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腐败贪官心理恐慌致死的精神旅程:官疗-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病二话不说将其按在地上,用枪口顶着他的头,问道:‘一加一等于几?’年轻人吓坏了!考虑了许久,战战兢兢地回答:‘是不是等于2?’神经病毫不犹豫将他杀了!然后把枪拽在怀里,冰冷地说了一句:‘你知道得太多了。’”
  “老肖,你也太乱弹琴了。”林再复忍俊不禁,笑着对肖早晖说。
  “别人笑我太痴癫,我笑别人看不穿。”肖早晖笑着道,像是自言自语,又像回答林再复。
  “你还真把自己当成当代济公了。”林再复摇头。
  “老林啊,你知道毕夫渐为何成了‘带刀侍卫’吗?”肖早晖问。
  “为什么?”林再复反问。
  “他就是太在乎自己的乌纱帽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那玩意有啥用啊。乌纱帽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它可以使一个官员春风得意,也可以使一个官员郁郁寡欢。一个官员对头顶的乌纱帽越是看得重,他就越不会快乐,这顶帽子最终会变成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口,使他透不过气来。如果你想使自己活得自在一些,就不要太在乎那玩意。”
  林再复听了,没有反驳,默默地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9。常委会议(1)
马之栋的追悼会定于两天后在东洛市殡仪馆举行。
  在省委书记曹正的支持下,张镇已将马之栋的案子定性为跳楼自杀,这让杨白兮感到很头痛。用老百姓的话来说,真不好做祭文。因为马之栋死得不明不白,既不是英勇献身的烈士,也非操劳过度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更不是正常死亡。这种境况很尴尬,主持追悼会的人既不能大唱赞歌,也不能过分追思。躺在殡仪馆冷藏箱里的马之栋,这个时候成了杨白兮手上一块烫手的山芋。
  杨白兮让市委办公室通知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商议追悼会的安排问题。市人大主任唐绘青、市政协主席袁国富也参加了。
  杨白兮神色凝重地主持会议:“各位,大家都知道了,专案组将马之栋同志的案子定性为跳楼自杀,我个人感到非常痛惜。今天我们开会的主题就是研究马之栋的问题,我们首先来讨论第一个议题,那就是马之栋同志的追悼会到底要不要以组织的形式出面主持?下面请大家发言。”
  参加会议的市领导一听杨白兮的开场白,很多人感到很意外。因为按照常理,这样的追悼会理所当然由市委、市府出面主持的,应该讨论的是如何开的问题,开到什么规模的问题。大家都是政坛上摸爬滚打的老手,从杨白兮的开场白里,就已经感觉到今天这个会议非同寻常。
  关于马之栋的死,虽然案子已经定性,但是根本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马之栋为什么要跳楼自杀?
  关于他自杀的版本很多,每隔几天就有新的说法冒出来。东洛市坊间将此作为津津乐道的谈资,在悬念没有揭晓之前,大家纷纷表现出高度的猜测热情。有老百姓说,马之栋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主导的古建筑群修复工程遭到国家文物局的制止,心情不好,所以跳楼了。因为他曾经以此要挟过国家文物局的专家。最近,又有一种新的版本开始在东洛市盛行,说马之栋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中纪委正在暗中调查他,调查他的原因是马之栋在房地产开发中有严重的腐败问题。这种说法,大凡机关干部都已经听说了。参加会议的市领导自然也知道。见杨白兮如此一说,很多人在心里产生联想,莫非中纪委的调查组真的来到东洛市暗访啦?
  对今天的会议议题感到最为意外的,当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天佑了。
  以往开常委会议,尤其是常委扩大会议,杨白兮都会事先和李天佑沟通商量的,而今天这个会他事先并不知道,他只有想自己刚刚出差回到东洛,可能是杨白兮来不及与他沟通了。按照以往的习惯,此时一般是李天佑率先发言,因为最先发言就是定调子。开常委会是很有艺术的,最先发言的重要领导往往是给会议定调的人。此时,李天佑有些摸不清楚底细,最近东洛发生了很多大事,让他这个东洛市的最高行政长官也伤透了脑筋。这个时候,他没有轻举妄动,他需要看清楚形势再发言。
  见到李天佑沉默着,其他常委也没有发言,至于不是常委的同志更是不会率先。会场气氛有些压抑,也有些尴尬。
  “天佑同志,你先谈谈自己的看法吧。”杨白兮见大家都不发言,就点了李天佑的名。
  “今天既然是扩大会议,我看还是先请人大、政协的领导发言吧。”李天佑将球踢给了袁国富和唐绘青。
  杨白兮将目光投向了唐绘青和袁国富。唐绘青在心里嘀咕道:“李天佑这个狐狸。”当他看到杨白兮投来的目光时,朝袁国富努了努嘴,示意袁国富先发言。袁国富的余光看见唐绘青努嘴,虽然心底有些不爽,却装做没有看见。

9。常委会议(2)
袁国富是老同志,虽然摸不准杨白兮的想法,但在政协主席的位子上也没有太多顾忌,率先发了言:“现在我们东洛市盛传中纪委正在调查马之栋同志,我看这是空穴来风,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得到准确的消息说中纪委在东洛暗访。”
