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将军刘永福-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3章 山雨欲来 谋河内众说纷纭(4)
阮文祥道:“老夫自当将督统大人的话一字不差的转呈朝廷。老夫这儿还有一道密旨,还请督统大人尽快去办,也好为朝廷分忧。”说罢,将一卷文书交到了黄佐炎手中。
“责令清军不可插手越法事务,申斥其暗中助刘之举……”黄佐炎览罢,将密旨狠狠的往案上一丢:让一向主张抗法、与黑旗军及清朝官员多有往来的自己去责令、申斥清军,看来朝廷里的那群老朽打仗不行,玩人的手段却是一点不差!
阮文祥“嘿嘿”一笑,拱手道:“老夫谨祝督统大人马到成功,早日回朝复命哦……”
“老匹夫,老不死,墙头草,卖国贼!”阮文祥走后,黄佐炎发疯一样将屋里的东西一件件砸得粉碎,愤怒、无奈、羞耻,天下间竟有如此窝囊的朝廷!
“夫君……”轻唤下,一双手从身后缓缓环上黄佐炎的腰身。
黄佐炎闭上眼睛,一把握住妻子温软的双手,喘气道:“你怎么来了?”
“夫君不是说过,世事总难遂人意,但求问心无愧。夫君一心为国,其间难处,刘提督和大清国不会看不到,事已至此,强求无用,动气伤身……”
“秀珠!”黄佐炎转过身,一把将妻子搂在怀里,长泪潸然。
☆ ☆ ☆ ☆ ☆ ☆ ☆ ☆
十天后,驻扎在北宁的援越清军提督黄桂兰同时收到了两封秘函,一封从河内来,言及法军头子李维业准备放弃河内,以显示法国与越南议和的诚意;一封从山西来,却是黑旗军统领刘永福恳请清军与黑旗军联手,趁法国人立足未稳之机一举夺回河内。
黄桂兰将两封秘函往桌上一扔,又开始犯难:现在的越南就像被强盗打了劫还要把女儿送去当压寨夫人一样,一碰上法国人拿抢来的河内做聘礼,他们就真以为能和平相处了。如此软弱的一个国家,还值得大清国去援助吗?若是任其自生自灭,到头来战火还是会烧到大清境内。面对刘永福的相邀,是出兵助阵,还是坐守观望?作为一名军人,黄桂兰很愿意与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猛将并肩作战,可作为大清国援越大军的统帅,他就不得不考虑到朝廷对整个事态变化的态度。
“做人难,做军人更难啊!”黄桂兰长叹一声。面对挑衅,非但不能立刻反击,还要层层上报坐视战机延误;更难堪的是,苦主与强盗成了亲,却将自己这个捕头丢在一边。
黄桂兰提起笔,分别写了两封信:一封给广西巡抚倪文蔚,直言一旦越法议和,援越清军将以何种名义逗留其境;一封给刘永福,命其“静观其变,不可多事”。
☆ ☆ ☆ ☆ ☆ ☆ ☆ ☆
“静观其变,不可多事!”黄守忠狠狠扯下头巾,露出那颗硕大的光头,一把将黄桂兰的回信撕个粉碎,怒道,“早听说这厮是个只知道玩女人不会打仗的家伙,肉在砧板上都不敢下刀,真他娘的不是男人,大清国怎么会派这么个草包来越南!”
“将在外,诸多掣肘,实为不易也!”刘奇勋在一旁道。
“放屁!该打不打,他不打,咱们打,也让清军瞧瞧黑旗军的厉害!”杨著恩跳了起来,双手按在腰间,恨不得现在就拔出双枪去跟法国人大干一场。
“我军没有大炮,无法强攻河内城;如果能让法国人出城,半道截击未尝不可。”刘成良道出了黑旗军的致命弱点——缺乏攻坚能力,同时也暗示黑旗军完全可以采取偷袭的办法……
“好计,神不知鬼不觉的干上一场!”黄守忠第一个赞同。
“法国人破河内,一举掌握时局主动;我军奇袭之,正可扭转局面。”刘奇谦不温不火道,竟然站在了将军们一边。杨著恩不可思议的望着他,嘴张得老大。吴凤典望向刘永福,这一次不用他表态了,难得众人意见一致,只等大帅拍板。
刘永福把腿架在阿虎屁股上,眯着眼一口一口的抽着,像是全然没有听见众人的议论。
“大帅!”吴凤典小心翼翼的提醒了他一声。
刘永福半睁开一只眼,淡淡道:“传令各营严守本界,擅自出战者——斩!都去歇着吧!”
