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丹青引-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雷暗暗叹口气,自言自语道:“这孩子”
  忽然,竹林内闪出一条婀娜身影。
  燕雷见是燕霞,竟喜笑颜开,道:“霞儿,你娘可准为父一见麽?”
  霞姑娘俏眼露出黯然神光,摇首道:“娘不允自破戒条,坚不欲请爹相见,娘说一切事她均知道,不如把‘五色金母’送还原主,这样自然可消祸於无形。”
  “翻天掌”燕雷不禁似是跌在冰窖内,浑身寒意从脊骨中冒起,瞪著眼道:“这‘五色金母’之事,你娘怎麽知道?”
  燕姑娘不由暗暗难过,轻叹了一口气,幽幽道:“娘说,如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哪有无人知道之理,不然,何以引来这许多大敌?娘还说这些年来爹暗中做的,都是无法无天之事,积恶难数,总有一天要遭报应,劝爹及早回头向善,还可保有余年!”
  说著微微一顿,又笑道:“女儿还须与娘说话,恕女儿无礼了。”盈盈一礼,人已退在竹林内,倏然无综。
  燕雷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忽厉声骂道:“好贱人,你不见老夫也自罢了,反支使霞丫头数说老夫一顿,你是何居心?”
  愈想愈气,两掌一翻,迳往那片竹林劈去。“哗喇喇”之声连串大作,只见碗大径口潇湘巨竹倒了一片,齐根折断,怕不下四、五十根,叶飞土溅,四散漫扬,声威惊人!可见“翻天掌”燕雷掌力造诣不凡。
  这一掌打出,燕雷犹自恨气填膺,须发怒竖,几次欲踏进竹林;直闯翠竹轩,但心怯“千手观音”武功,不由顿了顿脚,气冲冲回身走去。
  阳光耀眼,竹韵一片,林中忽传出一声极冷峻笑声
  第 八 章 脱胎换骨 重见天日
  且说李仲华一跌下地室之中,只觉伸手不见五指,眼前一片漆黑,一股湿湿霉味,夹著腥臭直望鼻中涌入,中人欲呕。他脑中昏天黑地的一阵旋转,好半晌方才立起,摸索而行,手一触著壁上,不由心内暗暗叫苦。
  原来墙壁俱是铁铸,指节敲著竟生出铁铮之声,声沉而闷。
  室内空气不流动之故,宛如一泓死水,燠热异常,自己浓浊呼吸声,竟如雷鸣。
  这一来,如不渴死,非要饿死不可;一想到自己虽受家人歧视,但究竟是锦衣玉食的公子,不想一念成贪,迫使无处容身,流落江湖,无意识破厂陪以黑吃黑所为,竟令自己悔恨终身,不由潸然泪下。
  他此刻的心情悔恨、失望、愤怒交织。
  李仲华究竟是个豪气干云人物,忖道:“自己常听人说,高僧苦修,面壁静坐,滴水不饮,甚至封闭在石穴中,数十年後犹能破壁而出,功行增深,未尝听过有坐化之说,即是先师也曾提及,人而为一,旁人所能,自己又何尝不可能?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乘机将师门静坐心法试试,或能苟延至重见天日之时。”
  他一想定,遂盘膝坐下,闭目调息,行那内家上乘坐功。
  他不知道此种坐功是内家绝学,因为其师从不提及所授的武功是如何精湛,只说对他体力大有帮助而已。内家坐功,是一种龟息之法,将一切外来的感觉摒弃体外,遂成无我无相境界,故印度瑜伽高僧,有钉穿其体,烈火焚身而夷然无损者便是此故;尽管佛、道两家名称各异,其实源出为一,最终目的仍是达成三花聚顶,五岳朝元,常人勤习此,也能延年益寿。
  李仲华舌抵上颚,气聚丹田,缓缓摧动,循周天,流百穴,运行九宫雷府,周而复始,渐感烦渴立止,燠热渐收,一片阴凉感觉。
