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正妻-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颜氏眼光闪了闪,烛火里一脸凝重。
二五章
二五章
几番交代袁氏语重心长
道途相悖兄弟何来情深
五日很快就到了,这一日便是袁府请客之日。袁氏早早起来,先是伺候了丈夫,然后再打理各种事情。三位小姐也是睡眼惺忪就被叫起来打扮梳妆。末了,一行人在门口会合。
袁氏先是确定了贺礼,这才回头来,转瞬间看到穿着合体的杜成安,她微微讶异后便微笑:“二弟。”
杜成安也是道:“大嫂。”
杜成康拍着弟弟的肩膀,笑着一同进了第一辆马车。袁氏心里暗暗飘过不详预感,哪知女儿杜雅兰这时已经站在她身边,在她耳根处道:“母亲在想什么?”
袁氏冷不丁吓一跳,正想说几句,杜馨兰笑着插话进来:“五姐姐,母亲还会想什么,不过是见父亲今日风流倜傥,担心被别的人瞧上了,到时候,我们可也多了位姨娘了。”
说完捂着帕子笑。
袁氏脸色一沉。
杜雅兰道:“说的什么混话!先不说父亲不是那样的人,只是我们是晚辈,也不能越了辈分去管长辈的事儿去!”
杜馨兰也知晓自己说错了话,连连道歉,好在袁氏知道她常常这般,便也不好骂人,便道:“你记住,去了袁府,若是再这般口无遮拦,丢的先是你父亲的脸,然后就是杜府的脸。”
杜馨兰脸色一白,扭着帕子咬了唇兀自进了马车。
袁氏这才注意到在最边上的杜汀兰,她今日穿着桃红色裙装,上身外添一件桃花云雾罩衫,梳着飞天髻,发上一朵珠花别了,模样甚是可爱。
袁氏冲她招手,杜汀兰依言过去,袁氏和蔼道:“嬷嬷们交代的,都清楚了吗?”
杜汀兰点头:“母亲,我记得的。”
袁氏还是不放心,毕竟是才从庄子上接回来的,比不得从小教养在身边的雅兰和馨兰。想起馨兰,袁氏更加不放心了,牵了杜汀兰的手直往马车内走去。
杜馨兰正瞧着手腕上的镯子发呆,瞧见袁氏掀开帘子,愣然道:“母亲,你怎么进来了?”
袁氏引了杜汀兰坐下,道:“母亲有一些事要叮嘱你们。”
两位小姐同时垂下眼帘,做出恭听的姿势,道:“母亲请讲。”
袁氏道:“袁家虽然是我的娘家,可眼下却不单单如此。你们五姐姐也常去,我没什么可担忧。我的母亲虽然不再管事,却是谦和之人,袁府也不会为难了你们去。只有一点你们要记住,你们出了门代表的是杜家,一切以杜家的家声为重。你们可明白?”
两位小姐又做出受教的表情,末了,袁氏叹气道:“若实在害怕难以处理的事,就跟着你们五姐姐,哪里也不要去。”
杜汀兰将袁氏这一句牢牢记住,袁氏又问了几日的礼仪问题,叮嘱了杜馨兰几句,这才去了前面的马车。
袁氏走后,马车内只剩下杜馨兰杜汀兰姐妹,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然安排了她们同坐一辆马车。
贴身丫鬟杜馨兰带的是翠微,杜汀兰则有袁氏做主,带了杏儿来。
车内的气氛有些微妙,杜汀兰低着头,杜馨兰则是看着外面不出声。大概是脖子有些痛,杜馨兰歪了歪,被杜汀兰瞧见,道:“六姐姐可是脖子不适?”
