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培养孩子好习惯60招-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观的人生态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或许,有许多爸爸妈妈仍然没有感觉到乐观与悲观到底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那么,看看下面这个外国小故事,我们就会知道,因为态度的不同,孩子们会对事物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位父亲准备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进行“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太过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
  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悲观的孩子,又把乐观的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房里。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的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新玩具呢?”
  “玩了就会坏的。”悲观的孩子仍在哭泣。
  父亲叹了口气,走进车房,发现乐观的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在马粪里掏什么。
  过了一会儿,乐观的孩子得意扬扬地向父亲说:“告诉你,爸爸,我想马粪堆里一定还藏着一匹小马呢。”
  又过了一阵子,父亲送给两个孩子每人半瓶饮料,悲观的孩子没有喝,因为他看到只剩下半瓶了,而乐观的孩子拿起半瓶饮料特别高兴地说:“太好了,还有半瓶呢!”
  这就是乐观与悲观带给两个孩子不同的人生境遇。他们因为拥有不同的人生态度,而对不同或相同的事物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与判断。
  其实,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仍会有人觉得幸福与满足,而有人觉得不幸与沮丧。可是,幸与不幸,都是人们个人的看法而已,并没有客观的因素存在。
  但值得肯定的是,保持乐观态度的人,感到生活幸福的比例会比较高;那些因感到不幸而终日抱怨的人,往往也是人生的悲观者。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乐观的生活态度呢?学校的教科书里可没有教孩子怎样保持乐观,于是,这个重担就落在了我们做父母的身上。而孩子的乐观态度,直接受到父母的影响,如果我们遇事能够乐观处理,孩子就会模仿我们的处理方式。
  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身旁鼓励并支持他。那么,具体到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让孩子养成积极乐观的习惯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为爸爸妈妈们提供参考。
  ■ 维系好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纽带
  我们是孩子的大朋友,孩子只有在最初能与我们好好相处以后,才能与其他小朋友和谐共处。所以,应该怎样待人接物,都是我们教给孩子的。
  ■ 将决策权还给孩子
  从小过于拘束的孩子,总是处在自卑的情绪中。而将决策权还给孩子,能使他们开始重视自己的想法,只有善于思考的孩子,才能在遇到困难时作出正确的选择。
  ■ 为孩子调理心态
  每个孩子都有开心与失落的时候。当孩子开心时,我们可以分享他的快乐;当孩子失落时,我们应该引导孩子,给予他们正确的心理辅导,从而帮助他们走出痛苦。只有心里充满阳光的孩子才是乐观的孩子。
  ■ 让孩子消除过多的“贪念”
  大部分孩子拥有太多的物质占有欲,比如看到喜欢的玩具就想要,得到了就满足,得不到就失落。这一切会让孩子认为幸福就是得到喜欢的玩具,使他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所以,我们要适时提醒孩子:不要过于要求父母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
   。。

讲究卫生身体棒
讲究卫生是一个孩子在涉世之初就要养成的好习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关系到孩子的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孩子的健康问题。
  一个健康的孩子一定是讲卫生的,而那些爱生病的孩子,在卫生习惯上,往往都存在着一些小问题。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可爱,父母要从小教育孩子: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首先,我们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样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的。
  盈珊的妈妈是一位医生,因为职业的关系,她特别注意培养女儿的卫生习惯。妈妈跟盈珊说:“要做个讲卫生、爱清洁的孩子,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首先,盈珊要从饭前便后洗手做起哦。”
  盈珊问妈妈:“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
  妈妈告诉她:“因为双手每天要碰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很多细菌,要是在吃饭前不洗干净,吃饭时把细菌吃进肚子里就会长出虫子来。有虫子,就要去医院打针吃药了。”
