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村主任的升迁-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他家?”晨阳一脸疑惑。

  “嗯,把钱给他,然后我做东,请他吃个饭,这样两个孩子估计就没事儿啦,走吧。”

  “这……这多不好意思,让你破费。”晨阳确实觉得不应该麻烦正远,可是自己确实没有别的办法,也只有听正远的了。 。 想看书来

第14章 生意人送礼 杯酒中释嫌
二华回村儿的那天就知道村里要卖一批树,想着赶紧去跑跑村委会,争取拿下这单生意,可是一回家就和澹台青闹别扭,两口子互相不说话,直到两三天后,二华向她道歉,才算平息了这场风波,家庭矛盾解决之后,二华立马着手生意上的事情,这天傍晚,来到善才的经销店拿了两条将军,两瓶红盒,另外在衣兜里揣了一千块钱,趁着天色将黑,往村主任正德家走。

  “嫂子,正德大哥在家吗?”二华来到门口正好遇上正德的媳妇。

  “哦,是二华兄弟啊。”由于天黑,正德媳妇上前走了一步,才看清是二华,注意到二华手里拎着不少东西,高兴地赶紧说,“在家,在家,在家呢。”说完,大嗓门往家里喊了一嗓子,“当家的,二华兄弟来啦!”

  “哦。”正德轻声应着,听到媳妇的声音猜出来人肯定不是空手而来,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起身出门。

  “二华兄弟啊,来,来,赶紧到屋里面凉快。”正德让二华进屋,眼睛却始终盯着二华手里的袋子,“你说,来就来嘛,还带东西,太见外啦。”

  “这么久不来看望主任,拿点东西是应该的,再说,主任为村里面做了那么多事,这点东西算什么。”二华奉承着正德,进屋后就把袋子放在茶几上。

  “来喝口水,”正德倒了杯茶递给二华,“最近忙吧,听说生意做到市里面去啦,厉害啊。”

  “哪里,哪里,瞎混!”二华赶紧站起来,接住杯子。

  “当家的,太阳四叔过来了。”二华说完话刚坐下,就听到正德媳妇在外面叫嚷,知道太阳的来意肯定和自己一样。

  “来赶紧进屋。”正德乐呵呵的站在堂屋门口,招呼着太阳。

  “四叔,过来啦。”太阳进屋后,二华打了个招呼,太阳很尴尬,“哦,二华也在呢。”说着也把袋子放在茶几旁边。

  “看来我们村里的生意人要在我家开会啦。”正德看着两个袋子并排放在茶几面前,心里乐开了花。二华、太阳两人两下对望,不知道说什么好。

  “今天晚上,都在这里喝汤,我们几个喝几盅。”正德难掩心里的高兴。

  “主任,我家里面还有点事,青子让我早点回去,那你和四叔聊着,我就先走了。”二华知道今天晚上的来意肯定没有机会表达了,不过正德肯定知道自己的想法,所以站起来准备走。

  “你看,这么久没来,着什么急啊,赶紧坐下。”正德嘴上挽留,但没有往前迈一步。

  “是不是我来的不是时候,二华,那四叔走。”太阳笑着说。

  “不是,我家那口子的脾气,你们不是不知道,我惹不起,赶紧走了。”说着就往院子里走,正德和太阳也跟着出来送他。正德边走边说,“有时间再过来啊。”

  刚走出堂屋门三五步远,就看见正远和晨阳进来。太阳转身对正德说,“主任,真是太忙啦,我也就不好意思打扰了,改天过来向主任汇报工作。”

  “你也要走啊,都那么着急。”正德想着他们下次再来,肯定不会空手,所以也不挽留。二华和太阳向正远、晨阳简单打了个招呼,就相继离开了正德家。

  “不好意思啊,主任,我们把你的客人都赶走啦。”正远注意到正德很高兴,所以说话也就随意了一些。

  “没有没有,来,到屋里坐。”说着让正远进屋,并用眼睛瞟了一眼晨阳。

  进屋后,正德把两个袋子从茶几旁边赶紧收到里屋。

  “天也不早了,我就不拐弯抹角了,我来呢,主要是和老同学晨阳一起向你道个歉,白天的事情,可能大家都有误会。”看到正德从里屋出来,正远开门见山,然后从兜里拿出两百块钱,“晨阳刚才跟我说了,不好意思过来找你,所以我就带着过来了,这两百块钱是晨阳的意思,给善海买点营养品吃。”说着把钱塞给正德。

