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桃源新村(完结)-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眼前,似乎看到一个曼妙**坐在花窗前,专注的飞针引线,娇艳的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妍…… 

  “好绣艺,不知这帕子何人所绣?”姓姜的文士收回思绪,微笑的抬头看着顾沫凌,抬手扬了扬手中帕子。 

  顾沫凌一直注意着他,身后的文氏自他出现后便异样的紧张,似是很害怕这人,她不知道文氏为何这样,不过,寻梅那样的功夫都被他们给逮了,还伤了陈逸轩,文氏要是落在他们手里只怕后果堪忧,谁知道他们到时候会不会牵怒顾家村的人呢? 

  “姜老爷谬赞了,这些都是我平时闲暇消遣所作,攒得多了,自个儿又用不了,便想着换些碎钱。”顾沫凌将事情揽在自己身上,反正他们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女红。 

  “原来是姑娘所作,果然好技艺。”姓姜的文士微笑着看着她,一双桃花眼风彩流转,似乎是很赞赏,“只是顾姑娘既是醉桃源的东家,又是这么大一个市集的东家,还缺这点儿银子吗?” 

  “哪有人嫌银子多的?”顾沫凌也知自己的理由站不住脚,不过话都说出去了也只能顺着瞎扯,“姜老爷既知这些,我也不遮着掩着了,这市集虽是我的,却不过是初建,人流并不多,平日也就勉强支撑着,醉桃源更是开业时日无几,虽说有几个过往的客人,可那么大一摊子,平日开支便是不少,而且你也看到了,边上商铺还在建,诸多地方都是用钱的时候,我原先那么点儿本钱哪里够呢?也只好节流开源了,所以呀,这点碎银子在姜老爷眼里自是小意思,在我这儿却有大用场呢,倒是让各位见笑了。” 

  “原来如此。”姓姜的文士点点头,又问道,“不知道顾姑娘的绣艺从何处习得?” 

  “姜老爷何故有此问?”顾沫凌淡笑着问。 

  “非是姜某小看了姑娘,实是这绣技难得,姜某也是有幸才略知一二。”姓姜的文士用手指抚着帕子上的花样,语气中略透着一丝惆怅。 

  原来是遇到行家了。顾沫凌心里一紧,却笑道:“姜老爷果然见识非凡,这绣技确实是我在京都时所学,只是我性子愚钝,所学的不过是些皮毛,不及那位婆婆一成。” 

  “京都?顾姑娘去过京都?”姓姜的文士惊讶的看着她,似是很意外。 

  “是啊,这还多亏了当年那个人贩子,将我偷出这儿,我才有那等福气见识京都繁华。”顾沫凌也不介意自己以前被人卖过的事实,反正这事儿稍一打听便会知道。 

  “哦。”姓姜的文士心里了然,不再追问她的身世,只是话题一转问道,“不知姑娘说的那位婆婆如今在哪儿?” 

  顾沫凌看了看他,没说在,她随口瞎扯的,谁知道那什么婆婆在哪儿。 

  “不瞒姑娘,我家中有两个女儿素来喜爱女红,对这绣艺更是痴迷,每每见到不凡的绣品,总会千方百计求得,日子久了,我也习惯每到一处便为她们留意这些,没想到今日在此见着如此佳作,似是京都一位大家所作,故此想带回去,还请姑娘成全。”姓姜的文士冲边上的年轻人伸了伸手,那年轻人马上掏了一锭银子奉上,“这些绣品我都买下了,还望姑娘能指点那位婆婆的下落。” 

  呃……顾沫凌愣住了,看了看那锭银子,这可不是那一两一锭的小银锭,而是十足的十两银锭,这些绣品难道就这么值钱? 

