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惊弦-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才为抵挡天雷之威,你我二人各耗费数百年功力。先生若孤身一人带着此丹,恐生他变,所以贫僧愿和先生同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且贫僧对伏魔仙君向往已久,本该前去拜望才是!先生以为如何?”
龙渊先生一声怒吼:“智能,你这和尚分明是不相信老夫,莫非老夫还会吞没罗刹丹不成?难道老夫还会夺小辈之物?”
智能大师不愠不怒,如同东来佛祖一般浅笑着,道:“先生若非要这么以为,贫僧也没有办法;毕竟稀少的东西总会引得他人觊觎,先生也不想在去往北海晋仙岛的路上出什么差错吧!”
龙渊先生无法,只得垂头丧气的低沉的道:“既然大师执意同往,老夫若再拒绝便是心中有鬼,愧对大师的一番好意了!大师若不放心,方小友,你便将罗刹丹交给大师,也好让他心中安稳!”
方秋水夹在两人中间反而不知所措,罗刹丹给智能大师也不是,给龙渊先生也不是,尴尬的很!一双手捧着那个玉瓶伸在前面前后都不是!
智能大师看见方秋水尴尬的神色,心知他的为难,也不管龙渊先生的愤怒的目光,伸出干枯的手从方秋水手中把玉瓶拿在手中,然后道:“既然先生让贫僧怀揣这个罗刹丹,那贫僧就当仁不让了!先生可别见怪!”
“你!你!”龙渊先生气急无语,不过片刻后,他就哈哈大笑“好!有大师替我保护这罗刹丹,老夫也就放心了,那既然如此,性命攸关,你我二人这便上路前往北海晋仙岛吧!”
方秋水低着头,慢慢的转移到二人后方,静静的站立着,听着二人仿佛斗嘴般的言语,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智能大师毫不客气的将罗刹丹收入怀中,然后看见方秋水跑道后面去了,便转过身来,道:“方施主,我们二人贪天之功,夺施主千辛万苦取得的罗刹丹,虽为救人性命,终究是不合礼数,还望施主见谅!”
方秋水忙从两人中间探出头来,低头抱拳道:“大师客气了,若非两位前辈耗费数百年之功,晚辈恐怕早就已经埋骨在鬼庄之中了,虽说罗刹丹是稀世珍宝,能救伏魔仙君一条性命,也是我方秋水的一份功德!”
龙渊先生仿佛急不可待,双手伸在两人中间,挥动几下,道:“以老夫之见,我们还是快快上路的好,啰啰嗦嗦的干什么呢?
智能大师望了望方秋水,低笑道:“施主你看,龙渊先生等不及了!那我们这便分手而行,不知施主下面将到何处?”
方秋水听得智能大师相问,茫然无神,突然想到玉真道长重伤之躯古庙托付,忙道:“晚辈与两位前辈分手之后将去一趟雁荡山,只因故人相托。只恨未能与两位前辈多相处些时日,也好就修道路上的困惑向两位前辈求教,这一别,尚不知何年方才可再看见两位前辈飒爽的风范啊!”
龙渊先生附过身来,意味深长的道:“小友啊!这老夫就要说你两句了,修行的路是自己走的,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何来困惑求教?而且我们修道之人当洒脱自然,分分合合乃是人之常情,若有缘,他日定当相见!”
智能大师奇怪的斜着头看了看龙渊先生,又对方秋水道:“龙渊先生言之有理,若有缘,必定来日相会!从此一别,山高水远,施主保重!我们去也!”
言罢智能大师和龙渊先生双双携手而去,留下两个苍老的身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方秋水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行了一礼,口中喃喃道:“两位前辈各自珍重!”
方秋水借着茫茫的月光,召唤出龙泉宝剑,他将龙泉握在掌中,左手轻轻卷起长袖抚摸着,口中念念道:“龙泉啊!龙泉!你我一人一剑,从此便寄情山野了!”说完,方秋水将龙泉往上一抛,龙泉发出阵阵耀眼的紫光,铺满全身,停驻在方秋水头顶。方秋水一个倒立,跃上龙泉之上,双手抱在身后,御剑朝东方而去,留下已经荒芜的白杨林和身后已经隐去身形的鬼庄。
雁荡山,寰中绝胜,东南第一山。十里湖山翠黛横两溪寒玉斗琮琤。
奇峰怪石,飞瀑流泉,万山重叠,群峰争雄,悬嶂蔽日。飞瀑凌空,洞壁幽深,梵宇壮观,古木参天,景色瑰丽之极!
