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成昆往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妇女的家人苦寻苦找了半年,感到没有指望,也不在寻找了。

  那猴王真是成了精,它为了讨好那妇女,除了给她偷来吃的,还跑到人家户里去偷诸如花布衣服,小圆镜之类的东西。最先人们并不知道,邻居间略有怀疑相互不快,后来丢东西的人多了,人们便想到了那群猴子,断定是那群猴子所为。一天,几户人家便组织起来去攻击那群猴子。人们到了手巴岩的下面,那居住猴子的岩洞离地面有十几长高,大家仰望着刀切的岩壁依然没有办法。

  这些人坐在岩壁下想不出接近岩洞的办法,无奈之下大伙就一起呐喊,那猴子听着人的呐喊声全聚到洞口来嚎叫。依然学着人的样子,你怎样做它就怎样做,气得人直跺脚。

  呐喊了一阵,有人听见洞里隐隐约约有人的哭喊声,起先以为是猴子在模仿人的声音,但人的声音越来越明显,这才奇怪了,人们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为了搞个明白,这些人连续几天都来到手巴岩下,但始终拿这群猴子没有办法,你人怎样做那猴子也跟着怎样做,人呐喊猴子也跟着呐喊。

  经过几天的探寻,人们不得不相断定洞里面一定有人。想那大青猴早就被方圆几十里的人认为是十恶不赦的畜牲,那样的畜牲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做得出来,人们推断它一定抢了人在洞里去。

  一个擅长拿主意想办法的老人坐在那里苦思苦相:想那大青猴早已成了精,和人一样的聪明,你人怎样做,它就怎样做,而且动作丝毫不差,反过来,那畜牲能够攀岩爬树,人却不能,难道人就这样败在一个畜生面前吗? 

  老人认真观看了猴子的行为,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会让它学的不周全,由此就能让它付出代价。最后他想出一个办法,叫人回去拿了两把小刀磨得铮亮,而且十分的锋利,拿在手上朝猴子晃来晃去。那大青猴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铮亮的刀,它在洞里拿不出相像的东西来,就在那里嗷嗷乱叫,抓住那些小猴就打,老人一看,心里扥觉亮堂起来。

  他暗暗给大青猴设了一招,把一把刀放在一个石头上,太阳照到那铮亮的刀上闪闪发光,那大青猴看了更加兴奋,疯狂的嚎叫,老人心里暗自高兴,叫上大伙就走了。

  第二天一早老人带领着这些人又来到手巴岩下,见那刀已经被猴子偷走,老人知道自己设计的办法已经成功了一半。

  那大青猴见人们又来了,首先就把它偷去的那把刀拿出来张扬,意思是你有的我也有了,看你怎么样吧。

  老人不紧不慢地把事先准备好的另一把刀拿在手上,晃了晃,做出比试的样子。洞口的大青猴子也把它手中的刀晃了晃,老人把手中的刀掣起来,在空中划了一下,那大青猴看了看,毫不示弱地做着同样的动作。老人拿着刀使劲朝自己的脖子猛的拉了过去,在刀拉向自己脖子的一瞬间,迅速将刀口翻转成刀背拉向脖子,老人毫发未损,大青猴看了同样学着老人的动作,把锋利的刀拉向自己的脖子,它却不知道翻转刀刃,这一刀正好把它的脖子拉去半边,鲜血喷洒,一头栽下岩壁来,其它猴子见猴王栽下去了也相继往下扑,纷纷滚落下岩壁,死伤无数,这群猴子终于被消灭了。

  不知过了多少年这些猴子才又复苏起来。复苏了的那群猴子依然占据着手巴岩为非作歹,那时人们已经有了火枪,人们经常组织猎人用火枪制服它们,猴子知道火枪的厉害,再后来那些猴子一见到火枪,就纷纷躲到洞里不敢出来,于是人们要从这里经过就带上火抢,让那些猴子躲在洞里不敢出来,彼此相安无事,互不侵犯。