  所以,每次盈珊洗手时,妈妈都为她准备好肥皂、擦手毛巾,放在盈珊容易拿到的地方。妈妈还教会盈珊洗手时把袖子挽起,手心、手背都洗干净。最后,妈妈还会耐心地给盈珊作一遍示范。
  于是,盈珊每天早晨起床后,自己洗脸、洗手。特别是吃饭前,再也不用妈妈来提醒,盈珊会主动去洗手,打肥皂,把手擦干。现在,盈珊已经完全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看来,盈珊在妈妈的监督下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过,不要羡慕了,我们的孩子也一样可以很讲卫生,只要我们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 洗手、洗脸
  细菌总是容易附着在孩子的手上、脸上。不爱洗手的孩子吃到细菌会肚子疼;不爱洗脸的孩子,总是脏兮兮的,一张“花猫脸”。只要孩子能够勤洗手、洗脸,既有利于健康,又白白净净,招人喜爱。所以,不管孩子怎么抗拒,我们都要督促孩子每天按时洗手、洗脸。
  比如早晚出门、外出回家、饭前、便后都要做到及时洗净双手和小脸蛋。
  ■ 刷牙、漱口
  宝宝2岁时,可以用凉开水漱口;3到4岁时可以让他在饭后漱口;当孩子开始学刷牙时,要坚持早晚各一次。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正确的刷牙姿势,以此来保护牙齿,预防龋齿。
  如果孩子拒绝刷牙,那么龋齿会让孩子寝食难安,从而影响到孩子对营养的吸收,直接阻碍了宝宝的茁壮成长。由此可见,不爱刷牙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 洗澡、洗脚
  许多孩子都喜欢洗澡,他们觉得洗澡时可以玩水。但洗澡的目的是为了清除身上的污垢,可是孩子们的嬉戏却丝毫不能达到这一目的。所以,这时就要爸爸妈妈陪在孩子身边,帮助孩子洗澡。
  不能任由孩子自己在水里玩耍,然后就算沐浴完毕了。如果一直不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澡方法,孩子对于洗澡的认识永远只停留在玩水的阶段。
  除了洗澡,我们还要教会孩子在睡觉前养成洗脚的习惯。夏天应该天天洗澡、换衣,其他季节也应定期洗澡、洗头、勤换内衣裤。
  如果孩子不爱洗澡,那么肯定是气味难闻,会被别人疏远,而且,不洗澡身体就会发痒。这些不好的结果,我们都要告知孩子,让他们知道自己不讲卫生的后果是什么。孩子们认识到事情的危害性,就会自觉讲究个人卫生了。
  ■ 提醒孩子勤理发、勤剪指甲
  许多孩子不喜欢理发、剪指甲,他们认为那样会很痛。而指甲长了,很容易藏污纳垢,特别不卫生,也容易抓伤皮肤。我们应该定期给孩子修剪指甲,即使孩子拒绝,也要进行。特别是爱“吃手指”的孩子,指甲里的细菌更是“要命的杀手”。
  ■ 擦鼻涕
  我们给孩子擦鼻涕时,动作要轻,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等孩子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要为孩子配备一条小手绢,教会孩子勤擦鼻涕,讲究个人卫生。
  其实,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引导与监督的。我们在教会孩子正确方法的同时,也要鼓励孩子继续保持下去。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让讲究卫生成为孩子的一种好习惯。
   。。

孩子“吃手指”就会肚子疼吗
吮吸手指几乎成了现在孩子们的标志性动作,闲来无事,孩子们就会习惯性地把手指放进嘴里。任凭爸爸妈妈批评,甚至打手,孩子们就是改不掉这个危害健康的坏习惯。那么,孩子为什么喜欢吮吸手指呢?其根本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原来,孩子吮吸手指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表现。当孩子处在无聊、焦躁中时,就会控制不住自己,习惯性地吮吸手指。看来,孩子的不良习惯与他们的心理因素有关。
  其实,在婴儿时期,孩子最直接触碰到的就是自己的双手。一旦孩子第一次把手放进嘴里时父母没有阻止,孩子就会形成习惯。在他们思考问题或者情绪焦虑、有饥饿感时,就会不自觉地吮吸手指,习惯也由此生成。
  邻居家有个聪明可爱的女孩,名叫蕊鑫,是个安静而温顺的小姑娘。可是蕊鑫的妈妈发现十多岁的女儿“吃手指”!每次,妈妈喊蕊鑫的时候,都发现蕊鑫正在“吃手指”。
  开始,蕊鑫的妈妈并不在意,每次看到小蕊鑫“吃手指”,只是批评她几句,或者把蕊鑫的手拿开。可是,近些天妈妈发现女儿的手指已经被她自己吮到发红,有的已经破了皮或者表面发白。看来蕊鑫爱“吃手指”的毛病已经形成习惯了。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蕊鑫有时会肚子疼,疼得她掉眼泪。妈妈为蕊鑫买了打虫药,打出虫子后,蕊鑫才恢复了健康。妈妈左思右想,孩子肚子里的虫子是从哪里来的呢?罪魁祸首就是蕊鑫吃进肚子里的细菌。
  对爱“吃手指”的孩子,我们可采取以下办法帮他们改正这个坏习惯:
  ■ 找出孩子爱“吃手指”的真正原因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孩子吮吸手指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所以,改善孩子的心理环境,是我们根除孩子坏习惯的首要任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给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气氛。如果发现孩子有爱“吃手指”的坏习惯,我们要耐心地劝说并帮助孩子纠正,千万不要急躁,更不要训斥或责骂孩子。
  ■ 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
