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通天血路:太平天国往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释跏且桓鲂咨瘢钡匕傩帐且蛭迮缕渥鞫癫乓韵慊鸸┓睿樾闳龃罂烊诵摹5蘼廴绾危樾闳男形牙嗨婆分拗惺兰偷淖诮唐群Α�
  冯云山所收信徒多数为当地遭到土著团练和会党土匪侵扰的客家人,他们在村社的仇杀中因为缺乏凝聚力而处于下风,冯云山创立的拜上帝教给了他们一个可团结的核心和纽带。在拜上帝教的旗帜下,散居的客家人针对拥有共同家族和设防村落的本地人的严密编制而实施军事自卫。拜上帝教信奉的外来教义和它的刻板的二元论(在灵魂得救和罚入地狱之间作出抉择),使他们在当时广西社会环境里处于不兼容的地位,因此拜上帝教旗帜所团结的客家人和以士绅为领导的本地土著形成两大对立的武装团体。由于冯云山一直推行温和政策,约束客家教徒狂热的宗教信仰和复仇情绪,避免了双方的冲突升级。因为洪秀全的到来,这种和平局面被打破。拜上帝教教徒在狂热的信仰下,越益好战,捣毁神像和强迫当地群众信教的行动,使客家人与土著之间的紧张关系更形加剧,双方的流血冲突此起彼伏,广西农村的形势急剧恶化。
  

天父和天兄(2)
十一月二十一日,武宣县团练头目秀才王作新本着捍卫名教的目的,率领团练突袭拜上帝教总坛,抓走冯云山。尚未解送官府,卢六率拜上帝教武装在路上救回冯云山。王作新极狡猾,待拜上帝教放松戒备后,于十二月十二日,再起团练数千人把洪秀全、冯云山、卢六、曾玉珍都捉了押送大湟江司。巡检王基放走洪秀全、曾玉珍,把冯云山、卢六解去桂平县,下了监狱,告冯云山聚众谋反。
  这是拜上帝教创立以来遭遇最大的危机,冯云山在狱,洪秀全逃亡广东,拜上帝教群龙无首,更因为首脑被捉时并未表现出神力而人心动摇,几乎就要溃亡。然而一个本来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挺身而出,拯救了拜上帝教,这人就是杨秀清。
  杨秀清是广西桂平县人,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八月十九日。他的家境远比冯云山、洪秀全恶劣,是真正的“上无片瓦,下无寸地”的赤贫之家。杨秀清长到九岁时,父母全已亡故,“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靠伯父杨庆善教养成人。《天情道理书》说:“至贫莫如东王,至苦亦莫如东王,生长深山之中,五岁失怙,九岁失恃,零丁孤苦,困厄难堪。”杨秀清没有土地,“以种山烧炭为业”,生活异常艰苦,大致相当于我们所说无产阶级。但汪士铎、张德坚等人说杨秀清“贩木料者也,乡间为人治病”(汪士铎《汪悔翁乙丙日记》),闲时“同洪秀全结伙护送洋货,积殖自封”(张德坚《贼情汇纂》)。笔者近来颇倾向汪张二人说法,杨秀清的见解气度,并不似常年在深山烧炭之人,说是跑江湖的贩子倒有几分相像。
  杨秀清系半文盲,在教中本来“并不知机”,属于普通教徒。但他颇有权谋干练,野心勃勃,晚清一等一的奇才,自不甘心久居人下,做“黑锅你背,送死我去”(香港演员罗家英名言)的马仔。杨秀清与其妹夫萧朝贵暗中谋算要在教中执掌大权,此时冯云山被捉,洪秀全外逃,教中分崩离析,正是大好机会。自古创设宗教者,只敢称自己是最高神的使者、仆人,以耶稣基督的才德,也只敢私下宣称是最高神的儿子。杨秀清下手却极狠,横竖都是骗,不如就横下心干票大的,于是干脆宣称自己是洪秀全他爹,最高神天父皇上帝。这大概是古往今来,凡人敢僭越的最高尊号。
