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爵门嫡女-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佳仪说的,随他去边关,他也只当是单纯的佳仪的一句戏言,从来没有当真的。
  所以,在他果真被赐婚之后,他虽认定了是上苍的意思,可心里还是十分纠结的。这种纠结仿佛是两个小人在他的心里打架,当代表佳仪的小人将他的迟疑打败之后,他才安心睡下了。这一觉睡的特别的沉,便是冬梅轻声喊了他小半个时辰,他也没有一点反应。
  而静安堂里,老太太和老爵爷相对而坐,脸上的喜色并不多,他们相互间大眼瞪着小眼,都没有说话。
  也不知过了多久,于老爵爷叹了一口气说:“紧着给简哥说门亲事吧,老大媳妇既然只守着诚哥儿过日子,你也不必再靠着她。你若是对老二媳妇不满,便让老三媳妇帮你吧。”
  老太太点点头,说:“府里的是我知道分寸,只是没想到慧妃娘娘的猜测竟是真的。”
  老太太年后入宫谢礼的时候曾经去昭仁宫拜见慧妃娘娘,慧妃相当隐晦地提到,若是府上有适龄的少爷小姐,紧着这半年将婚事都定下来。当时老太太还没有想到什么,现在眼看着圣上将他经手的婚事全都放在了上半年,尤其佳仪还嫁的这般着急,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只说明了一件事——当今圣上,已经时日无多了。
  而一个朝廷的皇帝身死,那至少也是三年的国孝,三年的时间,足够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被耽搁成一个大龄的剩女。
  于珊和于楠进静安堂的时候,就只看见老爵爷和老太太相对而坐,脸色不是很好。
  “后天便是楠楠入宫的日子,爷爷奶奶可是舍不得了?我可早就发现了,自从楠楠回府后,我就成了没人疼的了。”于珊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但脸上却流露出真挚的笑容。
  老太太轻轻敲了敲于珊,笑道:“也不知道你整天都在想什么,你们都是我的孙女,我哪有偏疼哪一个。”说完也不等于珊插科打诨,她抬手轻触于珊的脸颊,有些感慨地接着说道:“适才宫里来人传了圣上的口谕,你与昆哥儿的婚期定在了三月十六”
  于珊一下子愣住了,她没想过要在于华前头成亲,于华作为长房嫡长子,他的婚事定是要办的很隆重,真不是她看不上小杨氏和赵氏,这两人现在只顾着过自己的日子,哪有还管于府里里外外的事,可她若是嫁了便是外嫁女,如何还能光明正大的帮衬老太太,她着实不喜欢老太太再操劳。明明是到了享儿孙福的年纪,却还要事事操心,这对老太太来说,何其不公。她愣愣地说:“怎么定的这么急?哥哥还未娶妻”
  “华哥儿的婚事定在了二月二十。”
  “公主嫂嫂?”
  “是。”
  于珊得到确认,微一思忖,眼睛徒然睁得很大,她挥了挥手,将里里外外的丫头都遣了出去,才压低声音问于楠道:
  “太后凤体?”
  “欠安。”
  “圣上龙体?”
  “欠安。”
  不过是两问两答十二个字,足够于珊将大盛王朝的局势分析个十之五六。若是前景明朗,圣上绝对不会允许他疼宠了十多年的掌上明珠仓促下嫁,怎么也要让于府准备半年的时间,眼下这局面,只可能是因为大盛王朝面临着国丧,而圣上不忍心让已经及笄的佳仪等成老姑娘,即便佳仪是公主,老姑娘也不是什么好听的话。

  ☆、第132章 :

  于华闹腾了一夜,此刻是又累又乏;他被冬梅叫醒后;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到了静安堂。可见静安堂的门紧紧闭着;也没听到内间有什么声响,还以为有要紧的人在与老爵爷和老太太说话,就想着偷个懒原路返回。
  还不等出了院子,就听见守门的丫头远远地对他喊道:“大少爷。”
  于华将脚收了回来,他轻咳嗽了一声,走近几步问道:“屋里都有谁在?”
