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爱与沉沦-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情字,让刘城连大是大非也顾不得了。

  宋丽楣听到刘城这样说,大受感动,眼中刹那间滚动着晶莹的泪珠,只差没哭出声来,说:

  “阿城,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刘城说:“因为我喜欢你呀。”

  宋丽楣说:“可是,你不知道,我会让你失望的。”

  刘城说:“没关系,只要不让我失望得跳楼自杀就行。”

  刘城忽然发现自己的口才突飞猛进,遂调动全身温柔的细胞,那声音温软得如一汪清澈的海水,女孩子掉进去断无生还之理。

  “丽楣,海可枯,石可烂,我喜欢你的心永不变。”

  ………

  听着刘城绵绵不绝的情话,宋丽楣终于破涕为笑。

  那灿烂而略带忧伤的笑容,看上去是那么惊艳动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章  春暖花开(1)
这天晚上,班主任郝梅忽然召开紧急班会。

  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教室里灯火通明,同学们私下里议论纷纷。郝梅表情十分严肃的站在讲台上。

  “同学们,请安静,现在开会,”郝梅说,语气显得有些沉重。“今天晚上之所以召开这个紧急班会,是为了我们班的一位同学。”

  “啊?为了我们班的同学?”

  “谁呀?”

  “为了谁呀?”

  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惊讶声。

  “屈小明同学。”郝梅沉重的说。

  “屈小明怎么了?”同学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问。

  郝梅用略带心痛的眼光扫视着这一群孩子。良久,她叹了口气:

  “屈小明同学已经三个周没来上课了,他准备退学。”

  “屈小明要退学?”

  “郝老师,屈小明为什么要退学啊?”

  “这不可能吧?”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呀?”

  ………

  这一次,同学们的惊讶中略带焦急,谁也不愿自己班里的同学中途退学。

  这时,汪立民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说:

  “屈小明不是请假了吗?怎么又准备退学呢?”

  汪立民说话时脸憋得通红,他显然不相信屈小明要退学这个事实。在这个班上,汪立民最好的朋友就是刘城和屈小明了,因为他们是同样的出身。

  等大家平静了,郝梅才说:

  “同学们,屈小明同学前一阵子是请假了,因为他的父亲病重。可是上个周他的父亲去世了。”

  “什么?”

  “不会吧?”

  听到这个噩耗,大家一下子呆住了,谁也没料到事情会是这个样子。

  沉默。

  沉默。

  还是沉默。

  ………

  许久,刘城站了起来,说:

  “郝老师,屈小明真可怜,他父亲去世了,可不应该退学呀。”

  刘城的心很痛,为他的好朋友屈小明的遭遇而心痛。

  郝梅说:“屈小明的家在农村,他的家里很穷,他的父亲去世后,家里就只剩下他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和他体弱多病的母亲,家里无力再供养他上学了。”

  “啊?那怎么办啊?”同学们齐齐发出叹息声。

  又是一阵沉默。

  忽然,刘城和汪立民同时站了起来,说:

  “郝老师,我们应该想办法帮助屈小明,我们不能让他退学。”

  “对,我们应该帮助屈小明同学,我们不能让他退学。”同学们再一次异口同声的说道。

  郝梅深情的看着这一群孩子,满意的笑了,她想要的就是这种结果,她挥了挥手,示意同学们安静:

  “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的看到了你们的爱心和你们对同学的关怀,我的想法其实跟你们一样,就是要帮助屈小明同学,我们不能让他退学。让我们一起想办法,帮屈小明同学度过难关,好吗?”

  “好!”同学们齐声大声说道。教室里顿时议论纷纷,商量到底应该怎么办。

  “我们给他捐款吧。”有人提议。

  “对,我们捐款。”同学们齐声附和。

  说着话,就有同学将自己身上的钱掏出来准备捐给屈小明。

  郝梅道:“同学们,你们的提议很好。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给屈小明同学的捐款就由团支部书记赵凯和班长温晓云负责接收和登记,大家说,好不好?”

  “好!”同学们齐声呼喊。说着话,大家一窝蜂的就要捐款。

  郝梅见状,大声道:“同学们,大家安静一下,不要乱,大家一个一个捐。”郝梅说完,自己先拿出200元交到团支部书记赵凯手上。

  大家一看班主任都捐了,把郝梅的话一下子抛到脑后,一窝蜂地拥到赵凯和温晓云跟前,10元、20元、50元、100元………一张张带着同学们深深友谊的钱汇集到赵凯和温晓云手中,他们一边收钱一边登记,比任何时候都忙。

  郝梅看着乱成一团的教室,破例的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脸上挂满了笑容。

  同学们一共给屈小明捐款3256元,加上班主任郝梅的200元,一共3456元。够屈小明一年的生活费用了。

  郝梅非常高兴,没想到一下子能捐这么多钱。她拿着赵凯递给她的含着每一位同学的心意的钱,十分激动。

  郝梅道:“同学们,大家一共给屈小明同学捐助了3456元钱,够屈小明同学一年的生活费用了。但是,大家想一想,离毕业还有两年多,现在屈小明有了一年的生活费用,但还有一年多怎么办啊?”

