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人物的英杰传-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K淙还镨队肓跤葜涞墓叵狄蛭废叩脑虿⒉凰愫湍溃怯辛醣冈谄渲芯又械鹘猓钟性苷飧龃蟮性谕猓芫醯米约夯袷さ母怕什换岢匠伞�
相比较而言难免的兖州和东面的青州阻力就小很多,只是兖州四战之地,尤其南部与袁术的统治核心区南阳-汝南一带相隔并不遥远,也就是说随时要面对袁术的挑衅,这又将极大的牵扯自己的兵力。除非自己摆出一副进攻态势,否则只要形成拉锯,然后袁术再说服李书实玩一个南北夹击,袁绍表示自己身上的鸭梨虽然没有山大但也绝对不小。
唯有青州,虽然青州的大山里黄巾军的数量为数不少,但是冀州的郡兵们当年跟随皇甫嵩也有过不少山地作战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青州不但是南下徐州的通道,而且内部没有什么较大的势力,只要稳定了青州的局势,那么富庶的徐州就是袁绍的囊中之物。
有了稳定的青徐二州做后方基地,袁绍就能够完成逐鹿中原的最终方针。这就好像围棋一样,zhōng yāng一开始不会出现棋子,即使出现也多是牵制xìng的作用,主要jīng力还在于经营边角,因为这里受到的攻击方向更少,减少子力的消耗。经营好自己的地盘,随后不管是屠龙还是蚕食都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不论是如何选择底气也更加的足。
这也就是传统的“金角银边草中间”的来由。实际上纵观华夏历史,历朝历代的兴亡也基本遵循了这一原则。事实上除了某个现在还担当着小弟一样角sè的黑皮矮子,没人能够从四战之地的zhōng yāng完成霸业,而纵观黑皮矮子的经历那也是几乎不可复制险之又险。
冀州的事情袁绍实际上并不担心,韩馥是袁家故吏,本身对于袁绍就有着相当的好感,身边不少重要的官僚又与袁绍和袁绍的手下交好,从今rì来看,只要袁绍给予其一定的压力,韩馥显然不是什么意志坚定的人物。可以说,冀州之于袁绍可谓是易如反掌。
所以接下来就应该着眼于青州,而武安国就是袁绍非常看好的一枚棋子。
或许是对手下实力的自信,或许是觉得对手实在是没啥名气,武安国的对手依然仅仅不过是个西凉军的普通校尉。而结果,这个李姓的校尉甚至没能在武安国的手上走上七合。
“这个使铁锤的家伙有点意思,谁都不要和俺抢,让俺樊稠来会会他。”
锤这种兵器可以说是百兵中最为笨重的几种兵器之一,而且因为力矩的缘故,这使锤所需要的力气远远胜过其他兵器,能够将其使出章法的更是少之又少。
大汉最为出名的锤将当属现在的京兆马家的祖先如果不是女儿做了皇后一定能够入选云台十八将的伏波将军马援,他的那一对被称为擂鼓瓮金锤的大锤重达320斤,基本上只要被那对大锤挂到,不死也是个粉碎xìng骨折,可以说论杀伤力绝对是汉军第一。
只是这对锤子的重量实在是太过恐怖,以至于自他之后天下再无人能用得了那对锤子,想来那种违规的东西也只有乱世的时候才能有人挥舞的起来吧,比如后来的某个朝老天扔锤子结果反而把自己砸死的李·我是笨蛋·元霸,再比如某位白袍小将军岳·我的结局比上一位还惨·云。不过由于他们的对手通常也不是啥正常人,所以大家反而没有看BT的感觉。
这还真是可喜可贺呢。
当然,武安国这种武力潜力尚不足90的家伙显然不可能举得起那种核武级的武器,甚至连次一级的八棱梅花亮银锤只怕也很困难,所以他的手中是一对八楞镔铁锤,虽然声势不如前两个级别那么大,但是放在眼前这个战场上却也足以让群众们眼前一亮了。
顺便说一句,前面既然说乱世才是核武级别的武器登场的时间,很有可能有些看官就要问了,这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大动乱时代为什么就没人用这320斤的擂鼓瓮金锤呢?难道堂堂大汉方圆数百万公里的领土内就没个能刷开这对锤子的大力士么?
