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饭的时间早过了,哪有不饿之理。”
  “我还有不少事要办,许多地方都要打招呼。帅妈妈,再见!”毛岸英不忍再看老人家那充满了关切和忧虑的眼睛,起身出门,说走就走。
  帅孟奇跟在后面,看着毛岸英远去的身影喟叹不已:毛主席已经失去了五位亲人,可以说是血洒全国,英烈满门。他有太多的理由不让岸英赴朝,或者至少可以待战局稍微稳定后再让岸英赴朝。但毛泽东没有这样做,为了保卫世界和平,为了反对侵略战争,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最疼爱的大儿子送上刀光剑影、枪炮轰鸣的朝鲜战场,这是多么无私的领袖情怀啊……
  十月十四日,跟随彭德怀去沈阳、安东做出征准备工作的毛岸英又回到北京。他在北京只能停留一天,然后返回东北,再从那里出境去朝鲜战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毛岸英挤出一点时间,去跟亲友、同事们告别。
  毛岸英骑着那辆旧自行车,风风火火地又来到帅妈妈家。他拉着帅孟奇的手说:“帅妈妈,我这次来是向您辞行的。”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章 参加志愿军(9)
“岸英,你真的要走?”
  “是的,前几天我和彭总去了一趟东北,明天就要动身去朝鲜了。”
  帅孟奇知道毛岸英决心已定,泰山难移,就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心里一阵酸楚。她拉住毛岸英的手说:“既然你明天就要离开,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帅妈妈给你做饭去,吃了饭再走!”
  “行,帅妈妈,我就喜欢吃您烧的菜。”
  别意依依,帅孟奇做的湘菜很适合毛岸英的胃口,但饭桌上的气氛沉闷。帅孟奇不再像以往那样喜笑颜开、问这问那,她除了不时给毛岸英添饭夹菜,让他多吃一些外,很少说话。毛岸英也没有过去的话多,只顾闷头一口一口地往嘴里扒饭。
  临别时,帅孟奇要即将远行的毛岸英靠到她身旁,像慈母一样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他,那粗黑的头发,那高挺的鼻梁,那轮廓分明的面颊,还有那酷似乃父的宽阔饱满的天庭……
  “岸英啊,我是不同意你去的!唉——”帅孟奇叹了一口气,“可你和你爸爸一样,决定了的事情就非要去做不可。既然你爸爸同意你去,我也拦不住你,那就去吧!”
  毛岸英动情地说:“帅妈妈,您放心!况且,我也不是直接到前线去,是在彭总的司令部工作。”
  现在的战争不是冷兵器时代了,我们又没有制空权,在这种情况下,前方和后方、空中和地面、安全和危险是没有绝对界线的。帅孟奇叮嘱道:“上战场可不是儿戏,枪弹无情,你要当心啊!”
  “帅妈妈,您放心好了!再说,人总是要死的,只要对人民有利,为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去死,为抗击美国侵略者去死,也是死得其所!我是个共产党员,共产主义革命是不分国籍的,而且有几十万人都去,也不是我一个人孤军作战。”毛岸英神情坦然地说。
  明月当空,繁星闪烁。帅孟奇把毛岸英送到大门口,一直到听不见自行车的响声了,这才依依不舍地回到房间。那天晚上,这个久经战火考验的老共产党员失眠了。
  彭德怀:这次率兵出征,不管有什么困难,我们必须打好这一仗!
  十月八日,在美军越过三八线向北朝鲜大举进犯之后,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气壮山河地下达了《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
  (一)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辖十三兵团及所属之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二军,及边防炮兵司令部与所属之炮兵一师、二师、八师。上述各部须立即准备完毕,待令出动。
  (三)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四)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东北行政区为总后方基础,所有一切后方工作供应事宜,以及有关援助朝鲜同志的事务,统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同志调度指挥并负责保证之。
  (五)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即共产党)、其他民主党派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
  (六)必须深刻地估计到各种可能遇到和必然会遇到的困难情况,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目前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于我们有利,于侵略者不利,只要同志们坚决勇敢,善于团结当地人民,善于和侵略者作战,最后胜利就是我们的。
  就在下达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的当天早晨,一架苏制伊尔-18型飞机冒着潇潇秋雨,从北京西郊机场轰然起飞了。根据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的命令,彭德怀带着毛岸英等临时指挥所人员乘飞机前往沈阳。从此,彭德怀离开了大西北,转往东北,投入到紧张的赴朝准备工作中。
  飞机平稳地往东北方向飞去,在迷茫的云团里发出嗡嗡的响声,机舱内一片寂静。彭德怀仰坐于舷窗前,微闭双目让自己纷乱的思绪随着云海飘游。他忽然想起了他的新对手麦克阿瑟——都说这个老家伙是员虎将,我看他是一个“牛”将:牛气的牛,吹牛的牛,犟牛的牛。也好,我就当一回斗牛士,与这个牛魔王斗智斗勇斗气……
  同行者中,多数人都是初次见面,相互不知姓名。旅途寂寞,这本来是个彼此认识的好机会,但由于这几天的世事变故太多,事情又来得如此突然,所以谁都觉得在这非同寻常的时刻,在不怒自威的彭大将军身边,还是三缄其口,少说为佳。
  

第二章 参加志愿军(10)
“啪——”坐在机舱前排的一位苏联专家不小心掉下一支铅笔。毛岸英探身拍拍专家的肩膀,指着地板上的铅笔说:“喏,格尔瓦斯!”
