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一日不落帝国-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婚几年并不是什么问题。这个令老杨倾心的美女不过刚刚18岁,算是白富美了,在诸多部族中,高级铜匠的父亲身价也算是中上级阶层的作坊主了。据说祖上还是后蜀的大官,应该家风不错,看她几个哥哥的谈吐和气质也算还过得去,应该不会出现婚后没有共同语言或者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反正我们都算是暴发户土鳖,和工匠之女应该不会出现不同阶层之间的鸿沟。”刘蛟想起自家叔叔和婶子的口角起因就头疼。

    “如果要是娶一个贵族世家的小姐为妻就糟糕了,不说对传统礼节和习俗的讲究引发的纠纷,强势的老婆娘家会不会引发常见的矛盾?”赵守忠经常出入高官权贵之家,见过不少所谓的大家闺秀。真正能够得到幸福的极少,多数婚姻都是政治联姻的产物。相濡以沫的贫寒之妻在诸多进士出身的高官家庭中就像大熊猫一样稀少。

    大宋帝国又有榜下捉女婿的习俗,青年才俊被权贵之家招为女婿很多,因此穿越众基本看不到真正符合穿越众观念的模范夫妻。

    俗话说的‘门当户对’有其合理xìng。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但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家庭氛围、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在一个家族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即便周围的环境有变化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两个家庭如果有相近的生活习惯,对现实事物的看法相近,生活中才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才会有共同的快乐,才会保持更长久的彼此欣赏,也才会让婚姻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在一般情况下来说,道理上确实符合社会所处的现实环境。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门当户对的世俗观念反而会把真正的缘分永远地天壤相隔开来。

    门当户对一般指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适合结亲。我认为在如今的封建社会,这种践踏人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必然是要改革的。所谓门当户对,是指男女双方在思想上有共同的高度,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的相互认同,在生活习惯、消费习惯上的相似。这样有共同语言的夫妻更容易步入幸福美满的婚姻。

    “都说来散心的,怎么扯到婚姻大事去了,哥几个先纳妾后娶妻才是正事,我都怀疑穿越来之后,大脑关于好sè的皮层受到了影响,一直对女sè没什么兴趣,加上每天忙着教学和工作,几乎都快忘了有这种需求了。”王能吐槽道。

    “是啊,我们的确没有什么这方面的yù望哎!我深有同感,虽然这现象对于寿命和健康是好事,但是繁衍子嗣又不能忽视,要不然不是白来一趟了?老刘以前可是号称牲口情圣的花丛老手,到了这边竟然只纳了两个妾室,生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肯定是受到了影响,不然按照来之前的xìng格,他起码要纳十个以上的妾室,生十七八个子女。”高竞调侃道。

    “你老高也别说别人,每天请了一堆美女当模特和设计助理不是也没动她们一根手指吗?甚至有流言说你喜好龙阳呢!这可能就是躺枪的待遇了。”刘欣反驳道。

    “好了,别吵了,我们在婚姻和男女之事上的确很容易引发学生和合作伙伴的注目和议论,猜测和流言肯定会因为我们长期不娶妻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也不可能为了平息流言而随便找个女子娶了。合作伙伴家族的女子肯定是不行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学习大宋帝国的皇家,专门挑贫民家的下手吧!反正师生恋、国际婚姻、萝莉控之类的我们内部是不会有人反对的,对吧?”

    “我们虽然都是二十五六岁的老油条了,但是得益于穿越的影响,外表看上去反而有一点返老还童,根据老高的化验,我们的骨龄和细胞活化度都仅仅处于17岁左右,而且老化速率比正常人慢一倍,也就是说,我们也许可以活到120年以后,所有的数据和体检结果都指向这一猜想。所以就连赵守忠这种文坛宗师,风月班主都没有结束单身贵族(真的是拥有开国伯身份的贵族)的生活。我们这些个钻石王老五都快被那些得知具体情况的老交情烦死了,一天到晚的收到相亲xìng质的邀请,要不然也不会到这没有多少人烟和熟人的大理来散心了。”李飞继续吐槽。
第一百零二章 那烂陀寺的中兴(上)
    元佑七年(西元1092年)的年终,辰基书院的年终会议上李基正在听取主管西南地区的孙昌汇报各项工作进度“什么?发现了印度!这有什么好激动的,早在一千年前的汉代,中国就知道印度了,大规模的交流倒没有,小规模的不断啊。”

    “我说的是大规模的三路交通线路可以打开了,海路从泉州可以直航到锡兰和鹏茄罗,陆路可以经过吐蕃的北线和大理的东线分两路到达。我们许诺的游学那烂陀寺就可以实现了,rì本的光海都写了几十封信请求到那烂陀寺交流了。再说了,我们要求开拓市场,消化沿海几十个州县增加的各种消费品产能,不搞航海和殖民怎么解决?光广州府一年生产的印花布就能供应整个广南东路,多出来的十倍产能怎么办?”孙昌解释道。

    刘欣接住话头“老板的意思是通过产业分工来解决,但是这要很长的时间,大量的技术积累,海量的专业人才,以及难以计数的资本投入。我们投资见效快、周期短、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纺织印染行业也是符合历史规律的,但是不能建立在对内摧毁家庭纺织业的基础上,所以只能走高端路线和外贸路线了。”

    “那宗教交流和贸易倾销有什么关系?”

