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记人物风云谱-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眼见楚国相救无望,见秦军攻得紧急,韩国军队终于支持不住,纷纷仓皇弃城而逃。秦军随后追击,斩敌一万,活捉犀首韩驱,占领岸门。

  秦军占领岸门,直逼国门,韩国一时间岌岌可危!

  韩宣惠王见楚国言而无信,情势危急,连忙派公仲侈前去求和。这时,樗里子却突然接到秦惠文王的诏书,诏书说道:“蜀国民众作乱,出了个基地组织,官兵数次征缴数次失败,征缴不得,因此,请朝廷援助,让他处理完韩国之事,速速赶往蜀国平叛。”

  樗里子还在沉思着如何才能不让韩国生疑,顺利撤军的时候。却听说韩国的使节到了,不由得心中大喜,忙令传他进来。

  韩使公仲侈不知秦国出事,见樗里子传他觐见,急慌慌来到樗里子大营,走进帅帐,见樗里子端坐在帅案旁,一副傲慢的样子,见到自己连哼都没哼一声,不由的心中着慌,连忙上前深施一礼,差点跪了下去。口中说道:“韩国相国公仲侈参见元帅!”

  樗离子道:“兀那公仲侈,本帅先前信你,你道秦韩联合进攻楚国,今日为何又要出尔反尔?”

  公仲侈战战兢兢地答道:“我国言而无信,确是我国的不是,今韩国已经领教了秦国的神威。情愿奉秦号令,割地赔款,请元帅看在秦韩本为近邻的份上,高抬贵手,放过韩国!”说罢扑腾一声跪了下去。

  樗离子道:“你家大王出尔反尔,言不由衷,教本帅如何相信与你?”

  公仲侈指天发誓道:‘我家大王说了,只要秦国既往不咎,我韩国情愿世世奉秦国的帚耆,如若反悔,天灭韩国!”

  樗离子道:“这样的誓言我见得多了,又有几个说话算数的?”

  公仲侈说道:“如大秦国不信,我家大王情愿以太子送到秦国作为人质,元帅认为可以了么?”

  樗离子道:“这还差不多!”

  于是秦韩签订合约,韩国割让岸门,随时听从秦国的号令,以太子仓为人质,樗里子这才罢兵而去。

  不知蜀国之事如何处理,请听下回分解!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百二十七回   铲平蜀乱
第一百二十七回   铲平蜀乱

  书接上回,且说这樗里子处理完韩国之事,韩国割地赔款,以太子为质,基本上实现了秦国的目的。遂让人护送韩国太子仓回秦。自己则带领秦国大军,直奔蜀郡的方向赶去。

  一行大军浩浩荡荡,不消一月来到蜀郡边境。

  放下樗里子这边,我们来说一下,这蜀乱的缘由。

  却说两年前,司马错伐蜀成功,巴蜀二国合为一郡,名为蜀郡,令原巴国廪君做了蜀郡郡守。

  这廪君虽为郡守,但实际上是个傀儡,郡中一应大小事皆由秦国所派的官吏决定。这秦国所派官吏如真要体恤百姓,清正廉明倒也罢了。可偏偏他们不是如此。他们自以为自己是文明世界派来的主子,把那一干巴蜀百姓看作了蛮荒世界的野人。因为有了这一点心理优势,他们往往不把巴蜀之人当做人来看待。对他们戟指气使,任意欺压,强征暴敛,贪污受贿还是小事,他们对巴蜀之民更经常的是对他们随意杀戮,只如畜生一般对待。巴蜀本事富饶之地,渐渐地民不聊生,人民生存无地,渐渐地激起了民愤。

  最初几年,巴蜀居民本厌倦了巴蜀的自相残杀,见秦军前来,本以为秦国乃文明之邦,会更加体恤百姓,于是对于秦军的入侵不但没有反对,反而是举国欢迎。甚至有些书生还打出了欢“迎解放巴蜀”的横幅。出于报复也好,真诚欢迎也罢,有些人甚至把蜀国国君的肖像推倒,还踩上了一脚!

