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酒破长空-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吃了吧?欧阳松艰难地咽下那碗已经馊了的发霉的面条,然后猛灌水,希望不会中毒!

    几天后,逃跑的杨奉和董承不知道从哪里拉扯了几千人马打回来,张济等人毫无防备,大败落荒而逃。杨奉找到了献帝,收拾了残余的东西,往洛阳方向去。一路上追兵不断,李傕等人又几次带兵打回来。献帝的车架走走停停,欧阳松上吐下泻,整个人都快枯萎了。这个皇帝太难当,好想自杀啊!可是,现在连抬刀的力气都没有……

    切身感受到了皇帝这个宝座是多么的难坐,欧阳松就得了抑郁症。好想回现代,可是八字胡老头说了,没有赢就不能回去,呜呜,一个同伙都没找到。以前魂穿到小太监身上的时候,好不容易遇到了陆不鸣,可一不注意那小子就溜了,把他留在这个是非之地。虽然他当初是贪图富贵了一点点,没舍得在最景气的时候离开,但谁知道后来会这样啊……
第55章 利诱
    在曹阳这小地方休养了一段时间,欧阳松才了解到,杨奉这人本来就是黄巾残余白波将领出生,后来投靠了董卓才把自己洗白。难怪这么容易就招引来了李乐、韩暹、胡才等土匪头子,原来是本家。几天后,南匈奴右贤王去卑也带了几百人马过来说要帮忙,欧阳松觉得这些人都没安好心,想要拒绝,可是他根本就没有发言权。皇帝当得可真是窝囊,这些护驾的人一个个都如狼似虎,看来看去还是董承可靠一些。看来当初建议刘协多纳几个宫妃还是有用的,自从董承的女儿被提为贵妃之后,就很卖力地干活,对欧阳松也是言听计从。

    在曹阳也没休息几天,李傕的追兵又打过来,杨奉只好让董承和李乐护送献帝先走,自己则领着韩暹、胡才断后。可这李傕根本就是个粗人,打起架来一点不给人喘气的机会,跟杨奉带领的那帮土匪刚好对上,李傕更胜一筹,几千人马一下子呼过去,土匪没杀掉几个,却又碾压了无数手无缚鸡之力的朝廷官员。杨奉等人见打不过,丢下那批半死不活的官员,带了自己人马逃跑了。

    当杨奉追上献帝的时候,已经到了黄河边上的陕县。杨奉怕李傕又追过来,跟董承商量了一下,决定渡过黄河到北岸的河东郡先避一避。逃亡的路上,油盐不进,渡过黄河之后,欧阳松就趴在车架上,已经是奄奄一息。想当初西迁长安的时候,董卓虽然可恶,但无论是对献帝还是百官都很照顾……就在欧阳松差点又昏过去的时候,救兵来了。

    河东太守王邑带了一队人马过来献钱粮布匹,可是这些东西都没有到欧阳松的手上,而是被张杨请来打架的那群土匪搜刮了去。土匪头子之一的李乐还对他很不礼貌,随便吐痰暴粗口,而且讲的还是方言,好在听不懂,不然欧阳松可能直接就会背过气去。

    自从有了河东太守的接济,欧阳松的吃穿用度都稍微好了一点点。经历过张济那种虐待的欧阳松,每天吃着小米粥配榨菜,感觉无比幸福。还有更令人开心的是,在黄河北岸没走几天,就在途经大阳县的时候遇到了来接驾的河内太守张杨。

    窝在河内郡野王城的张杨,自从吕布走了后,就开始关注关东、关西两面的状况。谁让他夹在中间,两面受敌可是很危险的,必须时刻注意各方势力的动向,才能在夹缝中生存。不久他打探到了消息说献帝已经离开长安,正在东归洛阳的路上。要不要去接驾呢?张杨有些拿不定注意,于是找来部下的将领商量。张杨的手下都觉得没有必要,献帝目前基本没什么价值,洛阳又是座荒城,接回来还要供他吃供他穿,完全就是一个累赘。