  “那位婆婆……当年我也不过是路过京都,得那位婆婆招待,只是,后来婆婆却……唉,好人不在世,那位婆婆人极好,却……”顾沫凌含含糊糊的瞎扯着,心里却暗叹着,这说谎可真难啊,扯了第一句便可用无数的谎言圆下去,真累人。 

  “小姐。”文氏一直低着头站在顾沫凌身后沉默不语,此时却突然出声了,“前次隔壁村的几位小姐妹跟小姐订的东西,小姐可莫忘了,说好这次要来取的。” 

  她这么一说,顾沫凌便明白了,她这是不想把东西卖给姓姜的啊。 

  “婶子提醒的是,这几天事情太多,要是不说我还真给忘记了呢。”顾沫凌装作自责的模样叹了口气,转向姓姜的文士歉意的笑道,“姜老爷,实在不好意思,这些东西还真不能全卖给你了。” 

  “无妨,均给我两件便可了,若我只买一件,回去又要闹得不可开交了。”姓姜的文士语气宠溺且又无奈,看着倒是个慈父。 

  “这……”顾沫凌犹豫着,听文氏的语气,分明是不想卖与他,可现在摊子摆出来了,总不能说一件都没有多余的吧?要是全部是人家订的,又何必摆到这儿?直接给她们不就好了? 

  “还请顾姑娘成全,姑娘那些小姐妹想来也是附近离得近的,少一件想来也无妨,到时候姑娘再给她们做一件便好,而我等,却是要赶回京都,在此住不了几日。”姓姜的文士诚意拳拳的又是作揖又是微笑,看来真像个远行将归怕给不了儿女满意礼物的父亲。 

  只是,顾沫凌对他占据千竹寨抓走寻梅的事极介怀,先入为主的将他定位在坏人的一类上,此时对他的种种表现都带着三分戒备的心情对看待,自然不会被他感动。 

  “婶子,你且将那些小姐妹要的东西收起来吧,看看可能多余的。”顾沫凌将事情推给文氏,这事还是让她自己作主好了,不然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是。”文氏很尽职的扮演了一个仆妇的角色,她朝顾沫凌行了一礼,低眉顺目的上前,将东西一一收起来,到最后只剩下两条手帕,加上那文士手上的也就三条,这才退了回来,微躬着身向顾沫凌回禀,“小姐,都收拾好了,还余三件。” 

  她的行礼不似平时那般规矩到位,看起来只是个刚学规矩不久的村妇。 

  姓姜的文士虽然多看了文氏几眼,却也没什么别的心思,只是时不时的看着那绣品。 

  “罢了,今日是我糊涂了,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记了,白白浪费了这么久功夫。”顾沫凌叹着气,冲姓姜的文士笑道,“姜老爷,你瞧,就剩这三条了。” 

  “多谢。”姓姜的文士倒也爽快,直接就将那锭银子放到顾沫凌面前,拿起了另外两条绣帕,也不说找钱,便带着人走了。 

  有钱人啊。顾沫凌无奈的拿起银子抛了抛,递给文氏:“婶子收好了。” 

  “谢小姐,我只要三十文便可。”文氏低着头没接。 

  “婶子,这都是你的。”顾沫凌无语了,她不要难道自己还拿了? 

  “多谢小姐,我只要三十文便好了。”文氏还是坚持。 

  顾沫凌看了看她,又看了看远去的那些人,叹了口气,妥协了,她可没功夫耗下去,那些人看似在回醉桃源了,寻梅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样,她得赶紧过去。 

  “婶子,这银子是他们买绣帕的银子,我总不能平白占了你余下的吧?那些人可不是好惹的,这银子也退不回去,倒不如你先留着吧。” 

  文氏犹豫着,好一会儿才抬头看了看远去的人影,默不作声的接过银子。 

  “你这些……怎么办?”顾沫凌也知这么一闹她这些东西也不好再卖,只是不卖留着又有何用? 

  “只得先留着了。”文氏摇了摇头,朝顾沫凌曲了曲膝,“刚刚多谢小姐周旋。” 

  “没什么的,我先送你回去吧,他们似是回醉桃源了,寻梅一个人在那儿,我不放心,得赶紧过去。”顾沫凌不放心寻梅,却也不放心文氏,虽然这儿离顾家村极近,可是,瞧刚刚那姓姜的似乎对这绣品极在意,自己那番话还不知道能不能让他相信呢,要是他起疑心可麻烦了。 

  只是不知道,他为何这么在意这小小的绣品。 

  文氏没有拒绝顾沫凌送她回去的好意,只是一路上,她一直抱着那篮子绣品低着头落在顾沫凌一步之后,默默的似乎是想着心事。 

  今天她的表情,顾沫凌也是有疑心的,姓姜的说这绣艺似是京都大家手笔,可这些明明是文氏所做,难道……文氏来自京都?还与那大家有关联? 