其实啊,这人才还是有的,只不过一个没机会接触到那对锤子,一个或许还不够资格。
你要问这两位是谁啊?这两位就是历史上的一对生死冤家——典韦和胡车儿。
胡车儿童鞋那可是一位大力士啊,据说其“力能负五百斤,rì行七百里”,也就是说这位老哥相当于水浒里鲁智深和戴宗的杂交版,甚至戴宗如果只穿两个马甲还比不过胡车儿,只有身披四马甲才略胜胡车儿一筹,由此可见胡车儿其人真真是奇人一只。
只不过想来通常神兵择主,这擂鼓瓮金锤从来都是选择当时最强大的大力士,所以胡车儿虽然实力非凡,但是终究差了典韦一筹,所以想来在马家铩羽而归,无缘金锤。
当然,论起力气来,许褚和张飞这两位也是个中好手,只不过张飞显然丈八蛇矛是他的本命兵器,想来是不会放弃的。至于许褚嘛,最近古锭刀耍的那叫一个开心啊。
由此可知,当看到一个能将锤子舞的颇具章法的将军,一脸横肉的樊稠是何等的见猎心喜。“西凉樊稠,特来此请教阁下高明。”
“哈哈,西凉军的小崽子们,终于找个像样的家伙来陪你家爷爷我玩玩了。”
“这种激将的方式就不要在这里班门弄斧吧,你的口才在我所见过的家伙里还真不算什么。”
对于敌人的侮辱xìng语言,樊稠只是看上去很随意的瞄了武安国一眼便微微的摇了摇头,那副老前辈一样的口吻反而让武安国有种被点着了的感觉,那愤怒可以说是个人都看得出来。
“咿呀呀呀呀呀!!!!小儿徒逞口舌之利,吃你家爷爷一锤!”
激将不成反被激,武安国顿时怒气值max,挥舞着八棱镔铁锤便冲了过来,看样子是打算直接暴豆、开状态,放大招,将眼前这个令他生气的家伙轰杀至残渣。
虽然心xìng可能差了些,但是这股子蛮力气倒也不可小觑,看样子这次可以好好松松骨了。
樊稠到底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刚才就已经看了武安国的招式,现在有亲身体验了一下,立刻便对对手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心中的斗志也因为遇到了好对手而燃烧起来。
一场看上去势均力敌的战斗再一次打响。
………【51。才华初显之战Ⅳ】………
“好爽,真是太爽快了啊,能够遇到你这样的对手还真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啊。 ”
“你这个该死的家伙也不赖,不过,我一定会将你的头挂在我军的辕门上。”
“哈哈,有志气,我喜欢!既然如此,那就继续战吧!”