  袁国富此言一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激起巨大反响。刚才寂静的会场顿时变得热闹起来,大家议论纷纷。大概是袁国富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袁国富说这句话的意思,想让杨白兮出来澄清或者解释一下。袁国富望了望杨白兮,杨白兮没有半点反应。见杨白兮没有接茬的意思,便顿了顿,接着说:“最近我们东洛发生的马副市长事件,已经对我们的干部队伍和工作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的负面影响具有传染性,如果任其传播,会进一步影响到东洛的稳定。现在我看是谣言满天飞,如果中纪委来东洛调查这件事是谣传,我认为可以考虑以市委或者政府的名义,通过适当的形式,向外界透露没有这个事情,从而保护东洛干部队伍的人心稳定。另外,建议市里能通过组织程序确定一下这个消息到底是怎么回事。”袁国富见杨白兮不接自己的话茬,便擅自将球踢了回去。
  “关于这件事情,请步肃同志与省纪委联系落实一下。”杨白兮只好接过话茬。布肃是指严布肃,东洛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如果中纪委真的在东洛明察暗访,那么就是空降,不会通知当地纪委的,甚至省纪委也不一定知道,否则失去了暗访的意义。而且,按照规定,果真有这档子事情,下级纪检机关是不能向上级打听的。”严步肃回答道。
  “原则是要讲的,但灵活性也是要有的。”杨白兮轻描淡写地对严步肃说。
  唐绘青一直在观察几位主要领导的表情。他觉得杨白兮对此事的态度有些令人费解。要是以往,杨白兮对严步肃这样的说法肯定不满意。按理说,中纪委真要是来东洛市了,杨白兮肯定会紧张,刚才看他轻描淡写的样子,只有两种解释才合乎逻辑,要么杨白兮早就知道中纪委根本没来东洛,要么早就知道中纪委来了,所以不感到惊讶。
  正当唐绘青在思考的时候,杨白兮点名要他发言。以唐绘青的从政经验判断,这个时候还是静观其变为妙,他连忙将话题挡了回去:“还是先听各位常委的意见吧,反正只要是常委会的决定,我们人大都会不折不扣地执行。”
  显然,杨白兮对大家的发言都不太满意。于是,他接着点名让市委副书记高大化发言。高大化与杨白兮是死党,关系很好。高大化这个副书记就是杨白兮提拔的。在以往的常委会上,高大化的发言往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引导甚至决定会议的导向。其实,高大化的态度很多时候就是杨白兮的态度,当杨白兮不便表态的时候,高大化就会站出来提议或者附议,引导会议的主题,使会议朝着杨白兮既定的方向发展。
  “按照常情,之栋同志的追悼会应该由东洛市委、市政府出面组织,而且还要高规格地操办。第一,站在个人感情上说,之栋同志和我们在座的诸位都是同志,不管怎样,大家在一起共事就是一种缘分,值得珍惜;第二,站在工作的角度看,之栋同志来到东洛后,他主持的工作有很大起色,有的还在全省作为典型经验推广,为我们东洛争了光;第三,站在干部交流的角度讲,也应该好好办理追悼会,否则会让外来交流的干部寒心。所以于公于私,于情于理,都应该好好操办之栋同志的追悼会。”高大化如此一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与会的领导交头接耳。

9。常委会议(3)
“大化同志的分析很到位,我也觉得之栋的追悼会我们应该好好操办,也算是给他的家属一个交代。”市长李天佑立即附议。毕竟马之栋是常务副市长,他这个市长自然要站在市政府的立场考虑,实际上也是给其他副市长一个交代。
  对李天佑的附议,高大化并未领情,他突然话锋一转:“李市长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有两件事又不能不让我们慎重考虑。第一,关于中纪委暗中调查之栋同志一事,既然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确定消息的来源,那就要求我们慎重对待。如果真有这么回事,万一日后真的查出之栋有什么事情,那我们就被动了。请大家听清楚,我是说万一。”
  会场一阵哄然。李天佑脸色很不好看,大概是觉得自己进了高大化的套子。
  高大化接着说:“第二,省里的专案组认定之栋是跳楼自杀,这个结论对我们东洛也不是什么好事。舆论一直有仇官倾向,尤其是网络舆论。如果我们大张旗鼓地为跳楼自杀的同志办追悼会,不管之栋自杀的原因是什么,到时网络上肯定又会掀起轩然大波。所以,我认为我们既要讲个人感情,更应有大局观,要站在讲政治的立场来看待这件事情,要将利弊分析清楚。”
  大家又是一阵哄然。
  唐绘青觉得高大化除了是受了杨白兮的授意,同时也是在公报私仇。高大化曾经在常委会上提议提拔一位口碑不是太好的副县长升任市工商局局长,马之栋在会上表示坚决反对,最后导致高大化的提议没有通过。从此,高大化对马之栋心存芥蒂。
  市长李天佑刚才太性急了,被高大化忽悠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些来气。听完高大化的话,他用眼神瞄了一眼副市长赵自仪。
  赵自仪与马之栋关系不错,他见到李天佑的眼神,会意,便主动发言:“之栋来东洛这段时间,他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干得很出色,和班子成员关系也很和谐,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有是非观和大局观。对于之栋同志的死,民间的说法很多,虽然专案组认定之栋是跳楼自杀,但是我认为,在自杀原因还没有查明之前,就应该给他做人的尊严。人都死了,我们还有必要去计较那么多的个人得失吗?!退一万步讲,就算之栋被查出有些问题,但是人家人都死了,这个代价已经够大的了,还查什么查?!再说句不好听的,中国有句古话,人死万事休。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想得太多。再说了,我们东洛的老百姓对马之栋同志是非常爱戴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这样的同志能有什么大问题呢?!”
