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片天空是否属于过我-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说:我应该不是泡泡吧,而是泡泡的水,像吹的时候,你翻箱捣柜找出来,我就会出现了啊!

  她总是会在我的黑白生活里给我色彩。

  她总是说因为我是她的哥哥。

  她总是说她越来越喜欢我了。

  有这样的一个妹妹,真的很开心。

  我们从没有见过面,我们从没有真正了解过彼此。

  一切的一切或许只是猜测,往往猜测会让我们觉得美好。

  她在聊天室里叫(Naki的眼泪)

  我习惯叫她Naki,更喜欢叫她的名字吴忧。

  希望她真的能像名字一样,没有烦忧,每天都是快乐的。

  Naki无聊的时候记得看我介绍你看的书《似水年华》《清醒记》,那是哥哥最喜欢的书。

  Naki很晚了,早点回学校,夜里外面很冷,知道吗?

  Bye 。 想看书来

13 拼图
今天在整理房间时,发现了一盒早被我忘记的拼图,1000块的。屋子里乱作一团,已经没有落脚地地方,于是坐在一堆过期地杂志上面休息。喝了口茶,打开盒子,里面还有一封信,这才想起来这盒拼图的来历。想起了17岁,想起了我的生日,那位朋友送给我礼物,却连饭也没有吃就离开了。

  其实当初自己尝试过把这些小方块拼凑在一起,但最后以失败告终。我知道很多人都会先分类,因为拼图的背后有A~Z的字母提示,就这样先分离出每个字母来,再拼接。这种方法对于拼图来说是非常实用的,然而我却没有那么做。

  妈妈说:拼图是考验一个人的耐性和对一件是否认真,是否专注的事情。

  也许是因为她的话,而自己也确实是这样想的。我没有把它们分类的习惯,而是在盒子里一块一块的找,所以这是当时自己无法让拼图成形的原因吧,这种做法就像大海涝针一样。

  打开信封,里面的字迹很熟悉,毕竟和她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用信件联系的,写信是很好的联络方式,虽然比起其它的方式显得很慢,却恰恰是那份等待的感觉,让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难以割舍。现在回忆一下,最近的一次和她联络也是在半年之前了,有时间了是该给她打个电话什么的,嗯!

  实在显得无聊,今天还在一大早停电,已经习惯了有电的生活,电视、电脑、冰箱。。。。。。这个城市没有电,似乎就像一座死城,毫无生命力。难得的好天气,万里无云,空气清晰,至少在西安很少见了。忍不住拉开窗帘,让阳光晒晒快要发霉地房间和快要发霉的自己。

  移了书架和沙发的位置,房间一半很紧凑,一半空旷,而空旷地地方是给那盒拼图留下的。戴着袖套,打了盆水,用抹布擦着墙群。偶尔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却也蛮像一个家庭主妇的,淡淡一笑。这种忽然间笑的方式,一个人的时候我常常这样做,或许是电影情节好笑,或许根本没有什么好笑的,只是不想让自己都觉得自己像个死人。

  终于大功告成了,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打扫屋子,爸爸说我在打扫屋子的时候很磨蹭,其实不然。因为我如果有整理房间的冲动了,会把任何细微地角落都不放过的。甚至地板都先用拖把拖两遍,再用干抹布擦一遍,最后还要用卫生纸擦一遍。

  时针指到下午四点钟,天色依然很亮,于是我爬在干净地地板上,开始再次尝试拼拼图。一方面是不服输,另一方面是让自己浮躁地心,得到短暂地平静。

14 忘不了你
14、忘不了你

  我承认我根本忘不了你因为你早就走入我生命所有关于你的记忆过了一世纪还是那么清晰

  我忘记自己也忘不了你你早已离去我还停在这里纪念我们的爱情放着思念烧在心里灼伤自己

  听着孙楠的《忘不了你》,应该会让每个曾经真爱过,却无法拥有的人感同身受。在这个已经习惯了失眠的晚上,我想起了你。

  02年的夏天,我爱上你了。

  我们会在深夜游走在这座寂寞的城市,没有任何目的,只是单纯的走。记得你总是习惯站在左边,女左男右,这也让我联系到彼此的性格。阳光下你的笑容永远灿烂、可爱。当然除了你埋头翻阅小说的时候,没有喜怒哀乐。那时的自己喜欢静静地看着你的背影。

  对面是一座新建成的高尔夫练习场,不是很大。我们坐在临街的石椅上,你望着天上的星星,我数着你的手指头,恋爱似乎在你我之间变得很简单,无非是面对面的笑,手牵手的聊天。不得不承认,曾几何时是你教会了我主动牵女孩子的手,年幼的我很内向,比起男孩,我更象女孩。

  02年的夏天,我们分手了。

  像春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像一块浮云,哭泣,最后再把蓝天交还给这个世界;像时光,在不经意中逝去;像流水,在面前匆匆而过。

