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门口的野蛮人-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懈衤薹虺鞘醒г海弦岛螅只氐搅斯こВ荚诩殴局碌囊桓錾痰甑狈裨保罄从值绷肆彀唷T谒祷拔潞汀⒕僦刮戎匾约袄读斓谋尘爸拢诓刈乓豢畔裥苄苋忌盏幕鹇谎囊靶摹�
门口的野蛮人:第二章(6)
不久,斯迪克特进入了白领的世界,在国际航空公司的人事部找到了一份工作,在那里他迅速成为公司的骨干,到20世纪50年代末,他加入了联邦百货公司,这是辛辛那提市一家很大的零售商,到了60年代中期,他已经当上了公司总裁和首席运营官,达到了他事业的顶点,再往上升几乎是不可能了,1972年,在他55岁时,他提前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有人怀疑他可能是被炒鱿鱼了。 在查利·韦德的再三邀请之下,斯迪克特加入了雷诺兹公司。很多年前,在一次分裂工会的活动中,查利·韦德就和斯迪克特交上了朋友。1972年,斯迪克特到处游说反对一个名叫戴维·皮普尔斯的财务人员被指定为接替加洛韦职位的继任者,在咨询了董事会的其他三个董事的意见后,斯迪克特告诉加洛韦要是选择皮普尔斯的话,他们就将辞职。这样,公司又组建了一个委员会专门选择继位者的问题,而斯迪克特由于空闲,被任命为这个委员会的主席。经过数月的搜寻,人们已经被搞得疲惫不堪,然而斯迪克特领导的委员会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决定: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雷诺兹的领袖是保罗·斯迪克特。 事实上,斯迪克特在公司里只不过是第二号人物,但在新的中心多元化的管理制度下,斯迪克特的实际权力比他这个职位所赋予的权力要大得多,他的上司科林·斯托克斯是有名无实的本地人,是标准的雷诺兹后代,他父亲原来是雷诺兹先生手下烟叶加工厂的厂长,是个有着40年烟龄的老烟民,斯托克斯也是在这里的工厂起家的,有关烟草的一切他都一清二楚,但对除此以外的世界却一无所知,很显然,在斯迪克特的眼里,斯托克斯还嫩了许多。 两人关于驾驭雷诺兹公司的不同经营理念在20世纪整个70年代暴露无遗。其中最典型的表现是对公司飞机问题的态度有明显的不同。从20世纪50年代起,公司就有两架飞机,一架飞机的机身上漆着骆驼牌香烟的广告,另一架机身上是塞勒姆香烟的广告,那时这两架飞机利用率很低,一个飞行员回忆说,那时一个月里的飞行时间只有37分钟,除此之外这两架飞机就是束之高阁,长时间的搁置使得每次飞行都要花费很长时间以确保飞机性能正常。这不仅反映了雷诺兹人的节约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主管人员的偏好:喜欢呆在家里。斯托克斯和他的朋友最讨厌去纽约,这对公司在纽约的广告人拉里·沃桑来说实在是太痛苦了,因为雷诺兹的主管要是来纽约的话,他必须得亲自到机场迎接,提前为他们预订好他们最喜欢的饭店,要不这样的话,这群高官可能就会在曼哈顿大街上迷路。大多数时候,都是沃桑单独到温斯顿塞勒姆找他们谈。 斯迪克特对公司的飞机情有独钟,他让人在飞机里安装了电话,并且亲自到飞机上检查一下以确保有足够的食物和饮料。斯迪克特把带着斯托克斯去芝加哥、波士顿等较远的地方参观当成是自己的一项重要使命。他组建了一个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包括三菱的Bunichiro Tonabe和德意志银行的赫尔曼以及其他一些商业大亨等。这些商业巨享一年两次和雷诺兹的主管们到异域风情的地区探讨一些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国外发生的一些事情,斯迪克特决定要打破雷诺兹狭隘的地方主义倾向。 