    在部下的劝说下,张杨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不打算去了。可是几天后,张杨又改变了主意。为什么?这里牵扯到一个关键的人物——董昭。董昭是袁绍帐下的谋士,属于支持袁绍的大儿子袁谭那一派的,跟沮授的关系很要好。沮授自从知道长安那群莽夫在掐架,就三番两次的劝说袁绍去把献帝迎接回来,并且献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策,可袁绍就是不听,还故意疏远他。于是他的竞争对手郭图、淳于琼等人就乘机陷害,但沮授的在袁绍心中的地位还是在的,一时半会也不能扳倒。可作为支持沮授的董昭就倒霉了,时常受到郭图等人的刁难和排挤,日子非常不好混,于是就偷偷跑了。

    去哪呢?董昭比较看好曹孟德,可是曹孟德当时正在跟陶谦吕布打战,没空管西京的事。想来想去,离洛阳最近的河内好像挺太平的,而且他对张杨还是有点了解的,这人比较好说话。于是董昭便去投靠了张杨,暗地里却写信跟曹孟德勾搭。董昭一直都觉得沮授那招‘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妙计,便一边跟曹孟德通了消息,一边又怂恿张杨去保护献帝东归。

    “主公,前几天你不是还说着要去迎接献帝的吗,怎么还不启程?”董昭到张杨府里,找这名义上的老大私聊。

    “额……我有说过吗,当时只说会考虑考虑。”张杨在推脱,没利益的事他是不会做的,这董公仁最好别拿什么大道理来压他。

    “我刚打听到消息,献帝从长安出来的时候,带了好几百车的物资。”看你上不上钩。

    “真的?宫廷御用物件怎么这么多……”听起来,去接驾还是有利可图的!

    “以前灵帝时代,皇上伙同太监卖官赚了不少财物宝贝,还有那大汉朝积累了十几代的财富,迁都的时候应该都被献帝带去长安了。”

    “……”张杨睁大眼睛,吞了吞口水,这事他以前也听说过,如果真在献帝那里的话,他是可以考虑改变主意的。

    “这次献帝离开长安东归洛阳,是经过李傕等人点头同意的,把宫里所有宝物都带出来了。而且还带着长安城里的官员和百姓一起,浩浩荡荡地出了长安城。听说那队伍好长啊,连绵好几里呢,那些官员百姓大部分都是携家带口的,估计家底都很厚实。”

    “公仁,你觉得我应该带多少兵去迎接献帝比较好?”那么多财物,他这河内可是近水楼台呀,别人就是想去接驾都没这么便利,一定要把握住机会。

    “你有多少人?”

    “这……”军事机密,要不要告诉他呢?

    “算了,你留一半的人在河内看家,其他都带过去。”

    “需要带这么多人?”

    “当然,献帝带着那么多财物,要是别人眼红了跑过来抢怎么办,当然是保护的人越多越好,况且,听说李傕那帮人反复无常是出了名的,要是反悔了,半路上追过来,还能有备无患。”

    “好,就按你说的做,即可点兵,明日出发,公仁也一起去吧,这件事还多亏了你的提点。若是有变,有你在身边我也放心些。”

    “……”
第56章 散沙
    张杨最后经不住名利的诱惑,听信了董昭的话,力排众议,带了几千兵马亲自去接驾。一路打听消息,到大阳县的时候终于遇到了献帝的车驾,于是跟杨奉等人的军队合兵一处,护送献帝回洛阳。

    当御驾走到安邑县的时候,欧阳松染上了风寒,大家只好暂时停下来,忙上忙下的寻医问药。献帝生病绝对是一件大事,这帮哥们出生入死,不就是因为他这个身份么。杨奉、董承、张杨几个人都非常重视,还没封官加爵呢,献帝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他们之前的付出可不都得打水漂。