  他气运二周天後,精华内敛,无我无相,空灵得,了无渣滓,但“天游叟”之“补天丸”在其体内逐渐发动,只觉有一股奇猛力道,循著穴道来回冲击,耳内但闻得雷鸣之声,嗡嗡不绝,有几次为这力道震得凌空飞了起来,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这不过是幻觉而已,渐感心绪微微生波,他猛忆起先师所说,此种内家坐息之法,若真气一个运行不当,便导致走火入魔,他这一生出警惕之念,赶紧捺住心神。
  但“补天丸”所出生力道,愈来愈猛,犹若海埔春潮,巨浪驳空,骇天惊流,在他体内生生不已,他这一强守住心神,不知不觉地暗含内家绝乘敛息朝元之法。突然,一声青天霹雳在他脑际响起,眼内金花乱涌,只觉一阵旋转,之後,便倚在壁上不省人事。
  暗中无日月,也不知过了多久?李仲华才醒转过来,睁目启视,当他睁目的一刹那,令他意外的惊喜,目光到处,室内暗物可见且极为清晰,不禁喜出望外。又觉四肢百骸微微酸楚,他只以为体力耗损过度,尚未恢复,不由自主地再度闭目垂帘,行那引气归元坐功。
  突有一种奇迹在他身上发生,这是从未经有的现象,只觉体内真元,电速飞行,可到达任何部位,如响斯应,随念而动。武林中人数十年内外双修,梦寝难冀的境界,竟李仲华身上发生,即是“天游叟”目睹,也恐疑非真,原因是“补天丸”能脱胎换骨,使本身真气逐渐增长,也不至於在一朝一夕之间托通七经八脉,堪破生死玄关,若非他所行的引气归元坐功系内家绝学,何臻於此?
  李仲华自身尚懵然无知,猜忖他先师必是武林高人,不欲李仲华偏激之性更如虎添翼,为祸唯恐不烈,正合先贤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人力往往不能逆天,李仲华身感诡异江湖,豺狼当道,如不展用本身绝学维护良善,伸张正义,岂不辜负天生我才必有所用,这是其师生前万万始料不及的。
  李仲华行过一遍坐功後,酸楚顿失,真元充沛焕发,睁眼往地室中一望,只见此间地室占地甚广,长宽约亩许,右侧尚有一门,可通至另一地室,黑磁阴森,他目力虽达虚空生明境界,但仍仅十丈左右毫发可见,再远就无能为力。他微微叹了一口气,另外一间地室还不是一样,密不通风,死气沉沉,料想而知,必无逃生之路,也懒得动,只痴痴仰面出神。
  两眼上视,只觉沉黑异常,杳不可及,忖出落下入口至存身之处,至少有五十丈高下,他奇怪燕家堡何以耗费如许财力,建造此间地室,若为杀人灭口计,举刃屠戮岂不是一了百了?
  既然有这高,目力又不可及,要想由上空逃生,真是愚昧的想法,要知绝顶轻功高手,亦不能一蹴上升五十丈,由不得他又叹息一声。他呼吸转浓,室内死静的空气经他一呼一吸,立即回旋波荡,鼻中只嗅得腥臭气味,中人欲呕,弥漫室内,他不禁大奇,立起身来缓缓走前。走出数十步後,十数具尸体赫然呈显眼帘,皑皑白骨,倒置壁角,衣履残破,兵刀仍是雪亮晶莹。
  李仲华不由毛骨悚然,他自出人世起,几曾见过如此惨状?他无意勒死魏账房,死状令他骨软神骇多时;现在情景,更甚於那时,焉得不使他脊骨直冒寒气?
  壁上隐隐可见刻划字迹,那是用兵刀以内力刻出,李仲华纵目详视,都是些人名,与陷囚地室年月,屈指算来,最近的也在八年之前。
  李仲华把这些人名熟记於胸,皆因他初涉江湖,一个均末耳闻,但他知被燕雷害死的人,但是正派江湖知名之士,他日出困行道江湖,或能遇死者家属,起出枯骨,也是一桩阴德。
  他面对十数具枯骨黯然唏嘘良久,遂回身走去,另外一间石室只瞥了一瞥,置之不入,找了一处比较远离尸臭地方坐下,倚壁沉思。
  他憧憬出外间,必是艳阳满天,春光明媚,原野上一片笼绿合翠,嫣红姥紫天安门外人潮如涌,琉璃厂上灯市如书,车如流水马如龙,陶然亭中文士高会,击缶高歌,西华门外社稷坛园翠柏苍松,古木遮道,清气袭人,玉泉垂虹,西山霁雪这都是他片刻难以忘怀的,想当年衣马轻裘,碟足京华,何等优游自在,至今思之有惘然若失之感
  人在困危之中,最易僮憬著过去,不绝如缕的往事,齐都涌望脑际,他如今疑问往昔不听父母严命,应科中举是应该麽?