  我喝醉,我在梦中呼喊你的名字,因此显得我堕落。我流泪,把房间里的一切玻璃制品打碎,因此显得我可笑,又懦弱。

  躺在床上,沉默无语,看看手里的香烟慢慢燃烧,直到烫到自己的手,才回过神。

  02年的秋天,你挥别了我。

  没有看见飞机划过天空的痕迹,甚至没有一句像样的道别,就这样安静的送你离开,到往那个我从来都不曾熟知,从来都很陌生的国度。

  走在街上,秋风四起,落叶纷飞。我一路低着头沉默,去回忆那段已经过往的幸福,甜蜜。风中的沙砾打在我的脸庞,清醒了很多。我告诉自己,我要忘记你。于是我和朋友每天在一起,说笑,疯狂。直到记忆一点一点变淡,直到你的笑容一点一点模糊。

  两年的时间,我以为已经全然把你忘记,然而我错了。直到你回国,再次出现我的眼前,往事像电影般上演。我坐在你的对面,没有说话,只是不断地喝酒,如2年前的我,用酒精麻醉自己。我明白,我很想亲口问“你还好吗?”。我明白,哪怕世界只剩下我和你,我还是一样,相对无言。

  我还留着你送的那块手表,也曾不小心将它摔碎,去了很多地方,终于有位工匠修好了它。原来我根本忘不了你,忘不了那短暂地美好。就算曾以为真的把你忘记,我想忘记的只有伤痛,而剩下的还是一个完完整整,永远不会改变的你。

  02年的冬天,你又离开了。

  我浪费了999张纸,第一千张的时候,我给为你写的那首歌划下了休止符。痛并快乐着。

  光阴如梭,转眼4年过去了。习惯了寂寞,习惯了孤独。却想要尝试快乐,尝试微笑。

  在心里默默的问:“你还好吗?”

15 我的中学语文老师
现在想起中学时代的生活已经觉得很远了,甚至就连相处几年的同窗也都记得不太全了。尽管如今的自己对学校和老师这两样事物产生反感,因为他们都在“变质”。但她,却是20岁的我无法忘怀的人,我的中学语文老师蒋茹滢。

  小学毕业后,我一共考了三所学校一个省重点,一个普通公办学校,还有海伦。斯诺。虽然家境不是很好,但父母还是给予我自己选择学校的权力。省重点对于我来说永远都是高不可攀的,普通学校却不再我的视线范围内。说起当初年幼的我选择了海伦。斯诺的理由,如今回忆起来连自己都觉得有些可笑。电影的确会影响人,像《蛊惑仔》当年被年轻人疯狂的追捧。不过我当然不是因为这部电影,而是95年到97年时的港产校园喜剧的学生服装吸引了我。那时的我认为海伦。斯诺的校服会是那种学生式的西装,因为它在97年办校的时候一度被业界称作贵族学校。外教、设施、名气,还有在当时以及现在来说都是比较高昂地学费。

  踏入这校园,一切地一切都是全新的。海伦。斯诺最初建校是以小班教育为特色的,单人单桌,一个班级30名学生,而这个措施在刚开始的那一届也确实取得了成效。走进初一、六班的教室门,一位很年轻的女老师立刻引起了每个学生的注意,她就是蒋老师。算一算当时的她应该是27岁,头发不长不短地披在肩膀,一双很大的眼睛,这也为她获得了一个称号“大眼妹”。这个称号并非是顽皮地孩子的恶作剧,而是蒋老师很受大家的喜爱,除了学习的时候,和她真的可以说是朋友的关系。

  不知道为什么,初中我变得很贪玩,以至于成绩一落千丈,是年纪的倒数差生。初二那年有两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一件是蒋老师打了我两个耳光,另一件是她告诉我父亲让我复读初二。

  下课铃声响起了,我们的教室在4楼,和班里的几个男同学总会在课间跑到5楼的过道踢瓶盖。尽管蒋老师多次警告,我们却还是继续着。有一天,几个人依旧在5楼吵闹,正巧被蒋老师发现了,她没有说什么,我想也来不及说,见到她,我们吓得一哄而散。

  以为没什么事情了,当上课铃声想起,这节是蒋老师的课,她抱着书和教案走进来。没有直接上课,她先让课间踢瓶盖的几个人站起来,她把书夹在左手胳膊下面,朝着第一个站起来的人走近,啪,很重的耳光让班里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一个,两个,终于到我了。前面的几个人她只打了一下,而我却是一反一正,两记耳光。我并没有在心里嫉恨,反而清醒了许多,忽然明白了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事情没有过多久的一次家长会,散会的时候蒋老师留下了我和我的父亲,她说建议我再上一年初二。当下我就流下了眼泪,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绝对不要留级。我当着父亲的面向她保证一定把成绩赶上去。这样的承诺,不是给自己,也不是给父亲,而是给她,蒋老师。之后我没有再继续贪玩,一点点的把成绩赶上去了。虽然并没有把成绩提高的到前几名,至少已经在整个年级的中列了。

  看完了自己上面写的文字,觉得时间波动太快了,却不得不承认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快得有些来不及反映。

  虽然没有复读初二,却在高考那年失常,败下阵来。反复地思考后,我选择了复读初三。的确很有缘分,由于学校一些教师的变故,蒋老师又成了我的班主任。我也成了语文课代表,所以在这年里,我和蒋老师走得很近。