  中国向来迷信一种降童巫术,或称请人(神)上身,大致原理是为维护天地轮回、阴阳次序正常运行,保护六道众生各不相扰,盘古大神设有禁制,天界神灵和地府鬼魅无法在日光下现身,万不得已欲通消息于人间,则暂借凡人之体代言。被借体凡人先要选一块不容易跌伤人的软泥地,待众人聚集后突然昏倒,把后脑勺朝地面最软处狠狠砸去,然后口吐白沫,癫狂不止,过一会苏醒站起,暴喝一声,“吾神(鬼)乃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等等等等也”,接着口吐神灵鬼魅的启示,言毕再次昏倒,重复口吐白沫程序一次。这极可能是装神弄鬼的巫婆神汉,借神鬼言事糊弄群众,神鬼却从没在人间现身,屡屡被人质疑拆穿后想出的一个遮羞的损招。杨秀清就利用这最低级但是也是最有效的损招,在教徒###时走到中庭,响亮地跌在地上装作不省人事,过了一刻,待众人注意力集中过来,他微闭眼睛扶着妹夫萧朝贵站立起来,瞬即摆出一副关公张飞之类的肃穆面孔,厉声对众人说:“众小子听着!我乃天父是也!今日下凡,降托杨秀清,来传圣旨。希伯来语朕就先不讲了,谅尔等也不省得,且用客家话传谕尔等……(末一句系笔者杜撰)”杨秀清宣讲了一番天父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权能,命令会众同心同力去杀妖,不可怀疑主,不可心生动摇,要死命追随洪秀全,信仰天父可得救,当然也没忘记告知群众,以后杨秀清为天父专用肉体,大家要追随杨秀清等。《天情道理书》记其事说:“当其时真道兄弟姊妹多被妖人恐吓,若非天父下凡教导作主,恐伊等心无定见,安得不忘却真道,差入鬼呼乎!”群众的迷信当然占了很大成分,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杨秀清本人有雄才远略,对形势看得分明,对教众心理把握得深刻,这才能假借天父,为教众分析局势,稳定军心。杨秀清极有统率才干,假借天父下凡树立教中威信后,逐渐在教内强化集权管理,分派教众各司其职,将拜上帝教管理得井井有条。
  

天父和天兄(3)
冯云山被关在监狱,虽被告谋反,却暂无性命之忧。当时清廷腐败,各级官员都希望偷安旦夕,粉饰升平,怕闻谋反案件。州县官望风承旨,讳匿不报,已成惯例。是故小偷小摸,性命堪忧,谋反大罪,反高枕无妨。王作新迂腐秀才,以谋反告云山,正触上官大讳,冯云山逃得性命,但仍被关在狱中。洪秀全欲上广东求见耆善,希望耆善兑现其允许自由信教的诺言,释放冯云山。洪秀全的想法过于天真,不得要领,徒劳无功。杨秀清则要机灵得多,他组织救援冯云山,以行贿为主。杨秀清下令烧炭的教徒每卖一百斤木炭就抽一部分炭税上缴拜上帝教,叫做“科炭”,作为行贿营救冯云山的专款。道光二十八年五月间,桂平知县贾柱收受杨秀清巨款,称“冯云山并无为匪不法情事”,派两个差役押解回广东花县,交原籍地方官管束。冯云山在路上发挥其口才,大讲上帝次子的神迹,两个差役被深深吸引,于是跟着冯云山到紫荆山入伙。
  洪秀全、冯云山回到基地,杨秀清已是拜上帝教事实上的领导,凭空多出个“爹”,洪秀全有苦说不出,如果否认杨秀清,拆穿其装神弄鬼,就等于否认了拜上帝教先前的神性,连自己也给套进去了,他只得马虎承认杨秀清这个二爹。洪秀全凭空给基督教的上帝添个二胎,杨秀清给洪秀全添个继父,真是天理循环,一报还一报。所幸杨秀清此时并不以“天父”身份和洪秀全为难,反而处处维护洪秀全,两人总算相安无事。杨秀清才雄似海,于军略极擅长,有杨秀清协同冯云山治教,拜上帝教如虎添翼。杨秀清有着冯云山所缺乏的治军铁腕,他严格整训拜上帝教的武装,很快就在和团练的冲突中战无不胜。
  有了天父下凡,天兄自然会耐不住要来看望兄弟,于是杨秀清开始安排其妹夫萧朝贵代言天兄。萧朝贵是个极机灵的人,知道杨秀清代言天父已经惹得洪秀全老大不情愿,此番代言天兄,自然要把洪秀全伺候舒服了。所以杨秀清天父下凡多为指导教徒斗争方略,分派任务,而萧朝贵代言的天兄下凡,多数时候都是在配合洪秀全演双簧,努力在教徒面前证明洪秀全的神性。现将天兄下凡的一段对白录其下,活脱脱一幕赵本山《卖拐》:
  洪:“天兄,我们天父身穿黑龙袍,小弟还记得也。但天父头上所戴,小弟却不记得矣。”
  萧:“尔升高天见过天父多少,尔就忘记乎?天父金须拖在腹,头戴高边帽,身穿黑龙袍,其坐装两手覆在膝。”
  洪:“天兄,小弟在狮旺遇难时,见无数天使来救小弟。”
  萧:“那时不是差兵将救尔,恐尔难矣。”
  洪:“有数妇人焉,是认乎?”
