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官场迷信实录-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圣人”、“中国文化的继承者”。阎的治国思想,名曰“圣王之治”,实为“君主立宪+军国主义=中国富强之路”的公式。这个公式阎虽然没有正式提出,然在他1915年致袁世凯的劝进电和致参议院电中已有明确表述。
北伐战争开始前,国民党极力争取阎锡山。蒋介石派方本仁至太原游说阎。阎见北伐有机可投,遂应允。但按兵不动,后见北伐军来势很凶,而且打到了两湖,北洋军已四分五裂,便于1927年6月6日(取六六大顺之意),自任北方革命军总司令,开始悬挂青天白日旗,通电服从广东政府。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追认了这一职务,并推举他为政治会议委员。在此期间,阎将军队扩编为8个军17个师,又收编了国民军第三军。随后,阎锡山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1928年2月,阎锡山就任南京政府任命的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参加对奉军作战。自此,阎便成为居于蒋、冯之下的国民党内排于第三的位置。阎这么显赫的人物,没想到让太监李荣生涮了一把。给老北京们留下了一个茶余饭后的笑料。
那时北京的北长街万寿兴隆寺住着一个老太监,名叫李荣生。他原来是宫里伺候婉容吸鸦片的专职太监,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皇宫后,李荣生也被遣散回家。李荣生在宫里没有积下多少资财,出宫后又好吃懒做,不几年就混不下去了。他在羊肉胡同有一个宅院,想卖了它吃喝,又想多捞几个钱,就开始琢磨了,琢磨来琢磨去,竟然琢磨到阎大司令身上。
这一天,李荣生捧着一件从宫里带出的玉观音,来到铁狮子胡同阎锡山的官邸,神乎其神地吹嘘,说这是他在羊肉胡同那处院里无意中挖到的宝贝,此宅原是道光年间京城九门提督福元修建成住过的。阎一听,心里拨起了算盘,这么随便一挖就挖出了宝贝,下面还不知埋着多少好东西呢。他马上花5万元买下了李荣生手里的玩意儿,又花3万元买下了那处宅子。财迷心窍的阎锡山秘密调了一个排的兵力,开始在院子里挖宝,但挖了个底朝天连个铜子也没挖出来。这么多的兵,连吃带喝,加上运输挖出的土石,阎锡山前后花了近10万,他越想越不对,发恨捉拿李荣生,可是太监李荣生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闲话不提。张学良东北易帜后,国民党北伐成功。但蒋介石在编遣会上耍了手段,想利用编遣军队之机,把冯、阎和李宗仁新桂系的军队编掉,由他天马行空,冯、阎、李自然不干。但阎同蒋结合起来搞冯。当冯欲起兵反蒋时,阎锡山表面上支持冯反蒋,暗里却与蒋勾搭一起。1929年5月19日,冯玉祥在华阴召开了军事会议,谓蒋介石篡党独裁,罪恶滔天,当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遂成立了护党救国军。冯玉祥万没料到,他的部下韩复榘、石友三、马鸿逵、杨虎城等倒戈附蒋,使西北军不战而败。就在这时,阎锡山忽然发电于冯,劝冯出洋游历,并表示愿同冯一起出国。冯接阎电,思索再三,深感形势各方于己都不利,当借阎的电报,顺坡下驴,可反蒋这口气没出,闷在胸中,不是滋味儿。遂一面通电下野,一面派邓哲熙和参谋长曹浩森赴太原面阎,将冯约其共同反蒋的话告阎。阎锡山谓邓、曹道:“这是大事,还是请焕章来晋一趟,我们共同商议。”
邓、曹想摸出阎的实底,阎只是闪烁其词,邓、曹二人摸不到阎的脉,便返回华阴,将阎的话语告冯。冯亦不得要领,再派邓哲熙赴太原。行前,冯对邓道:“只要阎能够反蒋,除不能应允他冯玉祥亲到山西这一条外,其余条件,都可以接受。”