  “回大少爷;是四小姐和楠小姐陪着老爵爷和老夫人。”
  这小芽是前两年刚买进的丫头,虽说年纪尚小,却懂事机灵记性好,老太太便挑些轻巧的活给她。她因为比同批进的丫头得宠,却又比不上旁人的体面,所以这小芽明里暗里地也没少接到旁人的冷嘲暗讽,不过她都忍了下来。两年间,老太太看她有潜力,倒是有心培养她,像这种守门的活计,说大不大,说笑也不小,却是关系到主家的秘辛,便也交给她做,倒是一次也没有出过差错。
  “恩。”于华听没有外人,才举步进了静安堂。小芽也不拦着,反正老太太吩咐了,不论什么时候,这静安堂是不会阻挡于华几个出入的。
  于华甫一推开门,屋里的两老两少的目光一下子就聚在了他身上。于华酒后的疲惫还来不及掩饰,这一番狼狈之态就落入了于珊他们的眼中。于华原本大大的眼睛有些眯缝,脸也有些浮肿,总体给人一种很没精神的颓废感。
  “哥哥,你这副样子,后天怎么背楠楠上花轿,没得让人看低了你!”老爵爷和老太太还没说什么,于珊皱了皱眉毛,出口埋怨道。
  其实背楠楠上花轿倒还是其次,可于华刚被赐婚就这幅样子,后日总不能不见人吧,若是旁人看见他这副样子,难保不会有人认为他是对圣上不敬,对佳仪不满。于珊可不想于华因为这莫须有的事情与佳仪生分了。
  就算传不到皇宫里,大宅大院里的是是非非何其多,若是旁人乱说话,扰的于府不安也是不划算的。
  于珊想到这里看着这片刻功夫已经坐在椅子上打盹的于华,轻轻摇了摇头。可现在说这些也于事无补,索性吩咐丫鬟去厨房取了几个生鸡蛋,然后用静安堂里取暖的炉子煮着。
  “珊妹妹饿了?”于华听到动静,一睁眼就看见于珊正将几个鸡蛋往小铁锅里放,他眯缝着眼睛戏谑道。
  于珊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他。
  “华哥儿,昨天的宫宴可还好?”老爵爷好似漫不经心地问道。
  “看孙儿这记性,昨夜孙儿接了圣上一张赐婚的圣旨”于华立即坐直身子,顿时就清醒过来,他努力将眼睛睁的大一些,将那时候圣上说的每一句每一字都复述给老爵爷和老太太。这事于华没绝非故意隐瞒,他昨夜只顾着自己纠结了,一时想不开,就忘了禀告老爵爷和老太太此事,想必老太太就是因为这事想见他。
  “恩,此事我们已经知道了。你是长房嫡长子,是断断不能另辟府邸的,反正咱们府房屋也多,若是觉得华园不够宽敞,便是批给你们两三个院子也有富裕。一会你就随着珊丫头去多选几个院子,等忙过了这一阵子就着人修葺一下,做你与佳仪的新房,至于家具,若是要打新的,便也托给珊丫头去打理。我倒是觉得不换也可以,反正你们也不能长待京城。蛮族必定会趁着太子即位之际发兵西北,而你身为百户,保家卫国义不容辞不过,将来你若与佳仪生下孩子,定要与当初谢家子孙一样,尽早送回京城来”
  老太太事无巨细,不停地絮絮叨叨地说着,从新房的琐事说到了朝廷政事,又从朝廷政事说回婚后琐事,可怜于华刚刚睡醒,被老太太的一席话打蒙在原地。
  于华是宿醉,觉又睡的不够,所以脑袋转的有些慢,直到老太太都嘱咐的差不多了,他才想起哪里不对了。他们的新房怎么能在于府里选?皇室嫁公主,都是赐下公主府作为公主与驸马的新房,虽然婚后公主不一定要一直住在公主府,但公主府里里外外都是公主的人,这是对皇室血脉的尊重;他怎么能继续担任百户?驸马领的都是闲职,他都已经做好放弃一切的准备了。
  于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觉得有些渴,咽了口唾沫问道:“祖母什么意思?”
