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酒破长空-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术一连派了好几封信给吕布,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吕布刚开始没有回应他,但是后来跟曹豹达成了协议,觉得袁术那边也是可以利用一下的,于是便也跟袁术殷勤地沟通起来。其实他还真不想跟袁术合作,之前的仇他可都还记得呢。但是陈宫说,此一时彼一时,合作只是权宜之计,等徐州到手后再考虑其他的。况且,曹豹已经联络好了徐州其他官员,南面战争一起,就趁虚而入。目前刘备的人手不够,拿下徐州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有陈宫在一旁出谋划策,袁术这回可真是低估吕布了。

    袁术、吕布、曹豹三方势力环环相扣,暗地里达成协议。作为这三方势力中最强大的袁术,占领了扬州大片肥沃富饶的土地,手上募集了二三十万兵马。袁术给手下大将纪灵八万人,让他在徐州南面与扬州接壤的洪泽湖一带打响抢占徐州的第一枪。刘备的安民政策才刚拉开序幕,就发生这样的事,只好亲自带着大部人马跟着李默阳的亲兵到南面去抵抗。
第60章 孙策
    当初那个被曹孟德打得满地找牙、狼狈逃跑的袁术,如今的实力为何这般强大?只能说袁术的运气确实好,当初被曹孟德打败就匆匆往南逃到了扬州的州城寿春。可是寿春的老大陈温去九江视察民情了,不在城里,于是负责看守城池的将领陈瑀,就拒绝让袁术那么多兵马开进城。而且,这个陈瑀还是个死板的老顽固,油盐不进,送金银珠宝都不为所动。

    袁术那个气呀,于是便听从谋士的建议偷偷地跑去攻打紧挨在旁边的阴陵县,掠劫当地百姓。吃饱喝足之后,直接冲到寿春去偷袭陈瑀。扬州这么久以来第一次遭受战乱,守城的那些哥们根本就毫无准备,也没什么抵抗的能力,轻易就被袁术的兵马打败,仓皇而逃。陈瑀见打不过,也只好狼狈地逃回徐州老家。袁术占领寿春后,休养了一段时间,接着就对扬州其他地区大开杀戒,把在曹孟德和刘表那里受的气都撒到扬州人民身上。军队长驱直入,杀到了九江,把扬州刺史陈温给灭了,自己当了扬州牧。

    一口气霸占扬州大部分肥沃土地,袁术终于畅快了,回兵寿春,开始舒舒服服地享受起来。眼看着陶谦被曹孟德围攻,也不去搭把手,甚至还落井下石,打发孙策这碍眼的小子去捣乱。

    孙策是孙坚的大儿子,孙坚死的时候他才十七岁。当时带着父亲的灵柩回老家吴郡安葬,随后就跟着舅舅吴景在曲阿县当个小兵头。可孙策毕竟是孙坚的儿子,小小年纪就勇猛非常,一直觉得自己的父亲是被黄祖给害死的,发誓要报仇。于是便跟舅舅商量着要去找袁术,讨回父亲的旧部。吴景虽然很疼爱这个外甥,可是自己手头上也没几个兵啊,只能精神上表示支持。

    扬州名士张纮因为家丧正好隐居在江都一带,于是吴景便建议孙策去找他。张纮的名气在扬州一带很大,有很多资源,如果得到他的支持,就等于得到了这一带知识分子的支持。孙策那么聪明,自然一点就通,闲暇之际便跑到离曲阿不远的江都区寻访张纮。

    张纮是个有深度的人,当然不是那么容易就支持孙策。虽然年纪不大,但孙策也是个很执着的青年,有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力,铁了心在张纮家附近租了个房子住下来,天天跑去骚扰人家,死缠烂打就是不离开。孙策这人说话幽默有礼,而且又俊美年轻,还能谈古论今,对当今局势也颇有见解。时间长了,张纮也不是个冷血的人,觉得这年轻人很有发展前途,越看越觉得满意。朝气蓬勃的孙策,常常让张纮想起年轻时代的自己,也是这么意气风发,朝阳般的人物。于是便渐渐地下定决心,要帮助他完成那个伟大的梦想。