  “到时候我们再捐啊。”郝梅话还没说完,立即就有人接口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郝梅道,“我知道大家都愿意给屈小明同学帮助,大家的心意我明白。但这样我心里也过意不去,毕竟大家捐的都是自己省下来的钱。我提议,我们组织一下,号召全校师生一起给屈小明同学捐款,帮助他顺利完成学业,好不好?”

  “好!”大家热烈响应。

  经过郝梅和大家一致商议,由团支部书记赵凯和其他3名学生负责将屈小明同学的遭遇到各班宣传,争取全体同学的捐助。班长温晓云和其他10名同学在校园里设4个捐款点,接受全校师生的捐助。

  在大家都在商议的时候,刘城悄悄的走到汪立民的座位上,神秘的拍了一下汪立民的肩膀。

  汪立民吓了一大跳,扭头一看是刘城,忙问:

  “你小子想干嘛?”

  刘城到:“老汪,你看小明这么不幸,只有咱们三个是一个类型的出身,咱俩去他家看看他怎么样?”

  “好哇!”汪立民就像遇到知音一样,使劲在刘城肩膀擂了一拳,“你小子和我想一块儿了。”

  两人不由得相视而笑。

  大家商议一毕,刘城和汪立民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两人脸上有些不自然的笑着看着郝梅,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郝梅立时发现两人的异样,有些奇怪的问到:

  “你俩有事吗?”

  “这个……我们……我们想请假去看看屈小明。”刘城和汪立民此时不知怎么结巴起来。

  郝梅看着两人,露出赞许的微笑:

  “好,我准假,你们去吧,一定要把全班同学的心意都给屈小明同学带到,就说大家都在等着他一起上课,好吗?你们一路所需费用全部由班费出。”

  刘城和汪立民感激的看着郝梅,脸都激动得有些红了:

  “谢谢你,郝老师。”

  刘城和汪立民踏上了去屈小明家的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章  春暖花开(2)
在此后的一周里,校园里不断的飘起韦唯那首经典的《爱的奉献》——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

  这是生命的源泉

  再没有心的沙漠

  再没有爱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却步

  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啊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啊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通过全班同学的努力,共在全校师生中为屈小明募捐了8000多元,屈小明在校期间的生活费用全部得到解决。同时,通过郝梅的力争,学校决定免去屈小明在校期间的一切学杂费。

  屈小明的家在离H市150公里的清风县,离清风县45公里的风清镇,离风清镇25公里的八面坡村,离八面坡村村委会9公里的海拔1200多米的药王山。

  刘城和汪立民先是坐火车到清风县,然后坐汽车到风清镇。来到风清镇时已是下午4点,两人早已饥肠辘辘,找了个面馆吃了个大碗牛肉面,顺便问清了去八面坡村的路。风清镇到八面坡村只有一条简易村道,没有客运车辆。两人只好步行。不过两人运气不错,走了一段路,发现了一辆去八面坡村的拖拉机,两人喜出望外,拦下拖拉机说明来意。拖拉机师傅也是八面坡村的人,而且是一位善人,并且认识屈小明,一听两位是来做好事的,便将两人拉到八面坡村村委会。过了八面坡村村委会,简易村道也到了尽头。拖拉机师傅给刘城和汪立民指明了去屈小明家的路,并详细描述了屈小明家的特征,两人便向屈小明家走去。

  八面坡村地处偏远,土地贫瘠,海拔又高,加上春寒料峭,感觉十分荒凉。沿途有很多村民用石头盖房子。石头一律为青黑色,砌墙的石块一般打制成方形。这些石块砌的十分齐整,棱棱相对,线线平行。房顶也用石块盖,确切点说,是石板。这些石板大都是天然生成,一般未经人工雕磨,手工并不十分精细,却灵巧,石板与石板之间只有极小的一条窄缝。房顶只有一个坡面,整个房屋不过三四米高。这些房屋矗立在山上,远远望去,犹如一个个石砌的堡垒。

  八面坡村真是名副其实,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平地,土地的坡面足有四五十度的倾角。不是黄土地,是灰土地,地皮上覆盖着羽翼般的沙石片,密密麻麻,呈现出一片灰暗的颜色,地里好像没有生命的气息,只一个感觉——贫瘠。山地全垒成梯田状,大的不超过四五百平方米,小的不足一百平方米。梯田零零星星的散布在山坡上,破坏了山的齐整,宛如给山坡打上了补丁一般,留下了道道斑痕。

  刘城和汪立民一路无话,心情沉重,两人不知道屈小明家里到底是什么样子。下午7点,两人翻过一座山,又翻过一座山,终于看到屈小明的家了。由于拖拉机师傅描述的仔细,屈小明的家又是单家独户,所以并不难认。两个人心里都有些激动。屈小明的家是三间土坯瓦房,看上去十分破旧。门口有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双眼浑浊,是屈小明的奶奶。

  刘城走上前问道:“老奶奶,这是屈小明的家吗?”