  老太太看着有些难以相信旁人的于华,也有些疑惑了。难不成于华接旨之前不知道他自己这个驸马只是占了名头,实际还是于府的长房嫡长子,圣上还是允他接手兵权?不对呀,若是于华事先不知道,怎么会同意接旨?老太太一直觉得于华肯领旨的前提,是圣上私下允了或者佳仪私下保证了要保留他的职位,却原来他不知道他这驸马与以往驸马的不同。
  “闭眼。”于珊和于楠哪里管于华知不知晓内情,于华的形象真的太难看了,她们两人一人剥开了一只熟鸡蛋,在他眼上、脸上滚动开了。
  “大少爷,公主是入嫁咱们于府的,这是慧妃娘娘自公主一出生就与圣上谈好的,慧妃娘娘手里有暗旨,公主的驸马由她说了算。而慧妃娘娘一生最想回到边关去,所以公主的驸马即便不是你,也是可以掌实权,闯几年边关。”于楠一边轻轻转动着鸡蛋一边轻声解释道。
  于华整个人都成麻木状态,趁着于珊和于楠换鸡蛋的空档才难以置信地问:“佳仪公主为何从来不曾提起过?”若早知如此,他怎么会纠结这么长时间!
  “公主性格单纯,对于大少爷对她的回避,她也只是当成大少爷不喜欢,从来没有想到大少爷是因为不想要驸马的身份所以才对他排斥,是以这种事也就无需与大少爷讲明。”
  “那慧妃娘娘总知道一些吧?”于华的声音里有些不甘心,觉得自己七年以来的纠结简直是杞人忧天,他甚至有种被人耍了的感觉。
  于楠没有说话,她也认为慧妃娘娘在这方面做得有些过了,若是早早告诉了于华,最起码可以让佳仪少痛苦三年,早安心三年,于华也不必纠结成这个样子。
  “可是,哥哥,慧妃娘娘为什么要告诉你,她只有佳仪一个女儿,如果佳仪比不过你的理想抱负,终有一天,你会不会认为佳仪拦了你的路而踩着她奔赴前程。所以,慧妃娘娘的做法才是最正确的。”于楠的想法并不代表于珊的想法,于珊接受现代教育二十年,倒觉得慧妃娘娘的做法颇得她心。
  于珊也早就知道佳仪的驸马可以掌实权,也可以拼杀疆场。但她从来没想过要给于华打小报告作弊,佳仪全心全意地喜欢着于华,于华若不能全心全意的对待,倒不如一拍两散。
  于华缓缓抬起头,似笑非笑地说:“珊妹妹的意思我懂。”
  “大少爷亦可以把这个当成一种考验也未尝不可,还请您理解慧妃娘娘的拳拳之心。”于楠在于珊说了那番话后,难得心里产生了共鸣,忍不住替慧妃娘娘开脱起来。
  “楠妹妹的意思我也懂。不管怎样,此事已定局,我既然接下了这圣旨,自然就要谨遵。两位妹妹放心,我毕将善待公主。”于华的脸和眼睛经过于珊和于楠的一番侍弄,总算是消了点肿,能见人了。
  “行了行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华哥儿不善待公主,我第一个饶不了他!”老太太知道其中佳仪做出的努力,自然是相信佳仪是个很好的姑娘。
  “祖母”于华的声音装的有些可怜兮兮的,受害人是他好伐,被隐瞒的人也是他,可为什么所有人都站在了佳仪身边,都是在为佳仪铺路?只是他心里也高兴,自己的媳妇为家里人所接受所喜爱,这本来就是件值得庆祝的事,他也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他着实想不到,有一天鱼与熊掌他竟能兼得了。
  于华倒是不急着选园子修葺新房,眼下要紧的是于楠的出阁。不过,装扮于府也就只需要一天的时间,明天绝对来的及,只是他的形象的确不怎么样。他心情很好地从锅里拿出一个未用的鸡蛋,半哈着气将它剥开,却并不像于珊和于楠那样敷脸,而是吃进了肚子。
  “祖父、祖母,没什么事孙儿便先回去补觉了,昨夜闹腾的太晚”
  “恩,去吧,好好休息。”
  “是。”于华又恢复了那个谦谦有礼的贵公子,只是有些纨绔的感觉。他应了声,转向于楠说道:“楠妹妹放心,后日背你出门,绝对不会把你摔了。”
  “如此,多谢大少爷了。”于楠倒是一本正经地感谢于华,引得于华的脸红一道白一道的,好不尴尬。而于楠微垂的脸上,笑都要忍不住了。
  于华两天没见什么身影,不过到了第三天,于华果真恢复的神采奕奕,他与于珊一般,都是穿着大红色的衣服,在背于楠出府门的时候,不知怎么就有些伤感,脚步就有些踉跄。
  可是还没将于楠送上花轿,就听杨宇毅开玩笑的说:“华表弟是不是没力气了,若是受不住,便由宇哥哥送嫁吧。太子殿下,您觉得怎么样?”