杜馨兰“嗯哼”两声算作回答。
两人再也找不到话题。
另一辆马车里的杜雅兰估计时候差不多了,这才叫停马车,预备与两位妹妹一起说说话。
当她进来见到两姐妹一个只顾揪着袖口,一个别扭地看向另一边时,自己与紫绡对视一眼,紫绡还她一个“看吧,我就知道会是这样”的表情,杜雅兰无奈摇摇头,开始为两位妹妹普及自己外祖家的情况。
袁氏父亲本是正五品金阳知州,人称袁知州,晋升后是正四品的通政副使,按宗族称呼,则是袁老太爷。袁老太爷的嫡妻袁老夫人,也是袁氏的生母。按说袁老太爷正值不惑之年,又是一市知州,袁老夫人也未到不能处理事务的年纪,却不知为何,袁老夫人就是不爱理会后宅之事,一心一意地要提前过养老的生活。
袁家现在当家的是袁氏的兄长,大房的袁大老爷。处理后宅的是他的正妻袁大夫人。
外放为官,如今长子迎娶郡主,袁二老爷也要跟着去汴都了。
袁府一同居住的还有三房,皆为袁老夫人所出。
与杜府相比,也是半斤八两,都不算复杂。
雅兰又道:“今日主事的必定是我大舅母,她是个极好相处的人。至于三舅母……她是不大管事的。”
杜馨兰便道:“你这样说,这位三舅母倒是与我们婶母一般了。”
杜雅兰道:“也不尽然全是。”
杜馨兰来了兴致:“怎么?还有不同的,快说来听听。”
这时一直不说话的紫绡忽然道:“五小姐,该是时候歇息了,大夫人吩咐过,三位小姐都要在马车上歇息一阵。”
雅兰抱歉地冲妹妹道:“既是母亲的意思,那我先回去了。两位妹妹也好些歇着吧。”
杜馨兰不得不打消听八卦的念头,也不忘瞪了紫绡一眼。
杜汀兰是没有什么兴致的,只管闭上眼假寐。
杜成康坐在靠近门边的方向,慨然道:“一晃多年,还记得那时候与二弟你一起乘坐马车,是与母亲回乡省亲。”
颜氏的娘家在揭阳,自从嫁到金阳后,由于路途遥远,她很少回娘家走动。直到杜成安年已七岁,杜成康九岁,她才带着一双儿子回娘家去探望。那时候杜老爷还在世,颜氏脸上的笑容要多很多,她一手搂着一个儿子,亲手剥了糖炒栗子,两兄弟还要推来让去。后来没过多久,杜老爷就去了,杜成康脑海里最温情的画面,大概莫过于那时候在马车上与弟弟一同分享糖炒栗子。
杜成安也想起了那些事,声音低垂:“都过去了,大哥还提他干什么。”
杜成康还在回忆中:“那是我吃过的最甜的栗子……”
杜成安变戏法似的从怀中掏出一个纸质袋子,道:“大哥尝尝,是不是这个味道?”
大老爷惊了惊,旋即心头涌起一股难言的味道,那味道既甜蜜又酸涩,他轻轻咬了一口,道:“味道……”
忽而又猛然靠近自己的弟弟,道:“你……二弟,你可还是在怪我?”
杜成安别过头:“大哥何出此言,做弟弟的从未怪过任何人。”
杜成康听出她话里有话,那含在嘴里的栗子突然变了味道,只有苦涩和难言的痛楚,他喟然道:“当日我……我若不放手,母亲必然不肯善罢甘休。甚至会……甚至会,要了岚儿的命。”
杜成安知道他说的是事实,可是不免为那个女人叫屈:“除了这条,大哥当真找不到别的路可走?”
他断然抽开杜成康放在手背的手,道:“大哥是舍不得吧,舍不得杜府的荣耀,还有当年父亲留下来的财宝。甚至,只要按照母亲安排的路走,大哥就什么都不用担心,只要这样一生便可。”
“可是大哥,我不是你。我可以为了心爱的女人放弃一切!九年前可以,今天也可以!若是你还看不清如今之境,我便也不必顾及兄弟情义了。”
杜成康辩驳:“我知那日你误会了,但真的不是你看到的那样。”
杜成安冷笑:“就是因为你要继承家业,就是为了阻断你们,我才带着她远赴陇南。我以为从此以后,大哥便会励精图治,可是九年过去了,我不再相信大哥,就连母亲也不再相信你。大哥,你还要这样自戕到何时?”
