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走私档案-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想,乖乖不得了,他想杀谁?正好这时有个电话打到旁边办公室,等他出去接电话,我悄悄查看了他的电话,才知道刚才他是在同他情人通话。现在真先进,打进来打出去的电话都能显示。”女证人讲得眉飞色舞津津乐道。
袁可看了胡欣红一眼,胡欣红明白,是让她提问。“他说那句话时,是什么样的神态?”胡欣红打断了她的话。
“啧啧,肉麻得不像话。”女证人还柔声细语地学说了一遍。
“公安来调查时你也这样说的?”
“他们又没问。他们好严肃,又作记录又要签字,我吓都吓坏了,哪敢多说。”
第十二章 疏漏
接下来的法庭辩论,她的聪明才智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抓住杀人动机问题,进行了生动而合情合理有说服力的辩护,直指对犯罪事实的认定。她指出既然犯罪动机是没有任何根据的主观推测,认定她的当事人犯罪就值得推敲。对动机问题,公诉人难圆其说,几乎是无法招架。她光彩照人的风姿,确实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当法官宣布证据不足退回补充侦察时,莫晓燕兴奋得举双手跳了起来,相反她却冷静地合上案卷没让喜悦流露。她发现当法警把当事人带走时,当事人扭头看她,眼中闪动着泪花。
接下来案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胡欣红在法庭针对杀人动机作的精彩辩护打动了早已萌死意拒绝合作的当事人,当胡欣红再去探访他时,他痛哭流涕地讲述了当晚的经过,讲述了他与死者的恋情,讲述了他拒绝合作的原因。
一次他开玩笑说想掐死她,她把脖子伸过去让他掐,结果是两人抱在一起做爱,要死要活。从此,杀她要她死就成了他们做爱的暗语。
凶案发生前一个月左右,她丈夫听说了她与他的事,粗暴地打骂她,从来都逆来顺受的她终于奋起反抗,说如果再这样不把她当人看,就举报他收回扣贪污公款聚众赌博。她丈夫当时便吓得住了手。那次两人达成协定,互不干涉,互不伤害。
凶案那晚,她的丈夫出差,她把他约到家中,他们一起做饭吃,然后做爱,玩得非常尽性。她还说准备离婚,然后租一间房,他就可以不必天天呆在办公室。她不求他离婚娶她,只要他爱她,她就一辈子跟他。
得知她被残杀,仿佛天崩地裂,他当场惊呆了。公安问他什么话,他全没听见。她是他人生惟一希望,是他下半生幸福快乐的惟一源泉,她去了,光明也就去了,等待他的岁月将是漫长无趣的黑暗。他脑子混乱无序,只有一个念头,陪她走过地狱的十层阎罗殿。所以,他承认自己是凶手后,便一言不发,祈求早日结束尘世的生命。
胡欣红的辩护深深打动了他,特别当她提出他杀人动机不成立,他是凶手的认定就值得推敲,绝不能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时,如五雷轰顶把他从死亡的迷茫中震醒,是的,那个凶残杀害她的凶手,他怎么能把他忘了呢?他怎么可以自己顶罪让真正凶手逍遥法外呢?因此,他终于开口说话了。
胡欣红认为他的陈述真实可信,同时也把另一个具有作案动机的嫌疑人死者的丈夫凸显出来。但是,他虽然有动机,但却有不在现场的证据。他是两人同时出差同时回来,一路上都在一起。公安也因为此,没把他作为怀疑对象。
胡欣红找到与死者丈夫一同出差的人。据那人说,他们那次是到一家离省城190公里远的工厂订货,他们是下午去的,当晚住在县城一家三星级饭店。因每次外出死者丈夫都要玩女人,他们各住一个房间。他记得大概下午六点左右,他约他出去吃饭洗桑拿,他说不太舒服想早点休息,他以为他是想独自去找女人,就没勉强。他洗完桑拿回饭店已是夜里二点,也就没去惊动他。第二天早上七点,两人吃过早饭到工厂签约办完事后便直接回到省城。“就是说,从当晚六点到第二天早上七点,你们根本没在一起。”胡欣红说。“你也不知道他究竟在那里干了什么?”
