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鹰犬-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候百姓们只会说咱的好,再发给他们刀枪器械,让他们起兵造伪朝的反,大事可成。”
柳长老连连点头。齐长老又道:“此外,刘才这些年做下的勾当,都是要掉脑袋的。而这钦差副使海瑞,又是个一股筋的家伙。若是他们火拼起来,我圣教从中渔利,更是得势。”
王玄素来怕这二位长老,见他们已经商量出了结果,便只得蹲在一边道:“你们都商量好了,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反正我说的你们也没人听,你们想咋样就咋样吧。”
齐长老拍拍王玄肩膀道:“王左使,你不必这般灰心丧气。如今四大家族既然已经跟随严鸿出粮赈灾,你也别落后。回头先使人送一万石粮食去严鸿那里,再多开几个粥棚,平价粜粮,免得惹他惦记。”
于是第三天,继四大家族之后,王玄王半城也开始平价粜米,至于粥棚,原本王玄就开着,钦差来了停了两天,现在又续上了火。王玄这一作榜样,到下午,济南城其他的大小十多家富豪,也纷纷到行辕认捐,大的捐粮千儿八百石,小的捐个三五十石。
严鸿对他们大加褒奖,让他们也不必专门开粥棚了,把粮食送到现在官办的粥棚,再派上一两个人过去帮忙,粥棚上就也打出他们家的旗号。这样一来。整个济南城对外就展现出“所有富户紧密团结在钦差周围,同心协力赈济灾民”的感人场景,人心也进一步安定。
严鸿手中粮食多了。估摸着度过灾荒不成问题,于是又动起了脑筋。当天黄昏。他就从灾民中招募了五百名老太太,让她们手上戴着红布做的箍儿,在各处维持秩序,劝导灾民。参与这项工作的,每人每天发米一升,粥管饱。
这却是他从后世市政///府维护交通秩序学来的。若单是衙役拿着水火棍,威严有余。柔韧不足。如今招募这五百老太太,一则软硬兼施,二则也让灾民更加有希望,不会再想着抱起团来和官府做对。
随后严鸿又招募了五百名八到十二岁的小儿。教会他们唱一首“万岁歌”。这首歌是他拿穿越前《上学歌》调子编的:
太阳当空照,人人开口笑。肚子饿,快点跑,济南城里已在把粥熬。
皇上恩德到,大家都吃饱。谢万岁。谢万岁,太平盛世就在大明朝。
凡是参加的小儿,照旧是戴着红箍儿,每人每天一升米,粥管够。于是满城都是这阿谀奉承的童谣。便是那些没有给招募到的小儿。也都跟着唱,甚至大人也有觉得这歌谣怪有趣,跟着唱的。没几天,济南城内外就全是《炸学校》调子的万岁歌了。
然后严鸿又招募了一千名妇女,在各粥棚帮忙。他这招募却是与白莲教选仙姬截然相反,要求粗手大脚,面目难看的,能干活的。报酬同样是粥管够,一升米。这一千名妇女戴着红箍儿进了粥棚,大大减少了公务人员的人手负担。
严鸿这几招,实际上参考了他了解的现代管理中,给底层的人一个想头。招募这二千人,不但可以在舆论、秩序方面得到助力,而且让难民们看看,就是他们中间的人被钦差选上,过上了好日子,其他人就会更加信赖钦差,盼望自己也能有这么好的运气。他只招募了二千人,却让几十万人的心思都被调动了。
之所以只招募老太太、小孩和丑陋妇女,严鸿是怕其中混入白莲教徒。至于说招募这些人的花费,一天不过几十石米,对于如今的严鸿来说,压根就是九牛一毛了。
除此之外,严鸿又每日拨出粮食,继续给灾民发米,成年丁口三勺,老人幼童两勺,便是襁褓中的婴儿也有一勺。并使人告知,再多过几日,钦差还会发下银子,让大家能够买米度荒。这一下,灾民更是人心安堵,等着朝廷救命。
又过了三两天,城外来了一百多辆大车,车上堆满粮食。要是早几天,这么多粮食,怕是早被人盯住了,说不定难民还会蜂拥上前抢夺。可如今,却是不怎么引人注意。毕竟,官家发米粜粮,又有粥喝,大家现在不愁饿死了,反正只有一个肚子,这些外来的粮食也就不再如先前那样金贵。再说,这些天钦差从城内城外运粮的队伍时不时都要过一过,谁耐烦一一去数?