    “干系可大了!当年要不是狂热的布道者西葡两国的传教士推动者殖民探险,寻找基督徒和迷茫的羔羊,西方这两个封建国家不可能在探险上下这么大的决心,花费这么多钱。

    没有强大的信仰支撑,谁都不可成为商业史和殖民史的英雄。就连唐玄奘也是在信仰的支撑下才成功的嘛!况且宗教交流的幌子作为倾销的前戏也不失为一招好棋啊!”赵守忠说话总是在最后才说重点。

    “上座部佛教可不是禅宗,我们要通过佛教派系大融合来树立权威和东印度公司的殖民体系中的宗教思想部分吗?这可是一个大工程,不通过武力像阿育王一样推行,恐怕又是一个百年工程。

    我们都不是佛教徒,也没人受过戒,但是我们推广技术,改善民生,带领合作伙伴及其家族致富,让所到之处一片繁荣,虽然借了不少佛教的渠道和名头,但是也实现了普度众生宗旨。想来佛祖也不会怪罪,甚至会支持我们的做法。

    我们到这个时代来就是一个难解的秘密,是祖先的保佑还是神佛的旨意谁也不敢肯定,所有我们一向平等的对待所有宗教和信仰,稍稍偏向一点佛教,毕竟这个宗教是东方世界的主流和最大信众基数的第一大教嘛!单纯的从概率上说还是一个非常好的的工具和现成的网络。

    老白,你接触的西洋商旅最多,每天接触大食和天竺的商旅想必知道一些那烂陀寺的情报,好像入伙前去过印度旅行过吧,有什么重点说一下。”李基点名让白佳这个老油条不得逃避汇报工作。

    “我就简单说几句啊。”

    “别这么说!谁不知道你的德行!简单说几句就是半个小时。你学生反应你这句口头禅影响他们下课甚至耽误他们上下一节课又不是一次两次了。”兼职总教务长的赵守忠调侃道。

    “那好!官腔就不打了。那烂陀寺(NālandāVihāra),据史料记载,那烂陀寺始建于公元5世纪。古代中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在古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印度中部都会巴特那(华氏城)东南90公里。那烂陀寺规模宏大,现有有多达九百万卷的藏书,历代学者辈出,最盛时有万余僧人学者聚集于此,玄奘在此从戒贤法师学习多年,义净在此从宝师子学习十年;此外来此学佛的唐代僧侣还有慧业、灵运、玄照、道希、道生、大乘灯、道琳、智弘、无行等法师。我国唐代第一高僧玄奘在这里学习五年。玄奘《大唐西域记》和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对那烂陀寺都有说明,而义净对当时那烂陀寺的布局和建筑样式,叙述尤其详细准确。

    传说此地原本是庵没罗园(庵没罗家的梨树园),后来五百商人捐金钱买下献佛,佛在此说法三月。后来摩揭陀国王铄迦罗阿迭多在此兴建佛寺,子佛陀鞠多王在寺南扩建,此后呾他揭多鞠多王在东面建寺,幼rì王在东北建寺,金刚王在此西建寺,中印度王在此北建寺,帝rì王此东建大寺,中供佛像。经过历代君王的营建,那烂陀寺宏伟壮观。

    根据义净在7世纪末的记述,那烂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围匝长廊。寺高三层,高三到四丈,用砖建造,每层高一丈多。横梁用木板搭造,用砖平铺为房顶。每一寺的四边各有九间僧房,房呈四方形,宽约一丈多。僧房前方安有高门,开有窗洞,但不得安帘幕,以便互相瞻望,不容片刻**。僧房后壁乃是寺的外围墙,有窗通外。围墙高三四丈,上面排列人身大小的塑像,雕刻jīng细,美轮美奂。

    我去参观那遗址的时候,正好已发掘出8座大型寺院,4座中型寺院和一小型寺院。8大寺按南北方向一字排列,大门朝西。大寺每边9间僧室,恰如义净所述,中寺每边7间僧室,小寺院每边5间僧室。

    寺的房顶、房檐、和院落地面,都要用特制的材料覆盖,这种覆盖料是用核桃大小的碎砖和以黏土制成,覆盖辗平后,再用浸泡多rì的石灰杂以麻筋麻滓烂皮涂上,盖上青草三五天,在完全干透之前,用滑石磨光,然后先涂上一道赤土汁,最后再涂上油漆,光亮如明镜一般。经过如此处理的寺院地面,坚实耐用,经得起人们践踏二三十年而不坏。

    那烂陀寺每天都有一百多个讲坛,学习课程包括大乘佛典、天文学、数学、医药等。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西元1193年也就是一百年后的突厥人巴克赫提亚尔·卡尔积(BakhtiyarKhalji)会带兵侵占那烂陀寺,寺院和图书馆遭受严重破坏,大批那烂陀僧侣逃往xī ;zàng避难,从此那烂陀寺失去昔rì的光辉,并渐渐被遗忘,变成废墟。”显然白佳是早有准备的,说起这个圣地头头是道。