  萧:“其中有一是高天尔妻子也。”
  天兄又谕洪秀全说:“洪秀全胞弟,星宿说及龙妖,尔还不觉乎?海龙就是妖魔头,凡间所说阎罗妖正是他,东海龙妖也是他,总是他变身缠捉凡间人灵。尔当前升高天,同天兵天将战逐这个四方头红眼睛妖魔头就是他,尔今忘记乎?”
  洪秀全说:“微天兄说明,小弟几不觉矣。”
  洪秀全对儒家痛恨到了极点,准备要焚烧经书,捣毁孔子圣像,欲假手杨秀清代言的天父下旨,杨秀清读书不多,却甚是敬重孔孟,不愿经手为此毁灭文化的事情,将皮球踢给萧朝贵,萧朝贵遂以天兄身份宣布灭孔,这段对白也颇经典,录其下:
  洪:“天兄,孔丘在天如何?”
  萧:“尔升高天时,孔丘被天父发令捆绑鞭打,他还在天父面前及朕面前跪得少么?他从前下凡,教导人之书,虽亦有合真道,但差错甚多,到太平时,一概要焚烧矣。孔丘亦是好人,今准他在天享福,永不准他下凡矣。”
  洪:“观音是好人否乎?”
  萧:“她是好人,她今在高天享福,亦不准她下凡矣。”
  洪:“观音在高天享福,天兄呼她为何乎?”
  萧:“我呼她为妹。”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天父和天兄(4)
洪:“我呼她为何乎?”
  萧:“亦是呼她为妹。”
  萧朝贵真可谓晚清第一喜剧奇才,向使不入太平军,必为梨园一奇人。萧朝贵呼观音为妹,与数百年后罗家英呼观音为姐,并为经典笑话。
  萧朝贵善讲笑话,又生性机敏灵巧,容易给人造成油滑轻脱的感觉,但萧朝贵喜剧天赋的另一面,却是一个勇猛豪迈的人物。李秀成说萧朝贵“勇敢刚强,冲锋第一”,是太平军前期治军打仗的能手,萧朝贵又豪迈洒脱,生死置之度外,他在战斗中遭受重伤,韦昌辉等惊恐万分,萧朝贵这个读书无多的人,竟说出了一番足以铭记千古的豪言: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越受苦越威风!”(萧朝贵的几段语录均引自《天兄圣旨》)
  

多子多福皇上帝(1)
中国人生聚人口的本领,举世无匹,连天父皇上帝到了中国,也立刻添丁进口,多子多福,凭空多出六子一女一婿。洪秀全先已自称天父第二子,稍后其他拜上帝教头目也纷纷号称天父之子,冯云山称天父第三子,杨秀清称天父第四子,韦昌辉称天父第五子,杨秀清义妹、萧朝贵妻杨宣娇称天父第六女,石达开称天父第七子,萧朝贵称帝婿,故洪秀全称萧朝贵为妹夫。因为洪秀全称萧朝贵为妹夫,以至于许多史学家将杨宣娇讹成洪秀全妹,写作洪宣娇。
  萧朝贵妻杨宣娇,是个值得一提的人物。广西山多地少,生产力落后,妇女也要参加生产劳动,以减轻家庭负担,所以广西客家妇女向来不缠足,社会地位并不比男人低下。由于妇女地位甚高,所以妇女在拜上帝教和三合会组织中颇为活跃,如苏三娘、陈叶氏、何大妹等,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杨宣娇。据韩山文先生《太平天国起义记》说,杨宣娇在拜上帝教中名声最盛,当时教众传言,“男学冯云山,女学杨云(宣)娇”,足见其影响之大。(罗尔纲先生则认为此句应歌咏胡九妹)
  按今日的说法,杨宣娇是个女权主义者。杨氏性情悍烈,并不守夫为妻纲的旧道德,不服萧朝贵管束。拜上帝教的教义倡导平等,偏偏首义诸王均有极重的夫权思想,如洪秀全甚至将妇女视作物品。杨宣娇时常因不守妇道遭洪、萧等人教训,却依然故我。萧朝贵在战场威风八面,在家却奈何其妻不得,甚至假借天兄下凡,教训杨宣娇。最后连杨秀清都同情萧朝贵,借天父下凡责问她“因何无谨逞高张?”并告诫若“不遵天令者,任从全、清、贵杖尔”(对话引自《天父诗》一百零八、九两首)。