  但渐渐地,他们发现,秦国官员并非是他们所想的样子。他们任意杀戮,肆意抢夺,横征暴敛,贪污腐化,无所不用其极。渐渐地,巴蜀居民对他们开始失望,继而开始瞧不起,再而便开始了暴力反抗。于是他们在巴蜀之地的中央便筑起了高高的围墙!他们把这个措施叫作加强安全措施。不但筑起了围墙,他们还在围墙的围墙上设了带倒刺的铁丝网,不要说巴蜀居民见不到他们,就算是廪君想见到他们都需要经过层层登记才能见到!

  巴蜀居民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不得不加以反抗。于是他们又在蜀国的外围设立了一个监狱,叫做什么阿布格卜里监狱!这个监狱的设立只是为了逮捕那些胆敢对抗他们,不服从他们欺压的百姓,凡是对他们的命令稍有不从者,便被关进此狱!渐渐地这个监狱便传出了丑闻,凡在这个监狱里被关押的,不是被*,便是被用水淹死。总之,这是一个十分恐怖的监狱。

  见监狱无法制止人们的反抗,他们又开始了清村。所谓的清村,就是不管好坏,凡是有一个被他们认为是坏人的,他们都统统杀掉!

  巴蜀居民素来强悍,见秦国官员如此暴虐,渐渐地组成了一个组织,专门对抗秦国官吏。他们往往一个人设法冲进官府,然后不顾一切的杀死更多的秦国人,然后自杀。于是秦国便把它们叫做国际恐怖组织,这个组织,被称作巴蜀基地组织。巴蜀基地组织建立后,杀了很多的秦国的官吏,于是他们便开始了更加残忍的*。*必掀起反抗,周而复始,没完没了。

  巴蜀官兵,多数是巴蜀子弟,他们自然知道这些人之所以反抗的原因。于是,在清剿之时,自然不肯卖力,于是节节败退。

  蜀郡守备廪君自然知道巴蜀居民反抗的原因,当秦国官吏要求他节制巴蜀民众时,他多次劝阻秦国官吏不要藐视民意,歧视巴蜀民众,但都被秦国官员视为他和巴蜀暴民私通,没有办法,他只好沉默不语。

  渐渐地,他见到秦国官员太过张扬跋扈,也不觉得有了一些气。况巴蜀民众本是他同根,他又岂能不顾他们的死活?鉴于秦国官吏的暴虐,他忍耐不住,便也常常接济一些巴蜀之民。他的仁德之名渐渐传遍巴蜀。于是有许多人开始渐渐地聚集在他的门前。

  他是亡国之君,不想招惹是非,常常劝阻他们,不要如此。但他们不听,他也没有办法。

  秦国官吏见他的门前巴蜀之人越聚越多,便开始对他有了疑心,只因抓不到证据,对他也无可奈何。终于有一天,他们以为他修建了一座新的行宫之名,把他接到另一座行宫幽禁了起来。

  巴蜀之民见着不到他,以为他被害,便暴动起来,直至无法收拾,求救于朝廷。

  秦国官吏为此杀了许多巴蜀官兵,但无济于事。只得向朝廷求救,于是便有了樗离子出征讨逆一事。

  樗里子到得巴蜀边境,传令秦军就地扎营。自己却带了几个小军,乔装打扮,冒充客商,来到巴蜀境内。经过仔细调查,终于知道究竟,他不由得义愤填膺,拍案而起。

  归来后,他令秦军就地驻扎,不得进入巴蜀半步。自己亲带一万精兵进入巴蜀郡。来到巴蜀基地组织寨前,冲山寨喊话道:“诸位子民休要害怕,我乃秦国元帅樗里子,我今天来这里不为别事,是特来给你们主持公道来了!”

  见巴蜀基地组织暴民将信将疑,不敢轻易相信。

  樗里子继续喊道:“我已经进行了调查,知道了你们的苦衷,我知道此番你们造反,事出无奈,你们相信我,我会给你们做主的!”

  这是他听到山寨之上一片喧闹之声。

  遂再次喊道:“如果你们回家务农,我保证既往不咎,如有食言,视如此树!”