“他肯定玩女人去了。我知道他这个毛玻”袁可说这个案子办得很粗糙,果然一点不错,这又是个明显的疏漏。被公安认为没有作案时间的死者丈夫有十三个小时的时间没人证明其去向,而且,此人最具作案动机。胡欣红产生了一个大胆假设:死者与丈夫闹翻并以举报他收回扣贪污公款聚众赌博威胁,他便萌生了杀意,他以表面的妥协迷惑她稳住她,然后等待并制造机会。案发那天,恰好上级指派他两人出差,有人可以证明他远在百里之外。他知道自己出差后,他们必定放胆偷情,将给他可乘之机。住进饭店后,他便悄悄租车返回省城,待妻子的情人离去后,他便潜入作案,再从容不迫地坐车回到近200公里的饭店。
13个小时,200公里距离,往返加上作案,时间足足有余。这样,他以为做得天衣无缝,一箭双雕,消除了隐患,又找了替罪羊,解了心头之恨,今后更加逍遥快乐。
第十三章 调查
胡欣红为自己的假设兴奋起来,决定立即赶赴那家饭店调查。她相信车一定是在饭店包租的,虽然离案发时间已快一年,但两百公里距离,连夜往返,对出租车司机来说,这样的客人并不多,而且估计是出的高价,出租车司机更不容易忘记。
在接受此案之初,她因为缺乏经验,心理压力大,心情紧张,因而思路不清,感到千头万绪无从下手,被袁可点拨后,特别是第一次出庭顺利,令她信心大增,思维也变得敏捷起来。因此听完当事人陈述后,她每一步都走在点上,而且一步步接近了真相。
出租车是个满地跑的行业,很少有固定在一个点招揽生意的。但到了傍晚,定点揽客的便多起来,娱乐场所星级饭店前,经常会有停着等客的出租汽车。有的出租车司机还会形成一些习惯,喜欢在星级饭店等客的会常去某一个饭店。
胡欣红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一定会有这么一个出租车司机存在,也相信自己能找到。她带上死者丈夫的照片,驾车赶到那家三星级饭店,登记住下草草吃了点东西后,便一直呆在饭店大门外,先挨个寻问停在饭店门外的出租车司机,然后每来一辆她都上前去问。等客的司机都愿意同她说话,反正闲着无事,有个漂亮女人聊天,也是个乐事。临时送客来的大多不耐烦,有的见她不是打车的,话都不容她说完便驾车离去。从傍晚7时一直到夜里11时,她仍然毫无收获。
街上行人已很稀少,饭店外更是冷冷清清,而且,只剩下两辆出租车,司机靠在车内休息。她已经在门外站了5个多小时,两腿已有些发胀发硬,加上送客来的出租车也越来越稀少,她决定回房休息,明天再继续。刚走进饭店,又觉得不甘心,回房自己也睡不着,便又走出门去敲等客的出租车的车窗。
“给你说过,我没跑过,怎么这么烦人!”司机被她敲醒,十分讨厌地说。
“我要打车。”她拉开车门坐上去说。“去哪里?”司机来了精神。“随便在城里转转。”司机有些古怪地看了她一眼,启动了车。
县城不大,很快就把几个主要街道转了一遍。在车上,她找话同司机聊,最后,司机对她动了好奇心,问找人的原因。她便把案子情况告诉了他。司机对她锲而不舍的精神颇有几分感动,这才告诉她,她要问的事,许多开夜车的司机都知道但不愿意对她说,都以为她在那辆车上丢过什么东西才来找那个司机的,他们对同行都自觉保护。他告诉她,出夜车的大多不是车主,车主白天出车,晚上便把车租给他们这些出来赚外快的人。那个司机他认识,曾向他们吹过,说那趟车狠狠宰了客人一刀,收了两倍的钱,客人也很大方,连车票也没要。因感于胡欣红的敬业精神,他帮她找到了那位司机,不但确认那位客人就是死者的丈夫,还提供了一个情况。他们是六时半左右出发的,客人说有些材料忘在家,必须当晚取来,明天要用,催他把车开快些。因此,不到十时半就到了目的地。车在一栋楼前停下,但奇怪的是客人并不急于下车,反而坐在车上与他闲聊,直到凌晨一时左右客人才下车回家,半个多小时回来让他赶紧回饭店。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胡欣红要加倍付费给帮她忙的司机,司机却坚持按标准收费。
