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鉴宝天书 作者:维果-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闹天宫图?不止一幅?你是说这件瓷罐像你那幅神画一样,会有好几个变化?”
吴迪苦笑点头。岂止是好几个,是整整十个好不好?而且个个神态生动,惟妙惟肖。他直到现在都还难以接受世界上会有这么神奇的东西存在。
惊天神作可以解释为光线在玉石表面或者其中一些小洞中的折射而形成,两幅神画可以理解为所用的画纸和颜料有机关,这些虽然都有点牵强,但好歹还是可以让人接受。可是这件东西不同,它是做好胚胎后在一千多度的高温瓷窑中烧制而成,中间最重要的过程是脱离了人的控制的,居然还能这么精确的表达制作人的意图,这似乎除了神迹就再也找不出其他的解释了。
随着不同长短的蜡烛配合不同高矮的烛台轮流更换,很快,常老就看完了十幅大闹天宫图。当最后一幅被压五指山的图像在空中消散,他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这究竟是什么东西?这是一件瓷器还是一件伪装成瓷器的高科技的播放设备?
他将瓷罐拿到眼前,仔细的看了又看,没错,是康熙朝的五彩瓷,可是也没听说那会儿会有人厉害到这种程度啊,难道这真的是神的作品?
“师父,您说这件是不是比其他几件加起来还要逆天?这件东西烫手的我都不敢让外人知道!这次过来就是想和您商量一下,我不想它和那件《雪山萧寺图》这么快的露面,先藏一阵,碰到合适的时机再向外公布,您看行不行?”
常老点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满脸的苦笑:
“小五啊,说实在的,本来我对你这趟是没抱太大希望的,不过现在我改变主意了,这件四系扁壶一定就是文件里说的那件,你这趟出去也一定能将那个东西给带回来!”
吴迪揉了揉脸,说道:
“希望如此吧。师父,这件瓷罐和上次那幅画一样,都是从鉴宝节目现场买来的,不过不同的是,这件是经我手鉴定过的,当时……”
吴迪将瓷罐的来历讲了一遍,常老呵呵笑道:
“这算什么?就算是当时看出了端倪使的手段,为了这件逆天的东西也是值得的啊。”
吴迪一头的黑线,师父都这么想,更不要说是其他人了,奶奶的,为了老子那不知道还存不存在名声,干脆就让这两件神物永远的沉睡在藏宝室里吧!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万里长征第一步
ps:谢谢煌殇大大、猪猪大大的打赏,谢谢煌殇大大、飞扬大大的月票,好像月底有双倍不过我这渣收藏,还是老老实实的码字好了!谢谢所有订阅的朋友!随时帮我盯着点,方向错了要提醒,省的走得远了回不了头了!
常老轻轻的拍了拍罐子,在他看来;最近这几件事无一不是在向他证明,吴迪就是常家的灵眼贵人!而今天,更是奇峰突出的带来了传国玉玺的线索,这怎能不让他心潮澎湃?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收了这个弟子,就没有一天让他停止过惊喜,这是他的幸运,也是常家的幸运啊!
“你去办事吧,这件事情我来处理。东西先放我这儿,我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什么?还有一个星期就过年了你要去陕北?”
孟瑶和闻斓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扮演咋咋呼呼、张牙舞爪的那个角色,私底下却不知道被吴迪欺负的有多惨。可是,或许她乐意呢?谁知道!