  说罢,他抽出宝剑往一棵树上砍去,那棵树应声而倒。

  平民百姓,不是被逼得实在没有去路,谁会愿意和官府作对?山寨上的巴蜀基地组织人员,见他这样,一个个陆陆续续走下山来,举手投降。

  樗里子见众人投降,不再多说,对他们说道:“你们有愿意加入我军的,可现在加入,不愿者,到军需处领取一些银两,可就地解散。”

  这些人中,有一半人加入了秦国军队,另一些人领了银子就地去了。

  樗里子来到蜀都郫,对廪君好言安抚,仍令他为蜀郡郡守。秦国官员来见,齐声道贺樗里子剿匪成功。樗里子面沉似水,并不答话,来到官府,令手下军士立即动手,拆除高墙。并让人到官府门前贴上一张告示,便告巴蜀百姓,今后有事可直接向蜀郡郡守廪君禀告,郡守府前设举报箱一个,人民认为官吏有罪,可直接向箱内投书,凡累计百封者,立即斩首!

  此令一出,巴蜀百姓拍手称快。

  为监督此令执行,樗里子禀明秦惠文王,令秦公子通为蜀相,协助法令执行。

  一场叛变就此平息。

  蜀乱刚平,秦国邻近的燕国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一百二十八回    仿尧舜燕王禅王位
樗离子平定蜀乱,官民各得其所,一时间人心大快!这时,邻近的燕国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说起这件事,还得从燕国的相国子之说起。

  这子之(?~前314年),战国时燕人,燕王哙于前320年即位后,任用子之为燕相,子之为相之时,办事果断,善于监督考核臣属,得到燕王的赏识和重用。

  燕王自幼熟读尧舜之书,常以尧舜的正宗传人自居。自执政以来,体恤百姓,爱护群臣,颇受国人喜爱。

  苏秦族弟苏代代齐国出使燕国时,子之找到苏代,对苏代说道:“我感觉燕王对我还不够充分信任,如先生能让燕王信我不疑,我送苏先生一百两黄金。”

  苏代笑道:“这有何难?不过你要想让我说道,却——”

  子之心知苏代之意,咬了咬牙,说道:“先生能玉成此事,事成之后,我再给先生加五百两黄金!”

  于是,苏代来见燕王,燕王问道:“你觉得齐王怎么样?”苏代回答说:“齐王必不能称霸。”

  燕王哙又问:“这是为什么?”

  苏代回答:“因为齐王不信任和重用他的大臣。”

  苏代想用这番话激燕王哙重用子之。果然,燕王哙更加重用子之。

  事后,子之送给苏代六百两黄金,并对苏代说道:“先生无论有什么事,但凭吩咐,子之无有不从!”

  阎王哙年老之时,因年老不再过问政事,从此“国事皆决于子之”。

  这时,子之又找到老臣鹿毛寿,对鹿毛寿说道:“燕王已老,如老先生能让燕王把王位传给我,我一定会加封您为列侯,世代相传,享尽荣华富贵。”

  这鹿毛寿乃三朝*,为人精明通达,老于世故,见子之如此许诺,心知以此人之力定能办成,于是便答应子之试上一试。

  这日燕王召鹿毛寿前往,鹿毛寿心道:“这正是时机!”便来到燕王宫。燕王见到鹿毛寿,对他说道:“孤王老了,有一件事一直拿不定主意,请老大夫给出个主意。”

  于是便把自己想把王位传给子之又怕不符合祖宗成法的想法告诉了鹿毛寿。

  鹿毛寿说道:“陛下不是一直在效法尧舜么?昔日尧以天下让与许由,不正是祖宗的先例么?既然你如此想了,您还有什么犹豫的呢?”

  燕王哙听罢,拍了拍脑袋道:“寡人一向自认为效法尧舜,看来还是学得不好啊,还是老大夫想得周到啊!”