“中国圣人”(2)
邓哲熙受命后,遂出潼关渡河,行至对岸风陵渡,正要乘同蒲路火车北上时,忽见一人喊自己名字,抬头一瞅,不禁惊喜万分。正是:
只道福星临,孰料祸源至。
邓哲熙看到了谁?原来,此人姓李,名书诚,字晓垣,一作筱园。湖北潜江人。早年赴日留学,为同盟会发起人之一。民国建立时,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处军事组长兼陆军部顾问官。护法之役时,任湘西防务督办兼援鄂军总司令。北伐时,任总司令部顾问。因愤于蒋、汪“清党”大屠杀,拒绝参加中国国民党党员重新登记,旋以倾共罪名被关押。1928年春获释。唐生智从桂系手中夺回部队附蒋时,李为唐的总参议。时奉命到太原访阎。李与阎为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唐生智派李书诚赴晋面阎何意呢?原来,唐虽附蒋,然仅为迫于形势,内心中依然有反蒋之意,只是未遇机缘而已。唐派李赴晋面阎,便是代表唐同阎相商反蒋之策。李书诚在太原时,从阎的部将孙楚处得知冯不愿来晋与阎面商,且有无意出洋之念。李便对孙道:“若伯公决心与焕公一起出洋,晓垣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当面劝冯并约冯来晋相商。”孙楚当即将李之意告阎,阎闻知大喜,第二天就派汽车送李至风陵渡,过河见冯。
李与冯是旧友。早在1924年间,冯玉祥联合胡景翼、孙岳发动北京政变,倒吴囚曹,曾由黄郛出来组织摄政内阁,时孙岳举荐李书诚担任内阁陆军总长。自此,李与冯相识,且彼此互相敬爱。
邓哲熙与李书诚相见之后,二人遂一起渡河返陕面冯。时冯正在伤心愁苦之中,见李远道而来,甚为高兴,拉住李之手,久久不放。二人遂进内室,促膝相谈。冯谈了军中之势。李书诚道:“蒋自打垮桂系,其排异己之狼子野心,世人皆知,唐孟潇和两广方面,连伯川在内,都想反蒋。但目下桂系新败,蒋气焰正盛之际,焕公反蒋,孤掌难鸣!正因为如此,韩、石等人才倒戈附蒋。如今伯公约你一起出洋,何不趁此时机躲闪一下。我看伯公为人尚诚实,此次约焕公出洋之举也出真意,焕公何不出洋走走,我也可以陪你们同去。”李书诚又道:“我断定,不出半年,国内反蒋之战必起,那时你再回国内,振臂一呼,各反蒋势力,都会拥到你的身边。”
冯玉祥遂被李书诚说动,决定赴晋晤阎。冯的左右闻知皆来阻拦。1929年6月21日,冯偕妻女及李书诚一起起程赴晋。冯欲登车之际,有陕西省民政厅长邓长耀站立车前,哭着阻拦道:“阎为人心黑手狠,八面玲珑,生性吝啬,袁世凯那样奸雄,都被阎玩弄,先生乃正派之人,岂能与小人共济。此去必为阎所算计。”
冯遂不听邓言,登车而去。于6月24日,抵达太原。阎锡山见冯玉祥真的来了,大喜过望,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吹吹打打地将冯迎到宾馆。当天,阎在“清和元”饭庄举行宴会,为冯接风洗尘。席间,阎对冯道:“吾请弟前来,就是要与弟相商,联名通电,逼蒋下野,另在北平设立新政府。”
冯玉祥听了,举箸道:“兄若如此,弟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
这一顿饭,二人边吃边谈,甚是投机,那阎锡山直把个蒋介石骂了个狗血喷头,连祖宗三代都骂了,冯玉祥听着别提多舒服了。真可谓: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饭后,阎锡山对冯玉祥道:“焕章弟,你我反蒋决心虽然大,但兹事体大,需从长计议,请弟暂住太原,以便朝夕过从。”
冯玉祥见阎锡山说得在理,便在太原住了下来。
阎锡山召冯来晋,明言联合反蒋,实则是挟冯以自重,借以向蒋讨价还价。他见冯上了圈套,便一面派人购置赴日船票,虚做共同出洋的准备,一面派心腹至南京,探听蒋的态度,以便从中渔利。而冯的一切都听阎的安排了。
