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别人的爱情-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姓侯的女人冷笑说:“你们不到大街上去,难道让我上大街?滚,你们立刻给我滚,你,还有那个臭婊子,再不滚,我立刻打电话喊警察。”
  陶红不愿当着姓侯的女人面,和杨卫字翻脸,和他闹,只知道自己再不立刻离开这里,她就会发疯。陶红已经差不多快发疯了,她拿出一个包,将自己的替换衣服往包里塞。她只准备拿些衣服,别的什么都不准备要了。杨卫字见她这样,也往一个行李箱里收拾自己的东西。很快,陶红已经收拾完了,拎着包就走,杨卫字连声喊她等一等。陶红不理他。自顾自地出了门,杨卫字拎着行李箱要追出去,姓侯的女人喊住了他,让他把墙上挂着的结婚照带走。杨卫字被她这么一提醒,上前取下那个放着结婚照的大镜框,狼狈不堪地追了出去。
  陶红拎着一个包在前面走,杨卫字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夹着结婚照的大镜框,气急败坏地在后面赶。幸好行李箱是那种有轱辘滚的,就是这样,杨卫字仍然急了一身汗。
  这是一个颇有些滑稽的场景,一个怒气冲冲的女人在前面跑,一个气喘吁吁的男人在后面追。陶红显然也有些累,一路走,一路不停地换手拎那个包,后来,她干脆把包夹在胳肢窝里走,那样子就像逃难的难民。杨卫字不停地喊她,问她现在去什么地方,陶红也不知道自己要去什么地方,没什么地方可去,她只想甩开杨卫字。两人就这么在街上你追我赶,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最后,陶红感到筋疲力尽,在一家商店门口的台阶上坐了下来。
  杨卫字即使是到了这时候,仍然不忘来点小幽默,他站在陶红面前,对四处看看,叹气说:“我们这两个可怜的无家可归的人,现在该去哪呢?”
  行人忍不住要停下来,对他们看。杨卫字夹着的那个大镜框十分显眼,仿佛是广告的招牌,陶红别过头去,不理他。杨卫字也走累了,挨着陶红身边坐下,然后把镜框搁在膝盖上。他讨好地对陶红说:“今天真是倒霉,你听我给你解释。“陶红打断说:“我不想听你解释。“杨卫字一听这话,求之不得,接着说:“那好,我就不解释,这真是一下子也说不清楚。“陶红嘴上说不想听他解释,只是气话,内心深处,未必就真不想听,但是碰上他这样一个善于耍无赖的活宝,还真拿他没办法,她总不能立即改口,又让他就姓侯的女人的事做出解释。
  陶红很伤心地说了一句:“我们根本就不应该结婚。”
  杨卫字把膝盖上的镜框翻了一个身,将照片向上,面对着自己,一本正经地看着照片上自己的表情,过了好一会,他很认真地说:“问题是我们已经结婚了,不是吗?陶红,不管怎么说,这张照片确实照得不错。”
  这句话让陶红又好气又好笑。再也找不到比杨卫字脸皮更厚的男人,他什么事都不在乎,什么事都不往心上去。现在,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事情都到了这一步,还能怎么样。当然可以离婚,但是离了婚也解决不了问题。杨卫字每做一件过分的事情,刚开始,陶红都是感到很吃惊,然而很快她就认了,不得不自认倒霉,就好比去商场买东西,买回家用了没几天,便发现已经坏了,去商场调换,却发现所购买的东西根本就没有保质期。杨卫字本来就是这么一个人,你根本不可能指望他做出什么好事。杨卫字就好像是那种没有质量保证的三无产品,谁买了谁倒霉。自从和杨卫字认识以来,他让陶红失望的事情,远不是一桩两桩,不要说是失望,就说是绝望的事情,也不知发生过几次。陶红要是和他顶真计较,也不会到今天这一步。
  时间是下午四点钟左右,他们没吃中饭,这刻都感到有些饿。离他们不远竖着一个新的巨大的广告牌,标明在离他们五十米的地方,有一家新开张的“麦当劳“餐厅,杨卫字试探性地对陶红说:“我请你吃麦当劳,怎么样?“陶红不理睬他,她实在有些佩服他的遗忘功夫。她知道杨卫字不是装模作样,是天生具有这样的本事,他不仅自己把姓侯的女人忘了,而且觉得陶红也把这事忘在了脑后。街上车水马龙,人开始多起来,一辆警车呼啸着冲过来,从他们面前飞快地奔驰过去。
  陶红不知道现在该往哪里去。虽然她心里还在生气,然而她不得不想一想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总不能就一直这么坐在大街上。相比之下,杨卫字反倒显得很轻松,他陪陶红坐着,既不向她解释自己的错误,也不甜言蜜语地哄她,他像无事佬一样,就等着陶红做出决定,陶红去什么地方,他就跟到什么地方。陶红说:“你能不能给我走开,我不想看到你。”
  杨卫字不动声色地说:“今天我死活都和你在一起,你去哪.我去哪!”
