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花未开已落-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我不再牵你的手
这首歌还有人唱
只是你不再为我伴奏
既然如此
我的世界容不下你的谎言
你的世界不需要我的装饰
你还是那样固执
我还是这样坚持
既然如此
就让我们忘记那段故事
既然如此
就让往事如烟随风而逝
既然如此
为何我还是无法忘掉你的名字
既然如此
为何桌子上每次都多一双筷子
决心在心里面重复了多少次
话到嘴边却总是欲言又止
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了多少次
一遍一遍念叨着你的名字
既然如此
你也就不要固执
既然如此
我也就不再坚持
榕树下
枝繁叶茂那棵榕树下
你凑到我耳边说着悄悄话
流水叮咚那条小河边
我牵着你的手一起看晚霞
你吐一颗葡萄核埋在榕树下
你对我说有一天它会发芽
我折一只小纸船放进小河中
我对你说它不怕风雨吹打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当年的小男孩转眼已长大
当年的假小子也留起了长发
当年的葡萄核没成葡萄架
当年的小纸船也激不起浪花
多年不见的你领着一个从未见过的他
多愁善感的我从未觉得自己如此的傻
你看着我的眼神不知道该说什么话
我望着你的背影忘记了该怎样表达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那些事还有几人记得他
那些人都已离散在天涯
那些歌早已不记得旋律
那些泪就让他尽情挥洒
生活只是一杯茶
我尝尽酸甜苦辣
岁月只是一条路
我走过春秋冬夏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在没有人的时候,在没有人的地方,我会很投入的轻声哼着我写的歌,自我感觉相当良好,飘飘然自以为是罗大佑。但是,当我停下来的时候,我很快意识到,到目前而言我这个乐队还只有一个人,到目前而言这个人还只玩儿过一样乐器,让人崩溃的是这个乐器还是一支笛子,更让人崩溃的是他只能保证把笛子吹响。这也就意味着,这个乐队到现在还只有一个写歌词的,充其量也就是个高晓松,想到这里,我的自信心一瞬间少了两个零。有时候,我觉得我是一个追求梦想的梦想者;有时候,我觉得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理想者;有时候,我觉得我是一个追求真理的*主义者。然而,更多的时候,我觉得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一个满腹牢骚的愤青。我一直在想,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上课的时候在想,吃饭的时候在想,睡觉的时候也在想。 想得久了,脑袋就会大,《道德经》《南华经》《金刚经》《圣经》全不管用了。我一直盼望生活中会发生一些事,但却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这也就意味着,我的所有努力换来的只是继续努力。
补课像补考一样,属于特殊情况,不能用平常那一套标准来要求。但补课又和补考不一样,在我看来补考是像周建波那样的大人物才能享有的权利,而补课则是像我这样的小人物必须履行的义务。补课和平时没有多少差别,就是午休时间更长一点,更自由一点。午休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宿舍睡会儿觉,或下会儿象棋看会儿小说,反正也没有人管,用刘磊的话讲就是“哪天中午我如果领个女生回宿舍兄弟们一定要行个方便”。我和小胖杀了两盘象棋,又躺在床上看了几页书,刚感觉有了点睡意午休就结束了,只好洗把脸回教室。