    得到了张纮的支持,孙策也觉得很有成就感,太不容易了,两个多月来,每一天都要搜肠刮肚地研究历史古今,自己都快成一本历史书了。当然,成果也是丰硕的,拿下张纮就等于拿下了江东的精神支柱。在张纮的帮助下,年纪轻轻的孙策凭靠自己的努力,开始渐渐地在江东地区崭头露角,打下了稳固的群众和士族基础。

    随后在父老乡亲们的支持下,组建了一支草头兵,去寿春投靠袁术。可是袁术这人很矛盾,今天说得好好的答应了一件事,明天马上就后悔,孙策被他反复无常的性子折腾得有点丧气。这就是自己的老爹当年效忠的盟友么,怎么感觉很不靠谱啊!

    孙策跟袁术相处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人对自己的态度时好时坏,非常没有定性,可是没得到父亲的旧部,又不甘心就这么离开。于是这天开会的时候,憋了好久的孙策又向袁术提出要回孙坚旧部的要求。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袁术不好直接拒绝,于是也提出一个要求,让孙策去讨伐泾县一带的山贼,赢了就吧孙坚的兵给他。

    孙策带领着自己的几百草头兵去泾县,可是山贼有几千人啊,哪里打得过,最后孙策带着几个手下狼狈逃回寿春向袁术请罪。没想到袁术却一反常态的大喜,还把孙坚的旧部全部还给孙策,真是无语了。孙策得到父亲的旧部之后,便如虎添翼,可袁术却扣押着不让他走。一会调他到这里打政敌,一会又调他到那里捉毛贼;每次打战前都说会升他的官职,打完后又反悔。孙策渐渐对袁术厌烦至极,非常想撂挑子走人。

    当然,除了这些烦心事外也有不少令孙策开心的事,比如说结交了周瑜这个好朋友,再比如说袁术手下很多文臣武将都爱慕他少年英雄的风采,悄悄跟他建立友好的关系。此外,孙策人缘也很好,还借着袁术的地盘广交天下豪杰,收了不少门客。连西京朝廷派来安抚关东军民的太傅马日磾都很看好孙策,所以孙策的名声就越来越大,袁术就越来越闹心,对孙策越来越不好,不仅言而无信,还反复欺骗。

    孙策想要做点什么,非常想要做点什么,这时候丹杨太尉朱治联系了他。朱治是孙坚的老部下,早就看袁术不顺眼了,于是就给孙策出了个主意,叫他借口攻打袁术的政敌刘繇,带兵南下,脱离袁术的掌控,到江东自立。孙策想了想,觉得这主意不错,而且朱治还说会给他提供人手和资源。于是,孙策便跑去跟袁术说要去江东平定刘繇。

    袁术有点犹豫,孙策要是去了江东就如龙入大海,不仅不会回头,说不定还会反过来咬自己一口,他早就看出来了,孙策这小子没他老爹那么好骗。刚想要拒绝,就听到属下来说收到急报,江东那边闹起来了,驻军曲阿的扬州刺史刘繇联合了会稽太守王朗起兵北上朝寿春而来,准备抢回扬州的地盘,把袁术踢出去。

    袁术一听,那些拒绝的话又吞了回去,叫孙策马上点兵南下拦截。孙策领命带了自己的部署和门客匆匆南下,沿途又收了不少来投靠的兵马,朱治也呼应他带了自己的部将加入南下的队伍。当袁术知道被骗的时候,已经是好几天后,这时孙策带着部队到了历城,跟他舅舅的人马合兵一处,脱离袁术的掌控,继续南下。
第61章 东海
    孙策就这样跑了,袁术后悔不已,江东一带虽然属于扬州管辖,但刘繇和王朗几个朝廷封的扬州官员横距在那里,想方设法地抗拒他。这些软硬不吃家伙,真是让人烦不胜烦,袁术想要一口气把他们灭了,但自己手下那些人都不太给力,拉锯来拉锯去,也没见打出什么成绩来。孙策那个年轻人倒是个不错的好苗子,出战了几次就帮他攻下不少地方,但又太不识好歹了,总是要占他的风头!

