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估世界的意义与价值-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我们要防止美国给我国制造“希腊危机”一般的危机,对此,我们正当、正在理性地思考……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世界对平等的预期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等问题是一个急需讨论的问题。
如果我们站在我们自己国家的立场上,我们也是必须承认这个问题的严正性和紧迫性。
那么,世界究竟对平等又怎样的预期呢?
不同的国家队平等的预期不一样,大国和小国对平等的预期不一样,富国和穷国对平等的预期不一样,强国和弱国对平等的预期又不一样……等等吧,这使得在世界框架里面讨论平等问题很困难,我们面对的平等问题几乎成了一个不可解决的问题。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认为不是,世界对平等的预期还是可以衡量的,并且是可以用一种理性的工具来衡量的,但是如果用道德的工具来衡量的话,我认为那将是做无用功,白白花费力气。而如果我们把每个国家的自私从衡量平等中剔除出去,我相信,我们就能找到一条新的衡量世界平等,以致于实现世界平等的路子。
那么,为什么要剔除自私呢?真的是自私在起作用、在妨碍平等的实现吗?
是的。
但是“预期”本身就是一个自私性的问题啊?!
这也不假。
但是我们的预期是世界的预期,是一个来自于每个国家,来自于每一个人类成员的预期,但这种预期又超脱单个人或者单个组织单个国家的预期,有着一种新的属性,这种属性是一种人类作为“升华了的人类成员个体的总和”的预期。
也就是世界对平等的预期并不是某个国家某个人的预期,而是基于人类整体理性应有的预期。
举个例子,防止全球变暖就是一个世界对平等的预期,实现世界和平同样是对世界平等的预期。
而问题依然存在——
那就是怎样实现世界平等?
那就要看世界平等是怎样的了,下次我来细说。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国家因何而建立?
国家最初是用来解决物种内部问题的吗?
在国家建立之前,人类和其他物种之间处于怎样的关系呢?
国家之前的状态真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和和平吗?
还是国家建立之前的状态是一种物种竞争中人类不得不为物种延续而做出的选择?
……
面对诸多疑惑,我提出我的国家起源理论。
我的国家起源理论便是:随着物种之间竞争所对人类造成的威胁的逐渐降低,这包括大型野生动物数量的减少,以及人类食物获得对自然的依赖降低,加上人类开始定居,并且强烈的物种内部矛盾(人类与人类之间的矛盾)的上升,人类开始有一种建立国家的需求和必要,由此,国家建立,建立的初衷是应对同不同族类人类的战争和对自然资源的竞夺,以及处理族内资源分配问题和各种细微的问题。简明扼要地表述便是:国家的起源是物种间矛盾的降低以及解决人类内部矛盾的需要,国家更多的是对付人类自身的,而不是把大家集中起来去采集食物和猎杀大型野生动物的。
我的根据:
第一:国家建立之后,人类便开始了更多对人类的战争,而非对食物的战争——不是对食物本身(植物食物和动物食物),而是对食用食物的同物种竞争者人类发动战争。
第二:国家建立便对人们财产和社会地位进行了划分。这种划分是用于处理内部矛盾的,完全不是因为和人们订立契约保证人民的自然权利而建立的。而是为了把一些长久的在猎杀动物和收获食物上的功劳层次以及年龄阶层固定下来,才建立的国家。也就是建立国家的那些人本身就是有这不平等的元素的,而且有着充分的不平等元素——那些在猎杀大型野生动物中建立威信的人既然可以杀死大型野生动物,那么,他们必然能够更加轻而易举地把不同意他们的人杀死——也就是哪些不同意立他为王的人。那些身体强壮的、能够杀死大型野生动物的人自然而然地认为他应该为王,如果谁不同意可以公开决斗,这跟自然界的其他动物一样,而且动物之间是彼此学习的,人类更是不断地学习自然界各种动物的特质并真正把它们吸收到自身内部来。
第三:有一些威武之人建立了国家,就开始因为和另外一些人发生矛盾,而发生一伙人对
论“说脏话”是不是一种风俗?
新近坐车,有一突然而至之想法,这想法便是说脏话与风俗的关系问题。众所周知,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地方的人是完全不说脏话的。那么,说脏话是否是一种风俗呢?让我带领大家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我此文之论点,于物质之场,众所周知、大家深有感触——那就是周围总有人说脏话,甚至我们自己就被包括其中。
“说脏话”,这点对大家来说(这样说,我可不是说大家必然都说脏话哦,我是指大家在生活中所得之感受),说脏话那几乎是再司空见惯不过的事情。
但是,却少有人把说脏话和风俗联系起来,尤其是我们的常知常觉告诉我们:风俗都是一些好的东西,就像道德一样。但是果真如此吗?