  “哎呀,太客气了,都是一家人,这么就见外了。”正德说话的同时,还是把钱收起来了。

  “主任啊,今天晚上还没喝汤吧。”正远看着正德,用疑问的语气说道。正德当然知道什么意思,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说什么。

  “这样吧,晨阳刚才一直跟我说要跟你道歉,我看不如这样,今天晚上我做东,请你,方大主任,吃个饭,咱们到镇上的馆子去吃。怎么样?”

  “镇上,太远了吧,我看就到村部吧,还是让二阳子简单弄几个凉菜。”正德确实不想跑那么远去镇上,可附近有没有其他饭馆,想来想去,只有村部可以去了。

  “好,那我们就村部,我请客。”正远看到正德答应吃饭,想着荣华和富贵留级的事情大概没什么问题,转身朝晨阳点了个头。

  然后三个人来到村委会大院,二阳子这会儿正躺在院子中间的花坛旁边,摇着蒲扇唱着小曲儿,“春天里来花儿开……夏天里来太阳晒……秋天里来虫儿叫……冬天里来晒太阳……”

  “偷黄瓜的,给我站住!”正德和二阳子开了个玩笑。二阳子一个骨碌爬起来,“哪儿呢,谁敢偷我的黄瓜!”,看到二阳子着急的样子,三个人乐个不停。

  “是我,赶紧起来,给你找点活干。”正德笑着说。

  “哦,我以为真有偷黄瓜的呢,是不是晚上在这里吃饭。”二阳子回答道。

  “这是一百块钱,拿着去买菜吧,记住一定要两瓶红盒。”正远掏出钱递给二阳子。

  “买我几根黄瓜吧,最新鲜的。”二阳子跟正远做起了生意。

  “好啊,待会儿拍几根黄瓜,就用你的,赶紧去吧,多买几个凉菜,记得买酒!”正远特意叮嘱了一下买酒。

  二阳子卷起凉席,和蒲扇一起放在花坛的台子上,然后去善才家东西,正德、正远、晨阳往东厢房走去。一晚上三人喝了不少酒,当然主要是正德,后来两瓶喝完,正远又让二阳子去买了一瓶,三人直到十一点多,才收场。晨阳的事情当然也解决啦,两个孩子不用留级,晨阳和正远把醉醺醺的正德抬回家之后,两个人又在村北头的麦地边上聊了很久,一起回忆当年上学同桌时候,晨阳在学习上帮助正远,正远在生活上照顾晨阳的情景,晨阳对正远给予的帮助一再感谢,临走的时候正远叮嘱晨阳遇到什么困难去找他,不要不好意思。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15章 庄稼已成熟 合伙碾麦场
晨阳这几天忙着两个孩子的事情,一直没有时间去地里看看,第二天早上两口子起了个大早,来到南坡里一看,金黄金黄的一片,只有几户种的晚的还有些发青,大部分都差不多成熟了,估计再有个三五天就该全部收割啦,两口子看了一下几块麦地成熟的情况,大概确定了收割顺序。

  “待会儿吃完饭,赶紧把麦场弄弄,然后赶紧收割,万一赶上下雨,就麻烦啦。”晨阳脚步匆忙,边走边说。按照祖辈传下来的收割习惯,每次收割前几天都要把场整理出来,所谓场就是一块空地,整平,然后用石头做的碾砣压几遍,压结实,麦子收割完之后集中囤积到场里,然后挨家挨户脱粒,接下来就是晒干、扬场、装袋。

  “是啊,还得去找一趟善本,用一下他家的碾砣,把场碾一遍。”胖嫂提醒着晨阳。

  “嗯,吃完饭就去,对了,我们麦场两边都是谁啊,今年重新分的场,我记不清了。”晨阳转过头来,问胖嫂。每家的麦场都挨着,由于整场、脱离这些事情需要的人手多,所以一般是挨着的几家一起弄。

