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过阴-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辛向阳又停住了脚步。
“牛头马面,把辛阳向押解到十大阎罗殿,交给十殿王审判。”
“遵命。”牛头马面各架起辛向阳的一只胳膊,硬是把已经筛糠的辛阳向拖了出去。
“崔判官!”钟馗见和崔珏办完公事,便走上前和他打招呼。
相互施礼后,他们客套一番,钟馗便说明来意。
崔珏命左右退下,钟馗也让含冤和负屈二将军暂且回避。
崔珏带他们来到阴阳殿。
郝宇没有猜错,这阴阳殿正是存放生死簿的地方。
大殿足有上千平方米,殿里密密麻麻塞满了书架,书架中塞满了一本本厚厚的簿册。
大殿门口有4张桌子,4个鬼卒正在给阳间刚刚出生的人登记造册,设定阳寿。
设定阳寿必须有四个依据:第一、各地城隍送来的新生儿的姓名、籍贯、出生地、居住地。第二、从《人间记录》转录下来的该新生儿前世的善恶行为。第三、该新生儿前世在生死簿上被设定的阳寿。第四,从三生石上转录下来的相关资料。
鬼卒们把所有的资料一一认真审阅后,才依据该新生儿前生的积德做恶行为给他(她)设定阳寿。设定后,交给崔判官审核。最后,还要把有关资料全部送到阎王殿,由阎王拍板。之后,才把设定的阳寿写进生死簿,存入阴阳殿。
崔珏进殿后,鬼卒们就像没看见一样,照旧埋头工作,不像阳间的下属见了上级,都必须放下手中工作,站起身来点头哈腰,笑脸相迎。
房间里,迎着门的墙壁上挂着一横幅,上书两行楷书体大字:
阎王叫你三更死
谁敢留人到五更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生死簿(四)
“请问钟馗大王要查找何人的阳寿?”崔珏问。
“我要查的人叫史婕,生于公元1971年5月9日,哈尔滨市人。” 钟馗说。
崔珏检索后,很快找到了史婕的名字。
“大王请看,” 崔珏将一册生死簿递给钟馗,“史婕的阳寿是36年。”
“不是我要看,” 钟馗指了指郝宇,“是他要看,他要知道一个阴间秘密。”
于是,崔珏将那册生死簿递给郝宇。郝宇看到,这册生死簿足有1000页,就像阳间的一册《辞海》那么厚,接到手上感觉很重。封面是黑色的,上面用白色的颜料写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百九十七册。
他翻到史婕的名字,上面用小楷写着:史婕,女,一九七一年五月九日转生到阳间,阳寿三十六年,已于二零零七年五月九日归阴。文字上还有崔判官用红笔画的“√”号。
聪明的郝宇又乘机翻阅了自己的、母亲的和儿子的阳寿,得知自己的阳寿是68年、母亲是79年、儿子是77年。
“这回你明白了吧,你和史婕为什么只有十年缘分。” 钟馗对郝宇说。
郝宇点了点头,突然想起《西游记》中描写的崔府君私改生死簿的故事:
唐朝名臣魏征在梦中斩了龙王,唐太宗因此受到牵连,成为被告。唐太宗魂游地府,崔府君热情接待了他,并私改生死簿,为唐太宗增加了20年阳寿。
于是,他用乞求的目光看着钟馗。“既然阳寿是靠德寿支撑的,那么,他和史婕从来没做过亏心事,能不能改一下生死簿,增加阳寿呢?”