第六节


  快到下午的时候,他们三人拉着船到了手巴岩。河流在岩脚下白浪滔滔,两岸的峭壁已经被藤萝遮盖得严严实实,藤萝下面依然是光滑的石壁,人畜无法接近。

  由于猴子的种种传说,走在这里总是让人感到生畏,尽管是大晴天,还是给人一种阴暗的感觉,加上水流的轰鸣声,由不得人要生出些恐怖来。

  猴群依然像传说的那样,还在那些藤萝间走来走去,像是在守卫手巴岩这道隘口,不让他们三人从这里经过。

  这手巴岩也是河流上最为艰险的险滩之一,河流通过这里,一边是光滑的石壁,激流滚滚,无法行船;另一边就是手巴岩,手巴岩上部陡峭光滑,下部到水边的部分凹进去,凹形处是这里唯一的通道。船只通过这里只有从手巴岩下的凹形处,用纤绳拉着船,一步一步地挣扎才能通过这里。

  朱修顺感到有些害怕,把火枪端在手上朝那些猴子示威。猴子们呆呆地把他看着,并没有多大反映,朱修顺心里有些紧张,心想这些猴子怎么会不怕抢了呢,会不会向他们三人发起攻击,如果真的一下子扑下来,这火枪一枪放了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他们三人不由得心惊胆寒,把船停靠在水流舒缓的地方,朝手巴岩中间的岩洞张望,岩洞门口就像很久以前的那个故事里讲的一样,一只大青猴领着一群猴子,站在那里把他们三人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看起来这群猴子已经又兴旺起来,看那样子就像一个旺盛的家族。

  朱修顺真的畏惧起来:“张书记,今天这事有点玄乎哦,可能是年头久了再没有人到过这地方来,这些猴子好像不怕我们的火枪了,我们得小心点,这么多的猴子吃什么,他们没有吃的饿急了,还不得见啥吃啥,我还是娃儿的时候听说过,猴子会偷羊吃,既然敢偷羊吃,急了止不住连人也敢吃!”

  表现勇敢的朱宝儿说:“爹,哪有人怕猴子的道理。我们找一个离洞口近一点的地方,给它一枪,撂一个下来,晚上烧一堆火,看谁吃掉谁!”

  朱修顺:“恐怕不行,这猴子不比别的野兽,猴子通人性,它们像人一样会团结在一起对付人呢,怕打了它一个,它们全部冲下来,我们怎么对付得了。”

  朱宝儿:“我才不信呢,哪有不怕死的东西,我们人都收拾不了它了,不是让猴子来称王称霸啰?人还要怕猴子不成。”

  张土班是个拿过抢的人,他更坚信人能战胜世间的一切,他毫不犹豫的支持朱宝儿:“宝儿说的对,我们人类是主宰这个世界的,人定胜天要战胜世间的一切,如果我们被一群猴子吓到了,我们以后怎么开通这水路呢。”

  “就是,我爹别的野兽都不怕,到会怕起猴子来了。”

  “你娃儿知道个啥哦,猴子就像人一样,它们会想办法,会拿东西砸人,你以为是打麂子捉兔子那么简单吗。”

  張土班:“我看还是这样,你两父子也不要争了,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我们先试一试,用枪打猴子,但你老朱说的也要注意,我们采取点方法,防止万一猴子袭击我们。”

  朱修顺:“那就听你们的嘛,你们有办法你们就使办法,我就依你的少数服从多数。”

  朱宝儿:“这就对了,猴子又能怎样嘛,负责我抢一响,它们跑得无影无踪,哪有不怕死的野兽。爹,如果真相信猴子能够比人厉害,你和张书记就在这边,我自己划船过去,收拾那些猴子。”

  朱修顺:“你小龟儿子不要逞能,你吃亏了老子不得管你,你有本事你就去。”

  张土班指着对岸水边一个大石头说:“我们把船划到那个石头下面去,我们在船里,宝儿爬到石头上去,那里距离近一些,照着那个大青猴打一枪,不管它打着还是没有打着,抢一响就赶快回到船上来,划船就走,那猴子就是来了也不敢跳在河里来追我们。”