  “对了,这次我们正好和善本家挨着,他在我们家东边,西边是二阳子。”胖嫂回答着晨阳。

  “嗯,待会儿路过村委会的时候去跟二阳子说一声,吃完饭赶紧去弄场。”晨阳提醒了一下自己,“这样吧,我去通知二阳,你赶紧去找善本,别让他把碾砣借给别人,我们几家先弄,然后再回家吃饭。”

  说完两个人便在岔路口分开,朝两个方向走去。

  胖嫂还没到善本家,就在路上遇到善本。“大奶奶,吃饭了吗?正要去找你呢。”善本说道。

  “这么巧啊,我正要去你们家呢。” 

  “我想着,今天我们几家是不是去弄弄场,马上就要割麦子啦,你说呢。”

  “可不是嘛,刚才去地里看了一眼,眼瞅着就可以下镰刀了,我就是要和你这事呢,待会儿吃完饭就去。”

  “那行,就这样,吃完饭开始干活,我再去通知一下二阳子。”

  “不用啦,你晨阳老爷去告诉他了,你也赶紧回家吃饭吧。”

  “哦,那我就省事儿啦,回家吃饭。”善本转过身来,准备回家,可刚走两步,又转过来,“忘了跟你说了,拉碾砣的牲口我找好了,牛没找到,咱们今年用驴,我已经和正平说好了,吃完饭就去他家牵。”碾砣是大石头做的,形状是柱形,这样滚起来方便,一般有两百多斤,由于太重,一般都套上牲口拉。

  “嗯,好。”

  村委会,二阳子正准备做饭,见晨阳过来,两个人简单说了几句,晨阳把压场的事情告诉他之后就走了,二阳子吃晚饭,简单把那只山羊喂上,然后准备到正宾家找半疯子,正巧刚出村委会大门,就碰到了。

  “吃饭了吗,二风。”二阳子从来不叫他半疯子,而是管他叫小名。

  “嗯。”半疯子边笑边像要货郎鼓一样点头。

  “我待会儿去压场,你在这里帮我好好看着,记得把那只羊牵到有草的地方放放。”二阳叮嘱了几句就赶紧去北坡场里了。一路上碰到不少村民前者牲口,拉着碾砣去场里,走到村口的时候正好看见小栓子牵着他们家大黄牛。

  “栓子,你拉的那个碾砣太小了,不行,把你干娘拉去吧。”二阳子看着路边的大碾砣和小栓子开着玩笑。

  “那是我干娘,不是你干娘啊!哪里有让干娘干活的!”村口的大碾砣放在那里不知道有多少年啦,每年有新出生的孩子都要认碾砣做干娘,逢年过节的都要端着酒,拿着香,包好的饺子,红纸做的呑永纯募父鐾罚飧鱿八撞恢姥有硕喑な奔洹�

  “你还挺孝顺的!”二阳子笑着说。

  不一会儿的功夫整个场里就热闹起来,放眼望去有七八头牲口拉着碾砣在场里一圈圈的转起来,村民也分成一堆堆的,忙的热火朝天。

第16章 天气正合宜 澹台青赶集
二华一直忙着做木材生意,家里面的地大部分都承包出去了,只留下一小块菜地,平时二华爹娘拾掇拾掇,够一家人吃菜的。这几天也不用去收拾麦场,二华吃完早饭,跟澹台青说道,“青子,待会儿,你去集上买几个菜,再买条鱼,买只鸡,中午请正德主任过来吃个饭,这回村里的树争取我们做。”

  “今天是集吗,好久没赶集了。”镇上每隔一两天都会有集,村民把地里面种的菜拿出来卖,也有外地来卖衣服、日常工具的,各种各样的东西,琳琅满目。澹台青很乐意赶集,每次都会买一堆东西回来,水果、衣服每次都要买的,听到二华让他去赶集,高兴得不得了。“我收拾完就去。”

