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绛玉珠-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辈们不出声了,不等于姑娘们没想法,且贾母又让人仍去打听消息。湘云不由紧张地拉住黛玉的手,悄声道:“好姐姐,你说的……可作得准?”

    黛玉回眸向她笑道:“作准什么?那些事都是琏二嫂子亲见的,你该问她去才是。”

    探春却在旁着了急:“这等大事,你怎地说得这般顽笑。”

    黛玉正了正颜色,道:“我何曾顽笑了?”

    探春不理宝钗拉她的手,只管道:“你方才那些不过是你想当然罢了,你怎好说得如此理直气壮?”

    宝钗忙在旁劝道:“林妹妹你别怪三妹妹,她也是一时气急。”

    黛玉看看探春,又看看宝钗;撇着嘴笑道:“你若不信我说的,也可以自个个静下心来细想一想。我倒挺高兴你能用自个儿的脑子想事情,而非人云亦云。”

    探春被她说红了脸,宝钗瞧了不由蹙了眉,一脸责备地望向黛玉,“林妹……”

    “我觉得林妹妹说的是对的。”宝玉忽道,“只是我没想明白,那位吴太监为何先走了,怎不陪了父亲一同入宫呢。”

    黛玉开了金手指,才不怕人反驳,听宝玉问起,不由白了他一眼,“若真是宫中有喜事,又怎会只咱们一家得此谕。他不先走,我倒不敢这般猜测呢。”宫中内命妇若要进位,自不会只进一位,黛玉这般一点明,各人心下一想,更觉极有可能是如此这般了。

    因是遣客,内外摆的席面均已撤下。这会子有那机灵的媳妇见这会子主子们似缓过了口气来,遂让人换了新茶,重摆了小食,等待的时间被茶点与沉默填满。黛玉只庆幸贾母这一遭不曾去廊下站着吹冷风——入冬以来贾母的身子就不比往年,到底是年岁高了。哎,只有她老人家身子康健着,她在这个府里才能活得自在一些罢。

    两个时辰间,来来去去下人们报了几趟,虽无明信,贾母却不算太急,王夫人虽每回都要哀怨地看黛玉两眼,到底没再出声,想来也是希望黛玉说得话能成真。而其他人在黛玉给出了这般大一个馅饼后,谁也不好轻言不是,毕竟这还是个会给影子上香的时代,若此事成真,她们的反驳可就要成为对这一喜事的诅咒了。也这是黛玉的杀手锏,她正等着有那不识趣的人来自投罗网呢。可惜的是,所有人都太识趣了。

    ——众人想知道黛玉所言是否成真的愿望如此强烈,以致于当赖大带着人喘吁吁跑进大堂报喜,报道“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老爷请老太太速带领太太等进朝谢恩”时,堂上众人第一时间只觉得谜底揭晓般松了口气,而非想到圣恩浩荡,元春终于进了妃位,成了继皇后这位正妻之下,有名有份的四位最正式的小妾之一了。

    而当黛玉的魔法时间终于要结束时,赖大的一句话又成功地触发黛玉下一个问题:“……你说二舅舅去了东宫?”

    赖大停下了因欣喜而无法停止的述说,回忆了一下,点头道:“是的,二老爷吩咐小的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后,就立时往东宫去了。”

    邢夫人在旁着急道:“现在不是急着问这个的时候,还是先换装入宫谢恩罢。”

    黛玉侧了下头,“可大姐姐是被皇上进升妃位,二舅舅此时去往东宫谢恩作甚?”