  除了交作业,我生活上的种种事情都会告诉她,她也成了最了解我的人。当然在初一到初三的日子里,她也一样,了解我的家庭,了解我。

  我告诉她我恋爱了,我给她看我写的歌词,在她的面前没有任何的隐瞒。

  我和朋友们都有伤悲的时候,而蒋老师也同样有。

  因为一次她的课和英语老师的课被搞差了,英语老师口吻不是很好,她不高兴。结果两个人都没有上课,班里的同学起哄,说这节课不用上了。我起身准备去找蒋老师,遭到了同学的反对,而我还是去了。

  走进办公室,蒋老师哭了。我走上前,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安慰。我一再的劝说下,终于她决定到教室去上课,我的心里很高兴。

  我的第二个初三就是这样度过的,写歌词,喜欢上蒋老师的课,和她开玩笑。

  毕业了,我知道这意味着要和朋友们各奔东西,要和蒋老师说再见。

  高中,我选择了另一所私立学校。离家很远,因此需要住宿。

  没多久我便开始发现,这里的生活是如此地不堪。一个人学好很难,学坏却很容易,一点的风吹草动就可以改变自己。初三好不容易赶上的成绩,现在已经早已不知去向,取而代之的是放纵。

  很少去教室,老师也不会太多的过问,私立学校,大概就是为了私人的利益才成立的学校的,这和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不法商贩其实没有多少区别。当然无可否认,也有学习很好的,那些人的自治能力很强,而我是他们的反例,大多数中的一个。

  每天的生活作息表是睡觉、上网、喝酒、玩乐,半年下来还连班里的同学都认不全。认识的那些朋友,大都是像我一样的。

  越来越觉得迷惘,不知道什么是生活,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所拥有的,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不知道未来,也怕去想未来。

  拨通了蒋老师的电话,我对她说了我在这所学校的一切,她没有什么反应,只是说有时间让我去见她。

  第二天一大早向老师请了假,我就离开了学校,去找蒋老师。

  她看我的第一眼表情有些意外,接着说我怎么成这样了。的确,染红的头发,颓废地眼神,已经很不像从前的我了。其实这次的见面,我们并没有聊太多,临走时我给了蒋老师一本自己写的歌词,她给了我一个建议,让我再回到原来的学校。

  我是很听蒋老师话的学生,尽管她已经不再给我教课,到如今还是如此。

  临近高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我背着行囊就回到了家里,给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他只得答应,毕竟我连床铺都拿回来了。

  我以为又可以每天见到蒋老师,然而没过多久,我就得到一个消息,说蒋老师回上海了。莫名的失落,自己却又不知道该对谁诉说。我告诉朋友们,我很想念蒋茹滢,我的初中语文老师,他们总会笑我傻。

  转眼,高中毕业了。我和蒋老师3年没有见过了。很想知道她现在过得如何,有太多的话想说,希望有机会可以再遇见你。

16 歌词
每个人,都会用一种方式见证和发现自己的成长,自己的改变。而我,似乎把这些都陈列在歌词里,在网络里展览,然后让别人解读自己,自己再试图改变。

  学生时代的时候,纸和笔就是我最大的爱好,总想要写些什么,用来宣泄和展现自己。当时应该是为了写而写,没有目的,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现在再去看这些文字,会觉得写的东西有些不知所云,不知道想说出什么。

  高三才真正认识了网络,和其他人一样也迷恋上了它。一杯茶,把毯子盖在腿上,然后对着电脑,敲击键盘,写心情,写歌词,然后发贴让大家评论。一篇,两篇。。。很多篇,从一个网站,到一个论坛,再到个人博客,我就这样不停地用各种方式,让不同的人看到我的歌词。从而也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爱好的朋友,也开始*正意义上歌词,有自己特色,有要表达的歌词。

  06年,算起来不知不觉已经写了4年多的歌词,回头去阅览那些有好,有坏的文字,感触颇深。毕竟是自己的创作,无论优劣,不愿意丢弃每一页纸,甚至是每篇歌词创作的如期。4年里我总是不停的写,总是不停地把情绪灌输其中,如今陷入了困境。

  我停止了歌词的创作,我想要花06年一整年的时间重新认识自己,也许沉寂,就像是黄昏的太阳,只是积攒能量,在次日清晨重新释放。

  06年我期待我找到自己,我期待自己的新作品可以受到网友的好评。

  我知道,歌词我是不会舍弃的,而是更加认真,更加努力的去写得更好。或许付出并没有什么回报,或许一辈子的努力只能在网络里被陌生的朋友支持,但生活继续着,梦想也会继续的。 。。

17 生活
我对生活有这样的理解: “生活就像一部小说,只是每个人都要用尽一生去阅读”。

  有两种生活,一种是你现在拥有的,一种是你未来想要的。最根本的区别,就像现实和理想,你无法去选择。或者现在的生活正是你梦寐以求的,也或者现在的生活令自己疲惫厌倦,我想命中注定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