方秋水从鬼庄之中御剑飞行,不多时便来到巍峨的雁荡群峰之前。
大雨过后,雁荡山空气清新,树木泛光,泉水清澈,虫鸟欢腾。
一线瀑布映入方秋水眼帘,方秋水不知其名,只见得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珠帘成串,烟雨霏霏,凌空飘洒,因风作态。下至几丈,便化作烟雾,随风飘舞,落入底下潭中,忽然荡起圆圈,忽然变成曲线,其状仿佛游龙戏水。
方秋水不由看得惊呆了,暗叹一声“果然匹练横空,银河倒挂,此势高绝天,难分水云烟!神州仙境啊!”
………【第二十五章 真仙道观】………
方秋水曾落下云头,在雁荡山脚下附近的村落之中仔细打探过,东洞位于南雁荡,然而此时他尚且不知,他身处在北雁荡之中,面前这一面瀑布便是号称“天下第一瀑”的大龙湫。
方秋水驻足大龙湫瀑布长达一炷香之久,但见云起云落,烟飞雾散,眼前迷蒙在一片白色的轻纱之中,仿佛瑶池仙境,他方才寻遍了整个山峰幽谷,都未寻找到东洞坐落之地。
记得那村夫曾言:“东洞高三丈,宽一丈五,向内延伸大概三十丈,人称五色屏障,门口丹崖翠壁千万丈,巍然挺立朝四方。”也怪那村夫忘记,未曾告诉方秋水雁荡群山分东西南北中。
沿着崎岖的山路,脚踏着泥泞,耳听着溪水潺潺,眼望着空山细雨,一道道清微的凉风从山崖边,从山谷底飘忽而起,让人心旷神怡,满怀舒畅。方秋水一边寻找东洞,一边从身边的绿树上摘得一片树叶,依然还滴答着晶莹的露珠,他将树叶含在口中,露珠顺喉而下,透至心中,凉意阵阵,心神荡漾,忍不住长啸一声,阵阵回音在山间回荡:“千倾带远堤,万里泻长汀,古人诚不我欺也!”
正在屡次寻找未果之时,方秋水忽然记起,玉真道长曾叮嘱自己将其师门至宝乾坤罩交付给他的弟子宁静,想那宁静此刻必然在雄鹰峰顶真仙观中,真仙观必定比东洞好寻得多了。想到这里,方秋水也顾不得欣赏美丽的景致了,忙唤出龙泉,一个翻身,踏上龙泉宝剑御剑而起,在茫茫群山之中寻找雄鹰峰的踪迹。
忽然来到一座山峰之前,正面仰望,只见此山从中一分为二,化作两峰,宛如双手合掌,方秋水不曾在意,便御剑从此峰旁边穿插而过,待方秋水转身一看,此峰却又似一只敛翅的雄鹰,栩栩如生,变幻多姿。方秋水恍然大悟,心想这应该便是玉真道长口中的雄鹰峰了,果然峥嵘多彩,变化无穷啊!方秋水从半山腰上驾驭着龙泉慢慢上升,穿越了云海碧涛,来到山巅之上,发现雄鹰峰顶上果有道观一所,此峰高绝险要,不易攀爬,道观中所居之人当非平常隐士。
方秋水手持法诀,从龙泉剑上落下身形,飘落在道观大门之外,将龙泉收摄入体。方秋水抬起头,看见道观大门悬梁上挂着一方木牌,上书“真仙观”三个遒劲大字,笔锋厚重,力道苍劲,方秋水自言自语道:“果然便是这里了,据玉真道长讲,真仙观一脉相承,倒与我仙霞门颇多相似,此刻想来宁静应当只身一人在观中。”他便走到真仙观紧闭的门前,右手托起原色苍黄的木门上的铜环,敲打在木门上,发出清脆叮当的声音。片刻之后,大门嘎然而开,从门后面探出一个清秀可爱的脑袋,开口便叫:“师父回来啦!”当看见门外面站着个陌生的年轻人时,那穿着素色道袍,以黑布锁边,头戴简洁道冠的小道士便有些不好意思,脸色仿佛都有些红晕。
小道士将两边木门都打开,手把在木门上面,上下打量了一下方秋水,斜着头道:“你是什么人?来我真仙观何事?我师父不在观中!”
