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行官途-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年的粮食产量和去年相比肯定大幅度的提高了。首先水稻亩产就大概提高了一百公斤左右,而因为开垦梯田,今年的人均种植面积也增加了一亩地,所以必定是个丰收年,粮食的价格比去年来说,小幅上扬了。”

    “收入大概能有多少?”

    对于玉阳县的农民收入。赵华只是在纸面上看见过,并没有真正的下去走访过。像徐家沟,应该是玉阳县经济条件相对比较高的村子,赵华也想了解一下玉阳县农民真实的生活情况。

    “除去口粮,和各种农业税,大概人均可结余二百多一点。”杨东华说道。

    赵华不禁感叹,像徐家沟这样条件比较好的,一个三口之家,除了粮食,其他的年收入只有六百多元。可想而知,玉阳县的情况是多么的糟糕。

    赵华说道:“我上任的时候,就知道玉阳县的是个贫困县,没想到情况这么糟糕。徐家沟可能在县内都是数一数二的经济条件了,今年才开垦的荒地,不过人均年收入才二百多元。要是没有那些梯田的话,收入不是更低吗?”

    贾全成和徐北川同时点了点头,他们作为玉阳县土生入住的干部,已经习惯了这些数据。不过对于赵华来说。这些数字简直太触目惊心了。在其他乡镇,恐怕人均年收入还不到百元吧。

    竟然如此贫穷,可能是赵华想到不敢想的。这就更加增强了赵华要为百姓提高收入的决心。

    “不管有多大的困难,这个制药产业我是一定要上的。我不管你们乡镇用什么方法。必须让老百姓种植药材,。”赵华说道,。

    杨东华顿时眼神有些发亮了,他说道:“赵县长。你说的是我们玉阳县的制药工程吗?》”

    “对啊,你知道?”赵华疑惑的说道。

    连徐北川这个镇长都对玉阳县的制药产业不怎么关心,他一个包工头。农村干部有怎么会了解的。赵华知道,徐北川的态度代表着下面乡镇大多数的基层干部普遍的想法。所谓制药产业不过是县政府的领导为了政绩,空喊出的口号,具体有什么成效,他们抱有悲观的态度。

    “我当然知道,本来我想去找点活,看看能不能接点工程干干,不过人家听说我们工程队只有二十人,他们就连忙的摇头。说我们的规模太小了,根本接不下这些货。”

    {}“你都联系了那些工程?”赵华好奇的问道。

    杨东华如数家珍一般说道:“那个三星级酒店,还有制药厂,包装厂等等,反正人家都是一口回绝,要找大的专业的工程公司来做。在接触这些人的过程中,这些老板对玉阳县这个新药似乎都充满了信心。所以我看这个制药产业还是很有前景的。一旦这些企业在玉阳县生根落地的话,他必将会给我们玉阳县创造很多直接利润以及很多的就业机会。”

    “看来你对这个制药产业很感兴趣。”

    赵华已经将满满的一大杯水喝光了,杨东华连忙给赵华续上。赵华继续的说道:“如果让你在全村种植药材,你觉的怎么样?”

    杨东华诧异了一下,这个问题他确实没想到。不过玉阳县要发展制药产业,药材是必定少不了的。杨东华想了一会,才缓缓的说道:“我认为种植药材的收入可能要比粮食高许多,说不定它是增加我们农民收入的一个法宝。不过如今想要在徐家沟推广种植,我想恐怕难度很大, ;基本可以说是没有可能,即使是上面直接指派,我觉的大家也会闹起来的。”

    杨东华见赵县长的面色有一些些的失望,他明白赵县长此行的目的,必然主要是考察在农村地区种植药材的可行性的。如果没有人愿意种植药材的话,那玉阳县的制药工程简直就是空架子,将要建造的这些工厂也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赵县长,我倒是有个办法。”杨东华小心翼翼的说道。

    在领导面前谏言可是个大忌,弄不好里外不是人。如果方法不当的话,领导自然会责怪下来。即使的方法好的情况下,有些小肚鸡肠的领导觉的你抢了他的风头。

    赵华连忙说道:“什么方法,快说说看。”

    杨东华既了解市场,又熟悉农村的情况,说不定有什么锦囊妙计呢。

    “赵县长,在没有看到利益的情况下,想要老百姓大面积的推广有一定的难度。除非政府直接下达行政命令,但那样党群的关系就会变得紧张。我觉的大规模种植不可行,但是小规模种植大伙还是挺愿意尝试的,在各家的自由地上种一块,你可不要小看这一小块,要是全县加起来,可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另外玉阳县不是有很多无人栽种的山地吗,可以让企业承包下来,在请农民种植,给一定的报酬,我相信这样还能减轻企业的负担。”

    “这个方法好。”赵华拍着大腿兴奋的说道。

    玉阳县的制药产业刚刚上马,第一年只是处于实验阶段,需要的药材并不是太多。等条件成熟了,玉阳县的老百姓也看到利益了,规模自然就扩大了,。没想到这次到徐家沟,居然有意外的收获。(未完待续。。)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528章 乡村的夜晚
    杨东华的妻子,徐北川的姑姑徐朝琴可是个热情的人,听说家里有贵宾,炒了满满一桌子菜。徐北川的父母,叔叔们听说县长要过来住,像过年一般,全家总动员,家整个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