  ☆、第133章 :

  背新娘这个事情;里头是有道道的。比方说,于华将于楠背出于府;那就意味着;于华心甘情愿地成了于楠婚后的靠山、后背。所以在杨宇毅提到这个建议的时候,虽然于楠和于华没有反应,慕容腾却动心了,如果前半段于华;后半段杨宇乔;那于楠身后就同时有了于府和杨府两大势力,而她身后所有的势力,都会被认为是慕容腾的势力;虽说他已成储君,可若要治世;与四爵府搞好关系是必须的,而于楠与四个爵府的纽带越牢固,他的江山坐的就越稳妥。
  杨宇毅也大概知道于华和于楠必将反对,所以他并没有问他们,而是问新郎官。可惜就算太子殿下算计的再完美,有十分的心答应也没有用。于华听了杨宇毅的建议,一步都没有停,直接将于楠送到了花轿旁,还示威一样看了眼杨府的两个少爷,太子已经升到喉咙眼的话只能落了下去。
  其实,于华并不喜欢于楠,七年从来没有喜欢过,他对她的维护,只是爱屋及乌罢了,因为于府里上到老太太老爵爷,下都于珊于安都很喜欢她,所以他从不为难她。
  不过,于华对于楠的不喜,并不是因为于楠不好。
  于华与于楠的接触其实少的可怜,而在这有限的接触中,于楠毫无意外的,时时踩到于华的禁忌之处:七年前于华离京的时候,于楠还是浑身是刺的冷面小姐,给人的感觉就是凡事都要于珊帮她,在于华看来,她是于珊的拖累;三年前于华回京的时候,于楠已经出落成明艳到极致的女子,明明没有不妥之处,可他就是觉得这样的于楠安分不了;此次回京,于楠事事懂礼,步步规矩,进退得宜,于华又觉得她太做作,好像她的每一言每一行都是装的,没有半分真心。
  于楠自小敏感,于华对她的不喜又从不着意隐瞒,所以她对于华的心思也能猜到七七八八。她并不在意吹毛求疵难伺候的于华怎么看她,这一辈子,她在乎的人不多,而于华并不在此列,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她早已经过继为老太太的孙女,可她也对于华的称呼也只是大少爷,自始至终没有变过的原因。
  可是,就算于华和于楠互不买账,但他们对于府利益和面子的维护却是不约而同的。更何况,于楠可是于华第一个背出去的于府姑娘,这项权利和义务于华无论如何都不能转手他人的。而于楠听了杨宇毅的提议,也是十分的不屑。今日,就算她要自己走到花轿里,婚后没有兄长扶持,也决不允许杨府的人碰触到她的凤冠霞帔。
  “起轿”于楠抱着苹果甫一进轿,宫里一个老嬷嬷就迫不及待的喊道,于府门前的气氛着实不算好,连太子的变了脸色,为免意外,还是早些离开这是非之地。她想着,都怪太子妃身份尴尬,好好的杨府小姐不当,非要过继到于府。
  老嬷嬷却是冤枉于楠了,想当初于楠一文不值的时候,杨府拿她当根草,两三个月都不知道过问一句,还是舆论逼着才演了一出养在于府的戏;现在于楠荣华了,杨府就厚着脸皮往上贴,也不嫌臊得慌。
  说到底造成这尴尬气氛的只能是欺人太甚的杨府!
  太子迎妃是一桩大喜事,虽说于楠在宫里呆了三年,寻常的交际少了,但绝对不会妨碍别家小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