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羲之是天师道世家,有书圣之称,自是天师道中名人。天师道是五斗米道发展以后的名称。所以信仰五斗米道的南诏,不奉孔子而奉王羲之。   

  南诏之所以信奉天师道,因为这原来是氐族和羌族的本来信仰。前蜀巴氐李氏族人于汉末就信奉张鲁的鬼道,李雄尊天师道人范长生,称为范贤而不名,并欲〃迎立为君而臣之〃,后乃加范长生为天地大师,封西山侯。②其信仰天师道可谓至矣。又在晋代,氐族苻坚为羌族姚苌所杀,《晋书·姚苌载记》记载了一段很有趣的故事:   

  苌如长安,至于新支堡,疾笃,舆疾而进。梦苻坚将天官使者鬼兵数百突入营中。苌惧走入宫。宫人迎苌刺鬼,误中苌阴。鬼相谓曰,正中死处,拔矛出血石余。寤而惊悸,遂患阴肿。③   

  氐族苻氏以及羌族姚氏应该都是相信天师道的,否则姚苌梦见苻坚率天官使者和鬼兵,不会〃惧走入宫〃。因为氐、羌信奉天师道,所以在他们向南迁徙的路上也随处发见天师道的痕迹。如《华阳国志》所纪犍为民陈瑞的事就是一个例子:   

  咸宁三年,春,刺史濬诛犍为民陈瑞。瑞初以鬼道惑民,其道始用酒一鱼一头,不奉他神。贵鲜洁。其死丧产乳者不百日不得至道治。其为师者曰祭酒。父母妻子之丧不得抚殡入吊及问乳病者转奢靡,作朱衣素带朱帻进贤冠,瑞自称天师,徒众以千百数。濬闻以为不孝,诛瑞及祭酒袁旌等,焚其传舍。益州民有奉瑞道者,见官二千石长吏巴郡太守犍为唐定等,皆免官或除名。④   

  二千石的太守也信上了天师道,势力可算不小了。犍为正是氐、羌族南下以入云南的路上一个重要地点。《蛮书》曾纪载入云南的南北二路。北路为石门路,即自今宜宾取道昭通的一条大道;南路即出清溪关越大渡河南下过金沙江以至云南的一条大道。北路上诸族的信仰情形是:   

  第九程至鲁望,即蛮、汉两界,旧曲靖之地也。……依山有阿竿路部落,过鲁望第七程至竹子岭,岭东有暴蛮部落,岭西有卢鹿蛮部落。第六程至生蛮磨弥殿部落,此等部落皆东爨乌蛮也。……大部落则有大鬼主,百家二百家,小部落亦有小鬼主,一切信使鬼巫,用相服制。①   

  大鬼主小鬼主以及一切信使鬼巫,即说明这一带的乌蛮部落所信奉的也是天师道。《蛮书》又提到南路上的勿邓部落:   

  邛部东南三百五十里至勿邓部落,大鬼主梦冲北方阔千里。邛部一姓白蛮五姓乌蛮;初止五姓,在邛部台登中间,皆乌蛮也。……贞元七年节度使韦皋使嶲州刺史苏隗杀梦冲,因别立大鬼主。②   

  南路上勿邓部落的大鬼主和北路上诸部落的大小鬼主性质一样,都是以部落酋长而兼宗教教主,这与天师道的组织也甚为符合。   

  自汉末至唐宋,陇蜀之间的氐、羌以至于云南的南诏和大理都相信天师道。天师道是氐、羌以及南诏大理的固有宗教信仰,还是受的外来影响,现在尚不能就下结论。不过天师道的起源实有可疑。过去都认为天师道起源东方,与滨海地区有密切关系。然天师道祖师张道陵学道于西蜀的鹤鸣山,在今岷江东岸仁寿县境内。仁寿西隔江为彭山、眉山,俱属古隆山郡,是氐、羌族经历之处。故我疑心张道陵在鹤鸣山学道,所学的道即是氐、羌族的宗教信仰,以此为中心思想,而缘饰以《老子》之五千文。因为天师道的思想原出于氐、羌族,所以李雄、苻坚、姚苌以及南诏、大理,才能靡然从风,受之不疑。③至于南诏、大理之又信佛教,那是后起的事,与本族的原始信仰并无妨碍。         

