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五]青天侠义传-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忍不住有些好奇,便向下问道:“白玉堂,既然你已经跟着展护卫回京归案,如今到了朕的面前,为何不将你夜入皇宫,盗走三宝的真实用意好好说出来。你究竟为何犯下如此大罪,又为何非要跟展护卫过不去,点名让他去陷空岛会你?你说清楚,若是有道理,朕便不追究你的责任。但是如果你解释不通,朕可没有办法饶恕你的大罪了。”

    白玉堂听得赵祯如此问话,向上拱了拱手,嘴角一勾,英俊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启禀皇上。”白玉堂道,“这件事说起来十分简单,不过想要解释清楚,却不知要说多少句才能讲明白了。而且我说了,皇上你也肯定不信。我看还是不说吧,免得我说出来你不信,再治我一个罪加一等。”

    赵祯没想到白玉堂会说这样的话,忍不住笑道:“白玉堂,你这话里有话啊。你既然这样说,这理由我还非听不可了。你且不管我信还是不信,只管大胆地说出来,我保证不治你的罪就是了。”

    白玉堂一撇嘴,不冷不热地道:“皇上,说句话你别挑理。我白玉堂是个江湖人,不懂得你们这些官场大人物的弯弯绕。你现在说不治我的罪,可是万一我说了,你再反悔,到时候你是皇上,说一不二,一刀把我给杀了,我找谁给我伸冤去?”

    “大胆!”白玉堂话音未落,旁边早气坏了庞太师。他一吹胡子迈步走了出来,手指着白玉堂冷声喝道:“黄口小儿竟敢随口污蔑皇上!该当何罪!来人,拖出去乱棍打死!”

    庞太师这话刚出口,旁边就有侍卫要过来拉白玉堂。然而还没等皇上和包拯出口阻拦,一边展昭就迎了上去。单手拿起巨阙,剑未出鞘,只随手一挥便将所有上前的侍卫打退到一边。

    “展昭!你胆敢阻拦御前侍卫拿人,还在皇帝面前动武,你莫非是要造反吗?!”庞太师又冲着展昭吼了出来。

    展昭转过身,看了庞太师一眼,拱拱手,不卑不亢地道:“白玉堂是我带来的人犯,皇上在问他的话,他回话未完太师便要让侍卫拿人。展某职责所在,不得不出手保护他,还请太师见谅。”

    展昭稍微停顿了片刻,见庞太师还要抢白,未等他说完,便抢先开口继续说道:“至于太师所说的展某不该在皇上面前动武,就令我有些费解了。展某是皇上钦封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既然带刀,自然就可以动武,否则这刀不就成了摆设。听太师的意思,莫非有人要刺杀皇上,展某也不能拔剑护驾不成?”

    “你!”庞籍平日跟展昭打交道的时候不多,他何时见识过展昭如此的伶牙俐齿?此时被他一句话堵住了喉咙,竟然一时没反应过来该怎么反驳。

    包拯微微含笑,对着展昭点了点头,心道,展昭这孩子这几年官场没有白混,这颠倒黑白,指南打北的本事练得不错。

    赵祯坐在御座上看着庞太师指责展昭,又看着展昭抢白庞太师,最后看着庞太师吹胡子瞪眼却没辙的样子,好不容易憋住了笑,最后咳嗽一声,向大家提醒自己的存在感。

    “太师,展昭,你们都稍安勿躁。”赵祯道,“白玉堂,你跟朕不熟,所以信不过朕。是不是?”

    白玉堂真是胆大包天,听赵祯这样问,竟大大方方地答道:“没错。”

    赵祯也不生气,见白玉堂真如此回答,竟又笑了,“那么你信得过谁,说出来,我让他给你打包票,可好?”

