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泱泱大唐-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靖在新的作战命令中,宣布所有人马,轻装前行,沿青海湖南岸,直向西,到青海湖的那个大凹弯处,距离伏俟城约两百里地,再分兵。由李道宗和薛万彻兄弟,率两万五千人马,转向西面,从西侧攻击驻守在伏俟城外的天柱王所领的吐谷浑军队,并且不让其西逃,而李靖领着薛孤儿、苏定芳等将所属人马,共约一万五千人,沿着西岸行进,目标直指伏俟城。
此战的目的,不只要将伏俟城攻取,更主要的是要将天柱王所领的那几万人马全部消灭。
这些年,慕容伏允对天柱王言听计从,这几年,吐谷浑常犯我大唐边关,就是天柱王这位吐谷浑的权臣,鼓动慕容伏允之故。甚至连废慕容顺太子,改立尊王为太子的事,也是天柱王一手策划的。此人在吐谷浑国内的号召力仅次于慕容伏允,手下人也都是善战之众,必须要将其部尽歼,将其人俘虏或者击毙。
的伏俟城是驻不下天柱王的数万人马的,据所得的情报,天柱王部居于伏俟城西五十里地,李道宗、薛万彻兄弟的人马,主要的任务就是攻击天柱王的人马,并与李靖亲领的人马左右合击,歼灭这数万人,顺便取了伏俟城。
李靖宣布完新的作战命令后,除了苏定方和王易诸将都各自去做准备。
李靖在单独将两人留下间,宣布了对他们这两个弟子的最新安排,王易不再行帅部长史职,而是以郎将身份直接领军,李靖将他亲领的一部人马约两千人,交给王易所领,并置于苏定方部下。
李道宗那部人马由李道宗总领,薛氏兄弟作为副手,而李靖所领的这部人马,前锋军五千人由苏定方所领,后军五千人由薛孤儿所领,其他李靖亲领。
也就是从明天开始,王易就不再跟随在李靖身边,而是跟在师弟苏定方边上,直接领兵了。
还没来得及恭喜苏定方在首战中立下大功的王易,听到接下来不能时时跟在李靖身边,很是遗憾,但听到是跟在苏定方身边,又很是高兴,历史上的苏定方可是他挺敬佩的人物。
这次出征的将领中,除了李靖外,他就苏定方最熟,他想着这有可能是李靖的特意安排,免得其他人对他这位驸马爷照顾不周,出现意外。
李靖在细细吩咐两人一阵后,马上让苏定方先回驻地了,让王易明日领着人马,快马赶上去。
在苏定方走后,李靖亲自带着王易,去接收临时交给他的人马。
王易是右亲卫郎将的武职,但这次李靖给他安排的手下也有两名郎将,这两名郎将一名叫做王忠,还有一名唤作吴恩,都是原江淮军旧部的军官。原本还担心新交给他的人马很可能不会听服于他的王易,在看到这两名对他和李靖恭敬行礼的部下后,也彻底放心下来。这两位三十开外的郎将都是他父亲的手下,是被大哥王昂招抚来的,他这个王雄诞的二公子,对他们当然有绝对的号召力。
王忠和吴恩手下所领的人马,有很多都是江淮军旧部,很有作战经验。
王易很感激于李靖这非常特殊的安排,事前他竟然并不知晓,很是惊喜。
李靖在吩咐完事情后,让王易先熟悉一下军务,就先回营了。
李靖走后,王忠和吴恩等人拥着王易进到帐里面,并将手下的主要校尉、旅帅都召集过来,让他们听候王易的训话。王易看到这些军中的主官,竟然全部都是江淮军的旧部,他已经明白,这肯定不只是李靖的特意安排,还应该是李世民战前特别吩咐过的。
想着那位远在长安的皇帝,王易真的有点感动于他的这位岳父对他这般体贴。
王易在简单地讲了几句,希望弟兄们跟着他立下军功,回长安领赏,随后也宣布了军纪。
以往王雄诞所领的江淮军一向以军纪严明著称,王易在再次强调军纪后,所有的主官都齐声应命,表示唯二公子马首是瞻,他们会跟着二公子,冲锋陷阵的。
当晚王易便带着身边的近两百名亲卫与手下的军士住在一块。
这些亲卫都是经历过战事的健儿,对行军打仗很有经验,他们也以很快的速度,为王易新搭了营帐,并将王易所有用物都取了过来。
作为王易亲卫头目,在江淮军中威望远比王忠、吴恩等人高的王复,也背着王易偷偷去吩咐了其他弟兄们一番,让他们在战场上一定要保证二公子的安全。
杂事手下的人都会去处理,王易也乐得安宁,很早就睡了,准备一早拔营出发,与苏定方会合。
第二天一早王易起身去向李靖告辞时候,却正遇到了李靖派来传他的人。
预感到有大事发生的王易,马上随着来人快步进到李靖的大帐内。
进帐内的王易看到喜形于色的李靖,忙上前作礼问候,“恩师!是不是有新的战报传来了?!”