杜成康有一瞬热血澎湃,可想起她泪眼婆娑之态,那热血荡然无存。他不知道是该怨恨自己,还是怨恨母亲,或者是怨恨其他人,他当年无力改变任何人,只能由着命运安排娶了她人负了她,他发誓只有正妻再也不纳妾,就是为了在心里给她留更多位置,然而到头来,他什么也没有做到!
杜成安等不到大哥的回答,很是失望,但他决心再鼓励一次,道:“如果,现在就有一次机会,让大哥带着岚儿远走天涯,大哥你可愿意?”
“可是,母亲……还有筱萍……。”
杜成安不耐烦地掐断:“大嫂要的是权,母亲那里我自会去说,杜家的荣辱我也会一力承担,只要你待她好,远走天涯不离不弃,你可愿意?”
杜成康惊了,现在才明白弟弟所指何意,他不敢置信地看向自己的弟弟,怒道:“你疯了!她是你的妻子!”
杜成安捻起茶壶,倒入茶水,慢悠悠喝一口:“与其留住一个躯体,不如成全了她的心灵。”
杜成康却不再开口。
他有太多放不下的东西。
杜成安失望之极,捏住茶碗,正了声色道:“大哥,你可真是我的好大哥!”
没有人知道,黑暗中他自己是有多么的痛。他深爱着那个人,但是那个人爱的是他大哥。最后阴差阳错,她成了他的妻子,他却始终没有捂热她的心。
于是他努力做到大哥的承诺,他真的没有纳妾,他极尽温柔地对她好,他将她护在他的身后整整十年,但是,她还是不爱他,还是对他礼遇有加。
他以为她已经死了心,到最后才发现,自己错的多离谱。
他心爱的人,就是他的正妻,顾青岚。
二六章
二六章巧周旋袁氏带女亲赴宴
难敷衍官场事好不勉强
袁府坐落在金阳城东面,进了金阳城往东直行五千米左右便是,离杜府也只用上几个时辰时间。
袁氏出嫁,也算是较为近的了,但她却鲜少回娘家来。原因就是,袁氏与大嫂不大合得来,不单袁氏,袁三夫人也与袁大夫人不大合得来。
要说袁氏的这位大嫂尹氏,也是大有来头,她的祖父,乃是万圣的齐王。当年齐王夺位,后兵败而死,齐王妃亲族皆被诛杀。只是后来如今的太上皇上位,复了齐王的位,齐王长子袭爵,被封侯爷,尹氏的父亲并非这位侯爷,但却被侯爷妥善照顾,当成亲生女一般疼着长大的。严格说来,尹氏也是真正的千金小姐。
袁氏既然不喜这位大嫂,自然与她交集较少。因此当杜府的马车抵达袁府门口时,前来接待她的便是袁三夫人。
因男女不同席,接待大老爷及二老爷的自然是袁府的其他人。
袁三夫人眼瞧着马车落定,笑着上来牵了袁氏的手,道:“可是等你许久了。”
袁氏道:“三嫂尽会哄我。”说着往里探了探,道:“六妹到了么?”
袁三夫人努嘴:“这不,正跟阳夫人说着话呢。”
一面又道:“先进去吧。婆婆可是念叨着你许久了。你也是,每每只让雅兰回来,自己也不来瞧上一瞧,可把婆婆想坏了。”
袁氏只好道:“我这不是回来了么?”