今天啊,开题第一篇,我提出这个论点,供大家讨论。我提出这个论点,并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我的灵感所致,我偶然捕获尔。
当然啦,这个论点一提出,这其中就势必有争论,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更是人之常情所致,但并非人之常理所为噢。哈哈,我呢,第一位要做的、要声明和要承诺的就是包容争论——包容任何一种争论。
大家啊,尽可放心地参与讨论,但是我们讨论脏话,但是不可在此公共场合——原因很简单,大家毕竟是“陌生人”——虽然我们有思想的交流,但是我们并无近身的接触(人是灵肉共同体),要是熟人我们骂几句其实也无所谓的,但是为了维护公共道德,我们可以讨论,但不可以彼此辱骂,这是参与讨论之原则。
在整篇文章中的探讨过程中,大家尽可以相信我的包容动机和态度。要知道我此论的立场就是把说脏话“纳入”(事实上就是,我只不过是发现而已)风俗之中,因而,大家尽可以对我的观点进行反驳和批斗,我都是可以接受的,我所期待也正是来自各颗真挚而美丽之心灵的不同之声音。
那么:我提出我的拙见,看大家有何高见之处,共同分享。
首先,风俗是什么?我们谁能给出一个定义,而这个定义一定就可以用善恶划分出来——如果你可以,你通常是这样理解的吗?还是因为参与讨论,和我的想法不同才这样有意而为之,而把事实真相于不顾?在我看来,风俗是一种大家之间彼此共同承认的、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情感交际气氛,是一种集体表现出来的具有动态稳定性的“众性习惯”——与个体习惯有别。
因此,风俗并不是一个道德的事情,只是我们更多的时候,都愿意把好的事情说出来,而把坏的事情隐藏起来罢了。我们大家在一起的时候,要把整个集体的“表征”说出来的时候,更是如此,谁也不愿得罪所有的人——但是注意啊,我可不是要得罪您们所有人啊,我只是想让大家加速思想学识之演化——以致每个人都能站在坚实的现实之上成为超人的一个思考者而已,我无意得罪任何人,我所做的只不过为人类的思想开拓疆土和空域而已。
那么,介于此,我就事论事,不涉及对任何人的权力争端和冒犯。也请各位包容此论点的争议性。
我继续第一点论述,风俗由此无善无恶,并不具有道德属性,这是从事实上来讲的,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周围的人之中总有人说脏话,而且我们几乎也是以容忍的态度接受的,甚至我们有时也是说脏话的。并且在我们与众不同之中国还有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说脏话在一定情形下几乎可以说明两个(或者更多)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一般完全陌生的人之间是很难对对方说脏话的,即使两个人之间出现矛盾,更多的结果也是拳脚相加,而不是口舌之争。这些事实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脏话的的确确是一种风俗,而且是与交际密切相关的风俗。当然了,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民族是不说脏话的。不信,你尽可以去考察。
第二点,我们现世的算不算风俗?我们对风土人情又是怎样理解和定义的呢?尤其是入乡随俗又是怎么个意思和内涵呢?更进一步,“风”是什么,“俗”是什么,“风俗”和“俗风”又是什么?
我认为呢,我们现世的一些东西也是风俗,而且是我们经历并且参与创造、而且我们也同时被创造的风俗。至于风土人情呢,我认为,风首先是说明一个地域性的问题,而且从此面上看,风几乎没有不到之处,因而,风土人情是说,这种感情认知在这个地方是普遍的,是一种通用的具有感染力的东西,“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说的就是这么回事——甚至有种情况就是你在外地,听到一个老乡骂别人,你都会感到很欣慰,而不是直接就很愤慨,因为相同的、相通的事物和东西总让我们有一种感情习惯上的共鸣。
因此,对于风土人情之事,我们不能把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说脏话开除在外,就像我们的电影添加了一些脏话之后让我们感觉更加真实和贴近生活一般——那不正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了脏话吗?而且要知道,脏话是话之垃圾,但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谁没有垃圾啊?更何况,现在大家都知道垃圾是一种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我们既然每个人都有垃圾、都制造(吃喝拉撒)垃圾,我们怎能不承认垃圾的存在呢?我们对垃圾的无视真的可以使垃圾不存在吗?就像我们今天不得不大肆宣扬治理污染一样——当时我们不就是视而不见才导致今天的严重苦果和恶果吗?所以,对于话语之垃圾,也就是对于脏话,我认为,说脏话可以算作一种风俗,而且是一种很有交际力量、并且占用了很多交际时空的风俗,并且脏话是一种增加感情亲密度的催化剂。
入乡随俗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我想到的是“俗”是什么?“俗”对很多人来说,几乎就是庸俗。而实际上,我的理解,我的理解也是基于对现实的观察和再观察得出的,我的理解就是,“俗”是一种大家都从事的事情,正是因为大家都做,从而让大家都感觉不到新鲜感,给人一种呆板、顽固、不变、不能激起人兴趣的事情。从而,入乡随俗也就是必须从事所入之乡大家都从事的事情,如果一个乡的人“骂”的风俗特别浓重的话,如果一个人不能承受,那么这个人不可能被这个地方的人们所接受。因而,说脏话既然是一种大家都做的事情,甚至是每个人都做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承认说脏话的事实地位,说脏话就是一种风俗,而且是一种很有常规影响力的风俗。而且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有很多潜在的矛盾都是在说脏话的过程中消除的,大家如果不信,尽可以用统计学去统计一下哦,如果不对的话,再来找我啊!嘿嘿!