  于是,燕王哙把燕国政权都交给相邦子之。子之一开始假意坚辞不受,但见燕王哙让意已决,不得已,只得应承下来,对燕王哙说道:“我先摄行天子政,待时机成熟之日,再让与太子便了。”

  子之得到朝政后,封鹿毛寿为列侯。但鹿毛寿收到册封文书,却未见到文书上有世袭两字,遂找到子之,责问子之。

  子之笑道:“侯爷想要世袭这还不易?奈何我虽为燕国摄政,但朝中掌权大臣还都是太子之人,我所任用的几个人都不过是小官,此时我怎敢太过于招摇,初次登基便给您加封世袭列侯?”

  鹿毛寿听他说得也有道理,便再次找到燕王哙,对燕王说道:“燕王厚德载物,堪比尧舜,但还是缺一点啊!”

  燕王哙说道:“爱卿不妨直说,寡人到底缺哪一点?”

  鹿毛寿说道:“当年,禹把伯益定为自己的继承人,但他任用的官吏都是启的党羽。等到禹老了,觉得启的党羽不足以担当统治天下的大任,就传位给了了伯益。而启却和他的党羽攻打伯益,最终夺了伯益的国君之位。所以天下人都认为禹虽然名义上传位给了伯益,但不过是给了他一个虚位,而实际上是要让启取而代之。现在,大王您说要把国家让给子之,但所任用的官吏都是太子的人,这就和当年的禹一样,表面上要把国家让给子之,但实际上还是太子说了算。这不是还却一点么?”

  燕王哙拍额叫道:“先生教训的是,闻过则改,寡人也!”

  于是燕王哙竟将三百石俸禄以上大官的玺全部收回,另由子之擢贤任用。这样子之大权在握,成了实际上的君主。而燕王哙总也不上朝听政,只想做一个臣子。

  但此事却惹恼了一个人,此人就是太子平。

  前314年,子之行新政三年,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聚众作乱,围攻子之;数月,死者数万。子之反击,取得大胜,太子平及将军市被皆死。

  前314年,齐国齐宣王在孟子的策动下,派匡章率军,五十天内就攻下燕国,燕王哙被杀,子之逃亡,被齐人抓住做成肉酱。

  齐国以平叛之名,占领燕国,事后又以维和之名不再离去。对离燕国最近的赵国构成了威胁。赵国看不下去了,赵武灵王趁燕国内乱,将燕王哙的庶子姬职从韩国送回燕国,继承王位,是为燕昭王。

  燕昭王登基后,齐国以维和之名赖在燕国,仍然不肯轻易离去,令燕昭王大为恼怒。为此,燕昭王立志强国,使燕国不再受强国欺辱。

  燕昭王心道:“欲要使燕国强大,必先驱逐齐国,我何不求列强出兵,驱逐齐国?”

  于是遣使出使各国。

  出使秦国的使节来到秦国,秦惠文王听到燕使哭诉,好言抚慰,对燕使说道:“贵国情形,寡人知道了,燕国之事,寡人义不容辞。但寡人还有一些要紧之事需要处理,请贵使节容我一些时间。”说罢,把燕国使节送出门去。

  不知秦国是否帮助燕国?请听下回分解。

第一百二十九回   绝齐国秦楚结盟
第一百二十九回   绝齐国秦楚结盟

  燕国使节走后,樗里子问道:“大王真的想帮助燕国*齐国么?”

  秦惠文王说道:“燕国遣使来求,我不好不答应,但寡人料定,他不会只求秦国,还会再去求其他国家,我们先不表态,等过一些时间再说吧!”

  樗里子笑道:“大王之言,很有道理!”

  这边刚送走燕国使节,那边就听人来报:“梁国派使节前来,说要商谈秦、梁结盟一事。”

  这两国便是原来的魏国。魏国自魏文侯变法以来,曾经空前强大,数度欺秦,秦国自献公、孝公变法以来,再度崛起,至惠文王时期,越发强大起来。而魏国经惠王而至襄王则是越来越弱,屡被齐、秦、楚等大国欺辱,只能采取守势,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别称梁国。梁国虽国力虚弱,但毕竟是传统强国,军力在诸侯中还是屈指可数的。听说梁国主动和秦国结盟,梁秦结盟,有助于大大提高秦国的实力,秦惠文王听罢大喜。

  秦惠文王和梁襄王在临晋会盟,结为友邦,梁国听从秦国号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