杜雅兰上来见礼,因半个月前才见过,袁三夫人自觉与袁氏这位小姑子还算熟络,对杜雅兰也热情得自然:“雅兰来啦,快,里面找你瑛表弟去。”
杜雅兰尴尬地立在原地,袁三夫人这才发现她身边还有两个年岁相当的姑娘,皆是小姐打扮。袁三夫人脑海里突突一冒,回过头得到袁氏肯定的眼神,才笑道:“哦,是杜六小姐和杜七小姐,来,到三舅母这边来,让三舅母瞧瞧。”
杜馨兰一身湖蓝色衣裙,倒是有几分方姨娘的姿态。她走在前,杜汀兰在后,两人向袁三夫人问了安。袁三夫人笑着一人送了一份见面礼。
送给杜馨兰的是一对翠玉耳环,而给杜汀兰的则是一个翠玉项圈。
姐妹二人称谢后,跟在杜雅兰身后,进了院子。
后面的袁三夫人待三人走远了,才窝在袁氏耳根边道:“怎么把她们也带来了。”
袁氏只笑不答。
这边已经走到了后院入口,袁大夫人正在与几位夫人说话,见到袁氏,道了声:“五妹回来啦”“母亲与你兄长甚为想念”等场面话,便继续招待别的夫人去了。
袁三夫人道:“不理她,我们去那边说话。”
袁氏久未回娘家,早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且她与大嫂原本也不亲热,只求相安无事便可,便道:“府中可还好?父亲身体还好么?”
她的父亲也是今日的主角,在外院与当地同僚把酒言欢,纵然袁氏想见,今日父亲恐怕也不得空的。
袁三夫人道:“公公身体康健,婆婆也好。你呀,这般念叨,该常常回来才是。”
袁氏笑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三嫂不怕我回来与你争宠?”
这本是玩笑话,袁三夫人红了脸,啐道:“好啊,你竟敢笑话嫂嫂,看我怎么收拾你!”
一面说着要来掏袁氏的咯吱窝,袁氏笑着躲闪过去,才要走到水榭处,迎面碰见她的亲妹—金阳知州夫人。金阳知州夫人(为便于区分,以后金阳知州夫人简称小袁氏)在娘家排行第六,与袁氏一母所出,关系亲厚。两姐妹相见,亲切自不必说,手挽了手拉着话家常去了。袁三夫人被晾在一边,心里有些不满,她往四周看了看,眼尖地瞧见了她未出阁时的手帕交,眼睛一亮,也走上前去了。
说到底,袁三夫人也是喜欢与众位夫人聚在一起唠嗑的,她与袁氏虽说有些交情,始终是因为袁氏在她婆婆面前还说得上几句话,她自己又不比袁大夫人娘家,只能通过巴结两位小姑,笼络一些得脸的下人,借此与袁大夫人相抗衡。
袁氏与小袁氏是嫡亲姐妹,未出阁时二人关系就极为亲密,可谓无话不谈。只是嫁人后联系却比与普通的堂姐妹少了许多。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丈夫。当初小袁氏未出阁前就定下了婆家,只是命运使然让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这知州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将小袁氏迷得七荤八素,非要下嫁。袁府全家极力反对,不仅因为那知州当时不是知州,甚至连个普通家底也没有,绝对可以说得上是贫民。当然最最让袁家人接受不了的是,就是这样的人家,对方还是一个死了原配还留了个女儿的二婚男!袁老夫人那时好不生气,大有与小袁氏恩断义绝的冲动。袁氏也嘲笑妹妹,认为她嫁了个胸无点墨的莽夫。后来这门亲终归还是按照小袁氏的意思结了,但是袁老夫人给的嫁妆极少,不及袁氏五分之一。正因为此,小袁氏多年也未与娘家联系,直到去年,那知州主动上门请和。袁老夫人虽然不喜,毕竟如今小袁氏过得还好,加上一双外孙男女,也就这样揭过了。
其实人生之路往往渺茫无比,让人难以预测。小袁氏嫁过去之后,那一穷二白的家逐渐好转起来,她丈夫善于投机取巧,又能言善辩,也不过五六年,竟也发家致富,可谓名利双收。
如今小袁氏如鱼得水,生活舒心,面上也格外精神了。
袁氏姐妹幼时也喜欢私下较量。如今看到袁氏面上浅浅的笑意,不似有假,小袁氏找不到戏谑袁氏的地方,就拿两个庶出来说事:“今日怎么说也是父亲设宴,姐姐带雅兰回来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带上她人生的?”
袁氏斜觑小袁氏一眼,道:“馨兰的姨娘平日对我极为尊重,且她虽然养在姨娘下,从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