    白玉堂拱手笑道:“皇上既然说了,我就不推辞了。我信得过包大人。请皇上答应草民,我说了实话,无论这话里涉及到谁,你都把我交给包大人处置。审也好,打也好,杀也好,草民绝无怨言。”

    赵祯看了包拯一眼,若有所思地皱了皱眉,说道:“包拯,白玉堂说他信得过你,那么你呢?我如果把白玉堂交给你,你能否把他夜闯皇宫、盗走三宝的来龙去脉问个清楚?”

    包拯急忙迈步出班,拱手施礼,沉声道:“臣定不辱命。”

    “好!”赵祯道,“那朕就把这案子交给你。不过这白玉堂也算偷到朕的皇宫里来了,朕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也十分好奇。不知道包拯你有没有办法让白玉堂也把这件事对朕说个明白呢?”

    包拯心中一动,忍不住抬起头看了赵祯一眼。他没想到,赵祯竟然会说这么一句话。听皇上的语气,他好像是已经猜到了白玉堂与开封府之间的关联,却还是顺着自己的意思说了下去,竟然还隐隐有着希望旁听审讯的意思。

    皇上虽然困居深宫,可是他不可能对京城中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情。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五鼠闹东京的大事?安乐侯庞昱在开封府门前遇刺,白玉堂一气之下盗走三宝,逃回陷空岛。他是陷空岛的五员外,作为五鼠之一,把他的行为跟刺杀安乐侯联系起来,可谓十分顺理成章。

    皇上此时不但不想把这件事压下去,竟然还有推波助澜的意思?包拯有些拿不准了,莫非皇上竟然也动了要查庞昱的心思了吗?想想几个月前皇上的态度还十分模糊,难道最近有了变化?

    来不及细想,包拯乐得趁势回答赵祯的问题,“臣有办法。”

    “哦?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包拯正色道:“臣可以将白玉堂带回开封府,公开审理此案,到时候皇上只需要在后堂听审,自然可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听个清楚。”

    “好!”赵祯脸色一正,突然说道,“包拯,朕就命你将白玉堂带回开封府,明日午时公开审理此案。到时候,满朝文都要列席听审。”

    “是!”众大臣听了赵祯的话,虽然心中各有疑惑,却不敢怠慢,齐齐跪倒在地,口中称是。

    商定了结果,左右无事,赵祯便挥退众臣让他们各自散去。皇上发了话,大臣们按照品级顺序恭恭敬敬地依次退了出去。今日八贤王因为身体不适没有上朝,按理说所有大臣中品级最高的就是庞太师,他理应走在最前头。然而也不知道为何,庞籍却故意走得很慢,不知不觉已经等到包拯和公孙策走到了他的身边。

    因为刚才白玉堂表现的不错,也达到了事先约定的目的,包拯和公孙策此时的心情非常不错。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包拯只是含笑看了看展昭,并没有跟白玉堂说什么。然而这个笑容落在庞籍的眼中就十分刺眼了。身处京城政治中心,对于陷空岛和开封府的关系、以及他们跟自己小儿子庞昱之间的矛盾,庞籍有什么不明白的。此番看着这几个人心照不宣的样子,他只觉得心里又气又急,脸上的笑容也扭曲了起来,看上去让人觉得牙疼。

    也不知道包拯是不是没看见庞籍,走到了大殿门口,还低着头跟公孙策说着什么。公孙策倒是一眼看见了庞太师,脸色一正,急忙拱手道:“太师走好。”

    庞太师嗯了一声,尽管跟开封府一向不睦,但是因为大儿子庞统的关系,对公孙策他还是很顺眼的。

    想起明天的审问目的为何,再看看面前这位须发皆白的老太师,公孙策的心中也略略有些感慨与不忍。但这种感慨只是片刻,公孙策清俊的脸上便换上了一丝坚定的神色。
第3章 。战京城(4)
    次日正午,开封府门前人头攒动,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这些人一无官职,二无爵位,都是东京汴梁的普通老百姓。这时节的百姓都怕官,平日大老爷出行都要喊肃静回避,除非有了莫大的冤情,否则无缘无故,谁会没事往府衙门口来凑热闹?不怕死吗?