  澹台青简单收拾了一下碗筷,进屋换了一身干净衣服,骑上刚买的新26自行车,哼着小曲出门去赶集,一路上和认识的村民打着招呼,虽然大家都觉得和她不是一样的人,不光因为她是外乡人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她总是穿着洋气的衣服,细皮嫩肉的,每天似乎还化妆,让村里人觉得她更像城里人。

  去集镇上的公路不宽,也就能并排跑两个车,路两边是高高的杨树,树顶长在了一起,路上走感觉像是行走在树木组成的隧道里,不过比隧道的通风状况好多了,树叶摩擦的声音清脆入耳,和知了的叫声相互应和,澹台青的头发随风飘舞,她故意骑得很慢,好享受这美丽的时刻,望着道路两旁一层层的麦浪,盘算着待会儿去买什么衣服,澹台青全然没有注意到路上的行人对他的关注。

  来到镇上,澹台青没有急于到集上买菜,而是绕了一下,先来到买衣服的门市部,连着逛了三四家店,终于在最后一家店看上一件颜色鲜艳的花裙子,和店主简单砍了砍价,就买上了,由于家里条件还不错,所以她不习惯砍价,不像村里其他妇女,一件十块钱的东西,非得软磨硬泡半个钟头才肯买,买上裙子之后,澹台青才慢慢悠悠的来到集上,望着人山人海的样子,她不得不下了车,停在路边,然后步行上集。

  所谓集无非就是个买卖的场地,买东西的当然都是本地人,大部分是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也有住在镇上的学校老师和镇上的一些干部,卖东西的分几种,卖菜的大部分都是附近村子里的村民,每年都会把家里的一小块地用来种菜,当然大部分都是时令蔬菜,夏天这个时候种些豆角、豇豆、茄子、黄瓜,家家户户种的都差不多,所以集上的菜价也就不高,还有一些专门种菜的菜农,收获的时节两口子骑着自行车,从这个集到那个集,不停地卖,另外也有专门的菜贩子,在集市开始之前很早,大概六七点钟的样子就在集上溜达,有些菜农急于出货,他们就低价大量收购,然后再加价卖出,这部分人都是手里有钱的人。卖衣服的、卖水果的差不多都是外地人,至少离得镇上比较远,所以比较陌生,甚至有的操着外地口音,另外还有卖鸡鸭鹅的,卖鸡蛋的都是本地人,卖鸡的数量较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公鸡,因为公鸡肉好吃,一般都是在鸡爪子上栓根麻绳,系在树上,双方讲好价钱,然后把绳子解开。每个集头上一般都坐做个妇女,腰里别着个收钱的袋子,前面摆一个荆条编的驮篓,里面放些稻草,等着收鸡鸭鹅蛋,当然主要还是鸡蛋,因为家家户户养鸡的很多,下的蛋要么多,要么舍不得吃,所以都会拿出来卖,她们的生意也就很好。卖肉的一般大家都认识,是附近哪个村子的屠夫,他们一般在集上的中间位置,靠近路边立上两根石条,把肉一挂一挂的挂在石条中间,石条前面摆个木头案子,一把大刀斜插在上面,案子旁边还会放些猪头肉和下水之类的东西,一般集上卖的礼条比较多,礼条指的是一条宽十公分左右的长条肉,肥瘦都有,一般走亲戚的时候拿上一条,大约五六斤的样子,当然重要也要根据亲戚的疏近程度,至亲一般都会重一些,七斤多的都有,远亲可能就会很轻,最少的见过三斤多的。集上由于都是附近村子的村民,一般也都认识,当然也有很多都是亲戚,虽然离得很近,但平时专门见面的机会也不多,趁着赶集大家碰面之后总会家长里短的聊上一会儿,所以集上一般很热闹。每到过年的时候还会多一些卖年画、挂历和爆竹的,更加热闹。

  澹台青由于不怎么砍价,再加上是外地来的人,没那么多熟人,所以很快就买完了菜,出集头儿的时候,突然看到有个地摊卖帽子的,白颜色的圆边小帽,她在手里把玩了半天,挑了几个不停的试戴,最后终于选中了一个最舒服的拿上;然后把买的菜和水果放在车筐里,然后把鸡和鱼绑在车子后座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