“正是!”李靖着,将手中两份战报交给了王易,“段志玄部、李大亮部趁夜袭击了曼头山、牛心堆的吐谷浑大营,吐谷浑人没有防备,溃不成军,我大军正在围歼吐谷浑溃部的过程中”
“恩师,真的?”王易接过战报的手都有点颤抖了,巨大的胜利果然在期待中来临,曼头山、牛心堆这两处青海东南的战略重地,就如此被我军偷袭了。
吐谷浑人既然没有侦知我大军的行踪,没有做出防备,那战况可想而知,一定是一边倒的
第十六章 改变计划
第十六章改变计划
王易也打开战报看,两份战报所讲情况有些类似,都是,我大军日夜兼程,快速南进,在凌晨时分抵达吐谷浑大营驻地,利用夜色对吐谷浑人的大营展开了攻击,火攻加冲营,吐谷浑人溃不成军,各领军将领在战报中向李靖保证,一定会尽歼吐谷浑的残敌,不让其有漏之鱼的。
这两部人马行进的速度比李靖和王易估计的还要快很多,他们竟然比李靖预计中的战事开始时间提前了半天多的时间对敌展开攻击,而且是在最利于突袭战的凌晨时分展开战斗的,可想而知没有防备的吐谷浑人在遭到我大军突袭时候,会出现如何一副惨状。
在看到这几份描述虽然简单,但将大概情况讲述清楚的战报后,王易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他知道,因为他这个穿越人的出现,这一场战事已经完全与原来不一样了。
原来历史记载中,曼头山是巧取占领的,但牛心堆之敌是强攻之下,我大军付出比较大的伤亡后才取得胜利的,而且在这两场战役后,慕容伏允侥幸逃脱。这位老兄像兔子一样逃的飞快,一直往西北逃,那位刚刚归唐不久的契苾何力伙子,带着他的手下一路追击,直到追至无人的沙碛地,才将慕容伏允的残部歼灭,慕容伏允这位吐谷浑可汗被向唐军请降的手下杀死。
王易知道,按现在战事的进展情况,应该不太会出现这样的结局了,因为除这两路人马直接攻击外,还有侯君集这位猛将所领的人马,直接追击溃敌。
王易希望,没有参加袭营的侯君集部,能给所有人带来惊喜。
将大部吐谷浑军队在青海东南方向歼灭,那历史上记载的侯君集和李道宗部爬雪山过草地追击吐谷浑残部的事就可以避免。李道宗现在都在北线行动,准备消灭天柱王的人马了,肯定不会去爬雪山过草地了。还有,现在契苾何力部是配属于段志玄部行动,不再和薛万彻、薛万均那对爱骄傲的兄弟作搭档,薛万彻、薛万均现在归属李道宗所领之下,不屑于与契苾何力这位归降的胡人配合的薛万彻、薛万均赤海被天柱王所领人马伏击,被契苾何力相救的的事也肯定不会发生。
战争的开始阶段与原来历史记载的完全不同了,结局会如何,王易没法完全预料,但他知道,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事,肯定比历史上记载的那场灭吐谷浑之战来的轻松的多,一切都因为有他这个穿越人的出现,有他在李世民、李靖身边出些“馊主意”之故,让战事的进展完全变了样。