    欧阳松生病期间,仅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大臣都很伤心,那么多同僚被李傕等人压着生死不明,现在献帝又病卧床榻,一种兔死狐悲的末世凄凉油然而生。其中,年逾古稀的太仆韩融感慨最深,他一生经历过几代皇帝,食君之禄这么多年,刘协是他见过最命苦的一个,反正自己已经活够了,就是豁出这条老命也是要报答汉室的恩情的。于是便在欧阳松的病榻前请命,说要去跟李傕等人讲和,说服他们放回百官和宫人,好让献帝重新振作起来。欧阳松病得迷迷糊糊地,也不知道人家说了什么,随口就答应了。

    没想到几个月后韩融真的带了百官和宫人回来,此外带回了部分宫廷用品。大家都很惊讶,这老头不知道用来什么办法,居然能从李傕那莽夫手中要回这么多东西,太了不起了。此时,经过几个月的调养,欧阳松已经从鬼门关绕了回来,身体渐渐康复,找来韩融问清楚情况。

    原来韩融这老头不仅能言善辩,还豁出命伪造了一道圣旨,跟李傕等人周旋。圣旨内容无非是讲和、封官、赏赐土地,最后重点是要回那些还被压着的官员、宫人和御用物件。李傕那群傻蛋,收到献帝给他们加官进爵还赏赐土地的空头支票,还真就信以为真了。没过多久,就让韩融把那些压着的人质和宫中物件带回给献帝。接着,三莽夫又开始了新一轮内部互殴。真是绝倒了,贾诩终于对他们彻底失望,刚好这时候他母亲病逝,于是辞官回凉州老家隐居。

    不久后,身体完全康复的欧阳松带着百官起驾回洛阳。因为没有追兵,所以一路上相对来说比较安稳。可这也仅仅是相对来说而已,李乐、韩暹、胡才几个土匪自己窝里斗,而张杨、董承、杨奉这三个也开始意见不合。到洛阳后,欧阳松给这些护驾有功的人一人封了一个大大的头衔,于是他们就开始明目张胆地互掐了。

    李乐的兵少,打不过,于是带着人马回河东老家当山贼。胡才见李乐走了,自己也觉得没意思,洛阳附近一片废墟,孤城荒野,连打家劫舍都没油水,于是也回了河东老窝。杨奉比较聪明,一早就知道洛阳没油水,还没进城就说要守护洛阳,请求出屯梁县。欧阳松没办法,只好带着众人进了洛阳城住在残破的宫殿中,又开始过起了节衣缩食的日子。

    张杨在洛阳待了几天,得了官衔后就开始找各种借口说要回河内,他可不想跟着献帝在废墟上的宫殿里过苦日子。董昭那混蛋居然骗他,还说什么献帝带了很多的宝贝,当他在大阳县见到献帝的那一刻就后悔了。作为惩罚,张杨把董昭丢在了洛阳,却正中了董昭的下怀,暗地里在洛阳安排部署,等待曹孟德的到来。

    张杨走后,欧阳松身边就只剩下董承和韩暹比较能说得上话,但韩暹毕竟是土匪出生,为人比较粗野,说话也很不给人面子,所以欧阳松就比较亲近董承。可是董承这边的都是文官,又没几个兵,不敢拿韩暹怎么样。于是欧阳松就跟董承和其他几个朝中大臣密谋,叫他们偷偷联系关东各路诸侯,到洛阳来进贡天子。

    欧阳松根据大臣们的意见,首先放消息给袁绍,可是袁绍根本就没理他;无奈之下,只好又连续写了几封信给其他州郡的长官,可都了无音信。一群人苦巴巴地等待了好些日子,都无人问津,坐吃山空,生活过得越来越拮据。那些朝廷官员看到这样的境况,个个都想告老还乡,走的走,散的散,没几天人口就变得越来越少。

    自从献帝逃出长安后,关西就暂时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虽然还是小战不断,但哪里比得上关东那群腹黑高智商的明争暗斗。195年的春天一结束,关东正面战场又拉开了。