    随着孙策的离开,袁术折损了不少刚依附过来的新鲜血液,人力资源方面的损失让袁术有些无奈,只好自己生闷气,可是不发泄一下怎么行。这时候北面传消息来说陶谦死了,刘备鸠占鹊巢当了徐州的老大。这个刘备是谁,以前怎么没听说过?于是袁术就派人去打听,当看到刘备的履历表之后,袁术更气了,这是哪里来的山猴子,居然浑水摸鱼空手套白狼,比他还牛。不行,徐州再怎么轮也轮不到刘备手上,得抢过来。

    于是袁术发兵攻打徐州,还联络了自己一向很瞧不起的吕布,打算两面夹击刘备,吞了徐州这块肥肉。徐州与扬州的交界处属于江淮一带,两地之间隔着洪泽湖,两军对敌基本上都是水战。顾迷辰一直训练的水军这时候派上了用场,但袁术的水军也不赖,重点是对方人数众多,所以顾迷辰把战场从湖的南岸盱眙引到了北岸淮阴,这样就可以配合着李默阳的陆军,双向攻击。

    这边正打得热火朝天,大后方突然传来消息说吕布趁机偷袭下邳,攻占彭城,并且联合其他郡城的官员,霸占了徐州大部分土地。随后,驻守下邳的张飞也带着几个残兵跑到徐州南面跟李默阳等人会和,低着头报告了一下大后方的情况。原来几天前,被吕布的军队围攻的张飞终于杀出重围,一怒之下还把带头挑事的曹豹给杀了,但却没顾及到其他的,刘备的老婆和许多将领的家眷都被吕布扣留着当了人质。刘备听到这消息,一口气卡在喉咙里,吞也不是吐也不是,恨铁不成钢地大叫了一声晕倒了。手下的那些兵将听到这个坏消息也都慌了,一下子失去了战斗力。大后方已经被人霸占,跟袁术之间的这场战赢不赢都已经没有了意义,顾迷辰只好组织军队,向东走,逃往看起来比较安全的广陵。

    可刚逃到广陵城,还没来得及歇上一会儿,袁术的几万人马就喊打喊杀地追过来。徐州这些刚招不久的流民兵将根本就不经吓,三下两下慌乱开来,当逃兵和墙头草的不少,最后人数越来越少,只剩下自己那些从青州跟过来的铁杆兄弟。部队渐渐精简下来,逃跑的速度就更快了,西南有追兵,东边再走就是大海了,真是穷途末路啊,只好硬着头皮往北逃。却在半路上遇到了糜竺和关羽派来的亲信,偷偷把他们接到了东海。

    原来,关羽驻守的东海郡,在糜竺等东海势力的支持下,没有被吕布攻克。糜竺以前之所以会被陶谦聘为‘别驾从事’,主要是因为他是徐州富商,为人又很豪爽仗义,所以陶谦很看重他,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信。糜竺跟陶谦一样,觉得刘备才是徐州老大的不二人选,因为刘备的气质很符合他们的选人标准,勤政爱民,休养生息,又有组织城防的能力,这些对于农业和经济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当时分管商业和农业的糜竺和陈登都很支持刘备。

    刘备到了东海后,受到了糜竺的礼遇,可是在徐州募集的那些兵马一路上逃的逃、散的散,只剩下李默阳和顾迷辰亲自培养的两千亲兵。张飞一直默默地站在一旁不说话,这个臭小子,没事干嘛去惹曹豹!罢了罢了,都已经成现实了,怪他也没用。只是,好可惜啊,才当老大不到一年,所有的美好就这么化为乌有了!

    刘备很难过,背上又受了点刀伤,整天躺在床上郁郁不乐,唉声叹气。谁叫他现在有空又没事做呢,此时不叹气更待何时,伤好后可能都没空愁眉苦脸了。唉,一定要抓紧时间把所有的难过都发泄出来。

    “嘶……李兄,你轻一点,伤口虽然在背上,但也是很痛的。”刘备终于回过神来。

    “你忍着点,这次的伤药比较烈,但效果却比前几次的要好。”李默阳一边涂药一边说。

    “你觉得,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个嘛,当然是把那些被扣押的人质先赎回来。”

    “拿什么赎啊,现在都一无所有了!”