化学老师正在讲台上讲氧化还原反应,我望着窗外发呆,在我所在的高度,只能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还有对面的宿舍楼。我只能凭借平日的印象确定前面有一面五星红旗和一座宿舍楼,但是却看不到,因为我在发呆。当然,如果我是庄周,可能也会认为,没准是这个世界这会儿正发呆呢。很快,这个世界就向我证明他并没有发呆,因为我听到有人喊:“看,宿舍楼里冒烟了。”我迟疑了一下定睛一看,宿舍楼里果然在冒烟,再仔细一看,冒烟的还是我们班的411。化学老师停下写了一半的化学式,411的哥们儿慌了,纷纷起身盯着窗外。起初,还只有一间宿舍冒烟,不一会儿,旁边的几间也开始往外冒,宿舍的寝管大妈开始跑出来呼喊。因为学校有明文规定高中生不准带手机,所以有手机的同学也不敢拨打119,化学老师则呆在那里不知所措。我们纷纷猜测这是由于宿舍楼的线路老化引发的火灾,一直沉默的化学老师表情凝重地说:“宿舍楼是刚盖的,应该不是线路老化的问题,你们当中应该有人中午在宿舍抽烟了,抽完烟头没有踩灭。”化学老师说完,411的哥们儿面面相觑,冯班长给化学老师打了一声招呼就跑出去了,冯班长也是411的。没过几分钟冯班长就回来了,气喘吁吁的说:“起火的不是411,是对面的412;412的窗户都烧化了。”这下又轮到412的哥们儿傻眼了,411的A同学不失时机的来一句:“412的哥们儿,原来火的是你们啊。”许多国人就是这样,安慰一个不幸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比他更不幸的人,遇到一个比自己更不幸的人,自己的那点小不幸立马烟消雾散拨云见日重现一片蓝蓝天。我属于另外一类,我起初是在看着别人的不幸,还没来得及同情这不幸已经降临到了我的头上,我搭在窗外的刚洗一次的衣服这下铁定是没戏了,毕竟412的窗户都已经烧化了。
下课后,出于各种复杂的心情,各种复杂的人一股脑全跑出了教室,把宿舍楼围了四分之三个圈。伴随着刺耳的警笛声,一辆消防车缓缓开进了校园,开消防车的司机明显心理素质过硬,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把消防车开得这么稳重,围着操场绕了大半个圈才开到宿舍楼。在领导的指挥下我们让开了一条路,消防车拐了一个弯儿开到了宿舍楼后,然后就听到了一阵惊呼。我没有看到事情发生的过程,我看到的结果是,那辆消防车的半个身子陷进了一米多深的排水沟里。原来宿舍楼当初施工时领导并没有想到有一天宿舍楼会失火,也没有想到会有笨重的消防车从这里经过,宿舍楼后面的一米多宽一米多深的排水沟上只简单铺了两层砖头,不知虚实的消防车司机上去就栽了。这真是救火不成反被救啊,恼羞成怒的领导把我们轰回了教室,任何人遇到这种情况都是会发火的,而领导只会冲我们发火。上课后不多久,412的哥们儿就被王班主任叫出去了,随后第二辆消防车也来了。在全体消防官兵的奋力扑救下,大火终于被控制住了,是真的被控制住了,不是能烧的东西都烧完了。控制住火势后,两个裹得严严实实的消防战士在他们领导的指挥下很勇敢的冲进了宿舍楼,我很想冲下去对他们说“叔叔,你们冲到女生宿舍了”,但无奈他们已经冲上去了。几分钟后,两个消防战士又冲下来了,围着他们的领导研究了半天,终于果断决定改从另一道门继续冲。
吃过晚饭,出于各种复杂的心情,各种复杂的人一股脑全涌进了宿舍楼,把四楼的走廊围得水泄不通。走廊里楼梯上全是水,几个寝管大妈穿着长筒胶鞋正在拖地。412里除了半米厚的灰烬外什么也没有了,顶上的楼板也被烧酥了,不停的往下掉着水泥渣,让我担心晚上我在上面一跺脚地板就有可能塌下来,窗外的老城墙上还站了一排看热闹的村民。412的哥们儿这会儿都还没有回来,听说被110带走了,不知道他们回来后看到这副模样是什么心情。对面411的门已经烧完了,靠门的两张床也烧着了,临近的几间宿舍墙壁也被熏黑了。通过这次火灾,我至少明白了两件事:第一,我们国家的消防官兵是完全有能力扑灭火灾的;第二,我们学校的消防器材是完全没有必要存在的。在我的印象中,搬到西校区一个多月来,就有不下三位同学摔倒在卫生间门口的消防箱上磕得头破血流,但是当发生火灾时消防栓里却挤不出一滴水。
到第二节晚自习,412的哥们儿终于回来了,但只回来了十一位,想必被扣下的B同学就是凶手了。我们的冯班长代表全班同学问一位C同学:“B同学是怎么暴露的啊?”
C同学说:“不是我们把他供出来的,警察叔叔问我们时我们都说不知道,于是警察叔叔就让我们抱着头蹲在墙根上,自己坐在那里抽烟。刚好那会儿B同学烟瘾犯了,实在忍不住了,就跑去给警察叔叔要烟抽,于是就暴露了。”
冯班长又代表全班同学问:“那B同学大概会判几年啊?”