“大帅!”杨著恩还想再说,却被黄守忠一把拉走。
韩再生走在最后,回头望了刘永福一眼,嘴角泛起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掌管钱粮军械的他最清楚黑旗军目下的状况——不但没有攻城需要的大炮,就连野战小炮都只有区区数门;士兵们使用的大部分还是速度慢、射程近的前膛枪,如果没有清军在武器弹药上的援助,即便面对河内的区区数百法军,黑旗军也会打得非常吃力……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仅凭血性之勇所能弥补的。刘永福搁置众将偷袭法军的建议可谓十分明智。像是看到了韩再生眼中的赞许,阿虎脑袋一甩,咧开大嘴,破天荒的摇了摇尾巴。
韩再生从小就怕狗,一看阿虎盯着自己,转身拔腿就跑。
“汪!汪!”身后传来阿虎戏谑的吠声……
众人走后,负责情报的李德才又折了回来,在刘永福榻前低声禀报着:“……据从顺化等地来的消息,越南朝廷里就与法议和一事亦是争论颇大,他们一方面惧怕法军战力,一方面又担心法国人反复无常和而复战,与法议和,同时也是在试探大清国的态度……”
说到这儿,李德才有意识的停顿了一下,给刘永福以思考的时间。
第3章 山雨欲来 谋河内众说纷纭(5)
刘永福放下烟斗,喃喃道:“一头为难一头试探,谁来为黑旗军打算?继续往下说。”
李德才继续道:“北圻督统黄佐炎在给越南朝廷的上书中指出,李维业退还河内不过是诱骗议和的伎俩,一旦越南撤除针对法军的防御并令黑旗军退还保胜,他日法军便可从容进犯北圻各省。以法军战力,弃而再取河内不过举手之劳,然与法国议和,势必令黑旗军将士心凉、大清国难堪,他日法国人再兴挑衅之时,越南国便再无可倚仗之师也……”
刘永福一边听,一边不住点头。刘永福在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练就了异乎常人的敏锐直觉和洞察力——按理,黄佐炎上书越南朝廷的奏折内容绝不可能流传于世,可这篇奏折的内容为何能近乎完整的被李德才得到呢?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黄佐炎有意为之。黄佐炎的用意很简单:既要让越南军民看清形势,也要以此来昭显其拳拳爱国之心,更是在向刘永福及清廷官员诉苦。一举三得,可谓用心良苦。
“两广云贵似在向越南增兵,黄桂兰所部也暂未有撤离北宁的迹象。”李德才的最后一条消息虽短,却让刘永福从榻上坐了起来——既然越南与法国正在议和,那么清军先前打出的“援越抗法”的理由便不再成立,也可以说在清廷找到新的理由之前,黄桂兰所部暂时“师出无名”。可清军却没有因此而撤兵,这说明清廷并不愿眼睁睁看着越南落入法国人之手进而让战火烧到国界;换一个角度说,清廷也不愿就此放弃黑旗军。
如果说整个北越是一盘大棋,那么李维业袭取河内不过是对弈双方在运筹布局中突生的一个变招,清廷、越南、法国,各方势力针对这个变招而来的后手尚未全部亮出,处于夹缝中的黑旗军又岂可轻举妄动?一旦三方角力陷入僵局,黑旗军就将成为打破平衡、左右局势的关键!