  让孩子戒除“吃手指”的最好办法就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安排他关注外界事物。如果看到孩子又在“吃手指”,我们要以温和的态度,将孩子的手从嘴边拿开。此时,不要再说什么,继续做手上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若发现孩子“吃手指”的行为有所减少,我们就要及时表扬。
  ■ 消除孩子对坏习惯的印象
  孩子“吃手指”是习惯性动作,如果我们每次都因为此事而批评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对这个坏习惯记忆深刻。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减少对“吃手指”的记忆,直到慢慢忘却。当孩子焦虑或烦躁时,父母要教会他们用别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情绪。
  

挑食、偏食影响孩子身体健康
挑食、偏食是孩子们普遍存在的坏习惯。越是可口的饭菜,他们似乎越能挑出其中的不足。再丰盛的饭菜,也只是随便挑几口自己喜欢吃的,不喜欢吃的就一口都不吃,任凭爸爸妈妈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
  现在的孩子在饮食上主要存在几个不好的表现,比如喝调和的饮料,而不喜欢喝白开水;喜欢吃零食,却不爱吃大米饭;过于依赖糖果,总是大量进食。这样就造成了孩子虚胖或者营养不良,甚至引发“头大身小”的症状。
  广告商大肆宣传各种针对孩子研发的营养药片,而这些营养本该是孩子在食物中摄取的。正是因为孩子们饮食习惯不好,因此需要买药来补,这真是一个可怕的现象。不好好吃饭的孩子不光身体虚弱,连精神面貌也不够饱满。
  孩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一旦形成,很难纠正,爸爸妈妈更不忍心去纠正孩子,于是恶性循环由此而生。每天吃饭,父母端着碗,跟在孩子后面追,仿佛一幅生动的“猫和老鼠”的画面。孩子不好好吃饭真成了让爸爸妈妈特别头疼的一件事。
  年幼的宝妮已经学会自己吃饭了,但是宝妮最讨厌吃豆类食品。有一次晚饭,宝妮的妈妈炒了豆角,因为豆角里面有豆子,所以,宝妮拒绝食用。为了让女儿得到均衡的营养,妈妈下定决心非要让宝妮把那些豆角吃下去不可。
  可是,不管妈妈怎么劝说,软硬兼施,宝妮就是不肯吃。只是坐在那里愤愤地掉泪,豆角还是原来的样子。
  最后,爸爸生气了,硬是把一筷子豆角塞进了宝妮的嘴里,但是,宝妮不肯把它们咽下去。一直到睡觉的时候,宝妮竟然还含着那一口豆角。
  第二天早晨,妈妈在宝妮的床底下发现了一小堆昨天的豆角。爸爸妈妈都很困惑,宝妮怎么会如此倔犟?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小孩子都像宝妮这么倔犟。但确实有许多孩子会在吃饭问题上同父母较量一番,这是一场他们很喜欢玩的游戏。
  即使再小的孩子,只要是他不想吃的,我们用尽各种办法也是毫无用处的。长久以来,爸爸妈妈都在寻求一个解决的方法,但都无济于事。
  很多孩子,平时特别乖巧,可一到吃饭时间,就让人头疼烦躁,到处跑不说,还喜欢把嘴里的食物到处丢,爸爸妈妈只能弯着腰跟在后面边捡边训斥。最后,往往以父母体力不支而告终,孩子真正吃到嘴里的饭却没有几口。
  很多孩子都有偏食的坏习惯,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挑食、偏食。而这些孩子往往胃口不好,身体瘦弱,吃起零食却是毫不忌口。当我们辛辛苦苦为孩子准备好一桌丰盛的饭菜时,孩子却说他已经吃零食吃饱了,我们的心情会是多么糟糕呢。
  更让我们担心的是孩子的健康问题,不能均衡进食,营养就不能全面到位,最终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看来,小小的饮食问题不容忽视,我们要尽快纠正孩子饮食上的坏习惯。
  其实,孩子偏食的原因既有身体的因素,也有心理的因素。有时候,我们不爱吃什么,就不经常做什么。偶尔的一天,这个新鲜的饭菜品种突然出现,孩子就会无法接受。又或者,我们爱吃什么,一日三餐就全是什么,这样特别容易让孩子厌恶某一种食物。
  所以,孩子的好习惯是我们培养的,坏习惯也是我们帮他们养成的。当然,有的孩子有厌食症,这是父母无能为力的事情,应该尽早带着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与恢复。
  为了帮助孩子纠正偏食、挑食的坏习惯,我们为家长提供了以下方法:
  ■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自己不吃什么、什么菜不好吃等等
  ■ 做菜时要注意烹调技巧,尽量让饭菜可口美味
  ■ 不可娇惯孩子,不能一见孩子不爱吃什么,以后就不再做什么
  ■ 不要和客人说自己的孩子不爱吃什么,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挑食是理所当然的事
  ■ 不要用强制的方法逼孩子吃某种不喜爱的食物
  ■ 要积极启发孩子对各种食物的兴趣
  ■ 在孩子胃口好、心情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纠正饮食上的坏习惯
  ■ 减少孩子的零食量,让他们少喝冷饮等刺激肠胃的饮料,这样才能增加孩子的食欲
  ■ 对于难以纠正坏习惯的孩子,我们要耐心引导,持之以恒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不做赖床的“小懒虫”
每天早上孩子赖床真是让爸爸妈妈颇为烦恼。自己早早起来喊孩子,可是每次都要闹得很不愉快,孩子才会慵懒地从床上下来,不紧不慢地穿衣洗漱。忙了一清早做好的早餐,往往因为孩子的贪睡而无人问津。孩子爱睡懒觉,真是让人头疼的一个大难题。
  叶威读四年级了,是个非常可爱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非常听爸爸妈妈的话,全家老小都喜欢他。然而最近妈妈却发现小叶威开始变得爱睡懒觉了,经常是快要迟到了,才不得已穿衣服起床,早餐也来不及吃就夺门而出。
  妈妈感到疑惑,以前叶威可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于是,妈妈开始留心叶威的言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