这个有远大抱负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从曾经没有工作的零售商,一举变成了商业界一名巨亨的斯迪克特很喜欢与一些公司精英来往,特别是在纽约的企业圆桌会议和在华盛顿的美国商会。有人甚至认为,与做生意相比,他好像更善于搞人际关系。 在生活中斯迪克特想成为这样一个人:有政治家的贤明睿智,但也有时是不留情面的训斥者,他声音温柔、举止得体,他能记得司机们的名字,他也会去慰问飞行员们的家属,他待人礼貌谦逊、交际甚广和年纪大的老人能聊天,和孩子也能沟通,他是一个能使雷诺兹走向世界,融入现代社会中的人。 作为一个北方佬,斯迪克特从来没有被温斯顿塞勒姆的保守派接受。他不吸烟,但偶尔会点上一支摆摆样子,但不是为了吸烟的乐趣,或许觉得吸烟更具男人味。他会驾着雷诺兹喷气式飞机,冬天回棕榈滩的别墅度周末,夏天则回到新罕布什尔州的家避暑。他的妻子菲莉尼很少到温斯顿塞勒姆。要是雷诺兹的大领导住在市中心,过着小市民的生活,那是一定会被人耻笑的。刚开始斯迪克特并没有被允许加入上流阶层的老城俱乐部,而是加入了百慕大人这样一个只要有钱就能加入的暴发户型的俱乐部。 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喧闹的年代。对雷诺兹而言,在斯迪克特的领导下,由原来的一个家族企业成为了一个现代的集团公司,他赶走了由于卷入非法的政治捐款的所谓水门丑闻中的三个高层主管,从而更加巩固了斯迪克特的权力和地位。此外,他还成功地解决了海陆公司海外分公司1 900万美元的非法回扣问题,在这件事的处理过程中,他在雷诺兹的权力大大增加了。 这件事后,街头巷尾流传着一些可怕的预言,摩拉维亚的价值观倒闭了,取而代之的是标志着混乱和喧闹的保罗·斯迪克特的崛起,当地的一个股票经纪人斯图尔特·鲁滨逊警告道:“瞧瞧吧,马上会有一大群北方佬到这里来要饭,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多钱,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些钱怎么花。” 。 想看书来
门口的野蛮人:第二章(7)
接下去的事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雷诺兹完全落入了“北方佬们”的手里,但整个20世纪70年代,公司的发展也并不轻松,因为它遇到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 手—菲利普·莫里斯,其品牌香烟万宝路的跳跃式发展速度令人咂舌。然而,斯迪克特坚信他的训练有素的市场销售人员完全可以打败万宝路。第一次他聘请了一些人加入到雷诺兹,包括Pillsbury公司的前任总裁吉姆·彼得森,他负责国内的烟草市场,美国氰氨基公司的副总裁摩根·亨特,来当雷诺兹烟草公司的总裁,利弗兄弟公司的主管鲍勃·安德森负责烟草市场,而Chesebrough…Pond公司的副总裁J。 泰利·威尔逊来经营食品业,后来又让他经营公司的海外市场。 这些新来者,北方人在雷诺兹公司中异军突起。“这还没到世界末日,”他们对温斯顿塞勒姆开玩笑说,“但已经从这儿开始了。”他们把教养当成懦弱,把谨慎当成缺乏才智,他们把南方口音当成傻瓜。广告部主管拉里·沃桑回忆道: “他们总是把聪明人当做傻瓜。” 虽然他们很自信,但烟草销售量却并不见涨,1971年广播、电视上的烟草广告被禁止以后,雷诺兹公司又不得不把它的广告改成:“温斯顿让你回味无穷。”几年来,斯迪克特新雇的那群人绞尽脑汁思考用什么样的广告来替代它,终于他们想出一条:“男士们,到温斯顿来,温斯顿有你想要的东西。”然而鲍勃·安德森却把这则广告从广告牌上撤了下来,要知道,广告牌是做烟草广告的一个重要渠道。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雷诺兹成立了一个广告部,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创作方向,但每个人的创意最终都失败了。