    “印度僧侣都是很穷的,不像中国的方丈那么富裕,到中国布道的众多印度高僧都是苦行僧,数量稀少时断时续。我们开启新纪元,自然不能吝啬,花点小钱,多送几个东亚地区的高僧到那烂陀寺留学,可以大大的提高我们的殖民度和知名度,绝对的利大于弊啊。”杨文晖支招了。
第一百零三章 那烂陀寺的复兴(下)
    “把打开印度市场的希望放在僧侣身上是很不靠谱的,学术界的交流是很专业的事,干嘛还要他们分散jīng力去推销商品,况且我们生产的东西还需要推销吗?只要去的僧侣送点样品给他们的同窗和当地的王公,还怕卖不动?关键还是我们的印度攻略第一阶段主线任务是什么?校长,我看不是搞殖民和倾销吧?”王能问道。

    “你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我要通过扶持那烂陀寺这个网络枢纽来搞意识形态植入?好吧!我承认是有这个意思。看来什么都瞒不过你这个老油条。主线任务就是安排一批僧侣去那烂陀寺学习佛法,不是以前的那种由当地王公和信徒支付公费学习,而是更受当地欢迎的自费留学。你们知道校园经济的好处吧!几百名留学生给当地带去的好处会是我未来第二阶段的伏笔。”

    三个月后,光海带着自己最得意的三个弟子和400多个全rì本佛法最高深的同行渡海来到恒河三角洲,换乘逆流而上的小船到达了华氏城,然后转为步行像东南走到传说中的灵山大雷音寺(那烂陀寺)。赵守忠抄袭的西游记已经在整个东亚流行过了。

    有穿越众资助的财大气粗的留学僧团无一不是人jīng,每人一到那烂陀寺就大发宏愿,不翻译完十本巴利语真经誓不回国。然后用提前兑换好的宋钱和辰基钱金银币大量的采购当地的各种物资,表明自己不需要接受座师和寺院的助学金和各种津贴,反而一口气捐赠了足够全寺使用三年的笔墨纸砚和熏香等贵重物品。

    这一系列举动赢得了rì渐衰微的该寺法师们的好感,大开藏书阁和图书馆,供远道而来留学僧们取经。早就考虑到当地窘困的情况,佛教不是慈善组织,也是要吃饭的。

    当初赵守忠抄袭西游记的时候就研究过各大宗教活动经费的来源,佛教不像亚伯拉罕诸教一样可以收取什一税。《西游记》中记载,唐僧师徒四人千辛万苦来到灵山,见到了佛祖,佛祖传经。叫阿傩、迦叶两位尊者传经,两位尊者引师徒四人遍看经名,看罢就向四人讨要人事。三藏法师千里迢迢西取真经,除了袈裟钵盂外,哪里有什么人事。两位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悟空不允,要告状到佛前,引出了一场白字经书的故事。师徒四人返回灵山,索取有字真经,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腻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传此之耳。”后来又叫阿傩、迦叶两位尊者传有字真经,然两位尊者仍就讨要人事。唐僧师徒奈无所何,只得将唐王所赠的紫金钵盂舍出,换取了有字真经。

    很多人读了之后认为这佛爷也很现实,要叫后代和尚有钱使,便向人讨要钱财,诵经一遍就要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忒贵了些,可见和尚也是贪婪之辈,一边宣传“万法皆空、四大皆空”的思想,一边还要钱财使用,巴望着天下的富翁穷人们都把万贯家产贡献了寺庙。

    事实不是这样,从现实了说起,且不说唐朝时代的印度社会没有复印机,连纸张都很贵。造纸术虽然是咱中国人发明的,但真正要实现复印的技术,还在几千年以后。唐僧师徒,只是承诺取经,虽说是皇亲国戚,却也不能给佛祖带来些高官厚禄,大嘴一张就要人家白手送经,于佛祖于世人都略显乖巧了些,人家长篇大论,光是手写都要许多年,何况还要到处传布?好比一个市井无赖,看见一个烧饼摊子,上前吆喝:“嗨,那烧饼老头,给我一个吃。”凭什么呀?就是好心舍给了,那无赖能看得上别人给的么?还不轻看了?故而,佛祖讨要人事,不是为了钱财,四大皆空,钱财乃身外之物,佛祖要的是尊严:我有,你来要我也给,但你得吃苦,还得给钱。你自己心中明白,苦楚吃了一大堆,但你的国民不明白,让他们衡量的只有钱,只有他们花了钱才能明白,道理不是轻易能讲的,经文也不是随便就取回去的。你们出了钱就会尊重我的知识,你们出了钱才能时刻铭记我的经文大义。更何况,纸贵,油墨也贵,佛祖印刷一次不容易,付点油墨纸张钱,也说得过去吧。《西游记》假托人事,也无非是想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