    薛姨妈扶着王夫人笑呵呵地道:“这个林丫头……二老爷想是有事向太子殿下奏报罢了,嫔妃进阶乃后宫的事,又怎会往东宫去谢恩了。”

    黛玉点点头,“倒是我想岔了。”她这话虽招来无数白眼,她却不在意,作为亲戚,她能做的可是都做了,听不听,听不听得懂,可就不关她的事了。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这边厢贾府里喜气洋洋。别家府里却是鸡飞狗跳。

    一家乃是秦宅,秦老爷因贾府出事,又挂心家中爱子,是以早早回了府,谁知却撞见自家那位小“秦”圣与尼姑在房内厮混。他老来得子,生恐自个儿过于溺爱,让爱子走上歧路,是以素来管教严厉。谁知今日却见他做出这等丑事来,秦老爷急怒交加之下只记得黄荆条下出孝子,却忘了这“孝”子尚在病中。一顿棍棒之后,秦少爷自是卧床不起,而秦老爷在当晚躺下后也再没能起来——爱之深,责之切,秦老爷最终以自己的性命完成了对儿子的教导。

    黛玉在宝玉倾诉中得知秦家这一消息时并不意外,但另一家的“喜”讯却让她大惊失色——甄家新寻回来的那位姑娘,就是父亲修仙去了的那位甄英莲,自愿入永泰寺带发修行——永泰寺本是皇家女庵,原不过是皇帝驾崩后无子嫔妃无奈的去处。如今却听说皇家斥巨资将其修缮一新,以迎这个“善慈仙姑”。皇家除了按国师之例供奉这位仙姑外,还特地拨了二十四位一心求仙的宫女服侍仙姑,当然,若能得仙姑指点一窥仙路,更是无上的福缘。

    以二八妙龄出家求仙,这就是英莲现下的命运么?这般的命运比起为薛蟠之妾来,到底哪一个更悲惨,黛玉发觉自个儿真的无法答得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

    没什么说的,国庆快乐,献给所有的毕“家”索,“居里”夫人(笑)

    上对应的原文(第十六回)

    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飞马来往探信。有两个时辰工夫,忽见赖大等三四个管家喘吁吁跑进仪门报喜,又说“奉老爷命,速请老太太带领太太等进朝谢恩”等语。那时贾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伫立,【庚辰侧批:慈母爱子写尽。回廊下伫立与“日暮倚庐仍怅望”对景,余掩卷而泣。】【庚辰眉批:“日暮倚庐仍怅望”,南汉先生句也。】那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纨、凤姐、迎春姊妹以及薛姨妈等皆在一处,听如此信至,贾母便唤进赖大来细问端的。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贾母等听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气盈腮。【庚辰侧批:字眼,留神。亦人之常情。】于是都按品级大妆起来。贾母带领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四乘大轿入朝。贾赦、贾珍亦换了朝服,带领贾蓉、贾蔷奉侍贾母大轿前往。于是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秦氏生魂先告凤姐矣。]】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谁知近日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甲戌侧批:好笔仗,好机轴。】【甲戌眉批:忽然接水月庵,似大脱卸。及读至后,方知为紧收。此大段有如歌疾调迫之际,忽闻戛然檀板截断,真见其大力量处,却便于写宝玉之文。】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意被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的老病发作,三五日光景鸣呼死了。秦钟本自怯弱,又带病未愈,受了笞杖,今见老父气死,此时悔痛无及,更又添了许多症候。因此宝玉心中怅然如有所失。【庚辰眉批:凡用宝玉收拾,俱是大关键。】虽闻得元春晋封之事,亦未解得愁闷。【甲戌双行夹批:眼前多少热闹文字不写,却从万人意外撰出一段悲伤,是别人不屑写者,亦别人之不能处。】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处近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曾介意。【庚辰侧批:的的真真宝玉。】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甲戌双行夹批:大奇至妙之文,却用宝玉一人连用五“如何”,隐过多少繁华势利等文。试思若不如此,必至种种写到,其死板拮据、琐碎杂乱,何可胜哉?故只借宝玉一人如此一写,省却多少闲文,却有无限烟波。庚辰侧批:越发呆了。】
104第104章
    说到薛蟠黛玉就来气;这呆子的运道着实太好,回回惹事都能全身而退。最近的这一回居然是由贾珍出手帮他逃过一劫;谁说那什么出在潢海铁网山上的樯木送得不得当,瞧薛家这架势;如今竟连东府都接上线了呢。

