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石槿花开-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皇子怒道:“就知道杀杀杀,你就不能想点儿别的法子?”说到这里,三皇子厌恶地看了段云德一眼,转身向帅位走去,他边走边在次叹息一声,充满无奈与惋惜地接着说道:
“我若多几个易寒山这样的将军,那就太好了!哎,墨剑死得太可惜了!若他在,说不定能帮我想出办法来……”
段云德脸上白一阵红一阵,愤然不语。
38、感悟
再大的灾难也总有慢慢过去的一天。无论多深的痛苦,也无论这痛苦是撕心裂肺,还是痛彻肌骨,只要活着,就不得不去承受,而时间也并不会因为怜悯、同情或厌倦,有丝毫的驻留、歇息……
石原海的精神状态恢复得很快,虽然依旧忙碌,但如今的忙碌带给他的是充实,而非倦怠;这忙碌是怀着憧憬与希望的拼搏,而不是在绝望与无奈中的挣扎。所以,忙碌是一样的,但精神状态却和他在义安救灾之时有了天壤之别。
灾民已经得到了安置,他们被冲毁的家园也得以重建,虽然安州大部分地区粮食颗粒无收,但有朝廷的救济和其他未受灾州府的大力驰援,安州灾民几乎无一饿死,更为庆幸的是,这场多年罕遇的洪灾既未引发瘟疫肆虐,更没有引起民间暴乱,这在让石原海感慨无比的同时,也让祁毓轩唏嘘不已。
石原海感慨于安州民风的朴实和善良,大灾面前他看到太多的大情大爱,这些发自于民间的大爱才是抗击洪灾的真正的中流砥柱,百姓对朝廷没有更高的要求,哪怕只是有一个站脚的地方,有一顿不至于被饿死的饱饭就足以让这些百姓们对朝廷感恩戴德了!有这样的百姓,对朝廷来说,难道不是幸运吗?难道不值得朝廷对这些朴实的百姓们加倍地体恤;无;错;小说 M。quledU。cOM吗?
而祁毓轩呢?在与石原海有一样感慨的同时,他又多了另一番感悟。
“这次救灾、赈灾的成功,得益于冉轶成最初的一句建议,那就是尚方宝剑!”
若没有尚方宝剑,各州府官员会推诿敷衍,会不拿他这个“六皇子”当回事,若救灾、赈灾不力,后果不堪想象。
若没有尚方宝剑,那些各地驻军的将领们更不会听命于他这个不得志也没希望的皇子,更不会将在兵部任闲职的冉轶成放在眼里,而六皇子就更无可能在这些驻军中培养自己的力量。
一切皆归功于“尚方宝剑”!可“尚方宝剑”到底是什么呢?表面看起来,那不过就是挂在皇上御书房中的一把比普通剑做工用料略好一些的剑而已,就这样一把剑用龙黄绸缎裹了,用御旨定义了,便成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六皇子通过这次救灾、赈灾,撤换了两个知府、三个地方驻军统领和若干个县令、将领,同时他更领悟到了一个他以前从未深刻体会过的道理:仁者可以无敌,但换来的只是可有可无的尊敬,不会令人臣服,更不会令人惧怕,真正能做到这些和真正能统治一切的,是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无人敢仰视置疑的强权!
所以,祁毓轩更加坚定了他要上位的决心!上什么位呢?当然是皇位。
石槿柔几乎成了祁毓轩的贴身“谋士”,自从石原海被祁毓轩调至安州府办公之后,义安县令一职便再次落在了鲁有为鲁大人身上,而县衙通往后宅的大门也被锁闭了,只是没贴封条而已。
县衙后宅交给了秀荷、水生打理,石原海带着卢师爷去了安州,而石槿柔和丁忠被祁毓轩、冉轶成带在了身边,陪同他们一起巡视各灾区,救济灾民。只是在巡视中期的时候,京里忽然来了一道圣旨,宣冉轶成即刻回京,片刻不得延误。
尽管连六皇子在内,大家都感到惊奇和莫名其妙,尤其是石槿柔,她猜不透冉轶成此时回京到底是凶是吉,恋恋不舍的同时,心中难免惴惴。但圣意难违,冉轶成只得匆匆辞别众人,在安心的陪同下连夜赶赴京城。
冉轶成这一走就再无消息传回,直到救灾赈灾接近了尾声,六皇子一行回到了安州府衙,准备辞别石原海回京城的这一天,冉轶成仍无任何消息传回。
“石大人,连日劳累,我们也该歇歇了!”六皇子对石原海说道。
“是啊,这次大灾总算熬过来了!这后续的抚恤也非一日之功,下官一定竭尽所能,做好善后。”石原海现在跟祁毓轩已经相当稔熟了,人的相互交往就是这样,相熟了,彼此说话办事也就随意了。
所以,六皇子、石原海、卢文绍、石槿柔、金明、丁忠六个人在安州知府衙门的议事厅内有的坐、有的站,有的在喝茶,也有的在嗑瓜子,皆是很自在很随意的样子,并未严格按照君臣之礼、主仆规矩就座、说话。甚至在祁毓轩站起来踱步、与其说话的时候,石原海依旧坐着未动。
“石大人,今晚麻烦你将这次洪灾始末写成奏折,明早便交给我,我打算明日就返京了。”
“是!下官一定据实撰写,不敢妄加雕琢。”
六皇子笑了笑说道:“修饰雕琢一下是可以的,而且也是必要的,石大人可明白我的意思?”