  陶红说:“我不想再见到你。”
  杨卫字说:“你现在说什么也没用,我今天就是一张烂狗皮膏药,贴在你的身上,你别想把我甩了。”
  陶红说:“你要还是个人的话,立刻就走开好不好。”
  杨卫字说:“你跟我说这话没用,我不是人,行不行。”
  在大街上最大的好处,就是你不可能不有所顾忌,因为一提高嗓门,立刻就会有很多人围观。就算是现在这样,时不时还有人要看他们几眼。天渐渐地黑下来,肚子里饥肠辘辘,陶红决定先吃些东西,拎着包往麦当劳走,杨卫字屁颠颠地跟在后面,两人一起进了餐厅,餐厅里人很多,陶红自顾自找了个位子坐下来,她故意拣那种只剩一张空椅的座位,这样的话,杨卫字便没有办法和她坐在一道。杨卫字放下手中的行李箱,把手中的大镜框交给服务员小姐,关照她千万不要弄破了玻璃,然后跑去排队购物。陶红已经在那排队了,杨卫字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很认真地对陶红说:“你去坐着,我来买。”
  陶红不理他,继续排队,买了自己的一份回座位。杨卫字没办法,不一会就轮到他,他买了一大堆,端着盘子过去。陶红坐在位子上慢吞吞地吃着,杨卫字没座位,就端着盘子站在陶红旁边,肚子里饿得慌,不停地捞起薯条往嘴里塞。陶红只当没他这个人,故意不看他,可是坐那的几个人,反倒有些感到不自在,其中有一个人已经吃好了,站起来让杨卫字坐,杨卫字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下来,对陶红说:“我这儿多,你不够,从我这拿,我有意多买的。“和杨卫字这样的无赖在一起,陶红真是没办法和他急,他就像一块软橡皮,拳头打上去,力量全部被化解了。陶红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偏偏会爱上他这么个活宝,他现在一点也不像是做了亏心事的模样,全心全意地吃着东西,时不时地还停下来,从塞得很满的嘴里咕噜一句:“中国人自己做的薯条,怎么做,也不是这味!“陶红不想和他辩论,麦当劳虽然是美国人的招牌,可是在这干活的,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中国人什么菜都能烧,凭什么说这炸薯条做不好。陶红知道自己只要一和他辩论,就自动落入他的圈套。她此刻正和他憋着气,一辩论,这气也就跑了。
  如果杨卫字这时候甜言蜜语地哄陶红,她根本就不会让步,陶红不愿意自己被别人当作小孩子来哄。如果杨卫字这时候为了讨陶红的好,振振有辞地把姓侯的女人骂上一顿,陶红不仅不会领他的情,很可能会更看不起他。杨卫字让陶红感兴趣的,是他从不掩饰那些在常人看来,应该掩饰的东西,不该说谎的时候,他乱说谎,真应该编些谎话来安慰别人的时候,他反倒惜墨如金,半句假话都不肯说出来。吃完了,陶红做出要走的样子,杨卫字火烧火燎地跟服务员小姐要了个塑料口袋,将没来得及吃完的东西打包,跟着陶红往外走,匆忙中,他忘掉了搁着结婚照的大镜框,陶红故意不提醒他,想这照片真没有了才好,然而到临出门的时候,杨卫字忽然又想起来了,他飞快地穿过大堂,直奔柜台而去,因为那镜框就在柜台里搁着。
  离开麦当劳,又一次来到大街上,现在应该去什么地方,这个始终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又一次放在陶红面前。看来只有回娘家,这是一个她最不愿意的选择。自从她考上大学以后,她的继母一直盼望着她早日离开,盼望她离开了就不要再回去,而她偏偏不争气,总是离开了一阵,便又一次重回旧居。最初是被大学除名,后来有了工作,也曾试图几次搬出去住,每次都跟出去旅游一样,隔不了多久,又无可奈何地回去继续看继母的脸色,继母的脸色像一个胃疼的病人,嘴角边老是吸冷气,陶红一想到心里就发怵。