正文 242青山绿水俩道士 

  收费章节(12点) 

  242青山绿水俩道士 

  一连几天,文氏连房门也不出来了,便是王西也极少外出,顾沫凌心里虽然有疑惑,却不急着去寻答案,她觉得,只要默儿在这儿,他们一时也不会去别处,有什么事多的是机会去探寻,如今最急的还是寻梅。 

  那些人住在醉桃源几天了,每天都是一早出门到市集转悠,或多或少会买些东西回去,白天也会在各处转转,似是对这山里的生活极有兴致,那姓姜的看到有劳作的村民甚至还会下地去学几下,只是他那对如玉般的手实不是劳作的。 

  所以,这种种,在顾沫凌眼里,都成了别有用心的。 

  陈逸轩早已醒来,得知那些人便在隔壁,着实惊慌失措,不过,寻梅日夜陪在边上,他惊喜之下居然便忘记了那些人的存在,巴不得这伤好得真慢些,他能多享受一下心上人的温柔照顾。 

  只是可惜,有那老道士在,他的伤极快的恢复着。 

  顾沫凌亲眼见了老道士的医术,便起了请他为李氏看治眼疾的想法。 

  这日,趁着那些人再一次外出,顾沫凌将这儿挺给了小道士,便带着老道士回顾家村,几日相处,她也有些了解这两个异乎寻常的师徒,人家都是小的管老的喊师父,这两人却是老的尊小的为师,不过,那小道士看似胆小怕事,行事却是机警慎重,这几日进进出出醉桃源几次,愣是将陈逸轩等人照顾得极好,就这样相邻而居,那些人也没发觉这隔壁住的是他们曾经抓过的人。 

  老道士看似邋蹋,平日也是一副招摇撞骗神算子的架式,可他的医术却是实实在在的了得,跟着顾沫凌回来,看过了李氏的眼疾,便有了判断:能治。 

  这个结果让全家人都高兴异常,之前陶大夫用针炙虽有效果,却也没敢夸口能治,这老道士的话虽不知是真是假,却也是个值得高兴的事了。 

  “道长,来此多日,还不知两位怎么称呼呢?”等丫环奉上茶,顾沫凌第一次正经的问及老道士道号,这也非是她没礼貌,只是一连串的事下来,哪有那心思问这些,都是老道长小道士的喊着,他们也不介意,一样应得欢畅。 

  “老道号为绿水。”老道士朝她嘿嘿一笑,捧着茶杯吸了一口,便眯着眼睛享受的晃着脑袋,好一会儿才赞了声,“好茶。” 

  “绿水?”顾沫凌一愣,这是什么道号? 

  “是啊。”老道士摇头晃脑的唱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也。” 

  青山?绿水?顾沫凌心念急转,想起那篇祭文来,只是,那次要茶棚,自己提到青山老道,他为何没反应?那样的表现要么就是没听过青山老道的名号,要么就是与其极熟,熟得对这名号习以为常。 

  “这名号……”顾沫凌笑道,“真配道长。” 

  “小丫头调侃老道呢。”老道士眼睛睁开一条缝睨了顾沫凌一眼,又继续摇头晃脑的说道,“配不配也不过是虚名罢了,青山也罢,绿水也好,老道士也行,牛鼻子也成,喊得应的就是好的。” 

  “道长说的是,受教了。”顾沫凌眼睛一亮,这话是明着暗着告诉她绿水与青山一样? 