“俗”和“风”以及“风俗”,我都分别阐述了我的拙见,那么,“俗风”呢?两个字仅仅换了一下秩序,好像就完全变味了哎……俗风乃是庸俗之风尔。但是对此解释能不能让大家都接受也是一个问题,要想让大家都接受,那就是有事实根据,而且事实根据是支持这个结论性观点的。
俗风,也就是俗成了一种风,那么是什么可以称为“俗”呢?我们是可以将它简简单单地理解为庸俗,但是,风俗却是一种给人“似乎美好”的词语,这可能是因为中文的意义多重性,但我认为这与事物本身的特质是有着巨大的关系的。
俗是一种习气,俗就是大家都做从而让大家都感到腻歪,但是要知道的一点就是俗不是错误,但是如果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这个人有着“社会心”的话,这个人就会在意其他人对此问题怎么看。
因此,当大家都腻歪了一个事情,而一个人还在从事,虽然从事实(物理实际)上讲这个人并没有犯错,但是大家都不再承认、接受甚至都不允许这样做,那么这种做法虽然在物理事实上不错,但是也会因为人是一种要在群体社会中生活的生物而不得不承认那种行为时错的和不能再继续从事或者只能死皮赖脸、或者只能地下从事的。
因而,人类在一起创造了一种超越物理事实的人化事实。“俗风”正是这种人化事实的一个独特反应。说脏话是一种俗风,也是一种风俗,俗风与道德有关系吗?如果有关系的话,我将说那是瞎扯。说脏话有可能冒犯道德,但是俗风绝不是道德问题。当然了说脏话只是俗风的一个方面,而且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
那么,说回来,说脏话既是风俗,又是俗风,而俗风增加了对风气、习气的人类接受与否的判断,而风俗并没有对此进行判断。加起来一起理解的话,我认为,说脏话是一种风俗,而且是一种事实意义上的风俗,并且事实上是被人接受的风俗,只是人们为了面子或者很干脆地——才发现的风俗。
(未完待续)
作者题外话:生在京城的人都知道,郭德纲的相声,郭德纲说相声可损人了,脏话相当之多,但是郭德纲为何能够成功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现实中,说脏话真的如宣传中的那样不能够让人接受吗?经过仔细发现,好像不是,由此,我们得出了一个新的道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北京天上人间} 有偿陪侍——治谁应该更重?
考察正义,一般要从人性的根源上考虑问题。而恶之果不是一方可以单独创造出来的。
此番北京警方对天上人间等进行整顿。所普捕获者为一些有偿陪侍的女子,另外则是一些“购买者”,此外等待被起诉和整顿的环境提供者。
但是这三方是实力很不对等的三方。环境提供者是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方,最重要的责任责无旁贷。但是往往实力最强者很容易利用法律的漏洞。而有偿陪侍的女子则是邪恶的直接现身,那么这些人的罪恶是很明显的,是法律的鉄实证据。但是这个证据究竟应该证明几方有罪?各方分别应该负有多少罪责?是应该根据实力确定呢?还是直接危害?
很明显是实力。因为犯法的勇气不是一般者可以做出来的。而最让人瞧不起的一方,购买者呢?他们是罪恶之源。根据经济学,需求创造供给。如果我们假定确实存在意图利用不良手段赚钱的女子,但是如果社会上没有需求,每个男士都跟自己妻子就足够了,那么,这个不善的女子是赚不到钱的,也就是不会出现触犯法律的事实。
我认为,这件事情的责任需要经过一个严格的学术讨论,通过应该数学公式敲定谁应该付多少责任,尤其是在中国这种“罪不责众";的文化传统中,必须有确定性的法律责任分配函数和数学规则。这样,就不会有直接违法者受不到正常的惩戒,违法源头和直接违法的人也不会只是被罚几个钱就简单了事,要知道他们既然出得起钱去干这种事情,罚款是绝对起不了实质作用的。而对于环境创造者,这简直是最可恶至极的,也就是说天上人间在中国的法制领土上开辟了一块儿可以避开法律——也就是隐藏于法律的土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