“你还想干什么?” 钟馗问。
郝宇把嘴凑近钟馗的耳朵,小声说出了想法。
钟馗寻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崔判官……”钟馗讲他二人如何相爱,现在郝宇为了死去的妻子活人闯进阴间,冒着不能返回阳间的危险来找史婕,请崔判官看在这前无古人的忠诚相爱上,给史婕增加几年阳寿。
崔判官连连摇头:“一个人阳寿的设定是十分谨慎的。若是没有大的善举,无论是谁的生死,绝不能改!”他指着墙上的横幅说:“你们看,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改生死簿若让阎王知道,小神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小神前任的刘判官就是因为受人钱财替人偷改生死簿,被阎王打入了十八层地狱,变成了地狱里的一只老鼠的。”
钟馗说:“吾从大唐来此为鬼王,纵观《人间记录》、‘功德台’、‘孽镜台’,自梁祝后真爱渐少。郝宇和史婕的爱情真乃感天动地,可为楷模,难道判官不为之感动吗?”。
崔判官摇了摇头:“此夫妻真诚相爱,感人至深。然史婕命已归阴,且已在阎王处报到,吾岂敢擅增阳寿?”
“那怎么办呢?” 钟馗祈求地看着崔判官。
“实在无奈。”崔判官摊开双手。忽然,他拍了下大腿:“这样吧,我陪你去见阎王。谁让我们是老交情呢!”
于是,他们一道去见阎王。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章 阎王(一)
从酆都府向西走丘陵起伏。距酆都府20公里处,有一片建筑群依山而建,绵延3公里。这就是阎王殿,阴间最有实权的人物阎王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阎王殿是个以黑色为主基调的宫殿群,城墙高耸,座座华盖相接相叠,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使人不由得想起杜牧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的名句(10)。阎王殿左右都是茂密的森林,古木参天。前面是一条宽阔的大道与酆都府相连。
阎王殿的大门楼是个单体建筑,高近50米,分两层,琉璃瓦飞檐泛着青光。屋脊是白玉制成的,在黑色的琉璃瓦上显得是那样的威严而崇高。
门楼巨大的华盖分出了八个角,八个角上分别是马、牛、龙、鸡、豕、雉、狗、羊首,分别代表“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
大门有20米高,门上用黑色玉石雕刻着巨大的阴阳鱼图案。门前有两个石雕的獬豸,雄居左,雌居右,怒目圆睁,威风凛凛。
大门上方是一块汉白玉匾额,上面用阴文刻着“阎王殿”三个鎏金大字,金光四射,威严无比。
匾额下是镶金的虎头门。虎头门两侧是一副通天桃木对联:
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欲出
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人
城墙是用黑色大理石砌成,块块巨大的条石皆用黑色黏米浆咬合而成,坚固而永不老化。
走进阎王殿,中间是条20米宽的曲线朝拜大道,把建筑群分成阴阳两部分。五十多座建筑按木、火、土、金、水五个方位修建,显出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法。
主殿是阎王办公的地方,高大轩昂,建在“土”位上,显示着土生木,木生火,火生金,金生水。
其它建筑都较矮小,更衬托出主殿的庄严巍峨。
主殿门前是一对用墨玉雕塑的灵异怪兽,既像地听,又像麒麟,据说能辨明善恶真假,追溯前生,预知未来。
