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地主-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晋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认识到了央视报道的一些好处,不过受限于眼光,萧晋旭还无法看到更多的好处!他不会知道,这个‘专题报道’将给银杏村带来的好处之多,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那还真的是一件大喜事!”萧风点点头,笑着说道:“大爷,你赶紧把这个消息通知镇上和县里的领导,也好让他们对银杏村的建设作出更多的倾斜!还有,李叔那边你也不能忘了!”
前几天,有一支央视的摄制组在村子里进行拍摄采访萧风倒也是有所耳闻,萧家大摆流水席的那天,他们还过来采访,顺便与民同乐吃了一顿饭。萧风记得摄制组的那个女记者长得还挺不错的,不过他没有想到这个摄制组的能量不小,居然能够把在银杏村收集的素材做成一个专题,并且在新闻频道和经济频道上播出。
萧风自己也没有想到,极低的播出概率居然让银杏村给碰上了!
“还要通知镇上和县里的领导?还有李秘书长,这太夸张了吧?”一听萧风说要通知上级领导,萧晋旭心里就有点打鼓。
镇上和县里的领导倒也罢了,萧晋旭这段时间以来没少因为各种原因和这些父母官开会、吃饭什么的,彼此之间相当熟悉。借着新闻专题的由头给这些熟悉的官员打电话,倒也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李云海是什么人?
姚州市委秘书长,市委常委,市委书记苏阳的心腹,在姚州政坛中的地位比绝大部分人都要显赫,他甚至比排名靠前的宣传部长、统战部长还有分量。
仅仅是一个专题报道就通知他,会不会太过小题大做了?
“大爷,你就放心吧!”萧风笑了笑,说道:“这件事情你就听我的,只管通知他们,以后村子里的好处就多了!”
央视的专题报道一播出,银杏村的知名度会在全国范围内直线飙升,但是玉集镇、滇西县乃至姚州市的官员们都能够从这个报道中获得足够的政治利益。而为了维护银杏村的发展势头,各级政府自然不会吝啬对银杏村的各种拨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银杏村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为了给银杏村捞到足够的好处,及时通知各级官员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萧风这个侄子,萧晋旭相当信赖,这也是他在接到央视栏目组的电话之后,火急火燎地跑到老宅找萧风的原因。或许,在萧晋旭的心里,萧风总是能够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
在萧风的劝说下,萧晋旭拿出电话,开始向各级领导汇报这一情况,倒是让所有人都惊讶无比!
各级官员根本没有想到银杏村居然不声不响地放出了一颗卫星,他们需要好好消化这个消息,看过新闻报道之后,再决定如何应对银杏村的情况。
…… ……
吃过晚饭后,萧晋旭还特别用村里的大喇叭通知了这一消息,让村民们注意收看央视新闻频道晚上九点的专题报道。
当大喇叭的声音消失之后,整个银杏村立刻沸腾了起来!
在前段时间,‘镜湖景区’的宣传广告在央视上播出,就已经让村民们引以为豪好长一段时间;而如今,央视居然要播出在银杏村的采访,这如何不然村民们激动呢?
尤其是那些被刘小柔采访、拍摄过的村民,发现自己有可能会出现在全国观众面前,更是紧张得不行,手脚都不受控制了!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上电视本来就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更何况是全国的官方电视台——央视呢?
这一天晚上,整个银杏村老老少少都集中在各自的家里,紧紧地盯着电视机,生怕错过节目,其实这时候距离播出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呢。
平时喜欢在银杏广场跟着游客们唱歌、跳舞的年轻人也是安静地在家里看电视,试图从节目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就连不少游客也是相当好奇,想要看看银杏村究竟是以何种样子出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萧家也不例外,几十口人聚在大堂,紧紧地盯着大屏幕的等离子电视,想要看看央视记者拍摄的银杏村究竟和宣传广告中的情况有什么区别?
终于等到节目播出,全家上下大气都不敢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镜头,而那些熟悉的景色出现让每个人心头酥麻,尤其是村民们接受采访的画面更是让所有人与有荣焉。
不得不说新闻专题的播出,是银杏村数百年来最高光的一刻,也让银杏村这个以前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成为了全国民众心目中的一个明星!
…… ……
看过整个新闻专题报道之后,萧风也不得承认这个摄制组的水平相当不错,画面的拍摄相当精美,剪辑也很到位,基本上把银杏村和镜湖景区的优点都表现了出来!
尤其是专题对银杏村各个产业的发展思路、产业规划剖析得相当精准,和萧风本人的思路相当吻合。
不得不说,央视确实卧虎藏龙!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这个名为‘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的专题报道一经播出,银杏村和‘镜湖牧场’在全国范围的知名度将会急速上升,越来越多的游客会涌入银杏村。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对银杏村的重视程度也会水涨船高,使得‘镜湖景区’的分量越来越重。
不过,萧风也没有想到,这个报道的威力如此之大!(未完待续。)
【049章】 资源倾斜(求订阅!)