    然而这一年多以来,东京汴梁的百姓对“官”这个字的概念却着实跟以往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自从包大人在开封府上任伊始,便对外放出消息,凡开衙问案,都欢迎汴梁百姓前来听审。一开始的时候老百姓都不相信,消息放出去两个多月却没有一个人敢来,但是时间一长,总有胆子大好事的百姓来到开封府门口试探口风。一来二去,人们发现包大人果然说到做到,对听审的百姓从不为难,任他们随意来去。

    这下子可算是让大家开了眼界,从来不知道衙门是怎么问案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多人隔三岔五就到开封府门口站着听上那么一两回。再加上包大人这官做的勤勉负责,平日里没人告状便派校尉们到处巡街,遇到不法事件便把当事人等拉回来审问。不多时,这开封府就成了汴梁百姓最为津津乐道的地方,有热闹看,还能长见识,一来二去,百姓们对告状这件事也没了太多的顾虑。毕竟,亲眼看着包大人精明果断,断案如神,只要自己有理,又何必怕被冤枉呢?

    于是百姓们告状的热情空前高涨,包大人的开封府便成了东京汴梁有史以来最热闹的衙门。后来为了方便百姓们告状,公孙策干脆让人在门口设了一只大鼓,凡是有了冤情想要告状的百姓,可以直接击鼓鸣冤。这下子更让开封府与百姓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因此,每当开封府有什么消息传出来,周围的百姓便立即奔走相告,消息很快就会在全城传开。

    就说这几天,一个令百姓们震惊的消息早就在市井之间传开了。这半个月以来,汴梁城的酒楼茶肆里最精彩的故事——五鼠闹东京,就要有结局了。而且这个结局就在这一两天、就要在包大人的开封府衙里上演。

    传说那个闹开封,盗三宝,还留了书信点名让展大人去陷空岛一斗的白玉堂已经被捉拿归案,今日就要在开封府公开受审了。百姓们奔走相告,别说午时,很多人从昨天半夜就拎了家中的椅子板凳来到开封府门前占座位,专等着今天看好戏。

    此番来开封府听审的除了这些老百姓以外,还有昨天朝堂上的所有命官,以及因为不便露面而坐在后堂,被屏风挡住视线的当今天子赵祯。

    赵祯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热闹。虽然以前也听说过包拯的府衙跟别的地方不一样,但是一下子围了这么多百姓观看庭审,着实令人惊讶。而且这些百姓显然十分有经验,即便是里外三层这么多人,也秩序井然,鸦雀无声。

    赵祯觉得有趣,忍不住对身边陪坐的公孙策笑道:“没想到你们这开封府如此亲民。”

    公孙策微微一笑,答道:“一开始的时候并非如此。包拯开衙的前两个月,门前一个百姓都没来。我打趣他,一定是因为百姓们看他长得太吓人,所以都吓跑了。”

    听了公孙策的话,赵祯忍不住笑出了声。透过屏风,他能清楚地看到外面乌压压的人群,突然感慨地道:“看起来,包拯倒是一个十分得民心的人。百姓并不怕当官的脸黑,只要心不黑就好啊。”

    公孙策心中一动,忍不住看了赵祯一眼。赵祯恰好在此时偏头,也看向公孙策。四只眼睛视线交汇,赵祯笑道:“怎么?没想到我会说出这种话?你还以为我是个是非不分,只知道任人唯亲的昏君?”

    公孙策急忙错开眼神,低头道:“草民不敢。”

    “你不敢?”赵祯不动声色地扯了扯嘴角,盯着公孙策的脸,淡淡地道,“这天底下还有你不敢做的事吗?我以为,你的胆子比包拯还要大上几分呢。”

    公孙策微微苦笑,答道:“皇上不要取笑我了。一介草民,怎能与开封府尹相提并论。”

    “你可不是什么草民。”赵祯笑道,“你是拿着皇家俸禄的主簿先生,虽然没品级,但是我听说,这开封府的一干事宜可都是你说了算,连包拯的零花钱都归你管?”