方秋水看着小道士可爱的样子,双手垂在长衫两边,轻笑着道:“请问道童可是宁静?”
“正是,不知这位先生有什么事?”
“是这样的,令师托我前来真仙观,将一样东西交给你!”说罢,方秋水从怀中取出了细小玲珑,精巧别致的乾坤罩,双手捧着递给道童宁静。
道童宁静连忙伸手接过乾坤罩,细细打量了片刻,然后抬头望着方秋水,眼睛流露出奇怪的神色,道:“这是我师门至宝乾坤罩不错,不知先生在何处遇见家师,他老人家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东西让先生交给我呢?我师父他人去哪里了?”
方秋水浅笑着,挠首道:“宁静啊!你看我像是坏人吗?只因在双桥镇巧遇令师玉真道长,令师身体,身体有点麻烦,所以他去别处寻医去了,心中牵挂你,放心不下,所以嘱我回来告诉你一声,生恐你不信,所以才将乾坤罩当做心无也好有个识别之用。”
宁静跨过门槛,走出来,向方秋水弯腰稽首行礼道:“既然如此,那宁静多谢先生了,对了!先生请观内歇息片刻,里面请!”
方秋水呵呵一笑,忙还礼,道:“那我就多谢你的好意,请前面引路,我就叨扰一阵,正好有件事情还望你帮忙才是!”
宁静一边转身关门,一边口中询问道:“我修行浅薄,不知先生有什么事需要我的?”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我要到雁荡山东洞去寻找两人,苦于不知路途,在雁荡山转了许久都没有找见,所以借此机会来请你帮忙,不知是否有空闲?”
宁静关上大门,走在方秋水前面引路,回头笑了笑道:“我师父出门已经有一个月了,我一个人呆在这雄鹰峰顶真仙观中,整日就是打坐修行,枯燥的很,今日幸好先生前来,我也不怕无人说话了;先生在我观中歇息一晚,明日我再领先生前去东洞,你看如何?”宁静大概十五六岁,声音尚有些稚嫩,只是礼节常伦颇合规矩,看来是玉真道长教导有方。
方秋水右手前伸,道:“请!我看歇息一晚就不必了,过一阵你便领我前去吧,毕竟此事我还是有些不放心啊!”
宁静将方秋水领向正厅洗心厅中,方秋水环顾四周,但见得雕梁画栋,古意盎然,格局不凡,宁静着方秋水坐在正门对面右手边,他又从旁边耳室之中提来一个茶壶,用桌上的茶杯给方秋水斟上,口中道:“先生请,这茶事我雁荡山独有的毛峰茶,请品!”说完放下茶杯,坐在左手边。
方秋水泯了一口,不禁赞叹道:“果然好茶,汤色碧绿如茵,清沏甘爽明亮,旗枪交错杯中,香气芬芳扑鼻,清高幽远鲜爽,品茗滋味醇和,饮后有回甜,香流齿颊间,清妙不可言,妙不可言啊!”
宁静低笑的道:“先生谬赞了,只是雁荡山的土茶毛撮而已,先生喜欢就好,喜欢就好!”
方秋水慢慢品尝毛峰清滋,宁静想了想,双手托住下巴,靠在桌上,睁着清澈的双眼望着方秋水,道:“先生,不知我师父身体有何不适?严重不严重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方秋水想到玉真道长萎靡颓废的重伤,心中悲楚,却又不好在这少涉世事的小道童面前表露出来,只好想了想,道:“虽然有些小恙,却无大碍,你尽可放心,只是令师却并未对我说起何时才能回来,修道之人云游四海是常有之事,你也不必太过惦念!”