  老人抬起头,睁大昏花的双眼盯着刘城看了半天,沙哑的说道:

  “这是小明子的家,你们是谁呀?”

  刘城说:“我们是屈小明的同学,我们是来看他的。”

  正说话间,屈小明从外面回来了,肩上抗着一捆柴。他一见刘城和汪立民,顿时愣住了,站在那里竟然说不出话来。

  刘城和汪立民也看到了屈小明。短短的一个月,屈小明瘦了,憔悴了,精神萎靡了。刘城和汪立民感到一阵难受。三个好朋友就这样相互看着。无声胜有声,三人眼里都含着泪水。

  良久,刘城说:“小明,我们来看你了,我们代表全班同学来看你了。”

  屈小明肩上的柴“吧嗒”掉在地上,他忽然蹲在地上,“呜呜”的哭了起来。刘城和汪立民也蹲了下来,两人拉着屈小明的手,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时,屈小明的母亲从屋里出来了。屈小明的母亲实际上只有四十多岁,但看上去却像快六十岁的老人。瘦削的脸上颧骨高高耸起。额头上刻满了岁月的风刀霜剑。整个人饱经生活的磨难和沧桑,看上去弱不禁风。

  她问:“明儿,是谁来了?你怎么在地上哭呢?快招呼客人进屋坐吧。”

  屈小明停止悲声,说:

  “妈,这是我的两个同学,他们是来看我的。”

  “伯母好!”刘城和汪立民向屈小明的母亲打招呼。

  “哎呀——稀客呀!快进屋坐吧,小明,快招呼你的同学进屋啊。”屈小明的母亲连连招呼。

  这一晚,屈小明的母亲拿出家里仅有的一块肉招呼两位客人。

  这一晚,三个好朋友睡到一张床上,说了一晚上的话,直到第二天天快亮时才睡着。刘城和汪立民详细告诉了屈小明班上同学为他捐款以及在全校为他募捐的事。并让他放心,只要全班同学在,就不会让他退学。屈小明感动得几次落泪,他觉得自己的遭遇虽然不幸,但自己有了学校这个大家庭,就什么困难都不怕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三个好朋友一起踏上了返校的路。

  微风吹过,山上的桃花开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一章  欺  骗(1)
由于书稿质量问题,范珠一直闷闷不乐。虽有刘城那篇小说压阵,但独木难撑,《追梦》的命运还是个未知数。内容上失败了,版式设计一定要抓上去。这是范珠的原则。哪怕“金玉其外,败絮其内”也在所不惜。她几次找到团委书记吴德明,要求老吴亲自出马,老吴不是这忙就是那忙,就是不肯亲自出马。

  “你的能力挺强的嘛,我相信你,找方静她们商量商量,这印书的事儿就交给你了。”

  给范珠一顶高帽子后,便让其全权代理。范珠没有独立编书的经验,无奈,只得和方静等人一起查找文学社上一届留下的遗物,希望能查出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让范珠翻出一份上期《追梦》印刷的合同。这下如获至宝,众人喜出望外,仔细看那合同,上面写明了封面纸型号、内文纸型号、页码、单价、印数、预付款、交货日期、违约责任等内容。众人反复读了几遍,对合同内容烂熟于心,方才作罢。

  有了这份合同做参考,范珠等人心里多少有了点底,便让人联系印刷厂。恰巧有个社员名叫李星,毛遂自荐说联系印刷厂的事可以交给他办,因为他有个姨父的前妻的侄女是一家印刷厂的业务经理。那印刷厂是市医院所属的。众人便同意了。

  这天,李星找到范珠,说与厂方已联系好了,明天双方可以面谈一下,如果行,就把印刷合同签了。范珠很满意,决定第二天亲自到印刷厂去实地考察一番。

  第二天,方静、范珠、纪雷、刘城一行四人在李星的引导下,前往市医院印刷厂实地考察。时间是前一天就约好了的。经理陈琪早已在医院门口等候。几人下了车,陈琪便快步迎上,与众人一一握手寒暄,然后,陈琪领众人到厂里去。经过九拐十八弯,终于在医院背后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印刷厂。那厂小得可怜,只有三间厂房,一间办公室,一个车间,一间库房,一律平房。印刷厂前后左右皆是高楼,坐落在那里显得既可怜又孤单。厂里有五个工人。

  办公室是唯一一间上得了桌面的房子,但里面的设施比《追梦》编辑部也强不了多少,并排放着两张长方形桌子,四个条形木凳。唯一能显出一点现代文明气息的便是桌子上的那部红色电话。

  陈琪是个很会做生意的人,长得也漂亮。众人落座,陈琪边擦桌子边道:

  “我们厂是去年才建成的,厂子小,利润薄,但我们始终坚持‘诚信’为本的办厂方针,争取让每一位顾客都满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