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家老小,近乎无一幸免,只有他因为在华歆麾下领兵,才逃过一劫。

    “子俞兄,某知道,你忠心华太守,其实华太守未必就没有斩杀孙坚的念头,毕竟如果陈温认可的孙文台,他这个豫章太守也就做到的尽头。”是仪作为刘繇麾下的第一说客,自然有几分本事,一下子点中了王厚的顾虑,猛然加了一把火。

    “只要你领兵动了手,华太守就没有顾虑了,自然就顺理成章的动手,南昌城中,孙坚不要说是猛虎,就算是插着翅膀也难逃一死。”

    是仪双眸凝视王厚,目光灼热,描写了一片大好的光景,道:“孙坚一死,江东军自然群龙无首,必然溃散,到时候,刘使君再从九江出兵,攻打丹阳和吴郡,而华太守领兵夺取会稽,我们可以平分江东,何乐而不为也!”

    “平分江东?”王厚双眸崭亮,他对华歆忠心耿耿,如果仅仅是家仇,他可以忍,但是如果既能报仇,又能让华歆扩大地盘,他就心动了。

    “孙文台非一般人,哪有这么好杀?”王厚沉吟的片刻,目光幽幽,低声的道。

    “呵呵呵,若是吴郡,自然不好杀,但是他居然敢孤身进入南昌,那就必死无疑,汝麾下五千将士,加上弓箭强弩,还斩杀不了他一个莽夫吗?”

    是仪知道王厚是已经同意了,心中大喜,赶紧的道:“孙坚就住在南昌的驿馆,你的兵马本来就镇守南昌北门,入城不用经过任何人的准许,趁着夜色,把他包围了,我这来还有一员悍将,可助你一臂之力,万无一失。”

    “嘭!”

    是仪的话语一落,陈横双眸一瞪,拳头如铁,一拳把胸前的案桌轰成粉碎,最少表现出练气小成以上的强悍武艺。

    “好,子羽兄,某就相信你一次。”王厚目光萧杀,长身而起。

    …………………………

    南昌城,热闹的街道上,拐角处,一个幽静的小茶寮,茶寮是最新开展的,掌柜的是一个西凉口音的青年,这个青年就是赵兵,他一袭布衣,悠然的喝着一碗清茶。

    孙权任命他为豫章千户之后,他就立刻找马上任,进入的豫章,在王池和廖莫还算配合的情况之下,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把豫章的情况摸透。

    锦衣卫在豫章发展的大半年,其他的地方不敢说,但是在南昌的确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基。

    “千户大人!”

    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坐下茶寮,上了一杯清茶,还有两个馒头,一边吃,一边突然低声的道:“城北大营有变故!”

    “什么变故?”赵兵的面色凛然起来了,环顾周围,看到没有什么人,就拉着中年,走进的茶寮的一个阴暗的角落。

    如今乃是关键时候,主公孙坚孤身进入他负责的区域,要是在南昌出了点什么事情,不要孙权说什么,他自己就得抹了脖子了。

    所以对于华歆驻守南昌的将近三万豫章郡兵他做足的功课,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派人死死的盯着,有点风吹雨动都要汇报给他。

    “在中午的时候,城北大营的兵卒突然全部进入城了,驻守北城门。”中年道。

    “这情况,正常吗?”赵兵眯着眼睛。

    “不正常。”

    中年摇摇头,道:“据我的了解,城北大营的豫章郡兵虽然镇守南昌北门,但是他们平时都是交替轮班的,不会一下子进驻这么多的兵力。”

    “其他的兵营呢?”赵兵沉吟半刻,问道。

    “没有反应,很平静。”

    “这也说明不了什么,这个时间段,这些豫章郡兵的将领有点紧张是应该的。”赵兵心中有些不好预感的,但是也摸不透他们的意图。

    如果是华歆要对付主公孙坚,不会动用城北大营的郡兵,毕竟城南华歆最少还有八千兵马,而且都是他最精锐的兵马,足够对付主公孙坚了。

    “而且……”中年也糊涂了,有些拿不住注意。

    “说!”

    “他们还把大营之后一些应该是战斗时候用的弓弩都运了进来,虽然是夹带着粮食之中偷偷的运进来,但是他瞒不住我的眼睛,那必然是强弩。”这个中年叫左伟,会稽人,原来是王池的手下,曾经是江东军的一员,如今是豫章锦衣卫的一名总旗。

    “偷偷的运进来?他们本来就是镇守豫章的兵,有什么不能光明正大的。”

    赵兵面容巨变,低声的道:“不好,他们肯定是冲着主公来的。”

    “难道华歆要杀主公?”左伟的面色也有些变了。

    “应该不是华歆,如果是华歆,不用这么麻烦,毕竟整个南昌城都是华歆的地盘,应该是另有主谋,看来有人想要浑水摸鱼,让主公和华歆打起来。”赵兵的思维转的很快,立刻的明白了,这其中还有第三方。