  “西巴西巴!”苏联专家一边道谢一边把铅笔捡了起来。
  坐在毛岸英旁边的张养吾在大学里学过俄语,他好生惊奇:这个同志年轻轻的,怎么懂俄语呢?于是就开始注意上这个年轻人了。
  飞机在沈阳上空画了一个半圆,校正方向后,安全地降落在北陵机场。走出机舱时,张养吾指着前面的毛岸英问彭德怀:“彭总,那个同志不简单,会讲俄语,他是谁?”
  出于对自己秘书的信任,彭德怀看看周围没人,小声说:“他叫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大儿子,原在北京机器总厂当党总支副书记,主动要求上朝鲜。今后你要多关心他,注意保密!”
  “毛主席的儿子!”张养吾心里一惊,毛主席居然把自己的儿子也派到前线来了!他看着毛岸英高大沉稳的身影,顿时感到心里一阵阵发热。
  汽车停在沈阳市和平街一号。这是一栋青砖砌就、环境幽雅的两层小楼,为日本人所建,原是东北军阀万福临的公馆,后来国民党驻沈阳的特务机关“励志社”设在这里,解放后为中共中央东北局交际处。
  彭德怀一行刚刚在各自的房间安顿好,外面就响起了刺耳的防空警报,随后电断灯灭。服务员打着手电跑过来说:“首长,真对不起!这些日子敌机老是飞到东北上空侦察,昨天又轰炸了安东。”
  彭德怀在黑暗中攥紧了拳头:“看来,麦克阿瑟还给鼻子上脸,非得狠狠教训他一顿不可。”
  说话之间电灯又亮了起来,服务员欣喜地说:“今天还不错,防空警报很快就解除了,不然还得钻防空洞呢!”
  “沈阳离边境这么远,也钻防空洞啦?”不等服务员回答,彭德怀又接着说,“麦克阿瑟,你要打就明里来嘛,不要扔了几个炸弹就跑,我彭德怀打仗就不愿钻洞子。”
  “彭德怀……”服务员睁着两只大眼睛,盯住这个久闻大名的老爷子发呆,心里头一阵惊喜,“彭德怀,原来他就是横刀立马的大将军彭德怀!”
  防空警报刚刚解除,彭德怀就被东北局党政军各方的领导围住了,他们几乎同声说道:“彭老总,真对不起,没到机场去接你。总理催得太急,他要我们和老总一见面,就得报告粮草的准备情况……”
  “是啊,兵书上写得很清楚嘛:兵马未动,粮秣先行。”彭德怀说,“大家都回去休息吧,让我想想明天向你们讨要什么,你们也想想应该给我点什么。并非是我老彭的口气大,这可是毛主席、周总理给我的特权哟!”他的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饭菜准备好了,工作人员让彭德怀到小餐厅和邓华、洪学智等十三兵团的领导单独用餐。彭德怀说:“不必了,大家都在一起吃。坐同一架飞机来的,哪能各端各的饭碗!”
  众人来到餐厅,各自落座。彭德怀坐在饭桌前向左右扫了一眼,不无感慨地说:“咱们这几个人,只有毛岸英是真正的志愿军,我来东北可不是志愿的啰!”
  洪学智不解地问:“彭总,那你是怎么来的?”
  “我是毛主席点将点来的。集结鸭绿江边的都是你们四野的部队,按理说林彪来指挥最合适,但他说他病了。三野有解放台湾的任务,二野有进军西藏的任务,主席就命令我来了,看来也只有我来了。”
  “照你这个说法,我也不是志愿军。”洪学智爱开玩笑。
  “哦,你怎么也不是志愿军了呢?”
  洪学智指着邓华说:“我是他鼓捣来的,硬逼着上轿,连换洗的衣服也没带。”
  “听你这么说,邓华还是挺有办法的嘛!”彭德怀大笑。
  “你们两个呀,说的都不是心里话,其实你们都是最志愿的志愿军了。让你们来,你们谁含糊了?谁讲价钱了?不都是高高兴兴地来了嘛!”有儒将之称的邓华严肃认真地说。
  当天下午,朝鲜人民军次帅、朝鲜政府内务相朴一禹到沈阳与高岗、彭德怀会谈。朴一禹曾在华北太行山当过八路军的中层领导干部,抗战胜利后才返回自己的祖国,能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他介绍了朝鲜目前的局势和人民军的情况,并转达了金日成要求志愿军迅速出动,首先控制咸兴和新安州的意见。
  军情紧急,双方不事寒暄,简单明了地谈完了,朴一禹立即告辞离去。
  毛岸英见彭德怀送走了朝鲜客人,便笑着说:“彭总,我向你请示一个问题,你不是说指挥所要成立一个党小组吗?”