  现在,已经结了婚的陶红,再厚着脸皮回去,真是无地自容,她还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不用住回去了。无家可归的滋味真不好受,陶红想到去住旅馆,但是她明白自己口袋里的钱不允许她这么做,住一两个晚上可以,接下来怎么办。
  陶红决定就住回去,叶落归根,人到了没办法的时候,只得乖乖地回家,即使这个家并不一定欢迎她,即使这个家肯定不欢迎她。陶红的弟弟正在外地上大学,陶红知道现在住回去并没什么问题,这毕竟是她父亲留下的房子,继母毕竟是知识分子,还撕不下这个脸不让她进家门。快到家门口的时候,陶红发现杨卫字竟然还像条狗似的跟着她,她板起脸来,让他走。杨卫字有些悲哀地说:“你让我去哪,你好歹还有个家,我能去哪呢?”
  杨卫字的可怜样让陶红心软,她说不出自己这时候是不是还爱他,然而想起他说过自己从小就无家可归的话,立刻从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同情之心。杨卫字犯的许多错误,都和他自小就没有一个温暖的家有关。他总是迫不及待地就投入到女人的怀抱里,这么做,与其说他是好色,还不如说是他对家的一种渴求。“我不管你去哪,你爱找什么女人,就找什么女人去,“陶红嘴上这么说着,好像还在继续赶他走,但是杨卫字已经从她的语气中,体会到让步的可能性。杨卫字说:“有了你这么好的女人,我干吗还要么找别的女人呢?”
  陶红说:“你现在不要说这样的话,这话我听起来太恶心,你留着说给别的女人听。”
  结果,到了陶红家门口,跑上前按门铃的,竟然是杨卫字。他很熟练地对陶红的继母扯了一个谎,告诉她自己的房子拆迁,新分的过渡房出了些意外,不得不临时在这借住几个晚上。继母带有戒心看了看他们带的东西,的确不像是长住的模样,于是就热情地接待了他们。陶红不想让继母知道她和杨卫字之间发生的不愉快,母女间的话本来就不多,所有敷衍的话都让杨卫字一个人说了。杨卫字天生有一种讨女人好的本事,几句很一般的话,就把陶红的继母哄得十分开心。陶红没情绪听他们敷衍,她独自一人回到自己当年居住的小房间,感到很疲倦地往小床上躺。继母和杨卫字有说有笑地一起来到了小房间,让杨卫字把放结婚照的大镜框挂在墙上,墙上正好空着一根钉子,过去一直挂着陶红父亲的照片,这照片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取了下来。
  陶红的继母突然想到什么似地对她说:“对了,那个叫钟夏的来找过你,我没你的电话,也没你的地址,后来他找没找到你?“
《别人的爱情》第八章
  钟秋始终想不太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母亲冷悠湄对王魁负敫桂英的故事情有独钟。
  记得小时候,钟秋最喜欢看的故事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她喜欢女扮男装的祝英台,但是母亲却总是没完没了地带她去看《王魁负敫桂英》。无论什么剧种,不管是业余还是专业,从称之为国剧的京剧,到各种带有民间色彩的地方戏,只要是和这故事沾得上边就一定不放过。冷悠湄不仅要看不同的剧种,而且要看不同演员演出,看得最多和听得最多的,是苏州评弹全本《王魁负敫桂英》,在评弹的剧本中,敫桂英变成了焦桂英。