  杨宣娇称天父之女,源于其与杨秀清私通被捉获。某日正午,萧朝贵外出,杨秀清、杨宣娇乘机奸宿,正行云布雨间,大批教徒涌进杨秀清卧室,二人躲避不及,十分尴尬。杨秀清颇有急智,忙装作天父下凡,裸着身体一本正经地做宝相森严状,说:“宣娇我第六女,秀青之胞妹,可易姓杨,我命秀青卧,为天下兄妹赎病也。命宣娇卧,为天下姊妹赎病也。胞兄妹同卧何害?众勿疑。”做戏就要做全套,杨秀清以后在自己的封号里都加上这么几个字:“禾乃赎病主。”
  韦昌辉本名韦正,生于道光六年(1826年),广西桂平县金田人。韦家乃当地富豪,据说每年稻谷可收六万斤,兼之放贷、贩牛、榨油,应该十分富裕。李秀成说韦昌辉是“见机灵变之急才”,颇有心机谋略,但心肠也甚歹毒。因久试不第,韦父花钱给他捐了个监生,结果遭到乡民嘲笑。收留冯云山做苦工的曾槐英的曾孙曾仲藩说:“韦昌辉与同村谢姓有嫌隙,韦昌辉捐监生,挂成均进士匾,谢姓乘夜将匾上成均二字削去,次日乃当众责其僭妄,下其匾。其妇女出挑水,都叫她们做进士夫人以取笑。昌辉为所侮,无可奈何,乃入拜上帝会谋起义报仇。”
  曾仲藩的叙述是罗尔纲先生采集所得,真实性相当可靠,但将韦昌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的原因归结为捐监生遭到嘲笑,未免太过儿戏。自古及今,被逼造反的有,为做皇帝造反的有,因为遭到同乡调侃而甘冒株连九族风险而造反的,倒从未见过。大概这番叙述,是为了论证韦昌辉“革命动机不纯”,将其划入“混入革命队伍的地主阶级”。
  客观地说,韦昌辉也算是一条有勇气有见地的好汉子,毁家纾难,于拜上帝教贡献极大,清廷无道,汉人中的豪杰,无不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又何须分贫民地主?韦昌辉加入拜上帝教,系冯云山的拉拢。自韦昌辉加入拜上帝教后,他家就成了拜上帝教的基地,洪秀全、冯云山等人都长期住在韦昌辉家中。韦昌辉识文断句,在拜上帝教的传播和发展中起了很大作用,又尽出家资用于购置武装,极大扩充了拜上帝教的军事力量。韦昌辉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出尽风头,以至于清廷在相当长时间内认为太平军的最高领袖是韦昌辉。咸丰帝曾问钦差大臣赛尚阿:“太平王……究系何头目?是否即系韦正?”赛尚阿的回复则是太平天国首领“究系韦政(正)系洪秀泉(全),供词往往不一。缘此会匪本由洪秀泉、冯云山煽惑,韦政倾家起衅,始推韦政为首,后仍推洪秀泉为首”(这番君臣奏对可见《东华录》咸丰卷)。据被俘的洪大全自述,韦昌辉是诸王中最能打仗的一个:“韦正督军打仗,最能谷战,是他最勇。常说他带一千人,就有一万官兵也不怕”。洪大全虽然是个吹牛大王,但他的说法,一定程度上代表当时教中兄弟的意见,洪大全于诸王中,也就看得上韦昌辉一人。
  

多子多福皇上帝(2)
石达开,广西贵县人,生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二月,是比较富裕的客家人,石达开“自幼读书未成,耕种为业”,父母早亡,无人管束,于是倾其家产,结交江湖豪侠、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