当她把调查结果提交法庭后,一个冤假错案就被她这个初出道的律师彻底推翻,并且还挖出了真正的凶犯。她立即便成了省城各家媒介争相采访报道的新闻人物,她的玉照上了杂志封面,她的形象出现在电视。律师与歌星影星一样,知名度就是财富。请她作常年法律顾问的企业,主动请她作代理的委托人,到她律师事务所咨询的人,络绎不绝,忙得她分身乏术,招兵买马,扩大规模。
胡欣红一鸣惊人一举成名了,成了律师界令人羡慕的新星,但只有她才清楚,如果没有袁可的鼎力相助,她可能还在失败的沮丧中摸索。她知道,不管她自己是否承认,袁可已深深地印在她心底,谁也抹不掉。特别是第一次出庭那天他把鲜花递给她时,她就意识到,任何男人都引不起她的兴趣了。
第十四章 公子哥
她把车停在写字楼的停车场,进楼上了电梯。她的律师事务所去年已搬到这栋豪华写字楼。她贷款买了其中两层。事务所早已从最初五人发展到现在的70余人,几乎全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有资格的律师29人,专为她服务的助手就有4人,两男两女。全所每年营业额近3000万。她个人的年收入名列全省律师界前列。
当电梯门开了时,她首先看到的是一大束鲜花。过去每当看到鲜花,她脑里就会冒出第一次出庭后袁可送她鲜花的情景,那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但这段时间鲜花送得多了,已把她那种美好感觉破坏,她讨厌送花人。
“祝贺大律师胜诉归来。”送花人的脸从鲜花后露出。
“怎么又是你?”她皱着眉头说,没有接他递过来的鲜花,径直往自己办公室走去。
“我本想到法庭外等你,得知已经休庭,便直接到这里来。”送花人跟在她后面打着哈哈说。“请胡小姐赏个脸,一起共进晚餐。”
他是台湾富商林益超的公子。林益超投资1亿美元建了个电脑配件厂,胡欣红是该厂的常年法律顾问,曾为他打赢了一场经济合同纠纷官司,否则他将损失1000多万。林益超对胡欣红十分欣赏,甚至有些想入非非,转弯抹角试探过几次,都被胡欣红不卑不亢不失礼貌地巧妙拒绝。林益超感到自己没戏,又想把她介绍给自己长得英俊潇洒有美国博士学位的儿子林学璋。上月林益超带着林学璋到事务所拜访她并请她吃饭。林学璋一见到胡欣红,惊为天人,顿时神魂颠倒不能自制,恨不得马上一亲芳泽。从此他天天来送花,反正有的是时间,他相信再高傲的女人都经不起死皮赖脸软磨硬缠。在台湾他追一个当红影星就靠这一招。胡欣红对他十分讨厌又基于礼貌不便恶语相向。
“胡小姐,你就回个话吧。”林学璋追着说,一副可怜兮兮样子。胡欣红已走进自己办公室的会客厅,见沙发上坐着个浓妆艳抹的女子,那女子见她进来,立即站起。女子颀长的身材,丰乳细腰,明眸皓齿,天生丽质,却因妆束打扮,有几分风尘味。她判断这八成是混迹娱乐场所的女子。秘书对她说,是来找她的,已等了三小时。
“还有那么多律师在,怎么让人家等?”她略微不满地说。
“她非得要你,怎么劝都不行。”
胡欣红转身对跟在身后的林学璋说:“你看,我还有事,你的盛情我心领了,请回吧。”
“我在外面等你,可以吗?”林学璋厚着脸皮说,并把鲜花抱进她办公室放好出来。“你忙,不打扰你,我在外面等。”