    曹孟德的军队修养了一个冬天和一个春天,力气已经恢复得差不多。北方的粮食好贵啊,他可是把压箱底的钱都拿出来买粮草了,这次要是再输,他可就真要甩手走人了。当然,这次曹孟德那些将领也没给他丢脸。相对于曹营的斗志昂扬,吕布这边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去年两方罢兵是因为大旱缺粮,吕布这边的日子过得也很是艰难,如此大灾之年又是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吕布只是个武夫,不太懂政治。对他而言,此时的兖州更像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他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一个军队,还有民生,这是他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大公司的老大不是这么好当的,还好有陈宫等人在才没乱了套,最后只好带着军队退居山阳,以免造成更大的混乱。

    吕布没想到,兖州这么个破地方曹孟德居然还要抢回去。不堪重负的吕布其实没什么心思跟曹孟德打,于是带着手下的文臣武将边打边退。山阳郡在沛县的西北方,沿河而下绕过九里山便是沛县。于是吕布就退到了徐州,投奔刘备。此时的刘备已经搬到了彭城,当了徐州的老大。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听说吕布来投靠自己,二话不说就收了。

    话说,刘备这个徐州老大的位置还真是白捡的。去年陶谦上表刘备为豫州牧,让他驻军小沛之后,这运气就开始好转了,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自从驻军小沛后,刘备又开始施展自己屡试不爽的亲民政策,期间还娶了个老婆叫甘梅。李默阳这群兄弟非常不理解,你说要娶也娶个像样点的吧,居然拿一个才八岁的小女孩开刀,刘备是不是有恋童癖啊!
第57章 传言
    你们懂什么,八岁怎么了,要想夫妻感情亲密无间,就得从小开始培养。生活是需要情调的,选一个好的胚子,塑造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完美新娘,该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刘备觉得这小姑娘非常可爱,皮肤白白嫩嫩的,像水豆腐般柔软。

    甘梅是沛县穷苦人家的孩子,爹娘又早早的过世了,唯一的姥姥也因为染上寒症卧病在床。小姑娘不仅没了依靠,还要照顾老人,日子过得非常清贫。最近听说县里来了个大官叫刘备,非常亲民,非常乐于助人。小姑娘嘴巴甜,人也机灵,从左邻右舍那里打听到刘备的行程,便瞅准时机跑去诉苦。

    正愁着没有机会打广告的刘备,了解清楚情况后,把这件事当作一个重点项目来对待,决定趁此机会一炮打响自己在沛县的名声。于是天天都带着一帮属下,去看望生病的甘姥姥,还送了许多营养品。甘姥姥的病很快有了起色,对刘备非常感激,可是自己这么穷,要怎么报答刘大人的救命之恩呢?想来想去,那天突然听邻居的老姐妹说刘备至今还没有家室,要不就把小孙女送过去以身相许吧。可是甘梅还这么小,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要!

    想了几天都想不出办法,却在这时,她的好姐妹王媒婆过来探望她。

    “老妹子,近来身体爽朗了不少啊,都能下床走路了。”王媒婆一进门就笑说道。

    “是呀,这多亏了刘大人呢!你看看,在刘大人的号召下,那些好心人天天往我这送东西,桌子都快放不下了。”甘姥姥指着满桌子的补品,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哇,这人参,成色不错啊!是真货。”王媒婆打开一个精致的木盒子,取出里面躺着的那根红参,看了又看,羡慕地说。

    “可我这身子还弱着,估计一时半会也吃不了这么补的东西,你要是喜欢,就送给老姐姐啦。”甘姥姥脑中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见机把人参塞给王媒婆,这事还得请她帮忙呢。

    “这个……怎么好意思,人家是送给你补身体的。”王媒婆假假地把盒子推了回去,但是,那根人参的成色真的很不错耶,估计值不少银子!

    “说哪里话,我们可是好姐妹,当然是要有福同享啦。你看,我这里还一桌子的补品呢,这枝人参你就收下吧,不然就不是好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