石原海沉吟了一下,说道:“殿下此番亲临灾区,与百姓同甘共苦,何须再加修饰?”
六皇子注视着石原海,眼神中说不出是欣赏还是无奈,之后他平静说道:“石大人为人堪称楷模,可这为官之道还需好好学学。”
石槿柔笑道:“父亲若早有为官心机,或许也就不会如此操劳了。”
六皇子点头说道:“石大人为官,眼下属于高不成低不就。”
石槿柔不由说道:“还请殿下点拨!”
石原海也以期待的眼光看着祁毓轩。
祁毓轩微微一笑,说道:“以石大人目前之能力,掌管一州一府足以,或者掌管六部之一也未尝不可,但若掌管两个以上就欠火候了。”
39、教诲
听到六皇子对父亲的如此评价,石槿柔心中一阵自豪,同时她更感欣喜,因为石槿柔明白,掌管“两个以上”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父亲的官职已经超过了阁老,而能超过阁老的,也只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大人了。
“如果最终继承大统,登基做皇帝的是六皇子的话,那父亲岂不有希望位极人臣?”石槿柔暗自憧憬。
所以,她立刻笑道:“殿下不妨明说,我爹到底还欠缺些什么火候?”
六皇子望望石槿柔,又看看石原海说道:“圆滑不够、魄力不足!说白了,也就是既不够狡诈,也不够狠绝!”
石原海默然无语,他虽然知道六皇子的话不无道理,但他却并不十分认可。尤其在隋朝云的事件之后,石原海曾经动摇的信念又坚定了起来,狡猾世故,纵然能获得一时的风光,但日久见人心,早晚还是要出问题的。
石槿柔和石原海的想法却大相径庭,石槿柔想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既然六皇子喜欢“狡猾、狠绝”的臣子,如果六皇子成了皇上,那这样的臣子必受重用。所以,她暗自琢磨着一定要找个适当的机会,好好儿劝导下自己的父亲。
祁毓轩见石原海和石槿柔都没说话,心中揣{无+错}小说m。qUlEDU。cOM测父女俩可能都不怎么认可自己的评判,于是他接着问道:“石大人,你打算如何处置张茂才?”
石原海答道:“暂时羁押,将其劣迹上奏朝廷,以待朝廷定夺!”
祁毓轩又看向石槿柔问道:“石公子之见呢?”
石槿柔答道:“不必上奏,可直接启请殿下裁夺!”
祁毓轩点了点头,又问道:“你们可知当初冉将军的建议是如何处置?”
石原海与石槿柔同时摇了摇头,而丁忠和卢师爷也专注地看向了祁毓轩。
祁毓轩说道:“冉将军的建议是:就地斩杀此人!”
“啊?”石原海的惊愕表露无遗。而石槿柔也略感意外,觉得有些处置过重。
祁毓轩淡淡说道:“处置的方式不同,引发的后果也会有天壤之别。先说冉将军,他的建议虽然狠绝了一些,但也是震摄各州府官员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同时,也是合情合理的办法。因为本王持尚方宝剑便犹如皇上亲临,别说张茂才罔顾灾民性命早就该杀,就是他没罪,君让臣死,他也不得不死!本王之所以依旧保全了张茂才的一条性命,是因为还有另一番打算,并非否决了冉将军的建议。”
众人皆默默点头,等待下文。
祁毓轩接着说道:“再来看石大人的处置方式,这其中就大有文章了。首先,石大人的处置有两处不妥,其一,既然本王已经吩咐过了,‘着义安县令石原海处置’,那石大人又因何还要上奏朝廷呢?难道本王的吩咐不足以代表朝廷?”
石原海忽然醒悟,他连忙起身跪倒说道:“下官知罪!下官只是一时糊涂,绝非轻视殿下!”