胡欣红忍住升起的怒气,一言不发地看着他出门。
“请坐吧。”胡欣红对仍还站着的女子说,秘书也准备好记录。
“我想单独同你说。”女子看了秘书一眼。
“跟我来。”胡欣红把女子领进办公室并关上门,以为女子咨询的事涉及隐私,不愿让第三者听到。因常去莫晓燕的酒吧,有时也同那些沦落娱乐场所的女子聊聊天,对她们可能发生的法律问题有一些了解。
“我叫金晶,从海门来的。”女子自我介绍道。
“你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我们提供帮助吗?”胡欣红问。
“我没问题,有问题的是社会。”“那你为什么来找我呢?”胡欣红笑道。“社会不公,来找个公道。”“说说看,到底什么问题。”
金晶看着她,犹豫片刻,然后从精巧的手包里取出两份文件的复印件,边递给胡欣红边说:“是我一个朋友的事。”见胡欣红在看她提供的文件,她又义愤填膺地说:“大家都知道,海门是靠走私发展起来的,没有当官的保护,他们能走私吗?最大的走私犯就是万利的丁吾法,但他却是市长书记的座上客,风光得很。凭什么就把不打走私的责任推给一个海关的小小处长?”她越说越激动,站了起来,指手画脚。
听见丁吾法的名字,胡欣红悚地抬头。她已经四年没见过丁吾法了,但这个名字却通过各种渠道传进她耳里,也是她和袁可经常谈到的话题。她知道不能把丁吾法绳之以法,一直是梗在袁可心中的石头。
第十五章 为难
金晶见她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自嘲似地说:“我真是气不过。”然后坐下。
“你能讲得更具体吗?”胡欣红问。“我也说不清楚,就是觉得他冤。”“关键是怎么个冤法。”
“我只是想请你帮我看看,他这种情况,找上级领导有没有希望。”“这个楚峰是你什么人?”
“邻居。是个好人,干干净净的好人。他自己说他有罪,但我知道他不服气,一直闷在心里。还是嫂子偷偷把材料复印给我,让我找律师咨询一下。胡律师,楚峰确实是个好人,像他这样当官的,已经不多了。”
胡欣红的视线又回到两份材料上,一份是海门检察院的免于起诉书,一份是海门海关撤职决定。主要事实是海门纺织厂以加工贸易方式走私进口绦纶丝五千吨,作为主管查私的海关调查处长在明知其走私的情况下,不但不查处没收私货,反而放任该厂变卖牟利,造成国家损失上千万元税收,检察院因此立案调查,他虽没有受贿,但渎职行为已经构成,考虑到当时特殊社会原因,免于追究刑事责任,建议海关作行政处罚。海门海关以徇情放私造成国家重大经济损失为由,撤销楚峰调查处长职务。
“金小姐,因为不知道还有什么具体情况,仅就这两份决定,我没法向你提供什么建议。如果你认为真有必要,最好请楚峰先生自己来。”胡欣红把材料退给金晶。她不接。
“我是想知道有没有希望———”“这里有一句话。”胡欣红用笔在免于起诉书上划了一道线,然后指给金晶看。“如果有希望,就是这句‘当时特殊社会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只有同楚峰谈了才知道。所以,情况不明,我不能说有没有希望。”
“他不来怎么办呢?”“那就没办法了。”
“胡律师,我听人说你是为小老百姓主持正义的好律师,我读高中时就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关于你的介绍,还有你的彩色照片。你把要判死刑的人都救活了。当时我好崇拜你,梦想成为你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