    “那主公不是很危险,我们如何是好?”左伟问道。

    “他们如果想要动手,必然顾忌华歆的反应还有主公的武艺,时间应该是选在晚上,趁着夜色,比较容易成功,如今主公身边仅仅百人,肯定挡不住,你去想办法,让我们在太守府隐藏的人把城北大营全军入城的事情让太守华歆知道,我去通知主公,让主公有所准备。”

    赵兵沉吟片刻,知道如何时间紧迫,立刻有的决定。

    “诺!”左伟连忙点头,走的出去。
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时代的发明
    昔年因为朝中党禁之祸,蔡邕无奈避难江东,不理朝政,醉心音律和学识,自然也结识的不少同道中人,盛宪也算是一个。

    “徐庶?原来是伯喈兄的高徒,汝能入伯喈兄的之眼,资质应该不错,某就喊你元直了,元直,伯喈兄如今可还好?”盛宪对蔡邕的学识还有为人都是敬佩有加的,目光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徐庶,问道。

    “老师的身子骨还算硬朗,只是最近让长安传来的消息气的有些寝食难安,所以未能亲自来拜访盛祭酒。”徐庶点点头,客气的道。

    “盛祭酒,其实今日权前来就是想和你商量一下,蔡中郎的事情。”孙权目光看着盛宪,沉吟了一小会,有些为难的道。

    他想蔡邕入主江东书院,挑起大梁,那边盛宪就必须让位。

    “权公子,你这话?和某商量伯喈兄的事情?难道……”盛宪有些疑惑,然后目光一亮,神色之中微微有些喜意。

    “权希望蔡中郎能进入江东书院,任祭酒!”

    孙权咬咬牙,还是说出来了,解析的道:“权没有丝毫看不起盛祭酒能力的意思,权只是希望江东书院能壮大,蔡中郎毕竟是……”

    老实说,江东书院这两年都是盛宪经营出来的局面,孙权这明显是找了一匹好马,就卸磨杀驴啊,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但是盛宪的确没有这个名望来镇压即将爆发的江东书院。

    “权公子,你不用说了,你若是能伯喈兄来统帅江东书院,宪甘愿退位让贤。”盛宪目光闪亮,直接打断的孙权的话,斩钉截铁的道。

    要是其他人,也许他还不会这么容易退位让贤,毕竟他盛宪有他盛宪的骄傲,不过蔡邕确是他敬佩之日。

    论才学,蔡邕绝对他再他之上,论名望,他盛宪顶多在江东有些名气,但是蔡邕可是天下闻名的大儒,无法相比,而且蔡邕的人品更是值得他敬昂。

    而且蔡邕能继任江东书院的祭酒,那么江东书院就不会仅仅限制于江东的发展,必定能闻名天下,这就是一个人的名声带来的反应,他盛宪自问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盛祭酒,你永远都是江东书院第一任的祭酒,这会铭刻在江东书院的历史之上。”孙权心中有些感动盛宪的大方,让他省去的不少口舌功夫。

    “哈哈哈,公子,有你这句话,某就心满意足了。”盛宪心中要是没有点失落,那是不可能的,就好像自己种下的粮食就在成熟的突然被被人的摘了。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不用的朗朗读书声响彻书院,三人一边听着读书声,一边走进的一个宽敞的厢房,厢房里面摆着十几个案桌,这是老师的办公室,现在是上课的时间,这里没有什么。

    最上面的是盛宪的案桌,三人对着案桌,席地而坐。

    “盛祭酒,权想要了解一下江东书院如今的状况。”孙权跪坐下来之后,有些不好意思,歉意的道:“这半年时间,我事情太多,所以对书院就有些忽略了。”

    “公子,如今我们书院有三百一十二名学子,十一名老师,宪从未想到过江东书院能有今日之光景也。”盛宪神色微微有些感叹,也有些满足。

    这个规模在孙权的眼中自然不足,比现代的一个小学还不如,但是在这个时代之中,朝廷的太学在已经落幕,一般的私学儒舍能有几十人规模已经算是不错了。

    江东书院能有几百学子,未来就等于能出几百读书人,汉朝不是二十一世纪,在那个时代人人都是读书人,但是在这个时代,能认识字的十个人里面有一个人已经算是不错了。

    “仲谋,江东书院这大多数是寒门弟子啊!”徐庶坐在旁边,翻起了一本书院的学子花名册其中记录的资料,目光一动,低声的道。

    “江东书院毕竟新建不久,没有名气,一般的世家弟子都有家办学府,自然就看不上江东书院了。”

    孙权倒是不以为,微微一笑,双眸迸发一抹灼热的光芒,道:“不过不用多久,江东书院就能成为整个江东最著名,名声最响,师资力量最雄厚的书院,倒是这些世家弟子恐怕都会争先抢后的来。”

    “仅凭老师的名望,有些不足吧!”徐庶目光一亮,看着孙权,道:“仲谋你说的这么自信,你小子肯定还藏着杀手锏。”

