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能说会道-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1节:掌握好说话的语气(2)
当然,说话语气的运用要分对象,分场合,分时间。不同的情况,要运用不同的语气,这其中的分寸,就需要说话者灵活掌握了。
那么怎样才能够做到恰当地使用语言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因人而异。驾驭语气最重要的一条是语气因人而异。语气能够影响听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语气适应于听者,才能同向引发,用喜悦的语气就会引发对方的喜悦之情,用愤怒的语气就会引发对方的愤怒之意;语气不适应于听者,则会异向引发,如生硬的语气会引发出对方的不悦之感,埋怨的语气会引发出对方的满腹牢骚等等。
其次,要因地而异。把握语气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这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来说,场面越大,越要注意适当提高声音,放慢语流速度,把握语势上扬的幅度,以突出重点。相反,场面越小,越要注意适当降低声音,适当紧凑词语密度,并把握语势的下降趋向,追求自然。
最后,要因时而异。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时候说,效果往往会大相径庭。抓住时机,恰到好处,运用适当的语气才能够产生正确的效果。
语气傲慢者使人反感,语气谦卑者使人喜欢。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就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所以,在说话的时候,就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不要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
第12节:控制好说话的节奏
6。控制好说话的节奏
在与人交往时,要想说话让人家爱听,喜欢听,就要注意控制好自己说话的节奏。
有一次下班途中,一位青年遇到一群刚看完电视球赛的学生,就问:〃这场比赛谁赢了?〃
有一个学生兴奋地说:〃中国队大败日本队获得冠军。〃
这位青年迷惑了:到底是中国队打败了日本队获得了冠军呢,还是日本队打败中国队获得了冠军呢?
他又问了另一位学生,才知道是中国队胜了。
这位学生说的话之所以让人家不明白,就是因为他没有掌握好说话的节奏。说话的节奏其实就是说话的快慢。书面语是借助标点把句子断开,以便使内容更加具体、准确。我们在说话时就要借助节奏,来帮助我们表达感情。
生活中,有的人说话很快,一大堆话一口气就能说完,别人形容像是打机关枪。而另外一种人则恰恰相反,说话慢条斯理,半天也挤不出一句话来。这两种极端的情况就是没有掌握好说话的节奏。
说话要有节奏,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该起的时候起,这样有起伏有快慢,有轻重,才形成了口语的乐感和悦耳动听,否则话语不感人,不动人。口语中有规律性的变化,叫节奏。有了这个变化语言才生动,否则显得呆板。有位意大利的音乐家,他上台不是唱歌,而是把数字有节奏地、有变化地从1数到100,结果倾倒了所有的听众,甚至有的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可见节奏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节奏主要体现为快慢和停顿。说话没有节奏变化就会像催眠曲一样使人昏昏欲睡,反之,如果能够掌握好说话的节奏,就会使人愿意听,喜欢听。
某大学举办写作知识讲座,主讲老师在谈到细节描写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问同学们,男生和女生回到宿舍时,摸钥匙开门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呢?〃然后就闭口不言,停顿下来,让同学们自己去揣摩。
台下的大学生们活跃起来了,有的私下议论,有的举手回答,有的干脆掏掏口袋,模拟一下自己回宿舍时找钥匙的动作。
等同学们讨论过一阵子,老师才说:〃据我观察,大多数的女生才上楼梯时,手就在书包里摸索,走到宿舍门口,凭感觉捏住一大串钥匙中的某一把钥匙,往锁孔里一塞,正好门开了。而大多数的男生呢?他们匆匆忙忙地跑到宿舍门口,'砰'的一脚或一掌,门打不开,于是想起找钥匙。摸了书包摸裤袋,摸了裤袋又摸衣袋,好不容易摸到了钥匙串,把钥匙往锁孔里一塞,打不开。原来钥匙又摸错了。〃
主讲老师的描述引起了会场中一片会心的笑声。等到同学们的笑声过后,老师趁势总结道:〃把男女生回宿舍摸钥匙开门的动作描述出来,就是细节描写,而细节描写的生动又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这位写作老师巧妙地利用停顿,让听众探索悬念的答案,然后利用解答悬念抛出讲学要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利用说话节奏的效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掌握好说话的节奏呢?其实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只要掌握好什么时候应该减速什么时候应该加速就可以了。
第一,说话时应该减速的地方有:需要特别强调的事情;极为严肃的事情;勉强控制的感情;使人感到疑惑的事情;数据、人名、地名等等。
第二,说话时应该加速的地方有: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情;不太重要的事情;精彩的故事进入高潮时;无法控制的感情等等。