“阎王殿好气派!”郝宇暗自赞叹着。他知道,阎王又称阎罗、阎罗王、阎魔王、阎摩罗王。“阎罗”意为“缚”,即缚有罪之人。阎王原为二十诸天之一,是佛祖的护法神,一惯忠于职守,护法勇猛,屡战屡胜,深得佛祖信任,后被佛祖派到阴间执法,是阴间最具实权的人物。他是阎罗十殿的总管,十八层地狱的狱主。他的属下有四大判官,十殿王和十八执行官,分管阎罗十殿和十八层地狱。据说阎王身高两米,头戴一顶通天冕冠,身穿紫色大袍,一张圆脸黑里透红,两只眼睛放射着寒光。
郝宇小时候听奶奶讲过不少关于阎王的故事,其中有个《瓦窑村》的故事仍记忆犹新。
那是在北宋时期,汴梁市井鼎沸,小桥流水、戏曲杂耍、钟鼎之家、摆摊卖药的应有尽有。
离汴梁四十里有个村落叫瓦窑村,村东北角有一家店铺,店主叫盆罐赵,以烧窑为生。盆罐赵烧的盆盆罐罐颇有名气,因此,攥了些许银两,开了家旅店,由妻子撇枝秀经营。夫妇俩边烧窑边开店,小日子过得倒也安稳。
这天黄昏时分,撇枝秀正在门前闲坐,一个书生带着两只沉甸甸的箱子走了进来:
“老板娘,小生这厢有礼了!请问可有客房?”书生走进院子,站在那里文质彬彬地道了个礼,放下箱子掏出汗巾,边擦拭着额头上亮晶晶的汗珠边问道。
“有,客官请!”撇枝秀说着,就去帮他拎箱子。
“好沉呀。”撇枝秀边往屋里走边想:“肯定是个富家子弟,一定带了不少银两,发财的机会来了……”
安顿完书生,撇枝秀就急急地来到窑里,找到了正在出窑的丈夫。
“老头子,来了笔买卖┅┅”
天很快就黑了下来。
三更将尽,书生温习完功课,吹灭了油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盆罐赵拿床被子轻手轻脚地走进客房,心中暗暗佩服着妻子的计策,若被书生发现,就说来送被子,怕他夜里着凉。
看着月光下酣睡的书生,盆罐赵用被死死捂住了他的头。
书生的尸体被丢进了正在然烧的窑里,立刻就燃烧了起来,可骨头怎么也烧不成灰。无奈,他取出骨头,砸碎掺在土中,和成泥,做成一个泥盆儿放在窑里烧了七天七夜,烧成了个瓦盆。
书生死后,鬼魂到了阴间,马上到阎王那里鸣冤告状。阎王差人查看《人间记录》和生死簿后,便将他的魂魄附在了盆罐赵烧制的那个瓦盆上。
“张老汉,盆罐赵托我捎话给你,你要的夜盆烧好了,叫你去取那!”
这天,张老汉正在收拾门面准备打烊,盆罐赵的邻居走过来对他说。自从三年前盆罐赵来这里烧瓦盆,张老汉就替他寄售。上次来送瓦盆时俩人闲聊起来。张老汉说天冷了,起夜不如夏天方便,盆罐赵就说哪天给他烧个夜盆,再起夜就不用去外边了。
“他还真挺讲信用。”张老汉想着。
第十章 阎王(二)
“老伴,你看下店,我去盆罐赵家走一趟!”
张老汉把店交给了老伴,自己向盆罐赵家走去。盆罐赵便将掺入书生骨殖的瓦盆给了他。
“这回起夜方便了。”张老汉一边往家走,一边想着,突然听到一阵哭声。他向四周看了看,空旷的道路上只有风吹树叶沙沙地作响。
“是谁在哭呢?”老汉自语着。
这时,瓦盆说话了,书生向他哭诉了冤情,肯求老人带着瓦盆到开封府鸣冤。
张老汉不敢怠慢,连夜赶往开封府。天刚蒙蒙亮就来到了城门前,看着紧闭的城门心想:“太早了,等着开城门吧。”想着,在路边找了块干净的大石头坐了下来想歇歇。忽见城门开了条缝,一个衙役模样的人手拿灯笼走出城门四处照着。
老汉看了一眼没理会,掏出烟袋锅,装上满满的一锅蛤蟆头,打着火石吧嗒吧嗒地抽起来,心想:“这准是谁家老爷有急事,天不亮就派人出城了。”
衙役拿着灯笼照了一圈,一个人影都没有。他抬头看了看东边天际那高悬的商星,揉了揉眼睛心想:“这包老爷,天没亮就让小的出城,说有喊冤者在城外进不来,这哪儿有啊!”刚想缩回城门,一抬头,看见路边不远处有个火星一闪。衙役一激灵——鬼!
待他平静下来仔细一看,是个老头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抽烟。他大大地吃了一惊:包老爷真是通神呐!