刘永福长长的出了口气,仰天躺下——清廷的进退两难,倒给了处在困境中的黑旗军一丝喘息的空间。直到这时,刘永福才想起桌上还扔着一封越南朝廷命令黑旗军撤回保胜的密令——见他的鬼去吧,刘永福轻轻踢了阿虎一脚,安然睡去。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4章 丹凤遇刺 唐景崧初入北圻(1)
茶已凉,唐景崧浑然不觉,依旧端起杯子,一饮而尽,道:“山西之要,只在八字——以战为守,诱而击之!”“以战为守,诱而击之!”刘永福默念一遍,猛然起身,朝唐景崧深深一躬。夜已深,唐景崧走到窗前,打了个哈欠;抬头远望,乌云散去,北圻的月,分外明朗……
光绪九年春,越南丹凤。
丹凤,北临红河,乃是扼守山西通往河内的要冲,然而就是这样一座重镇的城池,却看不到一个越南士兵。李维业占领河内已近一年,虽然名义上将其退还给越南作为议和的条件,可越南朝廷非但没有派兵接管河内,还将河内附近丹凤等城的守军统统撤走;在阻止黑旗军反击河内的同时,还逼迫刘永福退还保胜,以显示其对“和平”的诚意。在这一年里,李维业和他的士兵们俨然成了河内一带的实际统治者。
丹凤的大街上乱糟糟的,空气中仍弥漫着战马的骚味——很显然,法国人才离开不久。不知是天性使然还是见怪不怪,商贩们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在被“洗劫”后谈笑风生的以一种“顺民”的姿态兴高采烈的收拾着自己的铺子和货品,看不到一丝愤怒和无奈。
“小国寡民,不外乎是。”文士打扮的唐景崧端起杯子,尝了一口越南特产的米酒,不禁回想起这几个月来的经历:上年秋,唐景崧在左副都御史张佩纶等人的支持下上书朝廷,大胆提出了他对法越形势和援越抗法的主张,并自告奋勇请缨入越。
唐景崧的上书在清廷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众军机大臣对此纷纷表示赞同,却不敢对唐景崧所提“乞假以朝命”的要求作出批复,只是模棱两可的派他前往云南“差遣委用”。唐景崧敏锐的察觉出这只是朝廷玩的小小手段:若此行能说动越南及刘永福坚定抗法保全大清门户,则清廷派人得力;一旦生出麻烦,则可将责任推在唐景崧个人身上,定其妄自行动之罪。
唐景崧并未因此而惶恐动摇,在座师宝■“壮哉班定远”(班超,字定远)的鼓励下毅然上路。
来到边境后,唐景崧没有贸然去见刘永福,而是稳扎稳打的先行入越,经镇南关南下,一路考察民风地理及越南国的实际状况。来到越都顺化后,由于没有清廷的官方朝命,唐景崧并未得到嗣德王的召见,只是与大学士阮文祥等人进行了几次会谈。越南朝臣对抗法一事的软弱推诿、对黑旗军百般为难、对刘永福的猜忌排挤,都让唐景崧对这个“藩属之邦”失去了信心,此行成功与否的关键,只在刘永福!
从顺化回国后,唐景崧上书朝廷,指出《李宝协议》难以实行,更不能指望越南坚定抗法,并恳请清廷接济黑旗军以军火粮饷、壮其抗法之心。就在这时,云贵总督岑毓英上书朝廷,备言唐景崧条陈越事未合时宜,请令回京供职。
就在请缨之举面临流产危险的时候,唐景崧兵行险着,毅然决定只身入越说刘抗法!
谅山、北宁、丹凤,一路行来,唐景崧探悉越南朝廷一直在敦促刘永福率部撤离山西,也对黑旗军粮饷短缺、军火匮乏的近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最令他担心的是,黑旗军已经有了逃兵,一旦刘永福支撑不住,放弃战略要地山西退往保胜,那么此次说刘之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唐景崧必须尽早见到刘永福。
“吴老板,您来了,楼上请!”一个黑发碧眼的中年男子引起了唐景崧的注意,紧跟在那男子身后的,是一位眉角带刀疤的精瘦汉子。那汉子双手抱胸、步伐有力,显然是个行走江湖的亡命角色,经过唐景崧身边时,狠狠瞪了他一眼。唐景崧目送二人上楼,缓缓放下酒杯,想起了那个悬赏二万两买刘永福人头的传言……
“这里是三千两的定金,事成之后,全额补齐。”
“三千两?吴老板是算准了我没命回来,还是觉得黑旗军都是草包?”