专题报道在央视上播出之后,萧风也是让工作人员适时地把视频片段上传到天涯论坛、镜湖景区的官网网站,也是引起了网民们的极大关注。
根据杨远航的介绍,节目播出之后,官网的浏览量提升了不止一倍,越来越多的网友在主页上留言,表示了愿意到银杏村游玩的意思。
随着春季的到来,银杏村也将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央视的报道等于是在帮镜湖景区摇旗呐喊,这让萧风喜不自禁。毕竟,镜湖景区已经扔进去将近一个亿,若是再没有进账,那就太过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了。
为此,萧风特别提醒杨远航,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做好迎接大量游客的各种准备,尤其是在各种旅游线路的安全排查方面更是要用心。
而在此时,镜湖酒店的内外装修已经接近尾声,正在安装各种电器、灯光系统,预计能够在4月份投入使用。经过三个星期的试营业之后,镜湖酒店刚好能够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黄金周,时间把握得刚刚好!
镜湖景区、牧场和农场的各项工作正在走入正轨,这让萧风身上的任务减轻了不少,不过接下来他还需要找到一个精干的职业经理人,负责筹建牛奶制品公司!
这一天,萧风正在电脑前查看猎头公司发过来的资料,筛选符合牛奶制品公司筹建要求的执行总裁,这可是关系到镜湖牧场的未来发展,马虎不得。
在萧风的规划中,镜湖牧场将会形成五万头奶牛、年产鲜奶四十万吨的规模,按照1:8的喷粉率,能够生产出五万吨高级奶粉,市价接近百亿!这样一个产值庞大的项目,可不是阿猫阿狗都能够胜任的,萧风必须谨慎挑选。
不过猎头公司发过来的资料更多的是在纸面上的东西,回头萧风还得亲自面试一二才行。
就在这时候。手机响了,萧风拿过来一看,原来是姚州市委秘书长李云海。
“李叔,您好!”
由于李云海是老太爷的学生。和萧家的关系一向不错,萧风就和他叔侄相称,倒显得亲切一些。
央视的报道才播出两天,李云海的电话就过来了,想必效果还不错!
“小风。你小子弄出这么大的动静,还真的让我们吓一跳呢!”听筒里传来了李云海爽朗的笑声,说道:“这一次报道播出之后,市委领导觉得银杏村的发展很具典型意义,准备加大对银杏村、镜湖景区的扶持力度!”
李云海嘴里的市委领导自然就是市委书记苏阳了,从李云海的兴奋程度来看,苏阳对银杏村的表现相当满意。
其实,作为苏阳的心腹,李云海知道节目播出之后,苏阳就接到了一位老领导的电话。说他治下有方,让苏阳乐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既然那些身居中枢的大人们都对这个专题报道青睐有加,苏阳自然希望能够对银杏村、镜湖景区进行更多的政策、资源倾斜,力争把‘银杏村’建设成为‘苏阳治下的姚州’的一张名片!
“谢谢苏书记的关心!”萧风在电话里向苏阳表示了感谢,接着说道:“我们将会加快建设步伐,等牛奶制品厂落成开工,请苏书记到银杏村剪彩!”
萧风知道,银杏村、镜湖景区要想获得足够的发展,光凭自己和镜湖景区的财力还不够,毕竟很多东西光靠金钱是无法解决的。
比如交通、医疗、教育、银行、邮政等等公共服务。没有政府的资源倾斜,要靠银杏村的自然积累只能是漫漫过程。若是市里把银杏村立为典型,很多东西就能够轻而易举实现,能够让给村民们过得更好。也能够让镜湖景区获得长足的发展。
自从决定回到银杏村发展之后,萧风就通过李云海的关系和苏阳接上头,如今看来,苏阳虽然有些功利之心,不过还是相当务实的。
“你们埋头发展就好,外部的一些障碍李叔帮你清除!”得到萧风的承诺。李云海也是让萧风放宽心。
李云海知道,苏阳一直都希望在他的任期内发展一张崭新的名片,盖过‘姚州古镇’的风采,毕竟‘姚州古镇’再光鲜亮丽,也是前任的功劳。
而如今,银杏村和镜湖体系在没有外界扶持的情况下,走出了大山深处,大势已成,苏阳自然乐得顺水推舟,让银杏村更上一层楼!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镜湖体系已经拥有了成为大型企业的潜力,苏阳自然会更加器重。
在电话里,萧风和李云海就银杏村、镜湖景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了交流,足足一个小时之后,这才结束了此次愉快的通话。
…… ……
萧风也没有想到,苏阳和李云海的动作会如此之快!