说话的节奏和说话的语气一样,都会影响到听众。说话的节奏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同,说话的节奏快了,会给人一种急促的感觉,说话的节奏慢,会给人一种平缓的感觉。所以,在说话时,要注意恰当地运用说话的节奏,把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
第13节:言简意赅,别人才会喜欢你(1)
7。言简意赅,别人才会喜欢你
据史书上记载,子禽问自己的老师墨子:〃老师,一个人说多了话有没有好处?〃墨子回答说:〃话说多了有什么好处呢?比如池塘里的青蛙整天整天地叫,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注意它。但是雄鸡,只在天亮时叫两三声,大家听到鸡啼知道天就要亮了,于是都注意它,所以话要说在有用的地方。〃
墨子的话和古语〃言不在多,达意则灵〃一样,说的都是讲话要少而精的道理。我们要追求的是用最凝练的话语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意思。
从前有个客商新开一家酒店,为了招揽顾客,特备厚礼请几个秀才为他写一块招牌。甲秀才大笔一挥写下了〃此处有好酒出售〃七个大字。众秀才议论纷纷,乙秀才说:〃'此处'二字太啰嗦。〃丙秀才说:〃'有'字也属多余。〃丁秀才认为酒好酒坏顾客自有评价,〃好〃字应当删去。这时甲秀才带着几分怒气认真地说:〃如此说来还是干脆只留个'酒'字算了。〃众秀才频频点头赞许,大家也欣然接受。其实说话也如此,有时需要简练,惜言如金,有时需要详述,用语如泼。
说话是否精彩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抓住了关键,是否说到了点子上,是否能打动听众。听众最喜欢的是有啥说啥,直来直去。对于那些空话套话,他们不但不愿听,甚至觉得是受精神折磨,是浪费时间。
有一回,凤姐让小丫头小红给平儿传话。小红从平儿处回来时,她把四五件事压缩在一小段话中回禀凤姐:〃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我们二爷没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让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
局外人李纨听了自然不懂;追问是什么意思。凤姐却赞赏道:〃这是四五门子的话呢。〃她表扬小红能把〃四五门子的话〃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于是凤姐当即决定;把小红要到自己这里。也可以说;小红简洁、准确的话语;赢得了凤姐的信任。
简洁能使人愉快,使人喜欢,使人易于接受。说话冗长累赘,会使人茫然,使人厌烦,而你则会达不到目的。简洁明了的清晰声调,一定会使你事半功倍。凤姐赞赏小红说话简洁、明确的同时;也指出了话语冗繁往往意味着办事拖泥带水。人们交流思想、介绍情况、陈述观点的时候,为了能够使对方更快地了解自己的说话意图,领会要领,往往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
1981年世界杯排球赛最后一场是中日之战,中国女排轻松地赢得了第一、二局,实际上已经取得了世界冠军。第一次荣获排球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兴奋不已,因而失控,打得毫无章法,导致第三、四局稀里糊涂地输给了日本。袁伟民一再暂停,面授机宜,却不见成效。怎样才能使女排姑娘们镇定下来,获得冠军而不失中华民族之志呢?
在第五局开始前的短暂时间里,主教练袁伟民说了几句话:〃要知道,我们是中国人,你们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祖国人民在电视机前看着你们,要你们拼,要你们搏,要你们胜。这场球不拿下来,你们要后悔一辈子!〃姑娘们在这沉重的话语下,胜了第五局,赢得了全场比赛。在简短的几句话、几十个字中,袁伟民似喷泉,流淌出含义广阔、内容丰富的言语,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尊严,祖国人民的期望以及这场球的关键意义,姑娘们自身利害得失等等,在这几句话中或明或暗地暗示。袁伟民的这段话言简意赅,既节省时间又有成效,为中国女排赢得世界冠军起到决胜的作用。
第14节:言简意赅,别人才会喜欢你(2)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说话简洁绝非〃苟简〃,为简而简,以简代精。简洁要从实际效果出发,简得适当,恰到好处。否则,硬是掐头去尾,只能捉襟见肘,挂一漏万,得不偿失。应予承认,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简短的语言有时很难将相当复杂的思想感情十分清晰地表达出来。与人交往,过简的语言则有碍于相互间的了解,有碍心灵的沟通。同时,简短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邹韬奋先生在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只讲了一句话,短得无法再短,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长达15分钟,却也是世界公认的短小精悍的演讲。总之,简短应以精当为前提,该繁则繁,能简则简。
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够做到言简意赅呢?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学会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善于综合概括。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交流语言,才能准确、精辟,有力度,有魅力。
第二,同时还应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词汇