    黛玉倒是在贾母寿日隔帘见过那薛呆子一回,众人说起他来就呆子呆子的唤他,但有宝钗这样的妹子;他的样貌又能丑到哪里去呢;不过较贾府几个爷们长得略壮实些罢了;他妹妹宝钗不也比贾家几个姐妹胖么;只是为着他行事较她妹妹着实鲁莽许多,是以他妹妹是“珠圆玉润”;到他就是“鲁钝呆痴”了。

    前个儿薛蟠脱了官司,薛姨妈一喜之下病体全愈,倒也听说摆了回酒为薛蟠接风去晦气,同时也是给薛蟠一个丫头仍叫香菱的正经开了脸。宝玉那日吃了酒回来说与黛玉听时,却将黛玉气得不好:自个儿好容易救出了个甄英莲,谁知薛姨妈就转头又买了个女孩儿来顶她的缺,居然还取了个一模一样的名儿,且仍是做了薛蟠的妾,直似黛玉白做了回善事,一无是处一般。

    当时黛玉好歹还有些子安慰:佛还只渡有缘人呢,怎么着,她也算救了个甄英莲不是。谁知这才几日就来了个晴天霹雳,连这点子安慰也没了,英莲竟去做了什么“仙姑”。仙姑,说得好听,不就是一辈子伴着青灯古佛了么,这样的人生……黛玉再无半分成就感了。

    她怎地就忘了,这世上哪有活着的神人,只有升天的大仙呀。时至今日皇帝没将甄英莲当作妖言惑众的妖人铡了,都应高呼皇恩浩荡了——噢,也许是怕她老子真成仙回来找他算账也未可知。

    她早该想到,在这皇权至上的世道里,又怎允许出现另一个被膜拜的对象。英莲已被人抬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仙人之女的位置,再要过所谓的平凡幸福生活,却是不可能的了。

    别的不论,你让她嫁给谁呢?

    指婚给臣下?天子都只是凡间的主宰,哪天她爹下凡,皇帝都要来拜见你家岳丈,你是否打算与皇家平分秋色?你愿意,也要皇家愿意不是~

    嗯,也可以让其他皇家子弟娶她是么?这个想法较之将她嫁给臣下还危险。一个有德娶得上仙女的皇子,难道不该当皇帝?

    最后一个法子,她可以嫁给皇帝或太子。可皇帝早有皇后,太子也已迎娶了太子妃,嗯,连嫡太孙都有了,你要全部休掉重来?是,是全部休掉,你都娶了仙女了,谁敢跟仙女分老公?更别说立她为妃,你总不能让一个仙家血统屈居人下服侍正妻罢?万一她仙人老爹回来看到,你是嫌自个儿死得不够快,江山太稳了么?仙家虽未必管凡间的事,但总得以防万一罢。

    这还仅是她夫君人选的问题,若是她生了孩儿,她这一脉仙人血统传承了下去……天下最尊贵的人是皇帝,天下最尊贵的家族是皇族,换了你是皇帝,也不会愿意捧出一个与你不相上下,又或者比你还尊贵的人,或家族出来~

    别说皇帝想得多,没法子,全天下就这么一个位置,所有的危险都需小心排除。

    又不只这一个皇帝想得多,古往今来谁见过活神仙了,死神仙倒是一堆堆。

    而英莲,成了一个活得“准仙人”,你说,皇帝能怎么办?

    只能供起来!