蒋介石闻冯玉祥至太原,冯、阎二人欲携手出洋,心中大惧。果真冯、阎联合,蒋的各个击破之目的就难以实现。蒋为拉阎,急委阎为西北宣慰使。阎挟冯之目的是要以此讨得蒋更多的好处,一个宣慰使自然不放在眼内。因此,对蒋的任命,不予理睬。蒋介石见阎这个态度,更加着急了,便起程至北平。6月27日,他派了吴稚晖、孔祥熙,还有山西在中央供职的赵戴文三人,带着蒋亲笔致阎信,来到了太原,挽留阎锡山,请他切勿出洋。接着,三人又来到晋祠见冯——时冯已移至晋祠居住,转达蒋约冯、阎齐至北平,商讨冯出洋考察实业问题之事。阎锡山见蒋如此态度,心中暗暗得意,又电请中央撤销对冯玉祥的处分(冯因反蒋时国民党中央给冯以严厉处分)。电报发出后,阎即到晋祠见冯,言他要去北平晤蒋,商讨他与冯共同出洋之事,并谈了他发电中央请予撤销处分事,冯自然很感激。6月30日,阎锡山到了北平。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国圣人”(3)
阎锡山到北平后,没有去见蒋,而是托病住了医院。并于7月7日通电南京政府,再次表明他要出洋,此举是“务回征车,共济艰难”。阎因何没去见蒋,因他挟持了冯,与蒋讨价还价的余地大了,所以不去见蒋。蒋介石乃能刚能柔之人,见阎不见自己,便亲赴医院探阎,力劝阎不要出洋,阎本无真意出洋,见蒋亲自来劝,也就乐得顺水推舟。二人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的密谈,达成了这样的协议:蒋答应委任阎为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阎答应助蒋尽快解决冯的西北军。
二人密商之后,阎遂于7月4日给驻南京的各军代表发了一封电报,言其不出洋考察的原由。当日,阎令人退了去日的船票,而后起程回到了太原。阎一到太原,立时改变了对冯的态度,以冯住晋祠不便为名,将冯移到五台县的西会村,数天后,又移到距河边不远的建安镇,还派了师长杜春沂负责监视冯的行动。冯自此被软禁。冯大怒,欲见阎。阎托词不出。冯忍无可忍,乘坐汽车,出了建安村外,要去太原见阎。杜春沂见阻拦无效,便跪在车前,哭着说:“总司令若去见阎总司令,先把我轧死吧。”
冯玉祥一脚将杜踢开,仍命车前行。杜赶紧电话告诉沿途各驻军,把公路挖一条大沟,冯不得过,只好返回建安村。冯感到受阎的骗,愤慨异常,思来想去,打算化装回潼关,因其身材高大,无法改装隐蔽而作罢。此时,李书诚甚为不安,因为是他的游说冯才来晋晤阎,哪料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竟将冯软禁,李深感对不住冯,便表示一定要在建安村住下去,与冯一同“住监”。冯见阎不放自己,只得密下手谕,令陕西省主席宋哲元代理西北军总司令,并要他速同南京政府接通关系,向南京政府靠拢。压迫阎锡山这个“中国圣人”,以使阎释放自己。
阎、冯同游大孚灵鹫寺(1)
西北军官兵闻阎锡山软禁了冯玉祥,并以此讨好蒋,从中取利,都十分愤慨。但因经济上无着,又值陕甘大旱,赤地千里,民皆饥寒交迫,穷困万状,无可奈何。正焦急之际,冯的手谕至,宋哲元等便依冯之令,主动恢复了同南京的关系。7月中旬,宋派参谋长陈琢如到南京,求见蒋介石,表示西北军接受中央指挥,要求接济军饷。蒋见西北军已向他屈服,心中大喜,谓左右道:“西北军黔驴技穷,今屈服于我,阎伯川吾不虑也。”当即派了于右任、贺耀祖二人到西安宣慰。发给了西北军军饷,同时,下令把已经被他免职的鹿钟麟、薛笃弼、熊斌、唐悦良又请回南京。蒋摆宴为这些将领洗尘,同他们一起照相。8月16日,任命鹿钟麟为署理军政部长。8月22日,又任命李鸣钟为全国编遣委员会遣置部主任。
阎锡山正以挟持冯而向蒋讨价还价,忽闻宋哲元等西北军将领同蒋信来使往,心中着忙,偏在这时,阎又得到了蒋同张学良在北平秘密相会的信儿,他不由的大动肝火,谓左右道:“蒋、张行动诡秘,其中必无好意。”阎正恨时,赵戴文从南京赶到太原,谓阎道:“蒋与西北军接触如此频繁,公当慎之,若彼此相携,山西祸将不远。”
阎沉吟道:“依你之见呢?”