  “就依你们的试一试嘛,你龟儿子给我听着,朝别处打,不要打着猴子,枪一响就跑,现在这些猴子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过抢了,也许抢一响它们真的会跑了。”

  “我看不必要,既然它们已经不知道怕火枪了,就是不知道火枪的利害,你放一枪也许它根本就不会打理你,”

  “就是,你不打死它一个,它们怎么知道火枪的利害,爹,你就在船里看着我打。”

  三人上了船,按照张土班说的划船到了对岸,张土班和朱修顺在船里等着,朱宝儿把火枪装上火药,爬到大石头上,那石头上果然距离洞口的那群猴子更近一些,视线正好,那群猴子眼睁睁看着朱宝儿带上抢,慢条理斯的从船上下来,又趴到石头上去,看来真的是这地方已经有好多年没有人类光顾过了,这里的猴子早不知道那火抢是什么玩艺,它们的意思是看一看这能爬上石头的东西到底要做什么呢。

  朱宝儿看了一下,觉得那个大青猴虽然大,但是太瘦,要吃肉还得要肥一点的,他瞄准了一只很肥实的开了抢,“呯”的一声枪响,那猴子应声载落下来,满崖壁的猴子顿时惊慌、尖叫起来,在藤蔓间乱串。

  朱宝儿见被打中的猴子滚落下来,忘记了原来“抢一响就跑”的约定,急忙下了石头直奔那只被打死的猴子。那大青猴站在洞口双手抓地,发出撕裂的尖叫声,整个岩壁上的猴子一拥而向那只被打死的猴子奔来,正与朱宝儿遭遇在一起,猴子照着朱宝儿的头皮、手臂很劲撕咬,船上的朱修顺和张土班见势不妙,急忙抓起艄干上岸击打猴群,奋力救援才把朱宝儿救赎出来,三人仓惶跳进船里,调转船头奋力逃跑,那群猴子不依不舍在岸上追赶。

  经过一段仓惶逃跑后,那群猴子已经被甩掉,船渐渐慢下来,朱宝儿坐在船舱里,鲜血流满了他的全身,他的头皮被撕去一大块,手臂被划了好几条口,幸亏救援得及时,不然那群猴子定把宝儿撕成肉快。

  朱宝儿疼得几乎昏过去了,朱修顺铁青着脸使劲划船,张土班坐在船舱里,用手为朱宝儿擦去身上的流血,船像箭一样向返回的下游飞奔,天快黑的时候,他们的船回到了早晨出发地火石村。此次探水失败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七节


  朱修顺上岸就撕破嗓子冲着村里喊:“喂!快来人呀,我们出事了,快来人帮我。”

  村子里的人听见喊声,都拥出门来一路小跑到河边,跑在前面的王会一眼就看见朱宝儿,血淋淋的坐在船里,当场吓得发抖不敢向前,后面来的几个小伙子,跳到船里把朱宝儿搀扶起来,抬下了船,很快送回到家里。

  不大的火石村,一家有事家家关照,全村的人都来到朱家的院子里,有的拿来鸡蛋,有的送来自己都舍不得吃的一点腊肉,还有的拿来草药。村子里几十户人家一下轰动起来,朱修顺家的院子挤得满满的,大家问长问短,刨根问底。朱修顺把事情的经过给大家说了一遍,大家把脸面都转向张土班。

  一个人冲張土班道:“什么少数服从多数,你就是少数,你怎么不服从我们呢?你分明是想害我们的人,现在这人交给你,出了问题抬到你们公社去。”

  張土班:“朱宝儿同志是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为三线建设出的事,这个事情我有责任,公社一定要处理好这事的。”

  “张土班,毛主席号召搞三线,他点名要我们朱宝儿去吗?他点了你的名就是你张土班的事,你却来连累我们的人。”一个中年妇女脸上带着怒气质问。

  接着好几个妇女七嘴八舌说个不停;“朱家这个娃儿,没有事便罢,如果有事就叫你这个张书记吃不完,兜着走!”