C同学说:“你们不知道,当然,我也是今天才知道,B同学是我们刘校长的小舅子,又当然,可能B同学也是刚做我们刘校长的小舅子,他本来是和我们一块出来的,出来后就被刘校长的专车接走了。”
冯班长再次代表全班同学问:“B同学怎么会是刘校长的小舅子呢?刘校长都快五十岁了。”
C同学说:“这个我知道,但刘校长的老婆还不到三十岁啊。”
冯班长总结性地说:“看得出来,这个B同学还是刘校长的现任小舅子。” 。 想看书来
第二十二章
二十二
事情总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和老子都是这么认为的。一场火灾,学校方面找到了一个更好的理由来阻止我们中午回宿舍休息,让我们疑心是刘校长故意安排他小舅子放的火。我们这方面,由于412需要整修墙壁需要粉刷,在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学校就放假让我们走人了,学校的口号是:粉刷墙壁的工人也有权利要求看奥运开幕式。
从1908年到2008年,中国人用一百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这一夜,如果站在太空中看一眼北京城,那一定是一片灯火通明的世界。北京举办奥运会,纵然算不上普天同庆,至少也是件举国同庆的事,但是,在这片快要被祖国遗忘的土地上,却很少看到有人脸上挂着笑容。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农民,除了面对中央电视台的镜头外能够开怀大笑的机会不多,在今天这个日子就更不能笑了,因为今天会让他们想到很多事。
从宏观上讲,2008年,“大跃进”整整过去五十年了。根据国人的习惯,重大历史事件过后逢五年十年总要搞一下纪念;根据政府的作风,像这种让自己很没面子的事情自然能不提还是不提为好。这就好比一个出过轨并且多次出轨的男人,总是不愿意提起自己出轨的往事,而他的女人总是对此念念不忘,因为他的女人总是担心他什么时候会再次出轨。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听爷爷奶奶讲他们年轻时候的事情,在我的印象中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他们年轻的时候都经历过很多故事。第一个改变我世界观的是我的奶奶,我以前一直认为,对中国人来说,生活生活,就是生和活,说白了就是填饱肚子。如果不是生下来就夭折,那生活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因为牛奶面包能填饱肚子,豆浆油条也能填饱肚子,实在不行,馒头开水同样能填饱肚子。是我的奶奶告诉我,在他们年轻的时候,草根树皮照样能填饱肚子,能吃上榆钱榆叶那都是美味。奶奶总是对爷爷说:“老头子啊,闲的时候在屋后栽几棵榆树啊,预备荒年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样子没有多大改变,倒是我的世界观每天都在变化,这个世界似乎每天都在挑战我的认识极限。
在我还不知道中国共 产 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候,总是先知道一些叫建党建军或建国的人,好像他们的妈妈都是在中 共一大南昌起义和开国大典时把他们生出来的一样。同样,在我还不知道“大跃进”的时候,先知道了一个叫跃进的人,那时他还是本地一个成功的农民企业家,并捐资建了一所“跃进希望小学”。后来,这个叫跃进的人一夜之间成了诈骗犯,欠了银行几千万的贷款,据说他就是采用了某些类似于“大跃进”的手法,当然,这件事也小小的挑战了一下我的世界观。我书架上还放了一本我爷爷留给我的“大跃进”时期的“华东地区获奖美术作品选”,都是农民社员创作的,看得出来,我们很多农民伯伯的想象力都不亚于国外优秀的科幻小说家,也怪不得我们的毛主席周总理都在中南海发愁:粮食吃不完了怎么办。“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只是我不能确定这是不是他们的心里话。
小时候看《西游记》,听人说《西游记》的外景就是在嵖岈山拍的;长大后读《西游记》,听说吴承恩就是游历了嵖岈山由景而发创作的《西游记》,这说明在历史上嵖岈山就有助于培养人的浪漫主义情怀。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嵖岈山的荣誉远不止这些,诞生于嵖岈山山脚下的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就是全世界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人民公社。为什么是第二个呢?因为第一个是巴黎公社。虽然我读过马恩列斯们的《论巴黎公社》,但巴黎公社毕竟发生在十九世纪的法国,无论是时间上距离上还是空间上都太远了,再加上马恩列斯们论述的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我至今仍搞不清楚那究竟是一场悲剧喜剧还是闹剧。倒是这个嵖岈山人民公社无论从时间上距离上还是空间上都不算太远,至今还能找到那个年代的影子。在我的小学母校前有一座桥,在我上小学的那几年桥头总是坐着一个老乞丐,别人都叫他“老蒋”,我当时就疑心他沦落成乞丐就是因为他姓蒋。在我的印象中,老蒋在夏天时总是习惯穿一件白色的背心,白背心后面印了一个红太阳,红太阳下面还有两行字: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但是由于他的衣服很久没洗过了,那太阳也不是很红了。老蒋晚上就住在桥洞中,那是一座拱桥,中间有一个大孔,两边各有两个小孔,老蒋霸占了桥南边的两个小孔,一个作卧室,一个作厕所。如果不是雨季,桥下一般没有水,放学后的我们喜欢跑到河床上看老蒋的房子。我们同时也能看到桥侧面中间有一个曾经金光闪闪如今一圈金光全黯淡无光的太阳,太阳的两边分别刻着“人民公社好”和“农业学大寨”。当时的我们还不理解这两个口号的含义,毕竟当时人民公社已经改了名,大寨核桃露还不是很出名。在大孔和小孔间的一片儿墙壁上,有人写了一首诗:
爷爷
你们面对*者还要高呼着万岁
你们以为得到了解放其实不过是在重复着千年的轮回
多少人走过枪林弹雨却又变作孤魂野鬼
多少人饿得皮包骨头却又欲哭无泪
我们这一代人是否还要重复你们所走的路
我们这一代人是否还要承受你们所受的苦
历史的教训只换来累累增高的白骨
悲剧的真相早已被刻意隐瞒得渐渐模糊
当时年少无知的我并没有看出来这首诗思想上其实是很有问题的,看得多了竟然也背了下来,这实在是有愧于党的教导。现在,已经看不到老蒋了,也看不到那首诗了,许多东西在慢慢消失。当然,在许多东西慢慢消失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