赵戴文道:“速拆散蒋、冯关系,只有他们结成敌人,我等才能从中渔利。”
阎锡山道:“怎样才能使其结成敌人?”
赵戴文便附耳低言如此这般说了一遍,阎锡山听了大喜,便依赵之计而行。
8月初,阎锡山向蒋介石呈请辞去晋省主席之职。阎的目的是投石问路,试探蒋对自己的态度如何,如果蒋允许辞职,说明自己在蒋的心目之中,位置已下降,若蒋不准辞职,说明蒋对己还畏惧。阎的呈请发出之后,南京政府即于8月10日发布命令,准阎锡山免去本兼各职,调商震为山西省主席,徐永昌为河北省主席。阎得此任命电,惊得半天不语。良久谓左右道:“吾岂能让蒋贼得势!”
第二天,恰是中秋之夜,阎赶到了河边建安村。阎此去的打扮是:脱去了上衣,将一根棍子绑在背上。他见到了冯玉祥,“扑”地席地跪倒,眼含泪对冯玉祥道:“焕章老弟,吾听信谗言,对弟不礼,今伯川负荆请罪来了。”
阎的这个举动,冯一瞅就明白,知道是西北军同蒋联合起到了作用。因这时候冯在阎掌中,便顺水推舟地扶起了阎道:“伯川兄休得这样,你我弟兄,便有什么言语不周,也决不计较。”言罢,又仰天叹道:“你我都是忠厚之人,不似蒋之奸诈,我二人只有携手并肩,方能成其大事。”
当下,二人一面赏月,一面畅谈大事。冯见阎愿讨蒋,决计捐弃前嫌,合作反蒋。双方约定,先由西北军发动,并拥戴阎为领袖,然后晋军起而响应。于是冯、阎重归于好。
翌日,冯、阎二人携手同游五台山。阎至大孚灵鹫寺,拜了佛祖,烧香许愿。冯玉祥见庙宇建筑宏伟,山势险峻,感叹不已,遂吟诗二首:
万方多难上凉山,为报隆情一往还。
纵是上清无限好,难忘忧患满人间。
五台高处最清凉,却恐消磨半热肠。
自是人间庸俗骨,由来不惯住仙乡。
冯、阎二人商定大计之后,冯遂同阎至太原,依冯之意立即起身赴华阴指挥部队,阎恐冯对其反目,便让冯留在太原,在幕后指挥,冯无奈,只得应允,乃住晋祠,李书诚依然相陪。
10月9日,宋哲元依冯、阎相商之计,联合了西北军27名将领,通电列举蒋介石6大罪状。而后,宋就任了西北军代总司令职,以孙良诚为前敌总指挥,分三路向河南进发讨蒋。
蒋介石闻西北军通电起兵,大怒,遂纠集了众多杂牌军,以其嫡系军队为骨干,围攻西北军。
西北军出了潼关之后,阎锡山本应通电出兵,但他却按兵不动。为甚?阎本无意反蒋,而是要拆散蒋、冯将要联合的同盟。蒋见状,当即联阎打冯。10月28日,南京政府发出通电,任命阎为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职。11月5日,阎宣布就任。府东街、府西街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阎捋着两撇小胡儿,用五台土音儿对赵戴文等人说:“俄(我)要是不拆散蒋、冯的勾扯,俄(我)这个副司令不如个屁。”
阎、冯同游大孚灵鹫寺(2)
赵等恭维道:“总司令神机妙算,纵诸葛再世,亦不如也。”
11月10日,阎下令北平、太原等地召开“讨逆大会”,以表示晋系完全拥护中央。
晋军不出兵,又通电###西北军,立时影响了西北军士气,加之宋哲元、孙良诚二人不和,不能适应战机,逐渐陷于被动,不久即大败。
冯玉祥在太原闻阎失约而导致西北军大败,大骂阎背信弃义,反复无常,捉弄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