    当赵华走进这个具有玉阳地区富有特色的大院时,夕阳将这座淳朴的院落染红了。一副平静而有安详的景象,让赵华的心顿时像是受到洗涤一般,格外的宁静。

    徐家的妇女们都在厨房里忙活,而几个小孩在院落里玩耍,见到徐北川回来,显得十分高兴,纷纷围了过来,看来在这个大家庭里,徐北川还是很受欢迎的。

    徐家的男人们排成了一排,迎候着县长。县长亲临,这对徐家来说,可是莫大的荣誉,许家沟里的第一家。

    当徐家人看到赵华,顿时傻眼了,没想到玉阳县的县长比徐北川还要年轻,。在徐家人的眼里,徐北川已经是天之骄子了,没想到还有比他更客气的。

    赵华倒是被徐家人的礼遇弄的不好意思了,他说道:“我虽然是玉阳县的县长,但是今天我是以私人的身份拜访的,各位长辈就把我当作是徐北川的一个同事,随意一些,没那么多的规矩。”

    徐北川知道赵县长对这一套十分的不感兴趣,连忙说道:“二爷爷,这是干嘛呀,赶紧都散了,散了。”

    在徐北川的劝说下,大家才散了,赵华才觉的没有那么不自在。

    几个豆蔻年华的少女,迎着落日的夕阳在一针一线的缝制着什么。赵华好奇的问道:“我看你们玉东镇所有的妇女都在认真的缝着什么,他们手里缝的是什么。”

    “衣服,准备过冬的衣服!玉阳地区老百姓的身上衣服一般都是自己家缝制的,这里的女人从小就要学这项技能。我们这个地区到冬天不像北方那么冷,但是最冷的时候也要达到零下十度左右。没有供暖。也没有北方农村人的那种炕。要是再没有几件棉衣,冬天可就没有办法度过了。”

    难怪大街上看不到买衣服的商店,冬天的衣服赵华也没有带在身上。,赵华出门喜欢轻装上阵,不喜欢大包小包的拎。缺什么东西,到地方再卖也不迟。可没有想到玉阳县没有服装店,眼看着这天随时都冷下来,御寒的衣服还没有呢。

    下次要记得打电话让慕容雪在省城买几件过来,赵华一边想,一边向那边的少女们走了过去。缝制棉衣。但是他们似乎并没有用棉花,而是另外一种类似于棉花的东西。

    赵华问道:“这中间似乎不是棉花,这是什么?”

    “这是我们玉阳县当地的一种棉,这种棉的价格要比棉花低许多。当然他的保暖性要比棉花差一些。”

    赵华点了点头,几个少女见到赵华十分的羞涩,也不说话,只是低着头认真的缝制着衣服。

    赵华只是看了一小会,便支起了腰,此时夕阳已经落下了。黄昏下的徐家更增添了几分祥和。这就是华夏国的老百姓,或许他们并不富有,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他们也许也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但是一家人朝着一个共同夫人目标去奋斗,他们的生活是那样的踏实。

    在赵华的心里,隐隐的也向往着这样美好的生活。

    晚餐十分的丰盛,徐朝琴亲自下厨。满桌子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是猪肉,鸡鸭鹅都是自家种的,连鱼都是徐家人下午去河里现抓的。

    喝着自家酿制的米酒。吃着这些纯天然的美味佳肴,这是赵华来玉阳县吃的最痛快的一次。

    “杨村长,你也知道我们玉阳县的制药产业的规模相当大,为什么不扩大你的建筑队,成立一个建筑公司呢。这样你不仅扩大的规模,而且还能使得你们村的一部分人实现就业。”赵华说道。

    杨东华喝了一口米酒,说道:“我何尝不想开建筑公司啊,如果玉阳县的制药产真的能搞起来的话。,玉阳县的经济一定会快速的发展。到那个时候,建筑产业可是一个相当有前途的行业。可是扩大规模说着容易,没有大量的资金是根本做不了的,现在很多人都说我是玉阳县的首富,在赵县长面前我也真人不说假话,是不是首富我不敢说,但是手里确实有几万块钱,不过就这么点钱,拉个建筑队可以勉强度日,要成立公司那就是杯水车薪。”

    这个杨东华倒是十分具有商业头脑,几万块钱,不要所在东部了,现在在h省都不算什么、。但是在玉阳县,几万块可是个相当天文的数字。

    下午杨东华说起他准备参与玉阳县的制药产业的建筑,他还没有上心,但是如今杨东华为自己想了一个好办法,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赵华自然也要投桃报李。况且赵华也希望玉阳县有更多的企业能够发展起来,包括民营的企业。

    “缺钱可以想办法,你可以通过贷款的方式嘛!”赵华不经意的说道。

    赵华他们对话,徐家的男人们压根都不敢说话。对于徐家来说,徐北川和杨东华是他们家的骄傲,也成为他们徐家能够成为玉东镇乃至于玉阳县的第一家庭。

    对于赵华的这次来访,全家人都十分的重视。因为他们知道,徐北川的前途就拽着这个年轻人的手里。他要是不高兴,嘎子的前途随时都可能断送。

    所以尽管许多人已经吃完了,但是没有人离席,都默默的陪同着赵县长,听着他们讲一些他们听不懂的话。

    杨东华摇摇头,说道:“贷款,哪有这么容易。成立公司需要的资金也不是一星半点的,就我那点家底,能贷多少出来?”