。§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56节:三 南诏和天师道、氐族、北方语系语言以及吐蕃有关的几个问题的解释(2)         

  以上说的是南诏与天师道的关系。其次,南诏系出羌族,然其文化上却有浓厚的氐族影响。首先是南诏初期的开国重臣出身白蛮者为数很是不少。唐玄宗天宝十载(公元七五一年),协助南诏阁罗凤的孙子异牟寻大败唐将鲜于仲通,使南诏国势转危为安的段俭魏,就是白蛮。段俭魏因功改名段忠国。他是当时南方大大有名的人物,唐代以及吐蕃的文书上经常提到他,①《南诏德化碑》现存碑阴题名,段忠国是第一名。《德化碑》已剥蚀不堪,今据阮福《滇南古金石录》所载,碑阴题名勉强可识者约有七十个,其中段、赵、李三姓各占五个,尹姓四个,张、王二姓各二个,杨姓最多有十一个,余为爨、琮、孟、唐、喻、盛、洪、石、阿、孙、黑、刘、杜诸姓。这只是一个残碑,不足见其全貌,但是张、王、李、赵、段、杨、尹诸姓显然是豪族大酋,如尹附酋、尹求宽之名并见于《蛮书》著录。南诏初期极盛之时,朝廷上的缙绅显宦,系出白蛮者居重要地位,氐族在政治上的影响于此可见一斑。   

  《新唐书·南蛮传》详载南诏官制,其中有云:   

  曰酋望,曰正酋望,曰员外酋望,曰大军将,曰员外,犹试官也。②   

  《德化碑》也有大酋望的名称,这是仅次于清平官的一种官阶。酋望一辞也见于《晋书·苻坚载记》:   

  初石季龙末清河崔悦为新平相,为郡人所杀。悦子液后仕坚为尚书郎,自表父雠不同天地,请还冀州。坚愍之,禁锢新平人,缺其城角以耻之。新平酋望深以为惭,故相率距苌以立忠义。③   

  此处酋望一辞可作酋长望族解。因此南诏的酋望一官,可能原属氐族中的一种称呼,后遂成为官名。南诏之诏,本为氐语,苻坚有苻诏之称,坚以锦袍遗慕容冲,亦自称诏曰。氐族的文化高于羌族,故六诏制度多凭借白蛮,我们不能因为六诏称诏,就说南诏等六诏属于白蛮,即为傣族。   

  《新唐书·南蛮传》的《两爨蛮传》末提到昆明蛮,文曰:   

  爨蛮西有昆明蛮,一曰昆弥,以西洱河为境,即叶榆河也。距京师九千里。土歊湿,宜秔稻。人辫首左袵,与突厥同。随水草畜牧,夏处高山,冬入深谷。尚战死,恶病亡,胜兵数万。①   

  昆明蛮为白蛮,大概在今云南洱海以东东川境内。《新唐书》说这一族人辫首左袵,与突厥同,并不说昆明蛮就系出突厥。不过南诏有一点却似乎与突厥有关。《蛮书》提到白蛮语言中的虎字:   

  大虫谓之波罗密。亦名草罗。②   

  又说:   

  蛮王并清平官礼衣,悉服锦绣,皆上缀波罗皮。南蛮呼大虫为波罗密。③   

  似乎是称虎为波罗密了。然上引正文明云缀波罗皮,《蛮书》论蛮夷风俗,也说:   

  贵绯紫两色。得紫后有大功则得锦。又有超等殊功者则得全披波罗皮,其次功则胸前背后得披而阙其袖,又以次功则胸前得披并阙其背。谓之大虫皮,亦曰波罗皮。谓腰带曰佉苴。④  

  据此是又称虎为波罗。佚名著《玉谿编事》记有星回节日南诏君臣赋诗的事:   

  南诏以十二月十六日谓之星回节日,游于避风台,命清平官赋诗。骠信诗曰:〃避风善阐台,极目见藤越邻国之名也。悲哉古与今,依然烟与月。自我居震旦谓天子为震旦,翊卫类夔契。伊昔经皇运,艰难仰忠烈。不觉岁云暮,感极星回节。元昶谓朕曰元谓卿曰昶。同一心,子孙堪贻厥。〃清平官谓词臣为清平官。赵叔达曰:〃法驾避星回,波罗毘勇掅。波罗虎也毘勇野马也骠信首年幸此曾射野马并虎。河阔冰难合,地暖梅先开。下令俚柔洽俚柔百姓也,献琛弄栋国名来。愿将不才质,千载侍游台。〃①   