“没办法,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点都耽误不得。不过这次去的也不远,大概一千公里吧?我带上机器猫和狸猫,顺利的话两、三天就回来了。”
“那你路上小心点。这几天我会安排爸妈和阿姨见面,瑶瑶的妈妈也会见见阿姨,只是,让瑶瑶受委屈了,我一找到机会就……”
“好了,你烦不烦,一天要说多少遍?阿迪,要不你带我们去吧……”
“呵呵,你老老实实的在家陪我老妈吧,和三个大男人挤一个车,奔波几千里,很好玩吗?对了。你们两个待会就带大牛买车去,保证有一辆越野,其他的你们看着办就行,这人越来越多,车都不够用了。我看看能行的话,吃过午饭我们就出发了。”
吴迪从师父那里出来就直接奔了王林峰的四合院,还在四合院里数着日子等出国的王老爷子没有让他失望。送他扁壶的那个老乡他记得很清楚,叫做王大宝,今年应该快六十了,世代贫农。是陕北革命圣地一个叫做土屯的村子的村长,当然,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收拾了几件衣服,吴迪带着机器猫和狸猫出发了,今天半夜他们就能赶到县里,顺利的话明天一早就能见到王大宝。不过他隐隐有一种感觉,这一趟不会那么幸运。难道,他和师父的判断都错了,这件扁壶根本就不是资料上那一件?
机器猫和狸猫轮流开车。根本不用吴迪动手,晚上九点多钟就赶到了县城。这里距离地图上那个叫土屯的山村还有三十多公里,对于都修了村村通公路的现代农村来说,这点距离不过是半个多小时的事情罢了。
陕北的冬天是荒芜的存在。在吴迪的印象中。这里应该会有一望无垠的黄土坡和奔腾咆哮的黄河,可是车子开了快二十分钟了,高坡倒是见了几个,却没见着黄土。他不由得问道:
“黄土高坡不在这一块吗?”
“应该是包括,可现在的黄土高坡只保留了一部分用作参观游览,其他的地方都种上了树。改造的差不多了。”
吴迪恍然点头,看样子想看那印象中经典的漫天黄土、白毛巾老汉、羊群的画面,还是要专门的跑一趟才行。
他们赶到土屯的时候,村里大多数人家的烟囱里正往外冒着阵阵炊烟,冬天农闲的早饭向来是要晚一些。
王大宝是村支书,据说已经干了快三十年了,很和蔼的一个老头。吴迪他们找到他的时候,正端了一碗面汤,蹲在自家院子里啃馒头。
听说吴迪居然是从王林峰那里找来的,王支书热情的不得了,非让他家老太婆给三人冲一碗鸡蛋茶不可。用他的话说,这碗茶不喝,啥子都别谈!
“四系扁壶?那是什么东西?”
不出吴迪的预料,王大宝果然不记得曾经有过这么一件东西,但是给王林峰送过东西他倒是记得很清楚。
吴迪将扁壶拿给他,老爷子一眼就给认了出来,
“对,就是这个东西,这名字我忘了,长的样子我还是记得。没错,我当年送给他的就是这个!这还是一个在我们这儿插队的知青送给我的呢!是谁啊?你别急,让我想想,这三十多年了,实在是……”
吴迪一直观察着他的表情,应该不是他,如果是他,他当年根本就不会把这个扁壶送人。但是这老爷子到底能不能想起来究竟是谁送给他的,可就关键了,虽然回去也能查找当年的档案,看看有谁在那个年代在这一带插队,但是那种混乱时期,谁又敢保证资料一定会是齐全的?而且在这一带插队的知青不是少数,找起来会找死人的!
“想不起来,时间太长了。当时村里陆陆续续来了一百多个知青,那个人应该是最早一批的,和王林峰他们正好错开了……你等等,他好像姓刘,刘……没错,叫刘什么来着……这样吧,我带你们去村头老小家,我记得他家住的那个知青,好像和这个刘什么关系不错。”
刘?吴迪心中一动,会不会是那个刘立人的后人呢?如果是,说不定还真能找着那件东西!
一圈子查找下来,吴迪得到了一个让他们哭笑不得的信息。刘什么的名字倒是被一群老头老太太集思广益的想了起来,一个很响亮但是也让人无从找起的名字,刘建军,在那个年代,叫这个的没有一万也有八千。问到他是哪里人时,几个老头老太太都快打起来了,因为他们的意见共分为三派,有说是京城的,有说是东北的,还有一个说是沪城的!
京城的和东北的还靠点谱,发音差不多,这沪城的口音你都听不出来?这不纯粹是在瞎捣乱吗?