3月9日,距离央视的专题报道播出刚过去四天,姚州交通运输集团就决定开通从姚州汽车客运总站开往银杏村的快速大巴。
消息传来,整个银杏村欢声雷动!
萧风知道,若是‘镜湖景区’是上市公司,光凭这样一个利好消息,足以刺激它的股价涨停!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游客们来到银杏村,除了自驾之外,只能是先搭乘班车到滇西县城,然后再换乘县城至玉集镇的乡间客车,费时费力。
交通的不便极大地制约了镜湖景区游客数量的增加,为了更好的服务游客,镜湖公司不惜花了不菲的价钱,租赁旅游公司的大巴,开通了姚州市区到银杏村的临时线路。
不过,由于临时线路运营困难重重,大部分游客要到镜湖景区还是相当麻烦,只能通过乡间客车通行。
如今,姚州市一把手发话,交通集团立刻开通了早晚四个班次的直达快班,不仅仅减轻了镜湖公司的成本负担,又可以极大地方便游客和村民!
姚州至银杏村的直达快班一开通,将会把往来姚州市区的时间缩短为4个小时。
当第一班直达快班抵达银杏村的时候,整个村子都轰动了!
对于村民来说,去一趟市区根本就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他们需要倒两次车,花在等车上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坐车的时间。绝大多数的村民,一年也没有什么机会到市区,顶多就是在玉集镇、县城转悠转悠。
如今开通了直达快班,在方便游客的同时,也给村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报道播出之后的第二天,苏阳就在例行的市委常委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认为银杏村既然已经成为了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姚州市委市政府就必须紧跟中央的舆论宣传,工作不能滞后,更不能被动。
银杏村在央视露脸,对于姚州市委市政府的官员来说,也算是一份政绩,花花轿子人人抬,苏阳既然要改善银杏村的发展环境,从公共交通入手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直达快班开通之后,惊喜还未结束!
2月10日,邮政局、邮政储蓄两家单位找到了银杏村村委会,说是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决定在银杏村开设一个营业网点!
他们也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很快就租下了镜湖酒店裙楼一楼的一个铺面,开始进行装修。这也就意味着银杏村除了农村信用社之外,又将有一家金融机构入驻,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银杏村的竞争力。
银联公司也是适时地来到了银杏村,找到镜湖公司以及其他的农家客栈,开通POS机刷卡业务,让银联卡和信用卡可以在银杏村自由使用。
当然了,邮局的入驻,受益最大的莫过于‘银杏特产’!
在此之前,‘银杏特产’的网络订单都需要把包裹送到玉集镇上再中转离开,相当麻烦;而如今邮局进驻银杏村,可以减少萧月季等人的工作量,提高物流效率。
当然了,邮局和邮政储蓄的领导并没有想到,因为行政指令而设置在银杏村的网点在短短一年之内成长为滇西县业务量最大的网点,成为了业内明星网点。
紧接着,滇西县卫生局决定在银杏村设立一个小型卫生院,和萧家医馆形成互补,更好地为银杏村村民以及附近村寨的乡民服务。毕竟,传统中医在外伤急救、引产接生等领域还是力有未逮,适当地引入西医,也是在情理之中。
与此同时,滇西县教育局、姚州市教育局同时批复了银杏村关于扩建银杏学校的申请,同意银杏村筹集资金建设包括幼儿园、小学以及初中在内的综合学校,教育部门将会派出精英骨干教师,承担银杏学校的教学工作。此外,姚州市政府、滇西县政府也从财政拨款中挤出50万,用于银杏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短短一个星期不到,萧风原以为需要三五年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就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这不得不让萧风感叹!
老大难,老大重视了就不难!
萧风也没有想到,央视的这个新闻专题居然拥有如此巨大的作用,成功地把银杏村树立成为‘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使得银杏村在短时间之内赢得了大量的政策、资源倾斜。
可以说,央视报道的播出,让银杏村和镜湖景区的发展少走了好几年的弯路!(未完待续。)
【050章】 应聘面试(求订阅!)
PS: PS:乡亲们周末愉快!
央视专题报道的巨大影响在持续发酵,各级政府不断有官员下来检查工作,对银杏村资源倾斜的手笔也是越来越大。
虽说接待上级官员有些繁琐,宴请喝酒都很累,但是萧晋旭颇有些乐在其中的感觉。
一来这些官员到银杏村,也不用到大酒店去准备宴席,家里的土特产也花不了多少钱;二来,这段时间银杏村拿到的各种好处可不少!
银杏学校获得了50万的资金,还有6名小学教师、18名初中教师、4名幼师编制,学校新址已经选定,预计在3月18日开始动工。根据计划,学校将会在2009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招生范围除了银杏村之外,还有附近的其他村寨。
建成之后的银杏学校将能够形成200名小学生、120名初中生以及50名学龄前儿童的规模,并且拥有足够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各种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至少在硬件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