“恩师,战事的结果真的如您预料那般,曼头山、牛心堆的吐谷浑被我大军重创,很可能会被全歼,吐谷浑军队大部有生力量被消灭,这场战事,我军已经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因为诸多原因一脸激动的王易,将战报交还给了李靖。
“来人,立即将曼头山、牛心堆大捷的消息以六百里加急传报长安!”李靖先喝令身边的人将消息传来长安,在手下应令而去后,这才转头看着王易,笑了笑道:“为师也没想到,吐谷浑军队会如此不堪一击,在我大军打击下迅速溃败!不过,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心生轻敌之意,记住,任何时候,都要在战术中重视任何一个对手,行动时慎之又慎”
“是,恩师,徒儿明白!”王易大声应命。
李靖瞄瞄王易,像是自言自语地道:“希望这次慕容伏允和他身边的高昌王慕容孝雋能被擒获或者被斩杀,这两人一去,东南的吐谷浑军队群龙无首,即使有幸逃脱我军的突袭,但也成不了气候,侯君集,能不能将吐谷浑残部尽歼,将这两个人及其他名王消灭,就看的了李道彦、高甑生这两部,现在究竟在哪里?为何一直没消息传来!”
“恩师,侯尚书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将吐谷浑的那些头人消灭的,至于李道彦、高甑生两位将军,依徒儿所想,他们不可能及时出现在恩师希望出现的地方!”王易的挺是声。
“为何如此?”李靖喝了声,眼中精光大盛。
“恩师,从岷州、利州出发,道路难行,再加上要经过诸羌之地,羌人可能会与我借道行进的大军起冲突,迟缓我军的行进!所以徒儿觉得,这两部人马,很难及时抵达青海以南,与我其他几路大军前后夹击!”王易的有点牵强,天机是不可泄露的。历史上所记载的这两位老哥俩,他们在往西北行进过程中,因为顾及眼前利益,结果与诸羌发生冲突,诸羌群起反抗,唐军损失惨重,被迫退回原地,这也导致李靖布置的南北夹击计划部分流产,让吐谷浑的残部逃往河源一带,结果呢侯君集和李道宗这对哥俩,爬雪山过草地追敌去了。
但这样的事王易不能和李靖讲,只能找出这些理由解释。
正是因为王易知道有可能这样的事如历史记载那般发生,因此他就极力建议李靖,分头奇袭曼头山和牛心堆,并以侯君集部直接插向更南面,截击溃逃的吐谷浑人。
李道彦部和高甑生,直接就无视他们了。
“有再多的理由,也不能误了军机,”李靖着脸上有点杀气腾腾的样子起来,“任何人,贻误了军情,本帅都要严惩不怠,”着还瞪了王易一眼,“也一样”
王易挺身怒吼,“请大帅放心,末将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李靖收起了严肃的神情,对王易笑了笑,“好了,率部马上与定方会合吧,要的马匹为师已经准备好了!有新的消息,为师会第一时间派人传的!”