    “嘿嘿,元直,你还真了解我。”孙权嘿嘿一笑,站了起来,道:“你们都随我来,我带你们去看点好看的。”

    江东书院建立在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山峰之上,书院的后山,有一个大宅子,这个宅子不小,差不多有半个书院大小,当初建立书院的时候,就一起建立出来的,这是孙权规定的禁地,不准书院任何人靠近,就算是盛宪也不知道这个宅子里面是做什么的。

    “公子,这是?”孙权推门,三人走了进去,一看,才发现,其实里面仿佛另外有一片洞天,面前就有上百人再来来回回的忙碌,盛宪一看有些疑惑了。

    “这里其实就是一个大工坊,一半地方是造纸张的,专门研制造蔡侯纸,算是以后为江东书院提供纸张的,另外一半的地方就是研究我的杀手锏的。”孙权微微一笑,介绍的道。

    这时候,里面走出两个人,一个是五旬的左右,有些苍老的老者,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汉子。

    “公子,你来了。”中年汉子就骆钟,他是吴县一个很出色的工匠,在半年前就让孙权给请来了这里。

    “公子,这好几个月没有见到你,某还以为你把我们给忘记了。”老者没有大名,姓韩,就叫韩老根,他懂得造纸,而祖父,父亲都是造纸的,对于蔡侯纸的研究很深,孙权从丹阳把他个找到的。

    在西汉的时候,的确有纸的出现,不过造价很高,质地粗糙,量少,不普及,直到了东汉元兴年间,一个叫蔡伦的人改善了这种情况,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这些普遍的原材料,来制造纸,这种纸本钱低,质量好,才让纸渐渐的进入的普及,不过相对来说,纸张还是珍稀品,因为在这个封建的年代,知识的传播太狭隘了,懂得制造蔡侯纸的人其实不多。

    “我孙权忘了谁,也不敢忘记你们这个两个大功臣。”孙权拍拍两人的肩膀,道:“事情可成了?“

    “公子,我已经按照你的提示,改善了造纸的工坊,以流水线的方式生产,如今我们纸张的产量大涨,积累了几个仓库,足够能供应书院和将军府。”韩老根道。

    “很好,不过供量还要大一点,任何事情都没有尽头的,蔡侯能研究出蔡侯纸,这就证明的造纸术还能进步,你们把握三个方面来研究,最少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明白吗?”孙权神色微微一喜,道。

    “属下明白了。”韩老根大受鼓励,点头道。

    孙权继续问道:“骆钟,你呢,进展如何,你应该知道,你的研究才是我最关心的。”

    “公子,请跟我来。”骆钟双眸一亮,道。

    宅子的东侧,和西侧制造纸张的工坊有些不同,也是一个工坊,不过幽静多了,只有几十人在忙碌,上面排着的一个个的是印刷板。

    “这是?”

    “果真是杀手锏,正是一个大杀器!”

    盛宪和徐庶两人看了有些骇然,心中一股难以言明的激动。

    以他们的智慧和眼力,看着这种印刷板自然就明白的其中的用处,他们有些不敢想,要是能用印刷板代替人工抄袭,那么……这即将是一场风暴。

    “公子,这是按照你所提供的图纸,某和他们研究的很久,才制造出来的最合适的印刷板。”骆钟有些激动,解析的道:“我们原先曾经用过木头和一些金属都尝试了,不过效果不好,不是用一次就废,就是印刷不清晰,最后还是用这一种泥胶,才算是做成了你说所的活着印刷板,能重复的使用。”

    “那印刷出来的效果如何,有成品吗?”孙权眯眼,看着这种以泥胶做成的一个个字体,经过烧陶便的硬朗,经过排版,就能印刷了。

    活字印刷术,他也只是记得一个大概,很所细节都记不得了,原材料他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不得不说,人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给他一个方向,在给他一个压迫力,必然能爆发出惊喜。

    “有!”

    骆钟从旁边一个副手手上拿过来一本书,道:“这就是用最新印刷出来的书籍样本,论语,昨天才装订出来的,很清晰!”

    “你们两个看看,这个书本如何?”孙权闻着其中一股浓浓的墨香味,仔细的看了看,很满意,就递给了身边两人。

    “字体很工整,很整齐,很清晰,比我们用手抄的还要好,好,太好的,这就是说,以后就能用印刷来代替手抄,那么民间的书本就不会这么少。”

    盛宪很满意,大笑的道:“此乃书院的一大神器也。”

    书院的学子甚多,要教论语,孟子,大学……老师不过十一个,抄写根本来不及,如今书院的学子人手一本书都不够。

    “仲谋,你怎么会想到这个活字印刷术呢,这对于读书人来说,太伟大了。”徐庶目光凛然,他的眼光不仅仅看到的活字印刷术功能,还看到的活字印刷术对于整个天下的读书人来说就是一个大变革。

    读书读书,没有书,怎么读?

    如果活字印刷术能代替手抄,就代表了以后一本书想要重复一遍,就不需要繁重的抄写,书多的读书人才多。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