香烟最终要的是品牌形象,数年来,菲利普·莫里斯的品牌形象赢得了数百万的万宝路烟民,现在雷诺兹采用了相同的办法进行还击,他们开始了塑造品牌形象运动。他们塑造了伐木工和商贩的形象,想发起一场“英国工人”运动,把这种烟的销售对象选为蓝领阶层,但这并没有起丝毫作用。 在争夺烟草工厂的战役中,万宝路又赢了。雷诺兹根深蒂固的传统使其保持了二十多年的鼎盛时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套已经不行了。雷诺兹的制造商为了赚钱不惜牺牲产品质量,他们一直在生产以前在蓝领工人中流行的那种烟味很冲的烟,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种烟已经没有人愿意吸了,人们更喜欢口味更醇的香烟,而万宝路拌入了口味轻些的烟丝,赢得了市场,吸引了一大批烟民。菲利普·莫里斯又投入了大笔资金建立了新的工厂,购买新设备,而雷诺兹却没这么做,在主导烟草市场这么久之后,雷诺兹生产线上的主管变得骄傲自满,“啊,大马路上的小孩子能懂什么”,他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怀疑任何远离工厂及烟草种植地的人对烟草行业的判断能力。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菲利普·莫里斯和雷诺兹都抢着购买了第一代电动香烟生产机器,用这种机器会极大地提高香烟生产的速度,但是很多雷诺兹机械师因为文化水平较低,不知道怎样操作这些机器,没办法,他们还是用那种老式的机器,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机器更管用,因为他们可以用手使机器合在一起或分开,而菲利普·莫里斯的工人却能够熟练操作这种机器了,当雷诺兹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时,所有的制造商都选择到菲利普·莫里斯。1976年,万宝路终于取代了温斯顿成为美国最畅销的香烟,这个地位一直保持到了今天。雷诺兹丧失了在所有香烟的销售上排名第一的位置。 雷诺兹的问题不仅仅限于在这些老牌子的香烟上,一种新产品更是使雷诺兹损失惨重,那个时候纯天然的产品很受欢迎,最畅销香烟的牌子被万宝路摘走后不久,公司决定推出一种全天然香烟,他们把它叫“Real”取义“珍品”。然而,像往常一样,他们对当地的一些怀疑者的话一点也听不进去,“对身体有好处的烟有吗?”一个反对者说,“吸烟的人是不会考虑这些问题的。”但是雷诺兹的主管对Real的畅销非常自信,所以他们甚至都没进行市场调查,而是直接推向了全美的市场,他们花了数百万美元做广告,广告的内容是一个面色红润的年轻人吸着Real烟,在街道的角落里给周围的人发烟,结果,Real牌香烟就像它的名字—对他人有利一样,却给自己带来了真正的灾难。 20世纪70年代末,斯托克斯退休后,斯迪克特成为了雷诺兹公司的真正执行总裁,雷诺兹公司也从拥有50年历史的市中心总部大楼搬了出来,搬进了杂乱无章,玻璃围成的建筑里,一个主管说,雷诺兹正进入一个杂乱无章的年代,人们给他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玻璃樊笼”。 鲍罗·斯迪克特后来说,他惟一的失误,就是自己老得太快,他当上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已年过60了,还没干出点名堂,他就得考虑由谁来接替他的位置的问题了。斯迪克特最早考虑的人选是泰利·威尔逊,他有两年经营公司海外业务的经历,而且是20世纪80年代新护团的成员之一,1979年斯迪克特任命威尔逊为总裁,作为斯迪克特下的第二号人物,威尔逊负责公司的整个烟草业,他接手雷诺兹的食品业,使亏损多年的食品业扭亏为赢,这引起了斯迪克特的注意,作为总裁,威尔逊投入数十亿资金用于振兴雷诺兹的老企业,这可是一项开支庞大的工程。
门口的野蛮人:第二章(8)