  玉颊生春,媚态迷人郝云娘,婀娜生姿,娇小玲珑的燕霞,以及口蜜腹剑,豺狼其心的“螭龙剑”柏奇峰等人,俱都显在眼帘,不由百感交集,怆然神伤。
  他胡思乱想一阵,随手摸出那本“天游叟”所赠的小册子,掀开一瞧,前页为“天游叟”述说为何创研此种“九曜星飞十王式”之原因,当年与西昆仑“鹤云上人”交手印证经过,亦曾详述。他不知“鹤云上人”及“天游叟”系何人?但推想而知两人必是武林知名之士,说不定还是一派尊长。”
  掀开第二页,系阐明“九曜星飞十三式”武功源流,暗合阴阳五行,夺天地枢机之变化,大意云:“阴阳者,天地之枢机;五行者,阴阳之终始;非阴阳不能为天地,非五行不能为阴阳;故人者成於天地,败於阴阳,由五行从逆而生焉;故诣武学者,不可不明此理天地有阴阳五行,人有血脉五脏;五行者金、木、水、火、士:五脏者肺、肝:心、肾、脾;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士生金,生成之道,循环不穷;肺生肾,肾生肝,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上下荣养,无有休息五脏五行,相成相生,书夜流转,无有始终,从之则吉,逆之则凶,天地阴阳,五行之道,中舍於人,人得之可出阴阳之数,夺天地之机,五行之要,无终无始,神仙不死矣!”等语。
  李仲华本极聪颖之人,立时悟彻精奥,细观那十三徙式,无不玄诡奇妙,几经揣摩,每一式均有相生相克之理在内。他照式练习,初练时甚为艰难,与平时所学武功大反其道,殊感鳖扭之极,故“九曜星飞十三式”也可称之“反五行阴阳手法”。
  要知“天游叟”尽三年心血,创研十三式悉为克制“鹤云上人”奇绝天下“先天太乙掌法”哪能不威厉无信?
  指生锐啸,掌化天是,由此可是李仲华先师,武功也是出自西昆仑。待到李仲华将“九曜星飞十三式”运用得纯熟自如,已费时两日两夜,只见他手随身动,空室雷鸣,嗡嗡不绝。他自觉纯熟,便立即收势,但一个念头闪电泛起,令他欣悦中带著懊丧之感,忖道:“我自知一身武学已臻上乘,但又有何用?再过几日若不重见天日,还不是如同他们化成一堆白骨,含恨地下?”
  他随即又想到,万一他永生不能出困,也就留下姓名刻於铁壁上,以待後来者有所知之。他不知他那引气归元坐功,可以苟延性命多久?
  人一在危难之时,往往想及身後之事,李仲华一想定,飞步来在铁壁前,力贯两指,落指如飞。只觉如同奏刀刻石,火星直冒,壁上顿时便留下雨分深字迹,李仲华不禁一怔!遂不料功力会精进如此?
  他原不过是试试而已,他幻觉中指力可透铁壁,却不料竟成为事实。他不禁狂笑出声,声荡地室,气流弥漩不至,李仲华竟笑极噙泪,也不知他是欣悦?抑是悲痛?外人无从得知。
  突然
  隔壁地室忽传出一声音道:“甚麽人在此狂笑?是嫌死得不快麽?”音调森冷,而微现颤抖。
  这无异是空谷足音,李仲华大为兴奋,即是明知要死,趁著有生之时,有伴晤谈,也可稍慰孤独寂寥。
  於是李仲华足下如行云流水一般,晃进隔室,他一跨入,竟使他大感凛骇。只见这座地室较自身所处尚要宽大,室内尽就目力能见者,枯骨就有数十具,腥腐臭气洋溢弥漫,可见“翻天掌”燕雷居心狠毒,令死者冤沉海底,长埋地室,若不是亲眼得见,几无人能信。
  他一面走一面喊道:“室内是甚麽人?”