  “是啊,那就成立吧!”
  “我去通知党员,让他们到你的房间来开会。”
  “好,去通知吧!”
  

第二章 参加志愿军(11)
不一会儿,毛岸英、张养吾、郭洪光来到彭德怀的房间。彭老总见人都到齐了,便放下手中的文件说:“现在咱们开个党员会。党中央决定派志愿军出国,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击美国侵略者。我们都是共产党员,都要无条件地服从党中央的决定!从今天起,我们四位同志就是一个党小组。你们看谁来当党小组长合适呢?”
  “岸英同志在工厂就当过党总支的副书记,他当小组长最合适,我选他。”张养吾第一个发表意见。
  “小郭同志,你的意见呢?”彭德怀问郭洪光。
  “我赞成,同意张秘书的意见。”
  “那好,我也没意见,我同意毛岸英同志当小组长。可以说这是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党小组。你们都知道毛岸英的情况了,今后要多支持他的工作,还要注意保密。”彭德怀把脸转向毛岸英,“岸英,你说要起个化名,我看不必了,今后总部的老同志多,想保住这个密是不大容易的。你在山西跟康生下乡搞土改的时候化名小曹,说是曹轶欧的侄子,后来不还是被乡亲们看出来了,说你不姓曹,是毛主席的大儿子。我看这样吧,平时不要叫名字,就叫秘书吧,对外也可以叫参谋。”
  毛岸英看了看彭德怀,腼腆地笑着说:“大家选我当党小组长,我就不客气了,在这非常时期,恭敬不如从命。不过,以后有事大家多商量。不管怎么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党员都要听党的话,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志愿军党委的决定。养吾同志,你是老大哥,经验多,你可要多帮助我哟!东北我还是第一次来呢!”
  “我们都是第一次来。听说东北人和西北人的性格差不多,粗犷、豪爽,都能吃辣子。岸英同志,我一出学校门就搞行政工作,不懂军事,现在要从头学起,我们互相学习吧!”张养吾毕业于张学良兼任校长的北京民国大学,到彭德怀身边当秘书前是西安市教育局局长。
  党小组会刚刚结束,毛岸英就找郭洪光谈心。郭洪光汇报思想时,流露出不愿在机关工作、想回部队带兵的想法。毛岸英当时想批评他几句,但考虑到刚刚认识,对他的情况还不太熟悉,所以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第二天,他找张养吾商量:“小郭的思想好像不对头,你看我们该怎样帮助他呢?”
  “郭洪光原来是廖汉生部队的一个连长,也许当警卫员不太习惯。再说,这次跟彭总出来,谁也没料到要出国打仗,他可能感到太突然,就有了点想法。”张养吾沉吟着说。
  “彭总事先没给你们讲清楚?”毛岸英不解地问。
  “嘿,中央派飞机到西安接彭总,我们还以为是去北京参加经济工作会议的呢,脑子里装的还是如何开发建设大西北。”张养吾笑着说,“彭总把我这个行政秘书给带来了,反倒把军事秘书留在了西安,到了北京我们才知道是要去抗美援朝。”
  “哦,原来是这样!”
  “是啊!”张养吾点了一下头,“所以,小郭有点想法也不足为怪。你再跟他好好谈谈,多做些开导工作,我也找他聊聊,我想他的思想疙瘩是能够解开的。”
  毛岸英接受了张养吾的建议,像老朋友似的再次找郭洪光谈心。他首先就这次战争该不该打、愿不愿打、能不能打、敢不敢打谈了自己的看法,接着又结合自己在苏联当兵驾驶坦克打到德国的经历,谈了打赢这场战争的信心和决心,最后谈到自己刚结婚一年,妻子生病正在住院,为什么还要坚决请求参加志愿军……
  郭洪光听后非常感动,他握住毛岸英的手十分真诚地说:“毛翻译,我想通了,你是地方同志,还主动要求到朝鲜来。我本来就是军人,理应服从命令听指挥,党员在关键时刻不能后退,请党组织看我今后的实际行动吧!”
  以后的事实证明,郭洪光没有食言,他尽心尽职地照顾和保护彭德怀,在朝鲜战场上熬过了最艰难的阶段,一直到第五次战役结束后才回国。
  虽然还是仲秋季节,但是沈阳的十月已经十分寒冷,瑟瑟秋风,挟裹着几分严冬的肃杀。夜已经很深了,毛岸英仍无倦意。因为是头一次来到祖国东北,又很快就要投入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去,他的心情格外激动。看了一会儿书,他坐在床上开始写日记。火热而又激荡的年代,人们的语言也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他的日记第一句就是:我又全身心地投入为正义而战了……
  挂钟的时针指向凌晨三点,彭德怀背着手踱进毛岸英的房间,看到他背靠铺盖卷还在写东西,不由心疼地说:“岸英,天不早了,怎么还没睡?”
  “彭总,你不是也没睡吗?”毛岸英要穿鞋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