但不久他就激怒了儒雅的斯迪克特先生。威尔逊为人冷漠,他懂技术、有头脑,做任何事都有目的,年轻时当过军防的教官,所以他也把那种鲁莽的,普鲁士士兵式的处事方式带进了雷诺兹公司,威尔逊不苟言笑,喜欢说些让人下不了台、感觉很难受的话,威尔逊的讲话总以这样的句子开头:“我认为……” 显然,选拔斯迪克特的继任者就像是一场赛马,第二个加入这场比赛的人叫小爱德华A。 霍里希根,是负责雷诺兹烟草业经营的总裁,爱德华·霍里希根像个斗志旺盛的消防员,喜欢自夸“自己生来有三头六臂”,这一点在雷诺兹人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霍里希根是属于斯迪克特外聘进来的典型的新一代主管,他经营烟草业但自己却从不吸烟,他曾经卖过酒,他20世纪70年代加入雷诺兹。不像其他的新护团成员,他在温斯顿塞勒姆干得非常出色。 他出生在布鲁克林,父母是会计,在经济大萧条年代,霍里希根还是个小孩,他父亲经常出去四处找工作,饱受辛苦,他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获得了足球奖学金。虽然他身高只有米,但他经常说自己会出其不意地击败对方,他在UConn公司做过建筑工作,后来又参了军,因他在战斗中的勇猛获得了一颗银星勋章,但他的伤势使他不能参加接下去的战斗。 霍里希根退役回家后,做了一系列的营销工作,在担任芝加哥西北工业集团白金汉酒的销售部主管期间,遇到了雷诺兹公司的泰利·威尔逊,威尔逊把他拉入了雷诺兹公司。在雷诺兹,这两个老战友结成了联盟,至少在刚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在一起时,他们经常一边喝酒,一边互诉衷肠,讨论雷诺兹缓慢的发展节奏,霍里希根经常讥笑雷诺兹公司那种南方绅士味的道德原则,“我们这里最需要的是一种强烈的紧迫感,”霍里希根对他的手下人经常这样说。霍里希根喜欢说些鼓舞士气的话,他会说他们将会和菲利普·莫里斯进行战斗,在海滩上,在空中,在自助食品店的货架上,在每个地方、每个角落展开斗争,他们因此也取得了一些胜利,霍里希根也因此声名大噪,他的手下在背后称他为“小凯撒”。这种缺乏绅士的个性,斯迪克特不很喜欢,但是,霍里希根确实是这场比赛的角逐者。 第三个候选人是乔·艾伯利,一个优雅的通用食品公司的财务总监,他那与众不同的银白色头发使他看起来颇有领导气派,他出身豪门,并且在哈佛大学获得过法商学士学位,他曾经在外交关系委员会工作过,这一点吸引了具有政治家风度的斯迪克特,而且威尔逊也因为性格原因喜欢艾伯利。艾伯利和斯迪克特在一起工作,他的非凡的财务能力使斯迪克特感到很满意。 由于斯迪克特主席这个诱人的位子,斯迪克特的继任者们把雷诺兹分成了几个派别,雷诺兹人也不像原来那样团结,凝聚力已在这个公司慢慢消失,他们首要考虑的事情是他们所支持的人—威尔逊、霍里希根或艾伯利能否给他们带来直接的利益,在准备公司财务分析会议时,威尔逊和艾伯利为“谁在大会上先发言”的问题吵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最后斯迪克特亲自出马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全公司职工大会的筹备会上,艾伯利的发言超过了规定的时间,霍里希根就跺着脚冲入会议室,“这个小瘪三还呆在那里干什么?”他怒吼道,“这是我的时间了。”艾伯利制定了一个对海陆公司的附带利益进行可行性研究,威尔逊就开始打起了这个研究小组人员约翰·多德尔的主意,约翰·多德尔是个会计。“真对不起,我实在不能告诉你研究的结果,”多德尔说,“假如我告诉你的话,艾伯利会解雇我的。”霍里希根雇用了个一家公关公司,让他们搞了个人道主义者奖章,以增加他简历的分量,这枚重量级的奖章就是:霍雷肖·阿尔杰奖章。 继承人的混乱给雷诺兹公司的商业利益带来了持久的不利影响,他们采取了“卸载”方式来消除这些影响,“卸载”不是雷诺兹公司的专利,每个烟草公司几乎都会不同程度地采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