  这里也说南诏称虎为波罗。所以《蛮书》两处的波罗密,密字乃是衍文,正应作波罗。波罗密的密字不是因波罗蜜果而误,便是由于金刚般若波罗密而连类互及。现在西南少数民族中拿喜族称虎为la,出于藏语,凉山彝族作zl,莲山傣语作so,没有作波罗的。只有维族语中称虎为yolbars,土耳其语作pars,与波罗音比较相近。换一句话说,就是称虎为波罗,比较接近于北方语系特别是突厥语系,而与汉藏语系、掸傣语系都远一点。当然不能据此考证,就断定两爨以及南诏尚未南下以前与北方语系民族有如何的关系,兹仅提出这一个问题,供语言学家和研究西南民族历史的专家参考。②   

  南诏文化的来源是很复杂的。除去浓厚的氐族文化成分,尚不能即下断语的北方语系种族影响而外,最显著的当然要数汉文化。从汉代的尹珍、孟孝琚起,一直到南诏时代,经济的发展,政治上的制度以及文学艺术各方面,都与汉文化有分不开的关系。这应该有专文来为之叙述,不在本篇之内。现在只谈一谈南诏文化与吐蕃的关系,仅举一例以概其余。   

  南诏与吐蕃疆界毗连,交往频繁。就像今天藏族称云南丽江为Sa…Tham。唐时磨蛮所住在今丽江境内,有一处名为三探览,即为藏名Sa…Tham的对音。①由此一事,可见南诏、吐蕃关系之深了。天宝十载以后,阁罗凤投向吐蕃,受赞普钟的封号,两者的关系更为密切,首先表现在政治上一部分官制之采取吐蕃制度。南诏官制具见樊绰《蛮书》和《新唐书·南蛮传》中的《南诏传》。而从《南诏德化碑》碑阴题名所带勋阶看来,有好些是《蛮书》和《新唐书》所不载的。碑阴题名诸人大都带有一种告身,凡有金、银、瑜石、铜、颇弥五种,每种复分大小。告身本属唐制,而分成这样的五种,在唐代却不经见。告身而外,还有大虫皮,据上引《蛮书》,有功者始能披大虫皮。所谓有功,应特指武功而言。以前总以为金银等告身大虫皮,是南诏的制度。后来在敦煌千佛洞看到吐蕃时代所绘的壁画,画上供养人像附有题名。如(C指张大千所编号,P指伯希和所编号)窟,窟内东壁门南女供养人像第一人题名云:   

  夫人蕃任瓜州都督□仓曹参军金银间告身大虫皮康公之女修行颖悟优婆姨如济(?)弟(?)一心供养   

  是所谓金银告身大虫皮云云,吐蕃也有这种制度。因此南诏的这些部分很可能是阁罗凤投蕃以后,从吐蕃学来的。而从敦煌千佛洞题名中,并且可以窥知吐蕃的政治制度,同唐朝也有密切的关系。②         

BOOK。▲红桥▲书吧▲  

第57节:四 论南诏史上的史料问题(1)         

  四 论南诏史上的史料问题   

  以上第二、第三两节所提出的论证,主要的意思在说明以下诸点:   

  一、民族方面,打算说明所谓东西两爨以及六诏系出氐、羌。东西两爨是沿着岷江流域进入云南东部的氐、羌族;而六诏则是居住于岷山山脉以西逐渐进入云南环居于大理周围的氐、羌族。   

  二、文化方面,打算说明天师道与氐、羌以及南诏的关系,氐族影响在南诏文化中的地位,南诏文化所受吐蕃的影响。至于南诏语言中的北方语系成分,只是提出问题,不敢遽下断语。   

  总起来说,从汉朝起一直到元朝,雄长云南的应该是系出氐、羌的民族。就文化而论,氐族比羌族高,受汉文化的影响也比较深。《后汉书·冉夷传》说〃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其王侯颇知文书〃。此处之颇知文书,未明其言为知汉族文书,还是指的本族文书。也未说明是夷、是羌、还是氐族的王侯。据上引《魏略·西戎传》,颇疑所指仍多属氐族。即在西南各民族中,系出氐族的各族,有相当高的文化。从今天彝族有文字,拿喜族也有文字并相传文字创于唐朝的例子看来,氐族之有文字,那也是很可能的。古代云南出于氐族的大理段氏,并且还有系统井然的历史传说。兹就此点予以初步分析。   