“是,恩师,徒儿去了!”王易再行一礼,退出了李靖的大帐。
这次他额外向李靖提的要求,那就是给他的两千人马准备四千匹战马,以备长途奔袭时候可以换骑,李靖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反正军中战马充足,王易又的在理。
离开李靖的大帐,王易回到已经在几位手下带队完毕的军士队列面前,令所有人马出发。
王易所领的这支人马成为了全军的特殊,只有他们是一人两骑,途中可以换骑。
因为有战马换骑,他们的行进速度很快,在傍晚扎营的时候,就追上了苏定方部。
看到王易只在一天间,就追上了同样快速行进的他们,率一群亲卫迎过来的苏定方非常惊奇,看到王易所领的军士身上全部有一匹空载的战马,苏定方马上明白过来。
苏定方在捶了王易一拳后,大笑着道:“晨阳贤弟,没想到第一次出征,就想到了此招,以两马换骑,呵呵!可以歇马不歇息人,这么快就追上我们,还真的不奇怪!”
“或许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在吐谷浑人没有任何防备间,就出现在伏俟城下,哈哈!”王易跟着大笑。这是蒙元时候蒙古人发明的,蒙古人在征战四方时候,差不多都是一人几骑,攻击速度惊人,但现在所处的唐朝时候,还没什么人采用。
当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战马数量不足,只不过如今战马的担忧不必考虑了,库山一战后,我军缴获了数万匹战马,全部补充于军中,有足够的战马可以调用。
“晨阳,看来今日又给我这位师弟上了一课,哈哈,来,我们进帐再叙话!”
两人进了苏定方的大帐,很随意地坐了下来。
坐下后,苏定方开门见山地问道:“晨阳,对奔袭伏俟城的战事,有什么新的建议?”
“定方兄是不是想加快行进速度,直接对伏俟城发动攻击?”
苏定方点点头,“正是,出奇不意而攻之,一定能取得意外的战果!”
“若是慕容顺献城投降,那我们可以不战而取伏俟城!”王易带点神秘地道,“我敢打赌,慕容顺一定会向我大军请降的,只要我们能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伏俟城下,他没有选择!”
“我也这么觉得,哈哈!那我们禀明恩师,加快行进步伐,争取早日抵达伏俟城下,将吐谷浑的国都攻取?”攻占伏俟城,对于苏定方来,诱惑力还是非常大的。
这诱惑对王易也是很大,他因为对历史上记载的那个苏定方挺是敬佩,因此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不过他有点想不明白,苏定方为何在李靖面前时候不,而待他过来会合后,才提这样的建议。
王易猜着苏定方很可能另有所图,只是没告诉他而已,他也没追问。
见王易答应,苏定方大喜,马上将他们的决定飞马传报李靖。
李靖所处的位置只在他们身后六七十里地,很快就收到了李靖的回复。
李靖同意了他们的决定,只是要他们加倍心,不得出差错,他会率部策应的。
得到李靖的同意,苏定方和王易都是大喜,立即命令所率人马,在接下来时间加快速度行进
第十七章 突发的情况
第十七章突发的情况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苏定方和王易就率所部的五千人马拔营起程了,他们准备先行一步,抢在吐谷浑人未发现之前,重创伏俟城一带的吐谷浑守军,顺便将伏俟城占领。
初出茅庐的王易,在战争刚开始进行时,心里对战争有一种的本能恐惧,而且恐惧程度不低。
到底他在后世时候只能算是一个“书生”,虽然在医院时候见过不少的人因病而死,但从来没有亲手杀过人,对杀人还是有一种本能的恐惧,也担心冲杀时候被人杀。
两军交战时候,带兵冲杀,杀人是难免的;但也可能被人杀,若一个人运气不好,负伤甚至丢了性命的事,可能眨眼间就会发生在面前,即使是一位领兵的将领,身边有不少的人护卫着也是如此。王易因此希望,即使他参加这场战争,也能尽量避免亲自带兵冲杀,仅以出谋划策建立军功。
但从鄯州出发后,战争已经进行了好些时候,其他将领指挥的几场战事,我军都取得了大捷,吐谷浑人根本无力抵挡,王易心内的恐惧感早已经消除。可以预料的辉煌胜利转眼就可以来临,这让年轻的王易心内有热血在涌动,一种渴望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想法和冲动油然而生,想在战场上展露男儿的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