    赵华夹了一块鱼肉,将上面的刺挑选干净了,才慢悠悠的说道:“如果我帮你贷款呢?你敢不敢干?”

    徐北川疑惑的看着姑父,私下里捅了一下他。徐北川的意见是不要姑父冒险,开公司毕竟不是弄笑话的,他还是希望姑父能够一步步的来。这样稳当一些。

    杨东华也陷入的沉思,他并没有理会徐北川私下里的暗示。他知道徐北川的意思,开公司投资可不是一万二万,是有很大的风险的。万一要是失败的话,恐怕是要倾家荡产的。

    可是杨东华也不甘心,以前他的志向便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建筑队,如今这么一个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他真的不愿意错过。人生能有几回搏,这样的机会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或许人生这样的幸运只有一次吧。

    杨东华从口袋里掏出香烟,甚至忘了递给赵华一支。独自放在了嘴里,点了火深深的吸了一口。

    赵华只是默不作声的扒着碗里的饭,他知道这个从小被徐家人收养的孤儿心高志远,目前的这点成绩是绝对不会满足的。赵华看中他的商业头脑,但不知道他有没有这样的勇气。

    一时间,饭桌上变的沉寂起来,谁也不说话。大家都纷纷的看向杨东华,虽然听不懂。但是徐家人知道杨东华在做一个巨大的决定,一个能改变他一生的决定,所以没有人敢打扰他。此刻,只有屋外虫鸣的声音。以及赵华“呼哧,呼哧”吃饭的声音。

    这时杨东华的妻子徐朝琴走了过来,这么多人一桌是必定坐不下的。而且在玉阳县这个地区有个风俗习惯,就是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家里的女人是不能上桌的,否则被认为是对客人的大不敬。

    所以在赵华他们饭桌的旁边,又摆了一个小桌。徐家的女人们便围坐在那边。

    “赵县长,这汤都冷了,我给你热一下吧。”

    其他人喝完酒都不怎么吃饭了,但是赵华这个大肚汉却一顿也离不了米饭。足足的二大碗下肚,才一副满足的神情。

    赵华说道:“不用了,帮我泡杯茶吧!”

    徐朝琴便为赵华泡了一杯茶水,见丈夫还在那思索,便说道:“有什么好想的,这么好的机会可是人家赵县长给的,人生能有这样的机会啊,再说有赵县长这个坚强的后盾,你怕什么,。我看不用犹豫了,一句话,干了。”

    赵华不禁对这个外表看起来十分柔弱的女子刮目相看,徐家人都知道,徐老爷子

    的这个小女儿看起来像是个大家闺秀,但是骨子里的性格却和他父亲一样,有一股子闯劲。

    当初杨东华在外面学建筑工,给别人打工挣工资,收入也可以,总比种地的强。但是徐朝琴并不满足,她借钱帮杨东华买了建筑设备,拉来了一帮子人干起了工程队。

    初期的时候,都是徐朝琴在外面谈业务接工程,杨东华只负责建就行了。如今建筑队已经上路子了,大家也都知道杨东华他们这支队伍。徐朝琴才没再出去跑,安心在家相夫教子了。,

    有了妻子的鼓励,杨东华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他掐灭手中的烟头,说道:“赵县长,只要你信任我,我就干、。;”

    赵华点了点头,喝了一口茶水,说道:“这样吧,你过几天到县委县政府办公室来一趟,我跟你去市里跑一趟。”

    杨东华显得很兴奋,不住的点了点头。酒席散了之后,赵华和徐北川杨东华他们聊了一会便去睡觉了。自家酿的米酒喝起来没什么感觉,但是后劲很多,赵华感觉头昏沉沉的,躺在床上就睡着了。

    徐北川来到姑姑他们房间,抱怨的说道:“姑父,你怎么这么冲动,你知道投资一个公司需要多大的资本吗,可不是小数目,万一要是玉阳县的制药产业搞不起来,怎么办?姑姑你也是的,不在一旁劝劝姑父,还鼓动他。”

    杨东华没有说话,徐朝琴倒是说道:“你这个小子自从当上了镇长,胆子却变得越来越小,是不是这是你们当官的通病啊,谨小细微的。”

    徐朝琴可是徐老爷子最喜欢的女儿,在玉阳县这个贫穷落后的人家,女孩子是从来都不去上学的。徐朝琴是个特例,他在县里读到了高中。高考时,也就差了几分考上了大学。

    徐老爷子想让他再复读一年试试,但是徐朝琴死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