  “就在墙角,你不会走过来麽?”那人回话,声音冷峭异常。
  李仲华循声前视,果见一人倚在墙角,长发披肩,面部几乎是被乱须遮没,双眼洞凹,蓝光闪开,形态甚是可怕,只见那老人望了他一眼,问道:“小夥子,你也遭无妄之灾了麽?”
  李仲华惊疑地点点头道:“老人家,你来此有多久了?”
  老人淡淡一笑,目光微露得意之色,道:“我麽?大约有十年了,眼见他”说著,用手一指室内皑皑白骨道:“後来者,一各各无声无息地死去,想不到我这老不死的尚能苟延如今,不过太寂寞了,很久未听见人声,所以召你来谈谈你也活不了多久,他们都没有超过七日。”
  李仲华一听他能活到十年,真是奇迹,不由增加他能不死之信心,便笑道:“你老人家一定是武林奇人,不然何以能支持到十年?”
  老人点点头道:“你说得不错,我老人家武林奇人之名当之无愧,但他们始终认定我老人家是个恶魔,其实这也难怪,我老人喙唷杀无度,不过没错杀一个好人。”说时,一片惘然之色在他蓝晴中露出。
  李仲华此时此地,心想不宜对善恶之分,多加评论,遂道:“世上是非善恶,原无定论,老人家何必耿耿於心?但不知老人家用何方法来延续生命?”
  老人一听,击掌大笑道:“你说话极合我老人家脾胃,看来,你倒是我平生唯一知音你问我老人家用何方法荀延麽?这个极简单,我老人家会玄门上乘龟息之法,奈以不死,可惜他们这班死鬼,不但不对我老人家稍尽恭敬,反而唯恐我老人家不早死,经此一来,一睹气,想传授他们一点龟息之法也咽回去了。”
  李仲华目光一抬,唏嘘了一声,道:“你老人家既有此惊人武功,何以不设法出因?这漫长十年长久的岁月,人何以堪?”
  老人鼻中浓哼一声,道:“有几次我老人家耐不住孤寂,真想举掌自噎。”说著,又冷笑一声,伸出形如枯骨的右臂,霍地撩起那一行秽臭气四溢的下裳,露出一截断腿,齐膝截去,枯槁而又黝黑,道:“现在你总该明白了,若不是为这腿连累,早就出去了。”
  继又笑了一笑,道:“不过,我老人家在这漫长十年岁月中,悟出两点道理,有道是,治怒为难,治惧亦难,克己所以治怒,明理所以治惧;本来我老人家性情最暴,最初陷入地室中,将来有朝出困,有毁灭这宇宙的念头,时日既久,不知不觉养成了克己功夫;因此之故,又悟出天地者,实为万物之逆旅,光阴者,无非百代之过客,人生不过其中之点缀而已,生有何幸?死有何惧?只是一口气难消尔。”
  李仲华不禁大为钦佩,心想这老人倒是文武全才,只见那老人家目光中泛出得意之色,道:“将来我回到江南,哈哈,弟兄们见得我老人家性情大变,判若两人,他们都大为诧异。”
  李仲华知老人所说都是自求安慰的话,不禁暗暗难受,目光凝注了老人一眼,竟瞧出他眼内带著一丝泪光,感慨的一叹道:“能够重见天日,那是再好不过了。”说著顿了一顿,又道:“在下还未请教你老人家尊姓大名?可否见告?”
  老人间言神色惨变,目光上视,自言自语道:“十年如斯,不是你问起,几乎自己都忘怀了。”
  忽然哈哈一笑,目光电射望著李仲华道:“喂,你可曾听过草莽绿林中有个神眼独足“鬼见愁”邹七这个人?”
  李仲华茫然摇了摇头,道;“在下才不过涉足江湖数天,对於江湖奇才异士一概不知。”说时,忽想起老人吐出独足二字,不禁睁著眼道:“你老人家就是邹”
  老人点头接口道:“不错,我老人家就是邹七,你现在一定想不出我老人家为何落在燕雷手中是不?也好,藉此一吐胸中郁块,再则亦可稍解寂寥。”
  只见神眼独足“鬼见愁”邹七娓娓说下去。
  神眼独足“鬼见愁”邹七为江南怪杰,武功惊人,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