福楼拜曾告诫人们:〃任何事物都只有一个名词来称呼,只有一个动词标志它的动作,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如果讲话者词汇贫乏,说话时即使搜肠刮肚,也绝不会有精彩的谈吐。〃
第三,〃删繁就简〃也是培养说话简洁明快的一种有效方法
说话要简练,最好把复杂的话能够简单地说出来。这样才会明白易懂,使大家都爱听。
人们最讨厌废话连篇,半天说不到点子上的人。言简意赅,不说废话,这样才显得说话的人干练,所以,在与人交往时,要注意说话要简洁一点,这样才能够处处受到人们的欢迎。
第15节:求神要看佛,说话要看人(1)
1。求神要看佛,说话要看人
有句俗话叫做〃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言辞表达的内容和方式要因人而异,符合接受对象的脾气性格,才有可能产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我们在与别人交流时,也要注意因人而异,讲究〃求神看佛,说话看人〃。
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喜形于色〃,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同性格外向的人谈话,你可以侃侃而谈;同性格内向的人谈话,则应注意循循善诱。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来回答他的问题。有一次,孔子的学生仲由问:〃听到了,就可以去干吗?〃孔子回答说:〃不能。〃另一个学生冉求也问同样的问题:〃听到了,就可以去干吗?〃孔子的回答是:〃那当然,去干吧!〃公西华听了,对于孔子的回答感到有些疑惑,就问孔子说:〃这两个人问题相同,而你的回答却相反。我有点儿糊涂,想来请教。〃孔子答:〃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的意思是,冉求平时做事好退缩,所以我就给他壮胆;仲由好胜,胆大勇为,所以我要劝阻他,做事要三思而行。可见,孔子诲人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特别注意学生的性格特征,因此能够使学生听进自己的话。
〃会说话〃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烧香看佛,说话看人〃,左右逢源,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红楼梦》里林黛玉抛父进京城,小心翼翼初登荣国府的时候,王熙凤的几段话就展现了她〃会说话〃的超凡才能。先是人未到话先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尚未出场,就给人以热情似火的感觉。随后拉过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笑着说:〃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一席话,既让老祖宗悲中含喜,心里舒坦,又叫林妹妹情动于衷,感激涕零。而当贾母半嗔半怪说不该再让她伤心时,王熙凤话头一转,又说:〃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至此,她把初次见到林妹妹应有的悲喜爱怜的情绪,抒发表演得淋漓尽致。
听话对象的不同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民族、地域、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阅历、性格等诸多方面。同样一句话,有的人能够听得懂,也有人干脆听不懂。有的人可能只听明白了本意,也有人可能听出了弦外之音;同样一个意思,有人领会为褒,也有人可能领会为贬。所以,我们说,只有语言的接受对象……听话人才能检验说话者的表达效果。因此,对说话者来说,要想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就必须区分接受对象。
如果见到一个5岁以下的孩子,要和他讨论糖果;
如果见到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要和他讨论游戏;
如果见到一个18岁左右的学生,要和他讨论高考;
如果见到一个18岁左右的社会青年,要和他讨论时下什么是最流行的;
如果见到一个20岁以上的男青年,要和他探讨恋爱的技巧;
如果见到一个20岁左右的漂亮女青年,去和她讨论哪部电影最经典,哪里的小吃最出名;
如果见到一个24岁以上的独身女青年,现在有了男朋友的,害怕男朋友是不可以托付终身的那种人;而没有男朋友的,为了找一个好的男朋友绞尽脑汁,所以要巧妙地避开〃男人〃这个敏感话题,谈谈她的事业,化妆品;
如果见到一个初为人妇的女子,要和她探讨厨艺,她丈夫的事业等;
如果见到一个初为人母的女子,要和她讨论育婴经验,奶粉调制等;
如果见到一个孩子在18岁左右的母亲,就和她谈谈孩子的未来;
如果见到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就和她谈谈她老公的身体情况;
第16节:求神要看佛,说话要看人(2)
如果见到一个儿孙满堂的老奶奶,就和她谈谈她的幸福晚年。
这就是说话的技巧……见到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不是圆滑,而是一种做人的艺术。那么怎么才能够做到见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呢?大家不妨从下面几点多做一点工作。
1。对于一个人要多从他的言行举止等方面观察他的性格。要想征服一个人,必须先了解一个人,只有了解了他,才能够说出他爱听的话。其实了解一个人有很多途径,可以先通过熟知他的人,先了解一下他的性格特征,或者通过自己的观察,来了解他。总之,只有先仔细地了解一个人,才能够做到〃见到什么人说什么话〃。
2。置身一个环境,必先搞清人和人的关系,搞清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