说完,又是一阵乒乒乓乓的金属碰撞的声音响起,同时响起的还有浓重的喘息声。
樊稠与武安国的战斗已经持续了三十余回合,如果是普通的战斗,即使是近百回合双方也能有足够的体力坚持,可问题是这场战斗的内容可并不普通。
因为武安国是个锤将。
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不过是重达八十二斤,以关二爷那雄浑的力量都无法坚持太长时间,如今武安国使用的八棱镔铁锤两把加起来足有百斤的重量,对于体力的消耗可想而知。
至于他的对手樊稠,情况也好不到哪里。
如果樊稠是个如同赵云、张绣这般善使巧劲的武者的话,那么利用长枪、马槊这样的长兵器崩、点、穿、劈、圈、挑、拨等技法或见缝插针或借力打力可以用很少的力气就能将武安国活活耗死,或者在其体力下降无法将武器舞得那么周全的时候给予一击必杀。
可惜樊稠不是,甚至他上场的原因之一便是希望借助武安国的力量给自己“松松骨”,所以从战斗一开始到现在基本上都是硬桥硬马的拼斗,体力的流失情况自然也十分严重。
于是后面的比拼更多的完全是意志的比拼,毕竟对于百斤重的东西,不论哪一方疏忽大意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过对于武安国来说这场比试他只要不输就已经够本了,毕竟他的对手可是名声在外的西凉军宿将樊稠,一个在边塞战斗多年大小战功无数的“名将”。
实际上当樊稠发现自己的体力损耗有些过快,自己之前的做法还是有些托大的时候,经验丰富的他立刻便调整了自己的打发,虽然看上去每一次可武安国依然是硬碰硬的对拼,但是暗中却或留了一分力气,或卸下几分攻向自己的力道,再加上对面的武安国本身的体力流失,以至于武安国自己在十数回合内竟然根本没有发现樊稠的这一变化。
虽然每一次交锋所剩下的体力是很少的,甚至是不易察觉的,但是当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所引起的质的变化却是惊人的。放到这场单挑中就变成了樊稠终于瞅见一个空当并抢先一步将自己的长刀看到了武安国的肩膀之上。
剧痛以及原本就已经流失到了所剩无几的体力让武安国彻底无法举起他那对吓人的兵器,无奈之下为了自己的小命考虑,武安国只好弃锤于地而走。
虽然樊稠很喜欢这个对手,但是却并不等于会在这样的战场上放他一条生路,所以立刻拍马追赶。为了自己的青州攻略,袁绍立刻命令手下的掌旗官挥舞令旗将武安国救回。眼见对方已经被大部队接回,樊稠也只能将作为战利品的双锤带回,可是因为马匹早已经在双方的比拼中耗费了大量的体力,现在身上又多了百斤的重量,结果反而差点让樊稠闹出一个笑话来。
“不愧是军中宿将,樊稠当真实力非凡,不知何人愿意与之一战啊?”
虽然武安国没能战胜樊稠,让袁绍的剧本稍显瑕疵,但是没关系,这种小事无关大局,而且说不定收买武安国所要付出的成本比预想中要小上一些也说不定。所以此时此刻的袁绍依旧满脸笑容,仿佛刚才的一场胜负他完全没有放在心中一般。淡定,袁绍展现出了他的淡定。
“鲍相国麾下于往一战。”
武安国与樊稠的一战耗费的时间是几场战斗中最长的,所以当战斗结束的时候,时间也已经进入午时。虽然在农闲的时候为了节省粮食同时也是因为基本没什么消耗,所以大家都习惯于两餐制,但是在行军作战或者农忙的时候为了保证充足的体力,所以通常都会实行三餐制,也就是说,现在已经到了该吃午饭的时间。只不过现在是两军对垒的时间,显然不可能一方之间放下兵器坐在地上开始吃饭,那样的话结果只有一个——你做的饭都会被敌人吃掉。
当然,比起全军列阵的联军,董卓军的处境就好了不少,至少那些身处旋门关关内以及旋门关身后的成皋的官兵还是有空闲去享受他们的饭食,联军士兵甚至感觉自己都已经闻到了从对面城关内散发出的面食熟化后所发出的特有的自然的味道。
咦?这么看起来董卓军似乎无师自通了某支人民军用红烧肉瓦解敌方士气的绝招啊。
好吧,为了好不容易提升起来的士气不会又降回去,某位年轻的小将立刻站了出来。
“好,既然小将军由此勇气,那吾等便在此静候小将军佳音。”
鲍信虽然在开战之初因为抢功心切险些被坏了联军的好事,但是终归还是与袁绍私交甚密,尤其是他出身泰山郡,现在又是泰山郡毗邻的济北国国相,对于泰山郡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甚至就连泰山太守应劭都无法抵消掉其对泰山所施加的影响力。