还好,那个一开始找到的王家老小记得他家住的那个知青叫做张庆明,是鲁省l城人,今年应该是六十五岁左右,和那个什么刘建军关系很不错,如果找到他,说不定就能找到刘建军。
吴迪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了师父,等他们马不停蹄的赶到l城的时候,手上已经拿到了有关张庆明的资料。六十岁以上叫这个名字的一共有十三个,分布在l城一市六县,其中农村户口的有四个。
“五哥,已经找到八个了,还没有消息,如果剩下的这个再不是,是不是就找不到了?当年他们落实政策回城,怎么样也应该是城镇户口吧?要万一是那个刚刚去世的,我们可就倒霉了……”
在l城奔波了四天的狸猫看了面无表情的吴迪一眼,根据名字找人本就像是大海里捞针,能找到八个,还要感谢那些年政策不开放,人员流动少。如果是现在,估计找死也找不着几个。
“接着找吧,当年知青回城,有很多解决不了工作,回老家的也不少。我的运气一向不错,不会是刚刚去世的那个,一定!”
“刘建军?怎么会不记得?家在蒙省鹿城什么旗来着,但他是汉民,搞探矿的,当年我们关系好的不得了。他先回的城,我晚了几年,中间我们还通过信,有他的地址,我给你们找找看!”
吴迪的运气果然不错,第九个名叫张庆明的老人就是他们的目标,而且他这里还有刘建军详细的通信地址,看样子是要苦尽甘来了!狸猫一边从信封上抄地址,一边撇嘴,心里狠狠的鄙视了土屯的老头老太太们一把,还京城、沪城?人家是鹿城人!
l城到鹿城要到京城绕一个大圈,全程一千三百多公里,加上圣地到l城的一千公里,这一圈转下来,他们最少要跑到四千公里!加上城市里、乡村间转悠的路,快到长征的一半了!
回到京城休整的时候,正好是大年夜,因为吴迪没有发话,麻雀等人也都是在四合院过年,这让他很有点不好意思,忘记了。
大年夜忙碌了一晚上,大年初一又忙碌了一天,吴迪没有敢再耽搁,带了麻雀和军师,马不停蹄的赶往鹿城。两女和老妈融洽的关系让他很是欣慰,既然已经发展成了这个样子,闻斓家里倒是不必急着揭盖子了。
鹿城,号称草原钢城,而刘建军的地址显示,他正是其中一家钢铁厂的员工。
找到春节值班的领导,吴迪手上的小本本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那位副厂长迅速的调集人手,从档案中查找到了刘建军的资料,却愕然发现,那人在九十年代就离厂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不过这也不是没有办法,厂长带着他们挨家走访刘建军当年的同事,第一家就告诉了他们一个不幸的消息,刘家应该是移民了,不过具体是哪个国家,没有印象了。
又走访了三、四家,基本上确认,刘家应该是在94、95年移民去了澳大利亚!
一圈折腾下来,获得了这个信息,吴迪不但没有沮丧,反而有点高兴。越是艰难,越是证明他的方向没错,因为他本来就不认为,号称千古皇权第一神器的传国玉玺会这么容易的到手,只是,这一竿子就把人给忽悠到国外去了,也未免有点太那个啥了!
常老听到消息也是摇了摇头,还能怎么办?找人加班查吧!只是大过年的,被人在背后骂的滋味,呵呵,如果能找到传国玉玺,被人把脊梁骨戳出个小窝窝又能如何?