    供得高高的~

    于是甄英莲成了善慈仙姑,远离红尘,远离人世,远离皇帝陛下统治下的万民。

    只待她自个儿修成仙道,又或者,她成仙的爹爹大人来接她。反正,最多不过百年……

    黛玉想到这里重重地叹了口气:英莲,咱们都是等着爹爹接咱们回家的可怜闺女~

    哎,当初她还想着似宝玉这等含玉而生的异象都平平安安长这么大,没被人当妖孽灭了,还以为这个世道对仙佛修真什么的比较宽容呢,谁知道……

    嗯,谁知道呢,真要论起来,宝玉以后的日子可够悲惨的,未必没有皇家容不下他这块仙玉的缘故在里面……

    好罢,为着这两家消息的缘故,宝黛两个在贾府上下一片喜庆之时均是怏怏地不大介意。宝玉也就罢了,那升妃位的是他亲姐姐,他能有什么不高兴的,不过是又发了痴罢了,而黛玉却无这等运气,那日预言到喜事的话没人说,却将后面问的关于贾政入东宫的话拿来传笑,又传那日老爷能为皇上向东宫太子传话,不仅得皇上的器重,更受太子的礼敬的话。有那大胆的,更是预言贾府里不仅大姑娘能封妃,只怕过不得两日老爷也升官在即了。

    黛玉不用想也知道这话是从哪儿传出来的,却将她笑得打跌。皇上给传话给太子用得着政老爷这位从五品的员外郎么,这话说得可真没常识。且贾政老爷若真受皇上器重,怎会到如今官位还是一个员外郎,还一当近十年。皇上大封后宫之时,多少后宫家眷都在宫里,你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往东宫跑,是要明着告诉众人你是太子党么?可惜如今皇上春秋正盛,还有精力封妃进嫔呢,你倒早早投了太子,是想扶持太子篡位么。他的这番行为真真愚蠢之极,却居然有更蠢的人为他欢呼喝采。真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只是这事不同后宅小事,黛玉现下总住在贾府,若是父亲来接之前贾家出了什么事,她再是分辩得清也要受些牵连,是以她寻了个机会与贾母细细说了半晌。却由贾母出面刹住了这个“泡沫”吉言。

    贾母的政治觉悟到底不同,兼事关自个儿的儿子,且又在这风口浪尖上,她老人家亲自出手,却将府里好话说的最得意的几个婆子媳妇打的打,卖的卖,硬生生将贾府一众下人的盲目高歌的气势打压下去一大半。另一小半么,却由贾政在被母亲训斥后,将王夫人院里几个婆子发作了出去,王夫人大疼,纵是新得了“宜人”的诰命也没能让她缓过劲来。

    贾府众人终于不再象个暴发户般地发傻,在主子的严加管束下,本想装装深沉装装气质地过个低调年。谁知皇帝就没安好心啊,不过十几日,那被传得沸沸扬扬的“省亲议案”,在年前居然就准了,这一下贾府里连主子都喜不自胜,奴才们就更乐翻了天,还管什么低调什么深沉,只恨不能告之天下,他们贾府有个德妃可回府省亲了。至于旨中“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的要求,哈哈哈哈,这有什么难的,银子是拿来做什么的,不就是用来堆面子的么……

    黛玉再不多劝,只冷眼旁观着贾府的狂欢,心中能想出来的,只是唐太宗那句名言——“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也对,那也是一位皇帝呢,果然古今皇帝一样奸啊……

    黛玉如今在意的,除了父亲,也就是外祖母贾母的身子了,在贾府里这些年,黛玉是早看出来了,若是在父亲来接自个儿之前外祖母有个好歹……这贾府可就更没法呆了。黛玉这一危机感在元春封妃后日盛。是以,那养玉的水除给父亲做药外,素日做点心熬汤煮粥时,也给贾母渐渐用了起来,虽说只有排毒之效,但管人生百病不就是为着身体内有毒排不出去么。

    于是这个年贾府众人过得喜庆无比,主子接得贴子是往年的一倍有余,新得浩命的王宜人陪着邢夫人应酬的权贵也高了一级,凤姐又需多多备了礼单出来,奴才们穿来过去忙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