    “这事你别操心,糜竺刚才跟我说了,他打算投资咱们。”

    “真的吗?”太好了,糜竺可是徐州数一数二的富商啊,家财万贯,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条件。

    “当然是真的,不过,他说了,希望你把他那个疯疯傻傻的妹妹给娶了当正室夫人。”

    “他有妹妹?哪一个?”疯疯傻傻的?管他呢,只有不是心狠手辣的就行。

    “喏,就是窗外蹲在大树下玩泥巴的那个。”李默阳指了指窗外。

    “恩……看起来……勉强……还行”刘备侧起身子,朝窗外望去,果真看到一个年轻女子正蹲在地上,好像是在玩泥巴。

    “这么说,你是同意了?”刘备怎么这么好说话,据说那个女子不仅脑子有问题,而且还有疯病,非常古怪,所以即使糜家很有钱,但一直都没人敢娶。

    “恩”他的正室夫人可是个很危险的职业,如果她不怕死的话,嘿嘿!

    “好嘞……兄弟这就给你说媒去。”

    于是几天后刘备就成亲了,跟那个据说疯疯傻傻的女子。糜芸当然不是疯疯傻傻的人,可没想到自己装疯卖傻这么久,最后还是要被嫁出去,怎么办?她等的那个人还没有来,现在骑虎难下,如何是好?穿着大红嫁衣的糜芸急得都快哭了,可是时间不等人,她总不能现在跑到哥哥面前说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在装疯,现在能不能反悔不嫁?
第62章 诸葛
    糜芸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当然知道这场婚姻的重要性,刘备的人品她也是有听说过的。可是,她还是不能嫁呀,或许那个人很快就回来了……时间一点点地过去,无限痛苦的糜芸被拉上花轿,推上礼堂,送入洞房。红烛晃晃,夜色深深,热闹的人群渐渐散去。

    刘备有些醉了,三十多年来,光是自己的婚礼就经历过五六回,可这是他第一次见过这么隆重,这么声势浩大的婚礼。宾朋满座,东海所有的名人士族都来了,自己那些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也都在坐。糜竺真是有钱啊,无论是酒菜还是仪式,全部都是最高档的,巴上这样的亲戚真是太赚了,可以少奋斗好多年啊!

    飘飘然的刘备在后院里绕来绕去,终于找到了新房。听说他娶的这个妻子叫糜芸,糜竺最宠爱的唯一的妹妹,可惜两年前一场高烧后就傻了。唉,傻了好啊,傻人有傻福,你看,他哥哥为她花了多少心思!在引婚红娘的引导下,刘备进了新房,拿着挑盖头的秤杆,小心翼翼地掀开大红盖头的一角,红烛摇曳,室内朦胧而温馨,那个美丽的傻姑娘却泪流满面。刘备忙把盖头掩回去,借着酒气笑呵呵地把周围的红娘和婢女请出去。红娘无法,只好叮嘱了几句礼仪事项,然后带着一拨仆从出了新房。

    刘备见所有人都出去了,忙把门掩好栓上。回头却见糜芸已经自己掀了盖头,泪流满面地跪在地上。

    “姑娘,快起来,有话好好说,到底怎么回事?”这会儿刘备的酒也醒了大半,赶紧过去扶糜芸起来。

    “刘大人,糜芸其他的也不多说,只想请您听一段旧事。”糜芸不肯起来,却说提了这样的一个要求,听说刘备这人心地善良又乐于助人,希望他能帮助自己。

    “好好好,你先起来,咱们慢慢说。”讲故事是吧,他听着就是了,怎么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事情发生在五年前,那一年我十五岁……”

    八年前,也就是187年的秋天。泰山郡的的郡丞诸葛珪因病去世,留下三儿子、两女儿和一个继室夫人。这五个孩子中最大的是刚满十四周岁的哥哥诸葛瑾,最小的是才三周岁的弟弟诸葛均。三年前,诸葛珪的正室夫人章氏生下诸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