  受母亲的影响,钟秋自小就熟悉了有关王魁和敫桂英不同版本的折子戏,诸如“海神庙“,“义责王魁“,“阳告“,“情探“,“活捉“等等。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在小小的戏曲舞台上,可以绽开出无数鲜艳的花朵,钟秋清楚地记得冷悠湄对这故事如痴如醉,她变得非常挑剔,常常抱怨这儿演得不对,那里演得不好。由于她找不到人表述自己的看法,结果只好把这些观点说给当时还是小孩子的钟秋听。
  多少年以后,钟秋在拍摄新版本《王魁负敫桂英》的时候,耳旁经常会响起母亲的抱怨声。她知道挑剔的母亲永远不会满意她对《王魁负敫桂英》故事的重新解释。在这种古老的故事中,寻找更新意义的解释,最终将证明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徒劳。钟秋并不认为自己母亲在戏剧方面有多高的品味,冷悠湄对《王魁负敫桂英》故事的痴迷,多少有些变态。就好像她对杨如盛的爱情不可思议一样,这只是特定年代里,一个女人对爱情的特殊的表达方式。被压抑着的爱作为一种能量,借助于戏曲的形式,得到了最充分最安全的释放。民间那些被人们反复传唱的故事中,大都具备着这种移情的作用。
  冷悠湄在女儿已经成人以后,对王魁负敫桂英的结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敫桂英最后将负心郎王魁活捉而去,并不符合女主角的性格。活捉王魁,不过是满足了观众的愿望,却有违敫桂英的情感。真正的爱是没有条件的,爱并不在乎背叛,爱所以永恒,是由于有着足够的宽容,如果敫桂英临了因为王魁不爱自己,就把他带进地狱,这种境界也就和王魁差不多。站在敫桂英的角度看,她不会怎么做,冷悠湄坚持认为,敫桂英在情探之后,应该悄然而去,她掌握着对王魁的生杀大权,结果又出于爱情的缘故,饶恕了他。爱情本质是爱或者不爱,爱不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爱不应该包含血腥气。
  钟秋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母亲是为了杨如盛,才主动提出来要去郊县当副县长,很显然,冷悠湄的一生,都在有意无意地等待杨如盛对自己的背叛,她苦苦地等待着,最后终于等到了。冷悠湄对杨如盛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丝毫不考虑关怀本身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冷悠湄生前,她与杨如盛之间的暧昧关系,一度被渲染得沸沸扬扬,风言风语像冬季里漫天飞舞的雪花。在母亲临终的时候,钟秋曾经很认真地问过母亲,问她是不是真的很爱杨如盛。作为女儿,钟秋相信自己的观察不会有错,她觉得到了这最后的关头,母亲已经没有必要再保守秘密。钟秋甚至直截了当地问母亲,她和杨如盛之间究竟有没有发生过性的关系。对于爱不爱这个问题,冷悠湄显得有些难为情,她像那种让别人说中心思的女孩子一样,苍白病态的脸上,突然涌动出了红晕。在这时候,母女的角色好像突然发生了变化,冷悠湄在女儿的审问下,变得十分狼狈,她仿佛那种试图向大人掩饰过错的女孩子一样,含糊其辞地说:“有什么爱不爱的,你说得也对,我是有些喜欢你杨叔叔,可是喜欢,又怎么能叫莋爱呢?”
  钟秋说:“那么你确实承认自己是喜欢他!”
  母亲的脸上洋溢着比回光返照更灿烂的光辉。医生已经宣判了冷悠湄的死刑,最后的日子就要来临。钟秋发现母亲很乐意在此时提到杨如盛。杨如盛的名字,犹如新鲜的空气或者灼热的阳光一样,突然进入了死气沉沉的病房,给冷悠湄带来了最后的欢乐。
  钟秋是母亲临死前,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