倒是护车的人颇为惹眼。这一路过来,除了推车的力夫、赶牲口的把头之外,另有一些是外县的弓兵、衙役。除此之外还有十多个人,显然与众不同。他们各个身着劲装,配刀悬剑,步履刚健有力,看来是身怀武艺。
那为首的一个,不到三十的年纪,上中等身材,面如冠玉,剑眉星目,直鼻阔口,颌下微有短须,相貌俊朗之中,更带几分英武,双目之中暗蕴神光。他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着素色遥溃淙蛔吡顺ぢ罚谷皇窍顺静蝗尽J帜靡槐凵龋谑种星崆嵋《让嬲箍厦媪煞镂璋阌眯胁荩淳鸵黄姥袈ゼ恰�
按他的衣着打扮,仿佛是个游学四方的书生学子。然而腰悬一口三尺长剑,那举手投足间,睥眤天下笑傲王孙的神态气质,又似指点江山的名臣栋梁。围观百姓们都认定,这必然是哪家名臣子弟,饱学宿儒,绝非什么粗鄙武夫。
在此人身旁,有个女子相伴而行。这女子身形娇小,体态婀娜,头戴一顶帷笠,垂下的纱帷遮到胸口;帷幕虽然从中两分,以便于饮食视物,但纱帷重重叠叠、纹风不动,似乎有三四层之多,看不清面貌。
她身穿一件淡绿色褙子外罩淡绿比甲,下着水绿长裙内衬同色绸褌,足蹬一双白缎靴。只是行路之间,身子微微顿挫,明眼人容易看的出,这位女子的右足不怎么便当,是个跛子。
看她与那俊美书生前后而行,形态亲昵,分明是一对情侣甚至夫妻,不由让人暗自慨叹。似那书生这等风流俊朗人物,怎会娶一个身有残疾的妻子?
在队伍正中的,有两条天神般的大汉。他们身高体阔,人群之中显的甚是扎眼。一个在肩头扛了柄铜人槊,另一个扛了撼天锤。山东民风尚武,百姓倒不怎么怕他们,只是暗挑大指赞一句:“真是两条好汉!”
最后押队的,则是一紫一青两位女子。与前面那女子一样,头戴帷笠看不清面目,倘离的近了,能闻到她们身上的淡淡香风,若有若无。其余的几个人,也是各个相貌伟奇,身带军刃,神态气质,并非凡俗人物。
这一队人马近城来,难免吸引百姓关注,有那好事的,在两边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这且不表,这队人马看济南的情形,也是颇为诧异。
只见官府粥棚林立,井然有序,百姓们按次序领粥,并无拥挤践踏之事,也无人口出怨言。粥棚之中,还有些衣衫褴褛的中年妇女,戴着红箍儿在帮忙添米加柴,虽然一个个忙得满头大汗,却是红光满脸,笑容可掬。
又有些老太太,也是戴着红箍儿,在队伍中间维持秩序,怜护弱小,斥责强横。有些仗着身强力壮想拥挤的,被老太太一喝,顿时唯唯诺诺,乖乖排队。一忽儿又有一群儿童跑过来,欢天喜地,口里唱着“谢万岁,谢万岁,太平盛世就在大明朝”的歌谣。
这些押粮来的人都不禁面面相觑。为首的书生心中好奇,便问路边一个老者道:“老丈,我前番来济南城时,满地饥民嗷嗷待哺,如今却怎么这般太平?尤其怪者,平素里一个县城救济几千灾民,也难免你争我抢,这济南几十万灾民,竟然井然有序,不知是何道理?”
