,来去的车费,可以买盐,吃上半年的。二妹三妹都还很小。老二在上小学五年级,老幺在上小学二年级。”
他们听了,心里挺酸的。柳花的脸,不像不到四十岁的女人的脸。城里的这样的女人,看起来要往十几岁的目标努力,这个脸不是松树皮,也差不多像是卫生纸了。家里没什么家具,有一个立柜,少了一扇门,里面挂着的衣服寥寥无几,其余的都在屋里的包装用的塑料绳上晾着,不知道是洗过的,还是要洗的。锅里煮着红薯杂粮,是准备喂猪的饲料。灶膛里有将要熄灭的柴棍,发出青色的烟子,充满了整个卧室,也充满了厨房。女儿们已经去上学了。剩下柳花一个人,忙里忙外的。
柳花见了他们,有点害羞。经常被贫穷折磨的人,可能就缺少了自信,她找出两个板凳,一把椅子,那个靠背椅子上,只剩下一根木棍,向人宣告它曾经是一把椅子。柳花用袖子使劲把椅子和板凳擦了又擦,请他们坐,然后又要去倒茶。
宋波连忙说:“柳花,不必忙活了,我们刚才喝了茶来的,现在不渴。我们来看看你就走。”
柳花说:“实在不好意思,我家的新茶还没买,现在的一点茶叶是他三婶给的。可能有点潮。不过,以后专门请你们来家吃吧。”宋波说:“好的。现在小羊长得怎么样?”
柳花说:“你看,它们可欢着呢。人家看不起我们,连我小女儿问我,为什么我们家没有这没有那的,我都不知道怎么说。可是小羊们不嫌弃我们,见了我还咩咩叫呢。”
他们发现羊圈其实是石头码成了一圈,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空间,悬空的是横竖两种杂木交错排列,小羊们看到他们,吓得躲在离他们远远的墙角,毕竟才出生不久,一身雪白的毛,粉嫩的小嘴,还在咀嚼着柳花给它们的青草。柳花吆喝了几声,小羊看见柳花,欢快地跑跳着过来,一点都不在惧怕他们的造访了。
柳花从小羊那里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她激动地描绘将来的幸福。她的眼光充满了对幸福的渴望。虽说还不到四十岁,但已经有了五十岁女人的人生阅历和见识,她就是一个历练颇多的女人。人生经过那么多的苦难,她仍没有放弃对人生的信心和希望。
柳花说:“这些小羊长大了,卖了钱,孩子后秋开学,学费就不用愁,学杂费再不用腆着脸到处开口去借了。指望着这些小家伙长大了卖钱,把我家的房子修理修理,换换瓦片,不用担惊受怕的。”
的确,这房子明显是危房了,住在里面真的不安全。
宋波说:“村里已经向乡政府打了报告,但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