  赵自仪的发言就像一剂兴奋剂,激活了原本死水一样的会场。大家开始参与讨论,三三两两,交头接耳。
  唐绘青一直在琢磨,杨白兮为何不提倡由市里出面召开追悼会呢?他想了很久,一直不得要领。想来想去,唐绘青断定杨白兮一定是知道了关于马之栋自杀的一些内幕。按照杨白兮的表现,马之栋之死肯定事出有因,而这些因素应该不是正面的,否则,杨白兮就不会阻止市里来主持追悼会。还有一种可能,马之栋之死与杨白兮直接相关,他现在心里发虚。唐绘青当然不希望是第一种情况,要是这样,他非常担心何大欲甚至还有他的堂弟唐高屹也卷入了这起案子之中,到时自己更是说不清楚。
  大家议论纷纷,会议基本上形成了以高大化与赵自仪为代表的两种观点。一种是市里不出面召开追悼会,一种是市里出面操办追悼会。大家你来我往,争论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显然,这不是杨白兮所期待的局面。

9。常委会议(4)
最后,杨白兮行使了一把手总结发言的权力。他说:“大家的观点都有自己的道理,既然暂时不能达成共识,我认为这样处理比较妥当,就是马之栋同志的追悼会不以组织的名义操办,由家属出面组织,市委也不发通知要求各市直部门参加。如果想表达对之栋同志哀思的,可以用个人的名义参加。市里四大班子和各市直部门不以单位名义送花圈,不以组织名义慰问亲属。这样做,看上去确实有些不通人情,但是,在案子还没有明朗的时候,也许是最保险的做法,请同志们理解。下面,就此进行表决。”
  杨白兮说话的口气很坚决,大家一听就知道他的总结就是决议。最后,大家通过举手的方式通过了杨白兮的提议。
  其实,从内心来说,唐绘青还是支持杨白兮的处理方式的,站在安全的角度来说,这种方式最为保险,不会出大问题。马之栋日后真要是被查出了大问题,市里大张旗鼓操办追悼会就会成为笑柄。而且,市里又没有阻止以个人名义参加,也不失为一种灵活的处理方式。
  第一个议题表决完毕后,杨白兮继续主持会议。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议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之栋同志的案子已经被定性为跳楼自杀,省委对此也是表示支持的。在案子尚未完全清楚之前,我与专案组的同志沟通过,认为定为自杀不妥,至少对我们东洛市的社会形象不利,毕竟之栋是省里派下来的交流干部,他在我们东洛自杀了,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件事说出去都很不好听,而且会引起很多无端的猜测和臆想。因此,我在专案组据理力争,认为之栋同志可能是不幸失足坠楼身亡。但是,省公安厅专案组坚持认为是跳楼自杀,对他们的观点我不敢苟同,当时就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夏孟同志当时也在场,因为不满公安厅专案组不尊重当地党委的态度,我还拍了桌子。接着天佑同志、大化同志也和张镇进行了沟通,都没有改变结论。在此,我感到非常遗憾。目前,既然专案组已经做出了结论,认定之栋同志是跳楼自杀,而且通过媒体向全社会进行了公告,我们就必须认真面对。但是,在我的心里,马之栋同志是失足坠楼而亡的。我们在座的都知道,之栋同志的口碑一直很好,为人也很正直,身体健康,在主观上和客观上,他都不可能主动跳楼。我个人认为,之栋同志是个完美主义者,不但很敬业,而且一丝不苟,加上最近一段时间省里的各种检查和评比特别多,导致他的精神压力太大,从而引发心理问题,比如焦虑和抑郁。我记得之栋出事前和我说过,最近事情特别多,总担心出纰漏,以致精神有时出现恍惚。我当时还劝他注意身体,去看看医生。现在看来,我觉得之栋同志完全可能是因为心理问题才出事的。换句话说,之栋同志出事是因为存在心理疾病,而不是因为别的问题。”
  听杨白兮这么一说,大家交头接耳悄声讨论。
  杨白兮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赞同我的看法?”
  李天佑第一个接过话茬:“白兮书记的看法我完全同意,马之栋同志来东洛后,为人清清白白,工作兢兢业业,除了心理疾病,不太可能因为别的原因出现这次风波。因为心理疾病是隐性的,别人难以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