祁毓轩淡淡说道:“石大人不必惶恐,起来吧!我知你是无心,所以并未怪罪。本王只是帮你分析此事罢了。”
石原海犹犹豫豫地站了起来,但再也不敢坐下。
祁毓轩继续说道:“其二,石大人可知上奏朝廷的结果?”不待石原海回答,祁毓轩接着道:
“本王可以告诉你结果,不出月余,张茂才会官复原职,即便回不了安州,换个州府他依旧是知府,弄好了,他或许会进京为官。因为张茂才的种种劣迹,石大人都难以找到真凭实据,就算你费力找到了,也不知是多长时间以后的事了。而张茂才在吏部的靠山是不会等石大人搜集齐了证据再处理此事的,在你搜集齐证据之前,早就让张知府官复原职了。”
祁毓轩歇了歇,继续说道:“若张知府再次成了你石大人的顶头上司,那你还能继续搜集证据吗?还有人敢向你提供证据吗?至于没有向石大人发放赈灾银两和粮食,又有多大的罪过呢?反过来,问你个公报私仇,诬陷上司之罪,罢了你的官还算是轻的。”
石原海的头上已经渗出了汗水。
祁毓轩的一番话,何止点醒了石原海,更让屋子里的所有人都哑然无语,一时间,屋内静得落针可闻。
祁毓轩轻轻叹息一声,继续说道:“石大人,我知道你是个谦谦君子,更是一个敢于为民请命的好官。但为官之道,不仅仅需要一颗对朝廷、对百姓的赤诚之心,更需要智慧和手段!这些手段或许违背了你做人的原则,但成大事者,心怀的当是天下苍生,而非你一人之原则!”
石原海此时反而镇定了下来,他向六皇子祁毓轩深鞠一躬,真诚地说道:
“殿下一句‘心怀天下苍生,而非一人之原则’令石原海受教了!石原海会谨记一生!”
石槿柔更是被祁毓轩的理论所深深折服!
“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都有自己的好恶,父亲的问题就是过于注重自己的原则。以自己的原则去衡量是非对错,作为个人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作为官员,作为承担大任、重任的人来说,那就要舍弃自我,以百姓的福祉、朝廷的法度为原则去衡量才对!”
祁毓轩对石原海的教诲,让石原海、石槿柔和屋子里的其他人均被深深触动!大家不约而同的想法便是:若有朝一日,六皇子真的成了皇上,那必将是一代明君,也必将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祁毓轩呵呵一笑,问道:“那如何处置张茂才,石大人现在有答案了吗?”
PS:这些天遇到了些私人的事,脑子里很乱,断更了几天。但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断更吧,都是我不对,希望各位亲能原谅。今后几天,为了保证文的质量,只能一更了,但肯定不会再断更。我会保证故事的精彩性,让大家继续喜欢!
40、埋怨
祁毓轩率卫队回京了,石原海也不再担任代理知府一职。
六皇子临走以前,他让石原海将知府一职交接给了安州府衙的一位李姓知州。六皇子的理由是石原海毕竟还只是七品,特殊时期特殊对待。但灾情已过,救灾、赈灾也已接近尾声,而义安百姓又“渴盼”着他们的石大人回去,所以,石原海可以继续回去做他的义安县令了。
对于祁毓轩的这个决定,石原海自然颇感失落,而石槿柔更是大为困惑,加之许久没有冉轶成的消息了,所以,她回到义安县衙后宅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给冉轶成写信。
石原海的回归,虽然受到了义安百姓的热烈欢迎,但他内心里却充满了失落。
“莫非六皇子最终还是怪罪了我对他的轻视?可我根本没有轻视过他啊!”石原海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在由地上到天上,再由天上被打回到地上的这个轮回中,到底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秀荷、小怜在见到石槿柔的一刻,皆是惊喜异常,惊喜到将主仆规矩抛到了九霄云外,笑着、跳着跟石槿柔抱在了一起!
顾妈妈就比秀荷、小怜矜持多了,她在见到丁忠的一刻,只是含着泪,努力克制与压抑着她心中激荡的情怀,默默地帮丁忠收拾行囊和屋{无}错{小}说 M。QULedu。子,而丁忠只是一旁笑呵呵地看着。
唯一对石原海回归感到无奈和心酸的是鲁有为,他已经做过两回义安的“代县令”了!
“哎,这叫什么事啊?没有这么折磨人的,事不过三,以后再让我代,我也不代了,受不了这种起落!”鲁有为一边向石原海交接着义安政务,一边暗自叹息。
…………
很快,快到石槿柔还没收到冉轶成的回信,义安便恢复了一如以前的日子。
石原海依旧按时到前衙办公,回后宅休息;石槿柔依旧在幕后打理着自家的生意,联络着飞云山庄;秀荷与小怜也依旧一个做管家,一个做掌柜。
武岳侯府在利用自己的力量抗击过洪灾之后,碧心湖也恢复了宁静,在夏季灼热的阳光下波光粼粼、清澈见底。
这天上午,石原海因公务不多,所以找到女儿商议着打算去武岳侯府,毕竟,武岳侯府在洪灾中损失惨重,于情于理他们父女两都要去探望一下的。
虽然在洪灾发生之时,石原海曾去过一次,但那次只是带衙役去帮忙抗洪的,根本算不上是慰问和拜访。而且那次石槿柔并没去,因为她正忙着接济灾民。
这次拜访虽然没有事先递拜帖,但并未遭到拒绝。只是侯爷在接待石原海的时候,却再不如以前那样热情了,不冷不热地与石原海说些没有营养的话。
太夫人的态度却没有丝毫变化,非但如此,太夫人在见到石槿柔的时候,脸上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她让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