    听赵祯将这些细节都说了出来,公孙策忍不住脸上一红,暗骂包拯这人真是嘴碎,怎么连这种事都跟皇上说。

    见到公孙策脸红,赵祯便笑道:“你也不能怪他。好歹也是堂堂开封府尹,你管着他,他不忍心跟你斗气,来我这里诉诉苦,你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去吧。”

    听赵祯如此解劝,公孙策也只得低头称是。此时外面时辰已到,包拯拍响了惊堂木,赵祯神情一变,正色道:“公孙策,这里不必你陪了,出去记录所有审理过程。”

    公孙策拱手答了一声是,转身迈步走出屏风,来到包拯的侧座,拿起毛笔,准备记录。

    校尉们喊罢了堂威,开封府尹包大人面沉似水,端坐于正中,命令带人犯。展昭手扶宝剑,说了声得令,转身来到堂口,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白玉堂带进了开封府的大堂。

    白玉堂此时已然换下了昨日那身衣服,取而代之的是一身雪白的囚服。尽管身穿囚服,英俊的脸上依然表情坦然,双眸好似点漆,炯炯有神,丝毫没有身为囚犯的颓丧之色。白玉堂来到大堂中间就地跪倒,只听得身后的百姓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有的问这小伙子就是锦毛鼠白玉堂?有的答长得这样一表人才,听说还是武艺不凡的大侠,展大人能把他抓住,真有本事。还有的推测着白玉堂到底为何犯罪,为了他惋惜叹气。

    白玉堂听得这些议论,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只是对着上座的包拯一拱手。包拯见他这样,便道:“下面跪的什么人,通报名姓。”

    白玉堂不卑不亢地答道:“在下松江府卢家庄,白玉堂。”

    包拯打量了白玉堂几眼,点了点头,沉声道:“白玉堂,你为何夜闯皇宫,又为何要盗走三宝,留书挑衅?究竟你的目的为何,有何动机,还不快些从实招来!”

    白玉堂仰头向上,朗声道:“是!回包大人的话,在下这些所作所为,不过是因为身负莫大的冤情,四处求告无门,才闯皇宫,闹开封,盗三宝。目的就是引起天下震动,让所有人都知道此事,才能将我的冤情公布于天下。”

    白玉堂一句话刚刚出口,门外的百姓中立刻发出了一阵阵的低呼。这个说果然另有隐情。那一个说这小伙子长得这么漂亮,肯定不是坏人,之所以这么做想必都是被逼无奈。听了这话,就有人不乐意了,便讽刺那一个以貌取人。那一个不服气,就骂反驳他的人是嫉妒人家小伙子生得好,自己一脸麻子还没有老婆。

    包拯听着外面这些百姓实在说的不像话,只得咳嗽一声,拍了惊堂木。霎时间一片安静,包拯盯着白玉堂,面色整肃地道:“有何冤情,还不快从实说来!”

    “是!”白玉堂口齿清晰,声音洪亮,一字字清清楚楚地道,“草民要状告安乐侯庞昱,霸占赈灾粮款,强抢民女,鱼肉百姓,杀人放火,草菅人命!”

    “大胆!放肆!”白玉堂这话一出口,未等别人反应,一边庞太师早就气得胡子乱颤,快步迈出,指着白玉堂骂道,“大胆的狂徒,竟敢污蔑朝廷的侯爵,信口雌黄,毫无证据。包拯,你还不把这个人立即斩首,以儆效尤!”

    包拯见庞太师如此气急败坏,忍不住皱了皱眉,盯着他看了两眼,才不紧不慢地道:“庞太师,你身为朝廷命官,应该知道朝廷的法度。本府审理案子也要按照大宋律法行事。白玉堂是不是信口雌黄,要听他讲完才知道。你现在就要喊打喊杀,岂非辜负了皇上让本府仔细查问此案的苦心?”

    庞籍听包拯提起了皇上,这才想起赵祯此刻还坐在屏风后面。心里一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