“这样的买卖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我这是看得起你!”
“看得起我?那也得有命花销!如若不然,就请吴老板另请高明吧!”
“你要多少?”
“……”
“一万?!”
“我的本事,吴老板应该很清楚;您付的越多,刘永福死的越快……”
“好,就一万!三天之内,事成结清!”
“吴老板果然是痛快人——什么人!”
“砰!”包间房门被重重踹开,刀疤脸飞身冲到走廊上,却不见一人。
“砰!”刀疤脸拉上门,一把将两张五千两的银票塞进怀里,狠狠道:“此地人多耳杂不好说话,三天后,咱们老地方见,告辞!”说罢,推开窗子,纵身跃下。
二楼走廊拐角处,唐景崧朝身旁那人一拱手,道:“多谢兄台搭救。”
那人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嘿嘿”一笑,道:“先生在河内丹凤转了几日,可是从大清国来?”问的隐讳,唐景崧却明白他把自己当成了两广地方暗中派往越南“办事”的人,便顺水推舟的点了点头,从怀里摸出关文一角,又塞了回去。那人显然认得大清国的关文,这才把手中短枪往身后一塞,退开一步,低声道:“在下李德才,为山西办事。”
山西,便是黑旗军,天下之事何其巧也!
唐景崧道:“方才二人恐对你家主人不利,还请早做准备。”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4章 丹凤遇刺 唐景崧初入北圻(2)
李德才道:“在下晓得,敢问先生大名。”
“唐——景——崧!”
李德才瞪大了眼,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唐景崧微微一笑,道:“唐某入越,正为黑旗军之事而来,还请李兄代为引见你家大帅。”
李德才连连道:“先生只身入越游说越南君臣一事早已传遍北圻,我家大帅对先生更是仰慕已久,在下马上安排先生去见大帅!”
“不!”唐景崧斩钉截铁道,“见面事小,大帅安危事大,你速回山西,决不能让贼子有机可乘!我在丹凤还有些事要办,改日定当登门拜访。”
李德才心头一阵感激,当即道:“在下这就回山西,先生高义,请受李德才一拜!”
唐景崧连忙扶起他,道:“同心抗法,何须多礼,请!”
李德才走后,唐景崧故意往茅厕方向走了一圈才回座上,撩开外衣一角,瞅了眼座师宝■送给自己的那把精致手枪,兀自一笑——这个李德才显然是刘永福麾下的情报头子,欲成其事,先收其心,唐景崧对自己方才的表演十分满意。
☆ ☆ ☆ ☆ ☆ ☆ ☆ ☆
“唐景崧到丹凤了,另外,今日可能会有刺客潜入城中,还请大帅多加留意。”唐景崧到来的消息让刘永福从榻上跳了起来,完全没有听到李德才关于刺客的提醒。一年了,从雄心勃勃到进退维艰,黑旗军缺粮、短饷,战不得、退不能,从左右中法越三方均势的关键到法国人敌视、越南打压、清军敷衍的尴尬境地,其间种种比初到越南流窜求生的日子更为艰难!
眼看着李维业横行河内而不能出兵,甚至连法国军舰在山西城外开过时亦不能放炮击之!黄守忠杨著恩等将领早已恨得咬牙切齿;刘奇谦已经逮捕斩杀了十几名逃兵;韩再生每隔一阵就会拿着钱粮簿册来诉苦,从保胜运来的粮食就连阿虎的伙食都难以保证,只好由他自己外出觅食。万般无奈下,刘永福只好命刘文谦、刘启亮二人率亲兵营主力一千二百人退还保胜,以减轻军粮压力。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黑旗军的士气越来越低,刘永福唯一能做的就是画“虎”——刘永福生平只会写一个“虎”字,每天早晚,他都会来到屋外的空地上,用刀鞘在泥地上一遍又一遍的开划。刘永福的“虎”与众不同,远远望去,既像“禅”字的右半边,又像一只背脊朝天,有耳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