  研究南诏的历史,显然有来源不同的两种史料。第一种是汉文史料,现存者有樊绰《蛮书》、《新唐书·南蛮传》;已佚者有袁滋《云南记》、韦齐休《云南行记》、窦滂《云南别录》、徐云虔《南诏录》、卢携《云南事状》,此外还有韦皋《西南夷事状》和李德裕《西南备边录》。《新唐书·南蛮传》即综合诸家之书而成,而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也间引诸家之说,加上《太平御览》所引,袁滋、韦齐休诸人之作,可以窥见大概。①第二种是从当地人民,特别是所谓白文,翻译出来的史料。如传为出自宋人张道宗的《记古滇说》,元李京《云南志略》,明杨慎《滇记》,蒋彬《南诏源流纪要》,阮元声《南诏野史》,都可归入这一个类型里去。②   

  第二种史料可以杨慎《滇记》为代表。杨慎在《滇记》的后面说到他的史料来源:         

虹←桥←书←吧←。←  

第58节:四 论南诏史上的史料问题(2)         

  〃余婴罪投裔,求蒙、段之故于《图经》而不得也。问其籍于旧家,有《白古通》、《元峰年运志》,其书用僰文,义兼众教,稍为删正,令其可读。其可载者盖尽此矣。〃   

  据此,《滇记》乃是杨慎根据僰文《白古通》、《元峰年运志》为之转写而成的。杨慎根据僰文写的有关西南民族历史的书,除《滇记》而外,尚有多至八百余卷的《西南列国志》。清陈鼎《滇游记》提到杨慎译《白古通》《元峰年运志》的事,他在所著《蛇谱》里又提到杨慎的《西南列国志》:   

  越裳氏国有蛇群处穴中,每至春日融和,风光澹荡则出。聚鸣草莽中。或作丝竹声,或作金石声,或为擂鼓鸣锣声,或为喇叭长号作天鹅声;箫管瑟琶,百乐毕备,故曰百乐蛇。国人闻其声大喜,多置酒相贺,谓其年必丰,人无疾厄,盖瑞蛇也。好事者则携樽往听,直作一部鼓吹矣。然蛇畏人,闻人声辄避去,皆默饮不敢哗。杨升庵先生流寓滇中数十年,通彝语,识僰文,乃译黑新逵《西南列国志》八百余卷,载蛇状甚详。予在大理浪穹何氏见其抄本,惜匆匆北还,不能尽录其书入中原以为恨。①   

  杨慎所译的《西南列国志》以及他写《滇记》所根据的《白古通》《元峰年运志》的僰文原本,现在都失传了。顾祖禹在他的《读史方舆纪要》里引了几条《白古通》。杨慎是明朝一位学问渊博的学者,同时也以捏造古书著称于世。因此以前我们对于《白古通》、《元峰年运志》、《西南列国志》之究竟有无其书,颇为怀疑。一九四二年前后,石钟先生访古大理,在喜洲附近发见许多明代古墓,墓前有碑,有些立于明初,比杨慎的时代为早。明初的墓碑里也往往提到《白古通》以及《白史》之名,则《白古通》实有其书,并非杨慎所杜撰。这是一部十口相传的民族历史。清康熙时的《白国因由》,亦出于《白古通》一类的书,其中充满了佛教传说和神话。②   

  此外还有两幅画,也可归入第二种类型的史料之内。第一幅为《南诏图传》,相传为南诏舜化贞中兴二年(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八九九年)南诏主掌内书金券赞卫理昌忍爽王奉宗等所画。图载梵僧感化细奴罗故事。画末有〃嘉庆二十五日岁在庚辰九月二十二日成亲王观〃题记,原件已归日本一私人收藏。第二幅为大理国段智兴盛德五年(宋理宗嘉熙四年,公元一二四○年)描工《张胜温画卷》。图为利贞皇帝信画,绘信及佛菩萨梵天八部寺众天竺十六国王像。原画今藏北京故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