这不,作为泰山郡豪强子弟的于禁竟然不选择在泰山郡出仕而选择了鲍信,由此可见鲍信在当地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也使得他成为袁绍重点拉拢的对象之一。
说起这泰山郡,可以说是袁绍霸业地图中最为重要的棋子之一,因为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过重要。
那么究竟重要到何种程度呢?打个比方,如果说兖州是中原的十字路口的话,那么泰山就是大汉东部诸州的十字路口——北接青州济南国,东靠徐州琅邪国,南邻豫州的鲁国和徐州东海郡,西面则是同为兖州的济北国。
而且泰山显然不仅仅只有这样一点优势,更重要的是其境内群山林立,任何一地经过此处都会陷入到复杂的群山地形,很容易被守军利用地利优势以相对较少的兵力进行阻击。这就是说,谁掌握了泰山郡就相当于在此处为自己的土地上了一把锁。
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如果控制在了袁绍的手中,那么他不但可以保证青州不会受到来自中原的攻击,而且可以从此地以高屋建瓴之势威逼徐州,只要派小股军队在徐州的头顶轻轻一“镇”,就能够让徐州寝食难安,同时牵制大量的兵力。
所以说这也是为什么陶谦未到徐州上任之前就主动联络当时在泰山为寇的臧霸、孙观等人,为的就是消除这里对徐州的战略威慑力,从而让陶谦可以全力在徐州境内发展。
之前袁绍曾经努力拉拢到手的王匡除了当时身为河内太守掌握了河内这一威逼洛阳侧翼的关键区域之外,同时也是因为王匡同样出身泰山,对此地也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于是,在一众将领羡慕的目光下,于禁上马冲了出去。
其实,这个时候最应该派出的并不是于禁这样的家伙,而应该是像呆毛王或者白甲军神这样的吃货。该怎么说呢,一个吃货的怨念是足以毁天灭地的,是这样没错吧。
当然,并不需要因此而担心于禁的体力问题,相比于被罚站罚了一上午的普通士卒而言,能够骑马而且伙食标准也更好的于禁虽然不能保证自己处于最佳状态,但是因为消耗并不算多的他如果不与对手硬碰硬而选择巧劲周旋的话还是很有一拼之力,前提对手不要太强就好。
不过,于禁刚刚冲出去没多久,王匡就在逢纪的提醒下向袁绍提议大军收兵回营。
虽然西凉军和盟军的第一次接触看上去盟军一方略输了一阵,不过早上董卓的那次惊艳表现对于全军士气的打击也已经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逐渐削弱到了最低点。同时西凉军毕竟是老牌军事集团,想要一蹴而就的战胜之本身就是异想天开,这一次战斗更多的是双方互相打个招呼,对对方的实力摸一摸底。所以董卓这边仅仅因为樊稠见猎心喜而上场溜达了一圈,甚至这一次于禁所面对的依然是一个董卓军普通的校尉,由此便可以看出西凉军的心态。
这就是这个老牌军事集团的底蕴,随便扔出一个像样的底层军官就有着足以与盟军较为出sè的新人对抗的实力。也许这些新人的潜力远胜对方,但是他们需要成长的时间。
“盟主大人,以及各位大人,想必诸位也已经看出来了,今天的局势对我等稍显不利,我军和董卓军现在均聚集于此地,如果情况不发生什么重大变化的话,结果恐怕只能是徒费粮草,所以在下建议暂且收兵,我们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如何战胜眼前这个强敌。至少也不能再让士卒们凭空在这里浪费体力,否则到了傍晚我军显然无法与体力充沛的董卓军抗衡。”
正巧此时于禁获得了胜利,借着士气还算不错的劲头,联军互相交叉掩护着退了回去。
“关东联军中的能人看样子不止区区数人,看样子我们也不能再这么小气了。”
看到联军军容整肃,即使撤退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混乱的表现,董卓制止了手下追击的请战,反而露出了少许凝重的神sè,看向李儒的目光中也多了几分别样的神采。
ps:今天感觉强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