他走上前去一问,正是伸冤的,便带着老头回到了府衙。
“有何冤情快快招来!”包拯道。
“青天大老爷……”张老头把经历说了一遍,拿出瓦盆。衙役马上把瓦盆呈到案上。
包拯拿起瓦盆上下左右地仔细看了看,是个刚刚烧制的夜盆,盆外还有两朵玉兰花。他想,看来只有让这夜盆说话了。于是在盆沿上敲了三下。
书生附在夜盆上的魂魄便将自己如何被盆罐赵所害的过程详细述说了一遍。
包公立刻派人连夜把盆罐赵夫妇捉拿归案,查明罪行,凌迟处死。
奶奶说,是阎王帮了那个书生。
郝宇还听奶奶说,阎王曾经处死过两名徇私枉法的判官。
“今天就能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阎王了。”郝宇不知是喜还是惧。他走进了主殿,只见高高的宝座上,阎王的样子跟传说无二。宝座后面站着牛头马面,各拿一把闪着寒光的钢叉交错在阎王身后。宝座两侧左文右武各站着四个官员。宝座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副画,画面是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
“在阳间红日象征正大光明,可阴间的太阳是白的呀?”郝宇思索着,怎么也想不明白。实在憋不住了,小声问钟馗。
“阴间虽然没有红日,但作为承担阴间终极审判职能的阎王殿,审判的对象都是来自阳间的鬼魂,用阳间的红日象征执法的清正廉明不正合适吗?”钟馗小声说。
“哦——”郝宇连连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这时,他又研究起墙上的一副对联:
善至此地心无愧
恶进我门胆自寒
“真是一副好联!做恶的人到了阎王殿哪有不心惊胆颤的!”郝宇想着,又感觉此联似乎在哪里见过,忽然想起,这是台湾新竹市城隍庙的门联。
“难道城隍庙的人会过阴?不然怎么把阎王身后的对联移到了阳间?也许,是阎王的手下到阳间发现了此联,觉得写得好,就抄写下来,挂在阎王身后的吧。”郝宇想着。
郝宇继续观察着大厅,只见左侧的墙上写着一首诗:
善恶到头终有报,
只争来早与来迟。
人间不报阴间报,
阎王殿里论曲直。
伸冤告状的鬼魂跪满了大厅,却听不到一丝声音,大厅里静得有点儿渗人。
“哪个庙都有怨死鬼这话真不错!”郝宇看着这些冤死的鬼魂,真的有些感慨了。
“宇,你好!”一个女鬼从门外走进来,笑着和他打招呼。
“你——”郝宇愕然了。眼前这个女鬼除了脸外,身高、体形、年龄,甚至举手投足都很象史婕,但郝宇确实不认识她。
“我是余秋菊。因为借尸还魂失败,已经还原成本来面目,所以你不认识我了。”女鬼见郝宇有些疑惑,自我介绍着。
一听是余秋菊,郝宇想起她把自己关在石室里的事,气就不打一处来,举起拳头便砸了过去。
“年轻人不要冲动,余秋菊无大错,她只不过是还阳心切罢了。”钟馗急忙阻止郝宇。
“其实,你得感谢余秋菊。要不是她,你也来不了阴间啊。你的事情我都知道了,看来你对史婕真是情真意切,堪比当代的祝英台呀!否则,我是不会把我家的钥匙给你的。”见郝宇放下了拳头,钟馗继续说。
“对不起了宇。我对你做的一切,一是因为我还阳心切,二是我确实爱上了你。我已把咱俩这几天的经历都跟阎王说了,还求他帮你实现愿望,你就原谅我吧!”余秋菊不但没恼怒,还面带微笑地说。
第十章 阎王(三)
“这可能是苍天对我的一次考验吧!” 郝宇想起了当年在普陀山上遇到钟馗时,钟馗所说的“那是很难的事情”那句话,气儿马上就消了。
余秋菊告诉郝宇,她来拜见阎王有三件事:一是自己虽然借尸还魂失败,但还是要感谢阎王准予她还阳之恩。二是要感谢阎王对自己的点化,使自己有了超越一般鬼魂的本领。三是想请阎王再给她一次还阳的机会。
余秋菊还告诉郝宇,她奉阎王之命,已经把史婕的遗体送回阳间。完成送还史婕遗体任务后,她变成了一个妙龄女郎,找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