那老者笑道:“小哥,你是晚来数日,不知这里情形啊。自从来了严老爷、海老爷这两位钦差,官家米粮如山,各处赈济,城里也有粥棚,不过我离城门近,到这里倒是方便。除此之外,又有平价米可买,大家还争抢什么?那些少数不守规矩的,喏,有这老妇人戴着红圈儿去劝导。不听的,自有衙役和锦衣卫棒打绳捆。如今的这钦差,可是大大的好人,一心为着咱百姓着想,并不曾想着从中渔利吸血,这也是济南百姓的福分啊。”
见为首书生和老人对话,那紫青双姝也从队尾走上前来。紫衣女郎小声道:“邵兄,不想我们才走了几天,情势就发生这么大变化。早知道,就多筹些粮食,不必急于一时了。”
那书生笑道:“夏贤妹,事态发展迅速,实非我们能预料。我等离开时,情形何等严峻,若是耽搁日子久了,不单是灾民死的多,更怕那王贼提前发动,就事不可为了。不料那小阎王竟然是个好人,肯为百姓着想,还有这般手段。看来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倒不好一概而论。”
第三百六十五章邵氏出品
原来这书生便是当今江湖上“忠义盟”的盟主,丹阳大侠邵景邵惊风。他自幼文从心学大家梁汝元,武拜昔日江湖第一名剑龙九州,文武双全,并世无双。家财豪富,为人急公好义,在江湖上名声之响,同辈之中,无人可及。
后因严嵩误国,邵景便成立“忠义盟”,以匡扶大明,铲除奸佞为己任。四方招揽英雄豪侠,忠良遗孤,一心要中兴大明,扫荡奸邪。夏紫苏、张青砚以及曾荣、曾华,皆是盟中之人。
按他们的想法,要中兴大明,自当是除掉严嵩父子及其党羽,正本清源,才能让大明重铸辉煌。只是严家戒备森严,京师厂卫密布,更有十数万京营兵马拱卫。这些人武艺虽然高强,但也是血肉之躯,要想在这种情况下暗杀严家父子,不啻痴人说梦。因此他们只得先忍耐一时,再做图谋。
他们反严嵩的目的也是为了大明,既名“忠义”,自然是要为国为民,与那图谋推翻朱明的白莲教,自是不共戴天。去岁里,白莲教意图在山东举事的消息,被邵景探察明白。他便让夏、张二姝飞骑入京,禀报徐阶。
按邵景的想法,徐阁老在朝中素有清名,与严嵩非是一党。若是他能够及早做出准备,自然扫平乱党。一来,免了大明朝遭心腹之祸。二来,也能借此在天子面前立下大功,进一步增加权势,到时候在江湖义士的辅助下。扳倒严嵩也更有希望。
饶是邵景文武无双,当世奇才。却也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身份。在徐阶眼里,这一干江湖好汉,草莽英雄,与蟊贼草寇又有什么区别?尤其见到恩师夏言的孙女,居然成了江湖人,更让他老人家痛心疾首。
这简直是夏家家门不幸!夏紫苏是庶出孙女,可也是夏家骨血。怎么偏生做了江湖人?风餐露宿抛头露面且不说,男女混居别无顾忌,贞洁二字何在?这是在丢恩师的脸啊!
再加上,徐阶自己在山东也有消息,就他了解的情况,白莲教在山东虽然有些异动,但看架势闹不起来。因此。徐阁老对于夏、张二女所说的消息并未怎么重视,反倒对夏紫苏的前途关心起来。他好心提出,让夏紫衣干脆留在徐府,嫁与自己长子徐ё鲦R佬旖紫肜矗馐亲詈玫陌才牛饬怂诮系谋疾ㄖ唷R彩〉迷俣讼盅邸�
至于自己儿子比对方大二十多岁,这又算的了什么事?在大明朝如今的时代背景下,这本来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事情。夏紫苏年过二十,已经算是大龄剩女,自己的儿子四十多岁。还不好讲谁一定吃亏。何况她奔走江湖,是否完璧都不好说。自己堂堂次辅的嫡长子肯要她,都是看在死去的夏阁面上。夏紫衣自当感激涕零,磕头拜谢,上赶着答应才是。
至于夏紫衣那个不知所谓的师妹,虽然与张经沾亲,但这个亲戚实在是远了一点。而且即使是张经,徐阶与对方也没什么深交,犯不上关照。只是看在夏紫苏份上,也抬举她一份出身,与紫苏一起嫁入徐门,同给徐ё龈鲦遥舜酥溆懈稣沼σ脖闶橇恕�
哪知徐阁老这一番好心,反倒激怒了夏紫苏。这夏紫苏貌美而心性高傲,行走江湖,不知拒绝了多少名门侠少,江湖豪侠的求爱。所为者便是一不肯做妾,二要求对方不得再娶,因此才蹉跎了光阴。她又怎么会放下身段,在徐家伏低做小?