、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忽悠
时间很快来到了初六,明天就该正常上班了,吴迪这个年过的支离破碎但也算是有意义,如果留在家里,估计光是陪三位老妈逛街就足以消耗掉他所有的能量。
“1995年4月23日办理的移民手续,6月份离开后就再也没回来过。这是他儿子、妻子的资料,澳大利亚移民局的信息显示,他们应该是去了新南威尔士州的布罗肯希尔市,详细信息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这几年外逃的人员太多了,那边生怕这个也是什么重要人物,所以表现的很不配合……”
“布罗肯希尔?好像那边我就知道悉尼和墨尔本,看来这次又可以长点见识了。”
“你这一阵跑的够累的了,不行先让机器猫他们过去找找看,我会安排人手在那边配合的。”
“不用了,师父,资料给我,我回去看看他们谁会英语,一块带过去。如果是大海捞针的话,我想有我这个吸铁石在,成功的几率也要大上不少。”
常老无言的拍了拍吴迪的肩膀,如果不是越早找到越好,他也不会表现的这么着急。其实告不告诉他并没有什么区别,最多再有一两个月,他的身体就会恶化到连下床都困难,到时候一切就都不需要解释了。
会英语的一共有五个人,军师、机器猫、麻雀,剩下两个是闻斓和孟瑶。看着跃跃欲试的两个小丫头,吴迪苦笑道:
“一块去吧,玩到十五你们就先回来,算是公司给你们的福利好了。”
三天后,经过十一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一行六人踏上了悉尼的街头。吴迪的安排是,英语最好的麻雀和军师先到布罗肯希尔去调查,他陪着两女在悉尼玩两天再过去。
著名的悉尼歌剧院广场上,猛拍了一阵照片的孟瑶小兔子般的跳到了吴迪的面前,
“阿迪,听说澳大利亚现在是钻石产量最大的国家?”
“没错,不过这里的钻石达到宝石级的不超过百分之五,百分之四十为近宝石级,剩下的都只能用做工业用途,平均的价格只有几美元一克拉,还不如华夏产的钻石。怎么,有想法?”
孟瑶撅了撅嘴唇,埋怨道:
“没劲,本来以为跑到钻石的老家了,还想买点便宜的带回去呢!”
“呵呵,以现在资讯、物流的发达程度,早没有什么特产之说了。不过嘛,位于澳洲北领地的磨邻矿场出产的玫瑰色、粉红色、蓝色钻石,属于稀世珍宝,平均售价高达3000美元一克拉,最出名的一颗高净度玫瑰色的3。5克拉钻石售价曾达到350万美元。”
“哇塞!这么厉害!”
“你羡慕它干嘛,上回给你那颗锆石,价格起码是它的三倍,而且还是有钱没处买。其实好点的钻石都不是通过普通渠道能买到的。不过我听说在西北的阿盖尔矿区有类似于美国的钻石公园,在那里挖到的钻石是归个人所有的,而且附近的风景也很不错,如果这次事情顺利的话,我们倒是可以过去看看。”
孟瑶想起吴迪从米兰回来时送给她们的锆石戒指吊坠项链以及高仿包,心中一阵甜**,吃吃笑道:
“你这个流氓、**、大坏蛋,那个时候就有想法是不是?几千万的东西骗我们说不值钱,也不怕我们不知道随便扔丢了!”
吴迪摸了摸她娇嫩的小脸蛋,笑道:
“当时是有点怕,不过不是怕你们弄丢了,而是怕你们丢了之后再问我要一颗,那可就真的是要死人了……”
吴迪忽然想起他应该还有一颗,是他送给别人又被人家给还回来的……宋影,那个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曾经要做他十天新娘的女孩……你还好吗?
念头一闪而过,闻斓娇笑着跑了过来,
“我要去钻石公园挖钻石!原来我有个高中同学,留学的时候在阿肯色州的“钻石坑”州立公园里边就挖到了一颗零点几克拉的白钻!所以,我也要……”
吴迪苦笑道:
“还是在悉尼多转转吧,明天就要去布罗肯希尔找人了。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带你们去挖,争取一次就把里边的钻石都挖干净,让后来人无钻可挖!”
麻雀和军师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他们根据移民局的记录,很容易就找到了刘建军的儿子刘宇航曾经服务过的一家矿业公司,据那里认识他的人说,刘宇航在这家公司服务到2002年,然后就辞职创业去了。至于在哪儿创业,创什么业,没有人知道。线索至此中断。
吴迪将刘宇航的资料拿了出来,今年他应该是35岁,在美国留学学的是地质勘探,他父亲的老本行。但他同时也学习了珠宝鉴定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