  她再次打量着老道士,瞧他这段时间的种种表现,倒是与师父有些相似之处,难道绿水就是青山?心里想着,语气上便又多了一分尊敬,师父的老友,于她也是长辈了。 

  “小丫头莫看我,我不是你要找的人。”老道士又喝了一口茶,冷不丁的冒出一句话来。 

  “你知道我要找谁?”顾沫凌一愣,便笑道,不承认就不承认吧,只要不是敌人不给她捣乱,无所谓的,更何况,现在他们师徒两个都在给她帮忙,她免费招待他们这么多天还真值了。 

  “你那天不是说什么青山老道嘛,你可别见个道士就当成那什么青山老道了,虽然我叫绿水,可我不是青山。”老道士绕来绕去的,却也说明白了青山老道另有其人。 

  “道长认识?”顾沫凌听出来了,这语气分明是极熟的嘛,不由心中一喜。 

  “不认识。”老道士居然嗤鼻,“谁认识那小子。” 

  分明就是承认了,顾沫凌忍俊不禁轻笑出声,心头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 

  这些天她也没少琢磨他们师徒的来历,对他们的来历也是有些摸不透,此时却是彻底放心了,能与师父相交多年,还能对她不利吗? 

  “小丫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高兴什么呢。”老道士却给她泼冷水,放下了茶杯居然一本正经的告诉她,“那小子满肚子坏水,他可不会因为与你有故便无条件的帮你。” 

  “你怎知他与我有故?”顾沫凌心情极好,他能这样说也是关心她,不然谁会跟你说什么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话。 

  “如果与你有仇,你至于这么高兴吗?”老道士没好气的翻了翻白眼,那动作居然与小道士一模一样,翻完了,也不理会她,将杯中剩下的的茶水一饮而尽,便站起身往外走,“走了,治眼睛容易,找药材却难,我得去准备准备。” 

  “道士,需要什么药材尽管说,我派人去买。”顾沫凌忙站起来。 

  “买什么?去了也不一定有,再说了,那是我老道吃饭的饭碗,岂能随便告诉人的?”老道士说着人已到了院外,很快走得没影了。 

  顾沫凌无语的看着他走完,这治眼睛的药材还成他吃饭的饭碗了,天底下患眼疾的人能有多少?靠这个,迟早饿不死他。 

  “小姐,饭好了,老夫人说留道长用午饭呢。”默儿从李氏的房间出来,却没见到老道士,不由一愣,“咦,道长人呢?” 

  “走了。”顾沫凌撇了撇嘴,“别理他,没事的。” 

  “哦。”默儿点点头,见顾沫凌坐着没动,她也不催,只是犹豫着。 

  “有事吗?”顾沫凌一抬头便看到默儿似乎有心事,便随意的问道。 

  “小姐,是有点事儿,只是……”默儿见她动问,不由低了头,为难的说道,“老夫人和小姐还有夫人们对我都极好,我本不应该提的,可是我娘……” 

  “婶子怎么了?”顾沫凌奇怪的问,那天文氏确实奇怪,她一直找不着机会问,这会儿默儿提起,她便顺着问道,“婶子可是身子不舒服了?那天在市集便见她脸色不好呢,正巧道长医术了得,不妨请道长瞧瞧。” 

  “不是的,我娘很好。”默儿忙摆手,不过脸上却还是犹豫不定。” 

  “那是遇到什么为难的事了?”顾沫凌皱了皱眉,默儿向来省心,这会儿怎么磨叽起来了?她觉得,这事儿应该还是与那天有关,文氏定与那姓姜的相识,就是不知道是友是敌了。 

  这可是关键,那姓姜的就算不是友也不可能是朋友,就冲他抓了寻梅,便不可能是她的朋友,如果文氏与他一伙儿的,那她一家子住在这儿,岂不是后患无穷。 

  那岂不是成了引狼入室了?顾沫凌决定追问到底。 

  “我娘说……她……她想让我赎身。”默儿纠结半天,终于说了出口,抬头见顾沫凌面无表情,不由着急的辩解,“小姐,这不是我的本意,我也想继续做下去的,只是我娘她很坚持,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我也不愿意走,可是、可是她……” 

  说着,不由大急,红了眼眶。 

  “默儿,你来这么些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