“先生说的是,只是我一个人在这山上怪寂寞的!”
“在这人间胜景还怕寂寞?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方秋水站起身来,伸手指着门外广阔的天地,回头道:“你看,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禽兽,不都是有灵性的朋友吗?有这些做伴,怎么会感到寂寞?”
方秋水说完,便有回到座位上低着头细细品尝着毛峰茶。宁静顺着刚才方秋水所指的地方向外看去,想到白云飘飘,草木迎人,虎往鹿行,鸟飞虫鸣,双眼呆呆的看着远方,若有所悟,片刻后,转过身来,离开椅子,走到方秋水面前,躬身行礼一拜,口中道:“宁静多谢先生教导,先生一席话,让宁静茅塞顿开,心海通明!”
方秋水连忙放下茶杯,低身扶起宁静,道:“多礼了,修行之路,遥遥无期,本该守望相助才是,只是简单几句话而已,何能担此大礼;快快请起!”
宁静在方秋水紫府真元的托力下,便顺势而起,站立在方秋水侧身,方秋水走到正门外,看了看天色,转头对宁静道:“此时已经下午了,如若你方便的话,可否这便领我前去东洞?”
宁静凑过身来,抬头问:“不知先生要到东洞去寻找什么人?我能有什么不方便的,谨听先生吩咐!”
方秋水连连摆手,道:“岂敢岂敢!其实此事也是受令师玉真道长所托,我要去东洞寻找老少两祖孙,自令师将他们祖孙二人留在东洞之中算算也过去了许多时日,也不知那祖孙二人现在如何?”言罢望天长叹一声。
宁静听到这里,便奇怪的歪着脑袋,道:“那祖孙二人是修道的人吗?怎么会与我师父有关呢!”
“那祖孙二人只是两个凡人而已,是令师悲天悯人,将他们二人自邪魔手中救出来的。”
“既然如此,那先生,我们这边前往东洞吧,事不宜迟啊!”
“好,我们这边动身,请你前面引路,我后面相随!”
宁静也不迟疑,忙忙走在前面,穿林越堂,径直向真仙观外走去。
………【第二十六章 五色屏风】………
走到真仙观大门外,方秋水见宁静转身将简易的木门轻轻关闭,奇怪的问道:“我说宁静啊,这真仙观处在雄鹰峰山巅之上,平常之人也上来不得,为何还要将门关上呢?”
关好门,宁静靠过身来,道:“其实关门并非防备什么,只是怕山风吹进来许多树叶,我每天还得打扫庭院呢!”
“原来是这样啊,对了,宁静,你可御剑飞行吗?不知东洞离此相距多远?”
只见宁静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低声道:“我道行太浅,我师父没有传我御剑腾云之术,还驾驭不了。。雄鹰峰处在北雁荡之中,而东洞在南雁荡,说远也不远,若不行而去,大概也走不了多久!”
方秋水惊呆的张开嘴巴,惊奇道:“雁荡山居然还有南北之分?难怪我在大龙湫瀑布周围遍寻却不得果,怎么我在山脚下那个村夫并未告知于我!真是大费周章啊!既然你无法御剑飞行,那我们便举步前往,也耽误不了许多时日。只是山路险峻,可要劳烦你了。”
“先生哪里话,我们修道之人怎会在乎区区躯体之苦?先生请随我来!”
大雨滂沱涤荡后的山路满是泥泞,山路蜿蜒盘旋,千回万转,地上浊水绿草。方秋水和宁静二人身怀异术,虽然宁静不能御剑飞行,但是两人健步如飞,在曲折的山路上踏着点点草尖而飞,如同穿林归鸟一般,脚下刚迈出几步,身形却在数丈之外了。
山色在苍翠而又浓密的青松笼罩之下,显得那样深静。千峰排戟,万仞开屏。和煦的太阳映照着岚光轻锁着翠绿的树林,大雨过后黛色冷然蕴含着青悠的草丛。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幽幽的鸟啼声越来越近,清清的山泉响透溜清。重重谷壑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