更别说徐悄炅浔茸约旱夹〔涣思杆辏尤淮蛘庵稚悦缘闹饕猓∪舨皇强丛谛旄罄纤赜星迕姆萆希灰换鹕樟诵旄蟾殴郑∫虼松希庀摹⒄哦叻呷环餍涠ァ�
可等到后一年,山东灾情更重,局面日见糜烂,白莲教的活动也愈加猖獗。以邵景之能,也难有作为。徐阶那里已经碰了钉子,其他朝廷官员,不是严嵩一党,就是墙头草,更不可靠。他有心刺杀王玄,却不知对方武功深浅。更何况王宅之中健仆过百,看架势其中不乏技击中人,更与济南官场勾结,又和四大家族互为亲戚。邵景武功再高,也难以凭几个人就闯关杀人,因此迟迟不能动手。
再到后来,邵景看山东难民回流济南,城里城外,衣衫褴褛,奄奄待毙的灾民越来越多,而朝廷派来的钦差,却是严嵩的孙子严鸿。这一番,眼看得大祸难免,邵大侠只得广聚盟中好手,于外地购买米粮,运往济南,先行赈济。
正巧鲁南的藤县,先前送往济南的粮食都被强人所劫。这藤县的县令,与邵景的叔父邵方有些交情,见这位大公子肯带着江湖好手护送粮食,于是也派出弓兵民壮,带了县城中一些粮食去支援省城。只是县中粮食原本不多,加上邵景自己的买的,也是没多少。
邵景也知,自己这点粮食对比整个灾民数量,那是杯水车薪,难以济事。也只是但尽人事,各安天命而已。粮食运到济南,能给几十万百姓多吃上几顿稀粥,多活几日性命也好。他们也做好了最坏打算,若当真民变难以遏制,便趁混乱之中,泼了性命也要寻机袭杀王玄等白莲匪首,以平祸害。
这一路上,他们也与劫粮的匪徒打了几仗,仗着武艺高强,没吃什么亏,反而杀伤了二三十名匪徒,有惊无险到了济南。谁知道这里一看,却是民心安定,放赈之事进行的十分顺利,原本两眼发绿的几十万灾民,如今虽然还是骨瘦如柴,但脸上都有了血色,多数人还乐呵呵的。听来,都是严鸿这纨绔所为,不由让他大为惊叹。
夏紫苏本来与邵景同行,心中十分欢喜。可一想起当日与严鸿在莫家村中的点滴,没来由的就是一阵好恼。尤其自己那个师妹,平日办事精明的很,怎么这次脑子也不好使了,连要个马都没要回来,让他骑着自己的宝马满山东一跑,将来这个话传出去,让自己怎么见人?
二人师出同门,情谊深重,夏紫苏虽有不满,不好发作,却不肯听邵景夸奖严鸿。当下她道:“邵兄,依小妹看来,未必是那严鸿的功劳。严鸿那厮不过一纨绔,年纪轻轻,有什么能耐?多半是那副使海瑞的功劳。小妹一路上,可没少听这黄脸龙图的大名。”
哪知他们自顾说话,却被旁边一个中年妇人听到。这中年妇人戴着红箍儿,本是在粥棚帮厨的,抽空出来小解,恰好听到夏紫苏的话。她自从戴上红箍儿,每天喝饱米粥,再带回一升米给两个孩子吃,那是满意得很,并为自己这准体制内的身份而自豪。如今听有人贬低严大钦差,顿时怒道:
“这位妹子,你说的叫啥话来?黄脸龙图海大老爷固然是个有本领的,这白面包公严大老爷怎么就没能耐了?外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