  “我看现在就把人给他抬到公社去,是死是活都是張班土的事,我们只是要好的人。”

  张书记正在下不了台,人群中走出一个中年汉子,这个中年汉子姓王,名叫王加国,他扯开嗓门道:“娘母些不要闹了,闹一阵管什么用。”

  人群果然鸦雀无声,王加国走到张书记背后伸手扒住张书记的肩膀往后一旋,张书记被旋了半转和王加国面对面,王加国带着怒气盯住说:“张土班,你是不是要等着他身上的血淌完了事!嗯。”

  张土班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给朱宝儿疗伤,但是公社没有医生,更谈不上医院,这可怎么办呢。他走南闯北,无论是上战场还是做群众工作,几十年了,还真没有这样窘迫过,

  正在这时,王会满头大汗领着一个老者,从门口扒开人群挤进来,那个老者姓张,乡亲们都叫他张老翁,是个土行医。

  跟在老者后面的是张老翁的女儿张淑英。张淑英年芳十八,是个远近闻名的小美女,曾被认为是观音转世。

  张老翁晚年才得了这一女儿,老伴生下她就撒手人寰,留下父女两在人世间苦熬。老人视女儿为自己生命的全部,总想给她取个好名字,思来想去一晃快十八年了也没有想出个好名字来。去年在行医时遇见一个识字的人,才替他给取了这个不错的名字,张老翁和女儿都非常喜欢这个名字。

  张淑英今年正当十八芳龄,长得如花似玉,由于老翁经常给人看病,多少也得了些财物,给女儿做得一身花布衣裳。淑英那一天比一天丰润的身体,造孽似的透出一股诱人的青春气息,透过花布衣衫照射出来,走在哪里都是咄咄逼人,淑英自己也时不时的感到身体发烫心绪难安,她不得不在人面前低头走路,或者猫在房里不出门。

  王会平时和张淑英在一起玩耍,渐渐长大的王会经常把自己对朱宝儿的感受讲给张淑英听,以博得张淑英“咯咯”的好笑。王会看到朱宝儿伤成那样,一阵害怕以后,首先想到的是跑去告知张淑英。张淑英得知朱宝儿受伤后,首先想到的人需要对朱宝儿进行及时医治才是,她赶紧要求自己会给人医病的老爹,一定要去给朱宝儿医治伤口。张老翁对于宝贝女儿的要求几乎都是百依百顺,于是他们便及时来到朱家。

  张淑英、王会、张老翁三人扒开人群来到朱宝儿跟前,老翁二话不说,查看了朱宝儿的伤情后,吩咐烧盐水来洗伤口,然后把缝衣服的针线放在盐水里煮了,用来把朱宝儿的头皮缝合起来,再给各处伤口敷上些草药,伤口就算处理完事。

  老翁处理完伤口,坐在凳子上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对满院子的人说:“没有事了,几天就会好起来,你们各自回家去吧,今后你们谁也不要再去惹那猴子,谁要再去被那猴子咬伤回来,我可就无法医了,各人该打渔就打渔,该种地就种地,好好的去惹那猴子干什么,那毛主席要召什么山闲(号召三线),关你们种地的人什么事。” 。 想看书来

第八节


  人们渐渐散去,院子里只剩下朱家人和王会以及张老翁父女两。张土班被解了围终于松了一口气,心里暗暗感谢那张老翁,只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正好张老翁拿出烟盒要卷烟,张土班忙挨到张老翁跟前,恭敬地把张老翁的烟盒接着手上,一边替老翁卷烟一边笑嘻嘻地对老翁说:“老人家。是我对不起你们,今天全靠了你,不然朱宝儿这伤还不知道怎么办呢,我代表公社感谢你了。”

  老翁穆着脸一句话不说,张土班把卷好的烟递到老翁手上,又忙着从老翁手上接过火镰,替老翁打火点烟:“老人家,你这样行医有多少年了,你行医怎么收钱呢?”

  张淑英在一边接个话说:“我爹看病不收钱,朱宝儿是我们挨着的邻居,我们自己来给他看病的,怎么会要钱呢。”

  “是的,今天是我女儿叫我来的,哪个都少不了遇到困难,哪有见人就收钱的。”

  “那么你们平时看病是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